![]() | 龍光圍位于龍南縣桃江鄉清源村下左坑,該圍是一座集家、堡、祠于一體,具有有明顯的功能分區的精品圍屋,始建于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座西朝東,平面呈四方形,長52.6米,寬47.7米,占地面積2509平方米,圍墻高6米,墻體厚0.8米,圍屋外墻及炮樓采用麻條石漿砌而成,這種極其堅固的建筑在客家民居圍屋中實屬罕見,具有很……[詳細] |
![]() | 貓柜圍位于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里仁鄉新里村,由吳明柱所建。呈正方形“口”字,占地361平方米,墻每邊長20米,厚0.8米,高6米,四角有炮樓。因建于清代同治末年,時間不久,又因其細小,故當地人稱“新圍子”,或稱“細小圍”。圍屋坐東朝西,建筑布局為“口”子形,四角建有三層炮樓,住房二層,樓上、樓下各有住房6間,兩層住房共1……[詳細] |
![]() | 西昌圍,是關西新圍創建人徐名均(俗稱“徐老四”)的祖居地,是其祖輩、父輩及其兄弟們逐漸建起來的一座不規則形圍屋,位于關西新圍的東北部,直線距離不到500米。西昌圍,俗稱“老圍”,是因徐氏家族經營木材生意時,船號和木頭的烙印標記均為“西昌號”故名?傉嫉孛娣e約5257.6平方米,主要由立孝公堂(立孝,即徐立孝,徐名均之父……[詳細] |
![]() | 田心圍位于龍南縣武當鎮大壩村,建于明末清初,整體結構前低后高、前方后圓。楊太圍是房間最多的客家圍屋,達600多間。圍屋中心是一棟三堂式祠堂,外有三條圍攏屋環抱,正面設有角堡,除正中大門外,兩翼各設一側門,側門設計成城樓樣式,兼作圍屋的炮樓,門前有禾坪和半月形池塘。整座圍屋高兩層,外墻均用鵝卵石和三合土筑成,內墻多用土坯……[詳細] |
![]() | 沙壩圍坐落在龍關公路旁,距龍南縣城12.5公里。是龍南縣里仁鎮境內的一座小圍屋,結構嚴謹,造型美觀。由于圍屋四周無村舍屋場,更顯得鶴立雞群,引人注目。此圍建于清代雍正年間,均為李姓,圍屋始祖從里仁粟園遷入。至2017年,已有14代。圍屋的規模較小,只能住十幾戶,100多人。此圍正方形建筑結構。圍屋四角有4座三層炮樓,居……[詳細] |
![]() | 漁仔潭圍,又稱客家酒堡,位于贛州市龍南縣里仁鎮新里村漁仔潭,距縣城10公里。漁仔潭現有李、黎兩姓農戶28戶,人口153人,是一個依山傍水、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原生態古村落,漁子潭圍是龍南客家圍屋中山水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圍屋代表。漁仔潭圍建于清道光年間,距今近200年歷史,系粟園圍十八世孫李遇德從事客家釀酒致富后建此圍,因……[詳細] |
![]() | 大綸祖祠位于龍南縣城東面11公里的里仁鎮正桂村老屋下圍屋內,與左側大繽祖祠合稱“鴛鴦廳”,又名“忠義堂”,由李姓開基祖大綸、大繽兄弟始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大繽祖祠早年已毀,現存大綸祖祠。祠堂坐東南朝西北,分門廳、前廳、中廳和后廳三棟,屬四進三井式結構祠堂建筑。整座祠堂面闊12.2米,進深49.9米,建筑面積為……[詳細] |
![]() | 龍頭塔位于龍南縣與全南縣交界處的龍頭山峰頂,傳說為現龍南鎮龍州村黃姓人牽頭于清朝末年所建的一座風水塔,建塔的目的一說是因當年桃江龍頭灘河段一帶較為復雜,多為暗礁險灘,峽高浪急,有水妖作怪,經常發生翻船覆排的事故。龍南古八景之一---龍頭雪浪,即指龍頭灘喘急的浪花飛濺在巖礁上如瑩白的雪花飄灑。為鎮邪辟妖,保佑過往船只的安……[詳細] |
![]() | 龍南文塔文塔位于離縣城二公里的西南方,在龍南鎮金鉤村與渡江鄉馬頭嶺交界的五公山頂上,處桃江和龍全公路的東側。古時候,五公山森林茂密、古樹參天,時有虎豹等猛獸出沒傷害人畜。桃江從離龍南縣城二百余里的全南冬桃嶺發源,至五公山下遇一巨大巖石阻擋、旋渦疊起、水深丈余,常有船排被卷入水底,還有巨蟒潛于河中傷害玩水孩童。為防御虎豹……[詳細] |
![]() | 在龍南縣城東北面距縣城約二十公里的關西鎮,有一座清代早期所建的關西塔,關西塔聳立于程口、鄒坑兩村交界的田螺坑尾山頂上,因為建塔的緣故,當地群眾把山稱之為“寶塔山”,寶塔山是典型的筆靠山。關西塔是一座六角形、外磚內木結構的風水塔,通體為紅褐色,塔高五層,逐層縮小。第一層為封閉式,邊寬3米,對邊距離約6米,高2.5米,無門……[詳細] |
![]() | 羅壩塔位于距龍南縣城25公里的汶龍鎮羅壩村境內羅壩崠頂,故名,是由汶龍鎮羅壩村蔡氏家族集資建造的風水塔。羅壩村地處發源于巋美山的羅溪沖積而成的小盆地里,羅溪自巋美山發源后蜿蜒數十里至羅壩崠山谷口,拐彎流入相鄰的里陂村,再流至臨塘鄉水口匯入渥江。羅壩村里除邱姓、李姓人外,大多數人為蔡氏裔孫。羅壩蔡氏始祖蔡七郎原遷居福建長……[詳細] |
![]() | 玉石巖石刻自從明朝都御史王陽明于1518年在當地親筆楷書5首七言律詩,摩崖刻字開玉石巖石刻先河起,后人陸續在此刻有43方石刻。內容豐富書法精湛、保存完好被確認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石巖石刻位于龍南縣北面龍南鎮井岡村,自從明朝都御史王陽明于1518年在當地親筆楷書5首七言律詩,摩崖刻字開玉石巖石刻先河起,后人陸續在……[詳細] |
![]() | 龍南縣博物館(客家圍屋博物館)位于縣文化藝術中心西北區,占地面積1859平方米,展廳面積2400多平方米,總投資4000余萬元,于2018年4月建成,5月16日正式開館對社會免費開放。龍南縣博物館分為上下兩層,依次設有歷史廳、圍屋廳、技藝廳、民俗廳共四個主題展廳。展出各類珍貴文物120余件(套),地形沙盤2處,民俗場景……[詳細] |
![]() | 小武當風景名勝區AAAA 小武當風景名勝區位于贛州市龍南縣境內,規劃總面積30.8平方公里,由武當和關西兩個片區組成,包括武當峰、玉筆峰、棋棠山、關西圍4個景區和燕翼圍、太平橋、烏石圍、蔡屋古榕4個獨立景點。小武當風景名勝區以丹霞峰林地貌景觀和贛南客家圍屋文化景觀為主要風景資源特色,景點分布集中。風景名勝區內丹霞峰林沿105國道展開,綿延十里,……[詳細] |
![]() | 關西圍景區AAAA 景區位于龍南縣關西鎮境內,距離縣城25公里,由開基祖徐有翁帶領子孫于南宋初年從江西泰和輾轉遷入關西,距今有近千年的歷史。古村位于關西洞的小盆地之間,中央有一條南北流向九曲十八彎的關西河,青峰東立、古塔西護、東山南聳、關水北流、山環水抱,天然形勝,面積約3平方公里。村中現有保存完整的關西新圍、西昌圍、鵬皋圍、福和圍、圳下……[詳細] |
![]() | 虔心小鎮AAAA 龍南虔心小鎮景區(ChanTownScenicArea),位于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臨塘鄉東坑村,景區入口位于105國道邊,距大廣高速公路龍南南出口13千米,距龍南站26千米。龍南虔心小鎮景區地處九連山邊緣帶,平均海拔600米,坐擁10萬畝竹林,萬畝有機茶園,負氧離子每立方米高達11萬個。龍南虔心小鎮景區包括櫻花谷、鏡心湖……[詳細] |
![]() | 南逕鎮熱水湖溫泉形成于南嶺山脈九連山西部低山丘陵山間的洼地,處于國級自然保護區九連山與車八嶺之間,屬構造蝕地貌,地形起伏、山嶺連綿。區內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夏無酷熱,冬無嚴寒。溫泉有以下特點:水量大,可供開采水量大于700m3/日,即0.194m3/秒;水溫高,平均62℃,最高點達80℃。溫泉地處南逕鎮熱水村,距縣……[詳細] |
![]() | 贛州小葉崠林場創建于1954年11月,時名江西省小葉崠林場,1959年改名為全南縣小葉崠林場,距離縣城14公里,林場總面積22.67萬畝,多年獲“全國百強林場”之稱號,有“綠海明珠”之美譽。林中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登高遠眺,群峰迭起,山幽水清,時有成群的野生動物出沒,有鮮為人知的珍稀樹種。小葉崠天排瞭望臺坐落于海拔14……[詳細] |
![]() | 贛州獅子寨位于“西瓜之鄉”龍源壩鎮西北角,居于三將軍、雞籠寨兩座山峰之中,山中有天然形成的環山石廊,長約1.2公里,廊內有石桌、石凳等各種生活用具。驚險要隘牛鼻洞處于石廊之中,穿過石洞,又是一片豁然平地。登上獅子寨,放眼遠眺,滿眼黛綠,散落山腳的瑤寨人家其獨特的生產生活習性,更讓人著迷神往![詳細] |
![]() | 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南嶺山麓贛粵邊境的龍南縣境內,因環連贛粵兩省九縣并有99座山峰相連而得名。是我省唯一加入中國生物圈的自然保護區。在21300公頃的土地上,森林茂密,原生性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密布,古老孓遺植物繁多,既有與恐龍同年代的粗齒桫欏和被稱作為活化石的銀杏,又有白堊紀殘遺植物南方紅豆杉和竹柏。境內群峰起伏……[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