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政治保衛局舊址,國家政治保衛局成立于1931年11月,是全國蘇維埃政府肅反保衛工作的最高領導機關。國家政治保衛局的主要職能,是執行偵查、鎮壓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活動。它的內設機構有:偵察部部長由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鄧發兼任,后由張然和、錢兆鳳和汪金祥接任;執行部部長李克農,后由李一氓接任;政治保衛大隊,……[詳細] |
![]() | 中央印刷廠舊址于1931年11月在葉坪成立,廠長陳祥生,副廠長楊其鑫,共青團書記楊尚奎,工會主席曾慶錫,當時全廠有干部職工100多人。中央印刷廠下設材料科、總務處、鉛印部、石印部、排字部、部、刻字部、裁紙部、裝訂部、鑄字部。當時廠里機器設備簡陋,鉛印部機器共有5部,其中有4部為舊機器,主要印刷《紅色中華》、《斗爭》、《……[詳細] |
![]() | 紅軍無線電總隊是紅軍無線電通訊組織的領導機構,1931年9月隨0蘇區中央局和紅一方面軍總部從興國遷駐這里。紅軍無線電事業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發展過程。1930年12月,項英來到中央蘇區,并帶來一部15瓦的電臺,因功率低,無法與外聯系。第一次反“圍剿”中,紅軍繳獲了敵軍一臺100瓦的電臺和部分通訊設備以及俘……[詳細] |
![]() | 1931年底,在這謝氏祠廳中成立了中央郵政局。當時,只辦理幾件簡單的郵政業務,專門為中央首腦機關服務。中央郵政局歸中央內務人民委員部管轄,下設郵務科、審查科、電話總機室和遞信班。全局人員共50多人。郵務科主要負責分發信件、報紙等;審查科主要審理郵件有無偏差,有時還派人進行巡視工作;電話總機室是1931年9月隨紅一方面軍……[詳細] |
![]() | 博生堡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為紀念趙博生烈士而建造的。由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準備委員會監造,梁柏臺負責工程指導,錢壯飛設計。1933年8月1日動工,1934年1月31日建成。整個堡由青磚砌成,呈四方形,其寓意為趙博生是在第四次反“圍剿”中犧牲的。趙博生生于1897年,河北省黃驊縣人,1917年保定軍校畢業后……[詳細] |
![]() | 紅軍檢閱臺,初建于1931年11月,是為準備召開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檢閱紅軍而建造的,當時是用竹木搭成的簡易便臺。1931年11月7日早上,全蘇大會開幕前,在這里舉行閱兵儀式,毛澤東、-等領導人登臺檢閱了紅軍。19日,大會又在這里嘉獎了在歷次戰斗中功績卓著的紅軍部隊和指揮員,授予紅一、二、三、四、六、七、十、……[詳細] |
![]() | 紅軍烈士紀念亭,也稱為五角亭,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為了悼念在土地革命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紅軍指戰員而建造的。紅軍烈士紀念亭由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準備委員會籌建,錢壯飛設計,梁柏臺擔任工程指導,1933年8月1日開始動工,1934年1月竣工落成。整個亭子仿古建筑,典雅美觀、古色古香。當時,葉坪廣場中建成的幾大……[詳細] |
![]() | 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址原是謝氏宗祠,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地和1931年11月至1933年4月的駐地。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隆重召開。來自閩西、贛東北、湘贛、湘鄂西、瓊崖、中央蘇區等根據地紅軍部隊,以及在-統治區的全國總工會、全國海員總工會的610……[詳細] |
![]() | 紅軍烈士紀念塔塔高13米,炮彈形的塔身布滿一粒粒小石塊,象征著無數革命烈士凝結而成。塔座為五角形體,四周分別鑲著毛澤東、-、-、博古、項英、洛甫、王稼祥、凱豐、鄧發等領導人的題詞和建塔標志共十塊碑刻。塔的正前方地面上用煤渣鋪寫著“踏著先烈血跡前進”八個蒼勁大字,與烈士塔形成一幅完整的構圖,表達了蘇區人民對先烈的無比崇敬……[詳細] |
![]() | 羅漢巖AAAA 羅漢巖位于瑞金市以北,屬于壬田鎮管轄。景區距市區約20公里,交通便利,有旅游公路直達山腳。景區面積達10余平方公里,海拔500余米,屬于丹霞地貌。羅漢巖風景奇秀,這里山水相依、碧潭似鏡、懸崖峭壁、峰奇石怪,尤其是春夏兩個季節,更是山花爛漫、彩蝶飛舞,雨后彩虹倒映在波光蕩漾的湖面,天水合一,令人仿佛走進了一幅渾然天成的……[詳細] |
![]() | 在江西瑞金的在葉坪村,有一處不大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座13米高的紅軍烈士紀念塔,塔基為五角形、塔身呈炮彈形;其正東相對相望、相輔相成的是一座磚木結構的紅軍檢閱臺,這就是葉坪紅軍廣場。紅軍廣場也是紅軍的練兵場,近兩個足球場大,地上鋪著草坪,四周除了栽種的一些樹木,再沒有別的任何雕飾。前面是一個紅軍檢閱臺,遠處中間的位置豎著……[詳細] |
![]() | 云石山位于江西瑞金市城西19公里處,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所在地。1934年10月,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面軍主力就從這里邁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步。云石山高不到50米,方圓不足千平方米,山上奇石嶙峋,千姿百態,四面懸崖峭壁,僅有一條石砌小路直通山頂。長征第一山(云石山)位于瑞金市西南15公里。1934年7月臨時中央政……[詳細] |
![]() | 1933年4月,臨時中央政府從葉坪搬遷到沙洲壩后,為召開“二蘇大會”,決定在沙洲壩老茶亭村的樹林中,建造一棟規模大,造型美,具有蘇維埃共和國標志的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大禮堂由“二蘇大會”準備委員會監造,錢壯飛擔任圖紙設計,總務廳主任袁福欽組織實施,并在江西和福建各選調了200多名技術人員和建筑工人擔任大禮堂的具體施工任……[詳細] |
![]() |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瑞金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35000多人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無法收集到姓名的就有18000多人),無數赤膽英雄用鮮血染紅了“紅色故都”的片片熱土,千萬革命志士用生命將“共和國搖籃”精心呵護,英烈們為共和國的創建作出了重大貢獻,在中國革命史……[詳細] |
![]() | 紅井位于瑞金沙洲壩。1933年所挖。1950年,瑞金人為迎接中央南方老根據地慰問團的到來,維修了這口井,并取名為“紅井”,同時,在井旁立了一塊木牌,上面書寫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想念毛主席。”以示沙洲壩人民對毛主席的懷念和感激之情,后又將木牌改為石碑。為毛主席破除迷信所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學語文課本第一冊……[詳細] |
![]() | 中央出版局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新聞出版發行事業的管理機構,1931年12月在此正式成立。中央出版局內設出版科、編審科、總發行部、財務室等機構,開始由朱榮生擔任局長。1932年7月14日,朱榮生奉命調離出版局,由張人亞接任。同年12月,張人亞局長由瑞金前往長汀檢查工作時,中途患病,搶救無效而病逝。在中央出版局的……[詳細] |
![]() | 葉坪紅軍烈士紀念塔位于江西瑞金縣葉坪鎮葉坪村,紀念塔塔高13米,塔座為五角形,塔身為炮彈形。布滿塔身的一粒粒小石塊,象征著無數革命烈士凝結而成。塔座四周分別鑲著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博古、項英、洛甫、王稼祥、凱豐、鄧發等領導人的題詞和建塔標志共十塊碑刻。塔的正前方地面上用煤渣鋪寫著“踏著先烈血跡前進”八個蒼勁大字,與烈……[詳細] |
![]() | 瑞金、于都、寧都、興國四縣構成了長征之路的旅游線。紅都瑞金是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就是在這里召開。瑞金沙州壩有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會址、紅井等。瑞金云石山是一部分紅軍進行長征的起點,被譽為“長征第一山”。于都有紅軍長征渡口遺址,毛澤東同志即是從這里踏上長征之路,這里被稱……[詳細] |
![]() | “紅色故都”瑞金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府,瑞金縣境留內有諸多革命遺址,主要分布在葉坪村、沙洲壩、云石山等地。1931年9月28日,毛澤東和-指揮根據地軍民粉碎了敵人第一、二、三次“圍剿”,在葉坪村建立、發展和鞏固中央革0據地。1931年11月7-20日,在此召開第一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工農兵代表大會,通過了《憲法大綱》、……[詳細] |
![]() |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舊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壩鎮老茶亭。系座西北朝東南,磚混結構,主體建筑是八角樓,從地面到屋頂,分廳堂、樓座和屋頂三層,內有10根水泥園柱,14道門,17個百頁窗,占地1500平方米。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于1933年8月動工,1934年1月落成。由錢壯飛設計,袁福欽任工程指……[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