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鷹潭市 > 余江區旅游

余江區旅游景點介紹

  余江血防紀念館是1978年10月由余江縣委、縣政府興建,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中國血防的一面旗幟——余江血防紀念館。據《余江縣血防志》記載:“血吸蟲病在余江流行時間可能有三、四百年,而嚴重危害也有一、二百年,僅解放前30年間,全疫區被血吸蟲病奪去生命的達29000人,毀滅村莊42個”。新中國誕生后,余江人民在中國共……[詳細]
  余江縣衙位于錦江鎮中心街,始建于宋代,元代至清代曾幾建幾毀,民國六年曾重修。縣衙坐東北朝西南,石磚木結構。面闊59米,進深82米,占地面積4838平方米;大堂為懸山屋頂,抬梁穿斗式。青瓦覆蓋,釉瓦滴水。紅石墻面,紅石地面。整座衙門原本共六進,依次為大門、儀門、過岡亭、大堂、花廳、住房等六部分。余江縣衙是江西省僅存兩處較……[詳細]
  龍溪書院占地約500平方米,正房一連三進,磚木梁架結構,進深26米,寬23米,高6米,有學舍十余間,大門為牌坊式“八字”門樓建筑,門樓青麻石結構,上下三層,呈塔形,翹起的溝檐,鏤空的雕刻與戲曲人物為內容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圖案融為一體,展現了古代精美的建筑藝術和高超的建筑水平。清大文學家、戲曲家蔣土銓撰寫的《龍溪書院記》給……[詳細]
  高公寨紅十軍赤警師師部舊址位于鷹潭市余江區高公寨營林場橋頭分場胡馬頭村,舊址為清末所建宗祠,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32年6月22日,為擴大根據地武裝力量,動員熱血青年參加紅軍,方志敏、邵式平率紅十軍赤警師師部駐扎在胡馬頭村胡氏宗祠,在宗祠內召開群眾大會,廣泛發動群眾參加革命。赤警師宣傳隊……[詳細]
  樂泉紅十軍指揮部舊址位于鷹潭市余江區錦江鎮樂泉村206國道旁,舊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十軍攻打余江縣城的指揮部,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30年4月,中央軍委制定了《軍事工作計劃大綱》,提出了包括建立紅十軍在內的擴軍計劃及向中心城市發展的工作方針。紅十軍在樂氏宗祠設立臨時指揮部,商議攻打余江……[詳細]
  林家塢紅軍征兵處舊址位于鷹潭市余江區畫橋鎮林家塢村,舊址為民國早期所建的張氏宗祠,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33年10月,國民黨以20萬兵力對贛東北蘇區進行圍攻。面對國民黨第五次“圍剿”,閩浙贛省委領導根據地軍民展開了積極的備戰。方志敏下達了“擴大紅軍,創造十軍團,鞏固擴大蘇區,以粉碎敵人五……[詳細]
  汪家源贛東北紅軍指揮部舊址位于余江區畫橋鎮王坊村委會汪源組,建于清中期,為當地祠堂。占地面積380.1平方米,建筑面積505.7平方米。舊址平面呈矩形,由前堂、天井、左右廂房及后堂組成。磚木結構,抬梁式、穿斗式梁架,小青瓦屋面,硬山頂,封火山墻。汪家源所在的畫橋是紅色蘇區的戰略要地,在當地游擊隊、紅軍對敵作戰期間,汪家……[詳細]
  蘇維埃政府大會堂舊址位于余江區畫橋鎮畫橋村藤林楊家村,建于清中期,為當地楊姓祠堂。舊址占地面積494.6平方米,建筑面積459.2平方米,舊址平面呈長方形,坐西朝東,宗祠共兩進,中間為一大天井,天井東側為高架吊腳戲臺,天井西側為祖堂,天井左右兩側為高架吊腳廂房,磚木結構,抬梁穿斗式梁架。土地革命時期,畫橋藤林楊家祠堂是……[詳細]
  位于滬昆高速鷹西出口,包括雕塑、牌坊和公共廁所區域,面積約為3.6畝。通過標志性的景觀設計,實現景區第一映像區的標志景觀功能;設計通暢便捷的出入通道,突出景觀引導、游客集散等綜合功能。雕塑基座為方形,與圓形雕塑主體結合,意為“天圓地方”、“天人合一”。基座采用寬厚石材貴妃紅或黃金麻鋼掛貼面,高大偉岸,象征道家發源地龍虎……[詳細]
  鷹潭·余江眼鏡園景區地處余江縣中童鎮,規劃面積約為1.8平方公里。余江縣是聞名全國的“眼鏡之鄉”,早在清代嘉慶年間,中童鎮就出現了眼鏡作坊和銷售協幫組織,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2002年,余江縣委縣政府規劃5平方公里建立眼鏡工業園。2006年,被命名為“江西省眼鏡產業基地”,2012年獲得“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詳細]
  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園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鷹潭市涉外定點參觀單位。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園坐落于“中國雕刻、根藝、佛佑之鄉”--江西省余江縣。始建于2009年,計劃5年內建成。屆時,將形成以雕刻工藝品,紅木家具、古玩字畫為主要旅游產品的,集貿易、旅游、展覽、學術研究、技能培訓為一體的雕刻文化產業園。景區內主要景點包括雕刻創業示……[詳細]
  祭祀一忠一孝的文昌廟與關帝廟是古代舉行隆重大典的地方。安仁縣的文昌廟始建于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知縣汪杞建學宮于縣東育才坊(今余江二中所在地),元朝邑人王溥又建“大成殿”,創建了“明倫堂”。明清兩朝,幾經廢興。清同治八年(1869年),代縣令姚迥和后任知縣朱潼發起鄉紳大加修建,此時的文廟(孔廟)由興賢門拾……[詳細]
  果喜星宮余江有一百多家木雕工藝品廠,被稱為木雕之鄉,而張果喜的木雕更堪稱天下第一雕,享譽全球,2005年在福布斯富豪榜居128位,其由張果喜命名的3028號小行星更是光芒四射,走進展覽廳讓我們贊不絕口的是如此精細的雕刻,皇宮建筑的氣派,這鍍金的佛龕,一層又一層,還有這花樟木箱,這清明上河圖的大形浮雕,這世界領先的無刷無……[詳細]
  樟樹谷位于縣城南部馬荃至魚塘公路旁,面積為50平方公里。因狹谷內樟樹成林而得名。谷中狹長曲折,溪水潺潺,氣清神怡。谷中景觀有棋盤石、25代張天師的煉丹洞、磨仂巖、三疊泉等。在元泰定元年(1324年)由享受一品待遇的嗣宗師吳全節建“明成觀”為此,這里還是明仁宗賜葬吳全節的風水寶地。……[詳細]
  韜奮祖居是一座兩層仿古徽派建筑,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10平方米。其方位坐北朝南,北有竹林樟海,綠色蔥蔥;南有面積3畝的池塘,水面清澈;二樓正中懸掛的“韜奮祖居”匾牌由-手書,一樓正門兩根廊柱上的楹聯“韜略終須建新國奮飛還得讀良書”,是郭沫若先生為紀念韜奮先生親手所題。一、基本概況韜奮祖居坐落于信江之濱,……[詳細]
  安仁縣衙門始建于宋端拱元年(988年),元壬辰年(1352年)被毀,明朝元年予以重建,在明、清兩朝戰亂中多次被毀、受損,但都得以重建或修復。經道光二年大規模的重修擴建,安仁縣衙門已具較大規模,設有川堂、大堂、頭門、后衙及左右司房,大堂題扁為“天理、人情、國法”,頭門外牌坊左邊題寫“士秀”,右邊題寫“民淳”,至清咸豐年間……[詳細]
  天鵝湖位于洪豪公路旁,距206國道1.5公里,距仙水巖3公里,距320國道約9公里,景點包括古村屋、小馬祖巖、萬山巖、千佛洞、保家峰、螺螄嶺、碣石峰等10多處(其中保家峰、螺螄嶺、碣石峰遺址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歷代文人墨客都有涉足于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于崇禧九年十月到此一游,并在日記中記下了這里的巖洞、寺院等;清……[詳細]
  錦江古鎮錦江原為安仁老縣城,建縣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錦江自設縣開始至1961年為縣城所在地。古縣城錦江名勝古跡、古文化遺產甚多。孔廟槐蔭,柳祠檜色,玉真墨跡,果老丹池,市心塔影,山后書聲,錦江漁坊,黎浦商帆等安仁八景訴說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吸引了不少墨客與騷人來此漫游賦詩,尋覓仙境。楊萬里、朱熹等歷代文學家……[詳細]
  九龍峰位于縣城南5公里處,為武夷山余脈隆起的九座山峰,因其形似蒼龍而得名。它北起九龍水庫,南至吳嶺源,東西兩側由九座山峰構成兩道天然屏障,形成北南走向的十里狹谷。該地自然與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加之地理位置險要,被稱之為“綠色的海洋,花鳥的世界,名人之故里,兵家之要塞。”這里是中國十三大土匪寨之一,有江西開山鼻祖長沙王吳芮……[詳細]
  馬崗嶺位于縣城東面3公里處,1997年8月5日,經省林業廳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山上有許多商周時期的素石陶片,樹木茂盛,動、植物種類繁多,有許多國家保護的動植物。山中古有“三仙祠”,今有馬鞍寺、韜奮亭,是旅游避暑考察特色公園,現成為城區居民的早晚鍛煉的氧吧。……[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69 | 一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亚洲国产欧美中文丝袜日韩 | 日本一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亚洲日本电影久久 | 日本乱滛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