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彭澤長江省級濕地公園位于彭澤縣,主要包括彭澤縣縣域范圍內的長江部分水域及灘涂地,其中長江規劃區域為西起棉洲圩,東至江西長峰實業有限公司長江碼頭上沿,北與長江的安徽省界相接,南至長江南堤岸;以及江中島、珍珠湖、淵明湖、狄公湖的水域和灘涂地。規劃區域總面積為2929.11公頃,濕地面積為2611.11公頃。……[詳細] |
![]() | 景點位置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詳細] |
![]() | 抗日戰爭“馬垱守衛戰”遺址位于彭澤縣馬垱鎮境內的長江南岸。1930年10月,周建屏率紅十軍組織“彭澤暴-動”,先攻下彭澤縣城,隨后占領馬垱要塞,達到了“切斷長江交通”的預期目的。從1937年冬開始,江西省江防委員會調集9個縣的民工,在馬垱修筑和加固防御工事。1938年6月,國民黨53師駐守馬垱要塞;24日,守軍與日軍發……[詳細] |
![]() | 桃紅嶺,江西省名山之一。它不但是著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且歷史悠久,名人疊起,景點星羅,傳說甚多。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觀景賞鹿、避暑休閑的圣地。桃紅嶺保護區既有梅花鹿及其賴以生存的完整的生態系統,又有豐富的人文景觀,與附近廬山、九華山著名風景區相呼應,開展桃紅嶺生態旅游,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桃紅嶺,原名……[詳細] |
![]() | 馬垱炮臺位于馬當鎮政府所在地的馬當鎮東北1.5公里,長江南岸馬當山上。該處江面狹窄,水流湍急,地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道光二十年(1840),英軍進攻上海寶山后,直逼南京,清政府下令沿江建筑炮臺防守,馬當炮臺修建自此始。清咸豐年間,太平軍名將林啟榮率重兵鎮守馬當炮臺,布防湖口、馬當、香口等地。清光緒甲午(1894……[詳細] |
![]() | 釣魚臺位于芙蓉墩鎮境內,湖牛公路穿于其中,自古至今為彭澤八大景觀之一。……[詳細] |
![]() | 澎浪磯位于縣城下游約0.5公里處的長江南岸,與“長江絕島”小孤山(小姑山)隔江相望。澎浪磯(彭郎磯)以怪石屹立江中,頂風遏浪,驚濤澎湃而得名。石磯依山傍水,地勢險要,為長江流域三大名磯之一,與小孤山合稱為“江南第一景”。唐武后天授年間(690—691)曾在石磯壁臺上建有龍寺,供奉小姑佛像和彭郎塑雕。明清兩代,屢次修繕,……[詳細] |
![]() | 兆吉溝位于縣境東北部,大浩山脈西南向,楓樹嶺東側山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方志敏、邵式平領導的贛北、皖南游擊大隊第九、十中隊指揮部和彭澤、鄱陽、都昌、東流、至德、望江、宿松等七縣中心縣委曾設置于此。村西北緊靠山壁處,有一間青磚木質結構的瓦房,曾是當年指揮部和中心縣委辦公之地。至今彈痕累累。民國23(1934)6月中……[詳細] |
![]() | 舊縣塔位于狄公祠西三百米處,為彭澤縣唐代縣衙,水道碼頭;敖魍ㄖ尽庇涊d,舊縣塔“建于唐、修于明”。彭澤縣志清同治癸酉年版記載,大對(舊縣)塔為“七層六面,磚石結構,塔基正六邊形,邊長3.726米。底層南北向開門。舊縣塔旁建有寶華寺一座,寶華寺始建于唐,至明天順已卯年(公元一四五九年)典史李紀重修后被粵匪焚毀,有遺基……[詳細] |
![]() | 雙峰尖位于彭澤縣城第一人民醫院后,是縣城兩座最高山峰,因兩山峰東西相望,海拔相當,故得名雙峰尖,自古至今,雙峰尖就是我縣八大景點之一,山間竹林茂盛,泉水不斷,風景適人,山腳有著名的竹林庵,山頂有千年古剎集福寺,山下有一條鋪有石塊的林蔭道通往山頂,雙峰尖已經成為龍城人們周末休閑和健身的好支處![詳細] |
![]() | 龍宮洞AAA 龍宮洞位于彭澤縣西南的烏龍山麓,是一座泥質石灰巖洞,洞中大量鐘乳石,形態奇特,晶瑩絢麗,恰似《西游記》中描寫的東海龍宮,故名龍宮洞。如今,洞前有雄偉壯觀的天然龍門,洞內分前廳、甬道、東宮、西宮、鼓樂廳、正宮等,各分布海壽星、游龍、海龜、定海神針、龍潭瀑布、宮燈壁畫等鐘乳藝術品。包括玉壺洞在內,全長2700余米,其中35……[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