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延長翠屏山公園AAA 翠屏山公園位于縣城之南的翠屏山上,因山勢雄、陡峭,花木蒼翠,秀麗多姿,望之如屏,取名翠屏山。百姓視其形如臥牛,又名臥牛山。翠屏山緊臨延河,天然次森林和植被保護完好,春季桃李花爭相斗艷,滿山郁郁蔥蔥,鳥語花香。夏季丁香花開香氣四溢,紅柱畫廊,浮煙裊娜。登高臨下,可鳥瞰延長全城,可遠眺高原勝景。據史書記載,“翠屏南峙”為延……[詳細] |
![]() | 東征會議舊址位于延安市延長縣城內,占地面積約3000㎡,有七孔土窯洞,其中一孔為毛澤東和賀志珍同志舊居,一孔為東征會議室,其余五孔分別為周恩來、彭德懷、葉劍英、楊尚昆、聶榮臻同志舊居。室內原物保存完好,院內有一棵槐樹,胸徑1.8m,上百年歷史,樹下石桌、碾子均為原物。1936年毛澤東在這里主持召開了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會……[詳細] |
![]() | 延安保衛戰景區位于延安市寶塔區棗園革命舊址向西500米后壩梁,全國首創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延安保衛戰》,于2006年4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了。《延安保衛戰》景區將紅色旅游由靜態轉為動態,由參觀轉為參與。該景區之所以讓人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在于形式上的創新,突破了紅色旅游單一的陳列偉人用具、住所等雷同的形式,運用現代高科……[詳細] |
![]() | 甘泉縣博物館位于甘泉縣中心街052號,1998年8月正式籌建,1999年10月建成,2000年11月正式開館。隸屬于甘泉縣文物旅游局,與文物旅游局為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甘泉縣博物館館舍為一幢二層仿古建筑,座東面西。院內有始筑于唐武德元年的伏陸古城墻的殘段。1989年伏陸古城墻被列為甘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館有藏品16……[詳細] |
![]() | 富縣鄜州博物館位于富縣人民廣場,是與縣文物旅游局館局合一的事業單位。2002年開始籌備興建,2004年9月29日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鄜州博物館占地面積550平方米,為四層仿古建筑,建筑面積1112平方米,其中陳列占238平方米,藏品庫房占134平方米,辦公用房占300平方米。鄜州博物館館藏文物109件,其中一級藏品3件……[詳細] |
![]() | 黃龍縣博物館位于黃龍縣南環路134號,1999年成立,2005年正式對外開放。隸屬黃龍縣文化體育事業局。1964年以前,黃龍縣未設專門的文物管理機構,業務由黃龍縣文化館代管。6月20日成立“黃龍縣文物管理所”,負責全縣的文物管理工作。1986年5月16日成立了“黃龍縣文物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同文管所合署辦公。19……[詳細] |
![]() | 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位于延安城南白坪花石崖砭的山腰上。1937年5月15日,中共陜甘寧特區委員會(后改為陜甘寧邊區黨委)正式成立,郭洪濤任書記。后由高崗擔任書記。1939年初,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張聞天任書記。西北工作委員會主管除陜甘寧邊區以外的所有西北地區(包括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內蒙古等地)……[詳細] |
![]() | 九吾山是一個天然的森林公園。九吾山因其形似馬頭,民間俗稱馬頭山。馬頭山又名云霧山、龍首山、藥王山,按弘治本《延安府志》其名為九吾山。九吾山地處子午嶺山系,位于志丹縣東南40余公里處的永寧鎮境內,周圍四十多平方公里全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蓋,山谷里滿目是數丈高的紅石崖,流水下切,溪溝曲折幽閉,只聞流水叮咚,不見碧波蕩漾。山坡……[詳細] |
![]() | 陜甘寧邊區銀行紀念館位于延安市寶塔區南關市場溝,是在原陜甘寧邊區銀行舊址基礎上建立的我國第一個銀行紀念館。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后,為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西北分行收回“蘇票”(群眾對根據地貨幣的簡稱),使用國*民黨法幣。10月1日,西北分行奉命更名為陜甘寧邊區銀行。1941年11月,邊區銀行大樓落……[詳細] |
![]() | 毛岸英,毛澤東與其第二個妻子楊開慧的兒子,毛澤東的長子。本名遠仁,字岸英,初名永福。生于1922年10月24日,幼年隨母親入國*民黨監獄,后由東北軍將領將其帶到法國扶養,后到莫斯科士官學校學習,蘇共青年團和布爾什維克正式黨員,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1946年1月回到延安,毛澤東抱病去延安東關飛機場迎接兒子;氐窖影驳拿丁[詳細] |
![]() | 吳起縣革命紀念館位于吳起縣舊居路。1966年籌建,1967年元月正式建館。館址所在地始建于民國時期,初為當地宗姓富戶庭院。現總占地4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686平方米,其中陳列室面積318平方米,舊址面積730平方米,辦公樓面積616平方米。舊址總體呈長方形,分南北兩院。南院為毛澤東同志舊居,為一排坐東向西5孔接口土……[詳細] |
![]() | “走近毛澤東展覽館”位于延安市棗園革命舊址東200米,與棗園革命舊址相鄰。2006年4月籌建,同年9月正式落成開放。屬于延安市文物局管轄的民營非營利性展覽館。展覽館建筑面積3020平方米,展廳面積1800平方米,文化超市800平方米。現已征集到毛澤東同志家史、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及相關資料和書籍、領袖雕像、絲織像、各個……[詳細] |
![]() | 中共中央-部舊址位于延安楊家嶺北側半山之際,中央高級干部招待所(即14孔窯洞)后面,共有6孔接石口土窯洞。中共中央-部,全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成立于1938年11月,部長由王明擔任,柯慶施、南漢宸先后任副部長。中共中央-部主要負責調查和研究各黨派、軍隊及少數民族的情況。延安交際處是中央-部開展接待和聯……[詳細] |
![]() | 中共中央宣傳部位于楊家嶺北面山坡上的半山腰上,與中共中央組織部相鄰。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后,中央宣傳部駐城內鳳凰山麓。1938年11月遷至城北蘭家坪。1940年秋,遷至楊家嶺。中央宣傳部部長先后由張聞天、陸定一擔任,凱豐(何克全)曾任代理部長。1942年5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在山坡下的中共中央辦公廳禮堂籌備召開了著名的延安-……[詳細] |
![]() | 延安時期的中共中央組織部位于延安北楊家嶺舊址的北面山坡上。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后,中央組織部駐城內鳳凰山麓。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飛機轟炸延安后,中央組織部機關于當晚遷至延安城北小溝坪。1941年秋季,遷至楊家嶺。延安時期,先后擔任中央組織部部長、副部長的有李維漢、秦邦憲(博古)、陳云,彭真、李富春等同志。中央組織部……[詳細] |
![]() | 交際處,主要工作就是對來往延安的人進行接待。當時的接待要針對針對不同的人,所以說接待也是門技術活。延安交際處,全稱為陜甘寧邊區政府交際處,前身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外交部的招待科。1936年底,駐守在延安的東北軍撤出延安城后,1937年1月13日毛澤東和他的中央機關結束了長達三年多的(1934年10月)流……[詳細] |
![]() | 延安中央社會部舊址位于棗園村西。中央社會部成立于1939年2月,社會部成立后,即駐棗園。中共中央-遷駐棗園后,社會部遷至棗園村西現址。舊址現保存有李克農舊居等,包括機關舊址、總務處舊址、李克農舊居、一室舊址、二室舊址和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駐延安聯絡小組舊址等。1999年7月由-部出資予以全面維修,并舉辦了專題陳列展覽。對……[詳細] |
![]() | 陜甘寧邊區政府保安處舊址位于延安市棉土溝,現在延安中醫院后面的鳳凰山腳下,遺存窯洞百余孔。2002年7月,公安部提出保護邊區政府保安處延安棉土溝舊址,并籌建陜甘寧邊區保安處保衛史陳列室,以對全國公安民警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在公安部、陜西省委、省政府和延安市委、市政府的共同支持下,陜西省公安廳和延安市公安局分……[詳細] |
![]() | 陜甘寧邊區兒童保育院舊址位于寶塔區河莊坪鎮陵園路。陜甘寧邊區兒童保育院成立于1938年10月,院址先后設在延安柳林和安塞白家坪。李芝光和凌莎先后任院長。保育院下設保育、總務、教育三個股。院內分為乳兒、嬰兒、幼稚、小學四個部。保育院在艱苦的歲月中,為培育革命的后代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績,被譽為革命的搖籃。抗日戰爭時期,奮戰……[詳細] |
![]() | 中央軍委通信局舊址位于寶塔區棗園鎮延店子村和裴莊村。也稱軍委三局。舊址現保存有9孔石窯洞和調配間、動力間、機房遺址及部分土窯洞,并有軍委三局烈士陵園一座。1996年7月,延安地區文物管理委員在此樹立了標志紀念碑。中央軍委三局舊址修復工程從2006年3月開始實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及總參通信部組織實施,包括軍委三局窯洞舊址……[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