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天水市旅游

天水市旅游景點介紹

  興國寺座落在秦安縣城北街,是一組風格古樸的建筑群。《秦安縣志》記載:“興國寺創建于元至順三年(1332年)。該寺伽蘭殿所藏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胡多見撰書的木刻題記載:“秦邑城北有興國寺,……寺上有般若殿一座,雄鎮如盤,左有伽蘭殿,右有菩薩殿,環鋪如楔。中左有鐘樓,中右有鼓樓,對峙如柱。門前有金剛殿,門側有天王殿……[詳細]
  石門山,是麥積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五大子景區之一,距城區50公里,前山有印月湖、五陽觀,后山有牧馬灘,南北兩峰對峙,形成一道天然的石門,故得名石門。北峰由興隆峰、麒麟峰、斗姆峰組成,南峰由皇天峰、玉靈峰組成。山上有老君殿、趙公廟、祖師殿、圣母宮、王母官、三仙庵、桃花庵等明代建筑群,殿閣臺榭映于碧波云海之中,別有情趣,石……[詳細]
  女媧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1986年,天水牧馬灘出土秦墓木板地圖,其中繪制葫蘆河的2號圖標有一亭形物。據學者考證,此亭形物當為女媧祠。胡纘宗在《秦安志》中也記載,女媧祠“建于漢以前”。北魏時期,酈道元撰《水經注》,首次指出了女媧祠的具體位置。其《渭水篇》云:“略陽川水又西北流入瓦亭……[詳細]
  南廓寺廟殿隋唐時已初具規模,清光緒年間將原東禪林院改為杜少陵祠。南廓寺西牌坊門前有兩株千年古槐,圍達9.7米,樹高25米。南廓寺是以三座牌坊式的大門各為中軸線,組成東、中、西三個大院。中山門內有前后院,前院東、西看樓,后為鐘鼓樓,東西禪林院。現西院仍為“禪林院”,東為杜少陵祠,祠內有杜甫及侍童塑像三尊。后院為三間兩進寬……[詳細]
  介 紹 位于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中,又名大佛崖,是水簾洞石窟群所包括的顯圣池、拉捎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山中曲徑幽林,百鳥爭鳴,空谷回應,與水簾洞隔山相對。《武山縣志》載,相傳鳩摩羅什運鬼斧神工,拉樹梢成山,因有此名。 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秦州刺史尉遲迥初建,寺……[詳細]
  姜維,字伯約,三國時天水冀城(今甘谷縣)人。是甘肅早期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據《三國志•蜀書》、《劍閣縣續志》等有關史料記載:維少孤,隨母局,自幼博覽群書,酷愛孫武之學,有膽義,才智超人,心存漢室,志圖統一中原,原為魏中郎將,建興七年(227年)冬,蜀相諸葛亮取天水關時,維歸蜀,亮特器重之。建興12年(234年……[詳細]
  從甘谷縣城沿316國道向西行,華蓋寺石窟位于甘谷縣城西10里,渭河南岸的二十鋪村東頭。因山頂綠草如茵,恰似一頂紅教僧帽,戴在狀如圓柱的紅色懸崖之上,故當地人叫它-帽頂。又因山勢奇特,一峰突起,似刀削斧劈,直入云端,如一把紅縵綠頂的華蓋依山亭立,山崖以上“之”字形排列的洞窟參差錯落,狀如蜂房故稱華蓋洞。山下原有一處規模宏……[詳細]
  介 紹 花石崖,位于清水縣隴東鄉。在縣城東南28公里的隴東土寨村之間溝河下游,渭河北岸盤龍山中段,西北向支峰南坡,海拔最高處1823米,山對面下到五里為310國道。這里峰巒疊嶂、翠柏掩映,清泉流水,春花秋實,萬紫千紅,故稱萬紫山,又因懸崖峭壁,山石花紋五顏六色,又名花石崖。 花石崖歷史悠久,相傳唐以前,就建有廟宇,北宋……[詳細]
  位于天水市北30公里處的三陽川境內,相傳是伏羲繪八卦的地方,山上至今還留有一座畫卦臺。這里山峰雋秀,溪流淙淙,在渭河中心有數處酷似太極圖形的灘地,有一塊既如筍柱又似畫筆的大石,名為分心石。最有神秘感的是與畫卦臺隔河相望的龍馬山,每逢云遮霧鎖之時,山上的龍馬洞忽隱忽現,給人以龍馬出沒之感。用時參考1-2小時交通天水市內乘……[詳細]
  大地灣遺址位于甘肅省秦安縣五營鄉那店村的東部。遺址距縣城約45公里,總面積達36萬余平方米。1978年以來,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先后對其進行了近6年的長期發掘。到1983年底,共發掘清理房址200余座,窯址30多座,出土各類文物8000余件。從發掘所獲的資料來判斷,大地灣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年代為距今4000~7……[詳細]
  介 紹 水簾洞為50米長,30米高,30米深的天然洞穴,雨季時洞口流水如垂簾玉珠,洞中有隋朝建造的四圣宮、觀音寺、老君閣等10幾個小殿。拉捎寺與水簾洞相對,建于北魏。在陡峭的山壁上雕有一尊釋迦牟尼坐像,兩側飾以菩薩、神獸等浮雕。 拉稍寺內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藝術作品。在一塊巨大的崖壁上摩崖浮雕塑造一高達40余米的……[詳細]
  在甘谷縣境內,距縣城2.5公里處,有一座正看如旗,橫看似龍的山巒拔地而起,舊名文旗,現名大像山。山上松檜叢生,丁香溢彩,亭臺樓閣依山而建,雕梁畫棟綠樹掩映。山中懸崖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內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大佛石窟開鑿確切年代無從稽考。據有關資料和出土文物考證,甘谷塑佛造像可遠溯北魏。甘肅省博物館石窟藝術專家曾對大佛……[詳細]
  秦安上關明清一條街現有臨街鋪面230余間,總建筑面積5500余平方米,道路全長500米,平均寬8米,總面積為3780平方米,鋪面均為明清時期建造的土木結構建筑,是當時秦安縣主要的商業鋪面,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甘肅東南部惟一的回族聚居區,但回族聚居區的形成,主要還是清穆宗同治年間(1862-1874年)陜甘兩省回民反清斗爭失敗后,清政府把被迫投降的官兵安置到張家川后,形成了回族聚居區。天水張家川回鄉風情園是國內是唯一一家將回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融為一體的園林建筑,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將“兩大文化”通過景觀形式展示……[詳細]
  位于山門鎮東南10公里處的三皇谷森林公園2003年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隸屬于小隴山林業實驗局山門林場,地處秦嶺山脈與關山山脈的結合部,是牛頭河的發源地。該公園距清水縣城40公里,距天水市90公里,海拔1600——2100米,年平均氣溫8℃,相對濕度70%,森林覆蓋率達76.1%,屬典型的暖溫帶山地半濕潤氣候區,素有“百……[詳細]
  伏羲廟,是人文始祖伏羲誕生地,華夏祭祖圣地國家4A級景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天水市區西關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間,后經九次重修,形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祭祀伏羲的廟宇,被譽為“華夏第一廟”,吸引了無數海內外游客前來尋根祭祖、旅游觀光。每年農歷正月十六,民間在這里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公……[詳細]
  李廣墓在甘肅天水,是當年北擊匈奴的邊疆,也是伏曦的故里。剛到天水時,并不知道李廣墓在這兒,后來看到城市簡介,才決定去一趟。甘肅的景色有個特點,就是缺水,全是黃土旱地,無論是塬子上的小鎮還是處在峽谷里的城市,居民都有接雨水的習慣,不然生活用水不夠的。河川里只留下千百年來一道道洪水沖刷的痕跡,殘留在谷底溝壑里的只有涓涓細流……[詳細]
    位于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中,又名大佛崖。是武山水簾洞石窟群所包括的顯圣池、拉捎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山中曲徑幽林,百鳥爭鳴,空谷回應,與水簾洞隔山相對。《武山縣志》載,相傳鳩摩羅什運鬼斧神工,拉樹梢成山,因有此名。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秦州刺史尉遲迥初建,寺內……[詳細]
  仙人崖,是麥積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五大子景區之一,位于麥積區東南距城區45的公里秦嶺山脈,距麥積山石窟17公里。由三崖(東崖、西崖、南崖),五峰(玉皇峰、東崖峰、西崖峰、寶蓋峰、獻珠峰)、六寺(木蓮寺、石蓮寺、鐵蓮寺、花蓮寺、水蓮寺、靈應寺)及仙人湖組成。三崖五峰之上現保存有明、清殿宇27座,房屋54間,南北朝、宋、明……[詳細]
  麥積山石窟,是麥積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五大子景區之一,位于秦嶺西端北側,距城區28公里。鑿于十六國后秦時期,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我國第二大藝術寶窟,現存194個洞窟,泥塑、石雕7800多件,壁畫1000多平方米,崖閣8座,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精品久久精品老人网 |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日韩精品双飞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国产精品视频 | 色窝窝在线手机视频免费 | 伊人蕉影院久亚洲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