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濟寧市 > 任城區旅游

任城區旅游景點介紹

  “灌冢”就是漢朝大將軍灌嬰的墓,位于任城區接莊街道西貫莊村北250米,高廟村東南250米兩村之間。據《中國歷史人物辭典》載:“灌嬰(?—公元前176年),漢初大臣,睢陽(今河南商丘南)人。本為販賣絲綢的小商人。秦末農民起義時歸劉邦,轉戰各地。后從韓信擊破齊軍,并攻殺項羽。漢朝建立劉邦稱帝時,任車騎將軍,封潁陰侯。后與陳……[詳細]
  位于任城區境內的戴莊花園,原為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戴鑒(號石坪)的別墅,故名“戴莊”,后轉給了當地官僚富豪李澍作花園,改稱為“藎園”。藎園曾有“塵世蓬瀛”之雅稱,時為濟寧八大名園之冠。清光緒五年(1879年),天主教傳入濟寧,李澍后裔將園林賣給德國傳教士安治太和奧地利傳教士福若瑟。后來圣福若瑟神父向社會各界籌募資金,戴莊教……[詳細]
  李營街道位于濟寧北郊,居全國十大苗木之鄉中位第六位。李營街道苗木面積達到6.5萬畝,其中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4.8萬畝,種植品種主要有濟寧法桐、速生法桐、造型法桐、白臘、國槐、灤樹、紫葉李,櫻花,黃金槐,南欒等幾十個品種。依托苗木生產優勢,苗木基地、綠化工程公司、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00余家,年產值17億元,產品銷往28個……[詳細]
  長溝葡萄園位于長溝鎮境內古運河畔,北鄰日東高速公路。長溝葡萄種植始于1984年,千年京杭大運河淤積沉淀的貝殼、魚類等,造就了富含鈣、磷、鉀及微量元素的有機質土壤,為葡萄生長提供了天然養分。產出的葡萄以個大、汁多、含糖量高、口味純正、色澤鮮艷而享譽濟寧市及周邊省、市、區。1994年,長溝葡萄園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長溝牌……[詳細]
  任城區石橋鎮瀕臨南四湖、北湖旅游度假區,北面和西面連接濟寧市區,境內采煤塌陷地2萬余畝,種植荷藕近5000畝,正在建設的臨菏公路橫穿東西,具有發展旅游觀光農業的良好條件和基礎。為綜合治理采煤塌陷地,利用塌陷形成的水域發展觀光旅游業,2009年,石橋鎮政府、區旅游部門委托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規劃設計院編制了《齊魯遺產農業文化……[詳細]
  鳳凰臺鳳凰臺位于濟寧西郊,運河北畔,327國道南側。鳳凰臺所在的任城區南張鎮,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早在商周時期這里即可見中華文明之光。據考古調查發現,在鳳凰臺遺址上,十幾米高的土層堆積中,蘊藏著豐厚的古代遺存,底層屬“龍山文化”的遺跡,中層為商周文化遺址。1985年鳳凰臺遺跡被公布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詳細]
  蕭王莊漢墓蕭王莊漢墓群,位于濟寧市北約4公里的蕭王莊村南及其輻射地帶,濟汶公路東側約300米處。俗稱“九女堌堆”或“九米堌堆”,為漢代墓群。墓群原有墓冢9座,參差羅列其間。據《濟寧縣志卷一疆域略》載:“九女堆,在縣北五里,凡九堆,七在西,二在東,參差相向”。目前尚能確定位置的有6座。1977年公布為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詳細]
  濟寧北湖景區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因地處南四湖之北而得名,總面積22平方公里。北湖景區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豐富,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被譽為魯西南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1996年10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旅游度假區。北湖景區先后被省旅游局和漁業廳命名為“全省十佳水體風光旅游單位”、“省級休閑漁業示……[詳細]
  濟寧西大寺  地址:山東省濟寧市三筒碑街路西  郵編:272109簡介  創建年代未詳,據寺內老人和有關記載稱,由常志美先師創修于明萬歷年間,而常志美卻生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顯然不確。建筑史學家劉致平教授認為寺內建筑多為清前期風格。康熙間濟寧伊斯蘭教經堂教育興盛,李延齡、常志美等著名經師講經傳教,形成“山東學……[詳細]
  濟寧東大寺位于越河街道小閘口上河西街4號,坐落在京杭大運河之畔,依河而建,故俗稱“順河清真東大寺”。全寺占地面積72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間,迄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明成化年間初具規模,清朝康熙、乾隆年間大興營造,始具今日之規模。它與濟寧西大寺、南京凈覺寺、西安化覺寺、蘭州橋門街大寺并稱全國五……[詳細]
  潘家大樓在古槐北路,原北門大街路西。潘家大樓創建于20世紀20年代,是當時濟寧城最大的官僚私邸。潘家大樓,并非一幢孤立樓房,而是一組四進四出的四合院,主體建筑是東西南北四面相通的三層圈樓。這里背山面水,山為漁山,水為運河,是全城的至高點。大樓的主人潘洪均,字子和,又名伯利,系直系軍閥吳佩孕的中央第一旅旅長。……[詳細]
  太白樓坐落在濟寧市城區古運河北岸,原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詩人李白與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任城(濟寧),“其居在酒樓前”,每天至此飲酒,揮灑文字,寫下了許多詩篇。賀蘭氏酒樓也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名聲大振,生意興隆。自唐咸通二年(861年),吳興人沈光敬慕李白,登賀蘭氏酒樓觀光,為該……[詳細]
  濟寧市北郊肖王莊附近,原兀立著九個大土塚,參差羅列,如山如丘,群眾俗稱“九女堌堆”、或“九米堌堆”。由于多年來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現地面僅存土塚四個,據有關資料證實,這些土塚既為東漢任城國王及其后妃的陵寢。1977年公布為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上級文物部門批準,1992年-1995年,濟寧市文物局對一號……[詳細]
  鐵塔寺位于濟寧市中心,南臨古運河一華里左右。濟寧鐵塔坐落在鐵塔寺內,建于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距今約有900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文獻記載:北宋崇寧四年郡人徐永安之妻常氏為還夫愿,出資在崇覺寺(今鐵塔寺)內以鐵澆鑄釋迦塔。建塔時,由于連年戰亂,鐵塔僅建七級而停工。到了明代,地方官署、士紳及民眾都以鐵……[詳細]
  東大寺座落于濟寧南關回族聚居區內,是魯西南伊斯蘭教活動中心,1992年由省0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考,寺院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部分古建專家認定寺院建筑的偉大壯麗,確是前所少有的,為全國清真寺建筑之最。明朝以來歷代均有修葺,清朝乾隆年間敕建始成最后規模。1980以來,0撥款,群眾樂捐55萬元……[詳細]
  位于山東省濟寧市市中區財神閣街路北,原系呂德鎮(字靜之)私人住宅,系清末建筑。呂家宅院共有三進院落。正宅大門三楹,高臺階上兩扇紅漆流丹朱門,照壁后為前會客官廳。第二進院落為會見親眷之處,院落穿堂三間,上官三間,東西配房各三間,均為硬山式建筑,頂覆灰色合瓦,前有廊,后有廈,正房兩側各設通道通往后院。第三進院落為樓院,有兩……[詳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聲遠樓的大規模維修工程已全部結束。滄桑古樓煥然一新 聲遠樓位于濟寧市中區鐵塔寺街中段,樓內懸掛一口巨型鐵鐘,撞擊鐵鐘,響徹全城,聲遠10余里,故名“聲遠樓”。  聲遠樓始建于北宋中葉。明萬歷年間濟寧道臺龔勉題“聲遠樓”匾額一方,懸在二層檐下正前方,字體雄渾,特別醒目壯觀。  聲遠樓建在4.5米……[詳細]
  該寺初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一1620年),初規模較小,結構簡陋。后隨漕運發達,回民人口增加,經濟富裕,在全明一(俗傳為明崇禎皇帝太子)阿旬帶領下募集資金,于康熙年間按西大寺式樣擴建。全寺占地面積6.2畝,正門為敬山造,上懸“開天古教”金字匾,兩旁八字門墻,各有1角門,門對面有1高大影壁。寺分兩院,前后院南北對列講堂……[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第一a在线网站 | 亚洲理论在线中文字幕a | 日韩精品在线第一页 | 日本精品AⅤ在线观看 | 夜色福利院在线看视频 | 亚洲尤物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