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門田氏祠堂位于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年代為清。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為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作為承載著千年歷史記憶的商業文化古街,廣饒西關古街經過精心規劃與改造,成功轉型為集文化、旅游、景觀、購物、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休閑街區。街區以“文化古街”為核心定位,深度融合廣饒縣的歷史文化與現代休閑元素,打造出一條既能展現地方特色,又能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的旅游休閑勝地。廣饒西關古街的改造,注重情景式……[詳細] |
![]() | 廣饒縣烈士陵園AA 廣饒縣烈士陵園始建于1954年,2008年5月,經省民政廳批準,縣委、縣政府實施了烈士陵園遷建工程,將原座落于城區內的烈士陵園遷至現址,2009年9月遷建工程竣工驗收。該工程占地面積180畝,建筑面積4000余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為進一步提升縣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2015年3月,我縣投入資金300萬元……[詳細] |
![]() | 愛尚多肉文化旅游區AAA 愛尚多-化旅游區位于兵圣孫武故里—東營市廣饒縣城東、華泰孫武湖溫泉度假酒店對面,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景區是一處集多肉植物培育栽植、旅游觀光、研學開發、批發零售、農業采摘、休閑度假、餐飲娛樂、養生保健、園藝設計、教育實踐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基地,投資1億元,占地面積160余畝,擁有高標準的溫控大棚11個、總面積6萬平……[詳細] |
![]() | 青丘文化旅游區AAA 青丘文化旅游區位于東營市廣饒縣大碼頭鎮西側,東臨S230省道(東青路),西靠淄河河道,南接石大路,占地面積1100畝,AAA級景區,是以大碼頭鎮古青丘地名為依據,結合大碼頭鎮悠久歷史文化傳承,發展培訓教育、拓展訓練等優勢項目,打造的集現代科普教育文化、拓展訓練文化、農耕體驗文化、民俗體驗文化、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詳細] |
![]() | 兵圣王酒業旅游區AAA 東營市兵圣王酒業有限公司位于廣饒縣經濟開發區,現為國家AAA及旅游景區。占地160余畝,共投資1.26億元,其建筑風格為徽派仿古建筑,目的是弘揚兵圣文化,緊緊圍繞廣饒縣對孫子文化開發的步伐,打造成工業游項目為企業今后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東營市兵圣王酒業有限公司秉承純糧釀造的工藝和“原糧真釀”的質量宗旨,為消費者奉……[詳細] |
![]() | 千乘園旅游區AAA 千乘休閑觀光園位于縣城西側,緊鄰漢相倪寬博士園,是由潤金農林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投資建設的,整個園區占地516畝,計劃投資1.1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先后被評為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市級百畝矮砧蘋果示范基地。千乘休閑觀光園以漢文化為主體,依托漢相倪寬歷史故事建設集漢朝文化博覽、農事體驗、……[詳細] |
![]() | 上農休閑旅游區AAA 上農休閑旅游區位于廣饒縣李鵲鎮,總規劃面積1.8萬畝,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是依托黃河三角洲李鵲優質苗木基地建設打造的集休閑觀光、采摘體驗、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園林農業觀光旅游景區,主要景點有鵲苑觀光園、博綠生態園、通達生態莊園、恒諾竹林和紅豆杉養生園等。……[詳細] |
![]() | 東莊子村東遺址位于大王鎮東莊子村東約200米處,地勢平坦,呈長方形,東西約100米,南北約100米,總面積約10000平方米。經鉆探文化層深約70厘米,包含物極少。地表遺物很少,采集到的標本有泥質灰陶盆口沿、盆底、壺底、泥質灰陶殘片,據采集到標本推測此遺址為漢代文化遺存,為研究漢代的人居環境等提供了依據。……[詳細] |
![]() | 東莊子村北遺址位于大王鎮東莊子村北約250米處,地勢平坦,呈長方形,東西約200米,南北約120米,面積約24000平方米。經鉆探知文化層約70厘米,包含物較少,只見到紅燒土顆粒;地表遺物較少,采集到的標本有泥質灰陶器口沿殘片、缸口沿、盆底、白釉瓷器殘片等,據采集到的標本特征分析此遺址為漢代、宋代至元代時期的文化遺存,……[詳細] |
![]() | 東臥石遺址位于東臥石村西約100米處,遺址東西約350米,南北約300米。總面積約105000平方米。地表遺物較多,經鉆探文化層深約1.3米,包含物有紅燒土顆粒、草木灰、陶片;從地表采集到的標本有夾砂繩紋灰陶鬲足、鬲口沿,泥質灰陶罐殘片、泥質灰陶豆底、灰陶壺口沿、泥質紅陶殘片布紋瓦殘片、夾砂紅陶殘片白釉瓷殘片等,還征集……[詳細] |
![]() | 任王遺址位于廣饒鎮(今開發區)任王村南部及西部,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250米。經鉆探,文化層深約1.4米,包含物有陶片、紅燒土顆粒、草木灰等。地表遺物較少,采集到的標本有:泥質灰陶器底、布紋瓦殘片等。根據采集到的標本判斷,該遺址的年代為漢代,為依據漢代的人居環境等提供了依據。……[詳細] |
![]() | 東辛張遺址位于廣饒縣李鵲鎮東辛村南150米,東西約500米,南北約280米,總面積約140000平方米。經鉆探發現,遺址文化層深約1.2米,包含物有紅燒土顆粒、草木灰、泥質灰陶片、在約1.2米深處鉆探到一夾砂陶片。從現場觀察,遺址地地表散落著大量的文物標本,有灰陶鬲足、粗繩紋灰陶鬲口沿、灰陶豆盤、豆柄、灰陶布紋瓦片等。……[詳細] |
![]() | 東水遺址位于廣饒縣李鵲鎮東水村東南角,東西長195米,南北長508米,總面積為62000平方米。從現場觀察,遺址整體地勢西邊稍高,東邊稍低,地表散落著許多文物標本,其中有灰陶豆柄、灰陶豆口沿、灰陶罐殘片,灰陶板瓦及磚塊等。根據采集的文物標本分析,遺址年代為商周至漢,是研究廣饒縣人居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詳細] |
![]() | 東杜遺址位于廣饒縣廣饒鎮東杜疃村北約500米處,2008年11月30日復查,從現場看,地表散落著眾多的文物標本,有灰陶布紋瓦、青磚塊、灰陶罐口沿、白地黑花瓷片、褐釉瓷碗底等,經鉆探發現,文化層厚約70厘米,包含物有青磚塊、草木灰等,東西160米,南北240米,總面積約38400平方米。根據采集的文物標本及鉆探結果分析,……[詳細] |
![]() | 北臥石西遺址位于大王鎮北臥石西村西南約100米處,遺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約200米,總面積約60000平方米。經鉆探文化層深約1.5米,包含物有紅燒土顆粒、草木灰顆粒、泥質灰陶片,采集到的標本有夾砂罐形陶鼎、鼎口沿、泥質灰陶杯口沿、灰陶簋座、豆盤、灰陶繩紋鬲足、鬲口沿、灰陶器底等,據采集到的標本推斷此遺址為新石器時……[詳細] |
![]() | 后大張遺址位于廣饒縣李鵲鎮后大張村東,東西長169米,南北223米,總面積36000平方米。從遺址現場觀察,地表散落著許多文物標本,其中有灰陶磚塊、灰陶片、紅陶片等,器形有罐、壺、盆等。經鉆探發現,遺址文化層較薄,包含物有灰陶片、草木灰、紅燒土顆粒等,包含物不十分豐富。根據采集的文物標本分析,遺址年代為商周至漢代,是研……[詳細] |
![]() | 北郭西花園遺址位于廣饒縣大王鎮北郭西村東南約1500米,2009年4月23日進行了復查,東西125米,南北211米,總面積16528平方米。從現場觀察,遺址地勢平坦,表面是農田,地面散落著少量的文物標本,有灰陶片、灰陶布紋瓦、灰陶磚塊等。同時,在地表還散落著一定量的晚期瓷片,有褐釉瓷碗底、白釉瓷片等,年代應為宋元時期。……[詳細] |
![]() | 北賈遺址位于廣饒縣石村鎮北賈村西約100米,2009年5月23日復查,從現場觀察,遺址整體地勢中間稍高,表面是農田,地表看散落著少量的文物標本,主要有灰陶片、灰陶磚塊、灰陶板瓦等。經鉆探發現,遺址文化層厚約1.5米,包含物有灰陶片、紅陶片、草木灰等。遺址東西長117米,南北長56米,總占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根據采集……[詳細] |
![]() | 后賈遺址位于大王鎮后賈村西約50米處,呈長方形,東西約350米,南北約300米,總面積約105000平方米。經鉆探文化層深約2米,包含物有灰陶片、紅燒土、灰土等;地表遺物較少,采集的標本有鬼臉鼎足、灰陶鬲足、灰陶豆盤、瓦當、罐口沿、布紋瓦片、餅形瓷碗底、圈足瓷碗底、綠釉瓷碗口沿、黑釉金線瓷器殘片、白釉瓷碗口沿等,據采集……[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