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寧寺文化旅游區AAAA免費 天寧寺文化旅游區,位于東營墾利區城西部,是天寧湖濕地公園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天寧寺、森林公園、民俗文化街、百齡園生態公墓、敬老院、佛學院六大區塊。其中,天寧寺主要建設三個區:寺廟建筑區,由大雄寶殿、舍利塔及周圍環繞的偏殿組成;生活服務區由僧房、居士房以及配套設施組成;佛教文化宣傳區由佛教文化展覽區和步行街組成。擬打造集民俗工藝品展示、文藝演出、地方風味小吃為特色的廟會景觀聚集地。森林公園以“濱河佛教文化生態旅游勝地”為定位,以佛學文化為核心,以鄉村旅游為重點,擬打造為人們熏習佛法、修身養性的重要場所。敬老院定位于打造“田園式高檔養老社區”,建筑風格以中式建筑為主,采取單戶、別墅式設計,提供醫……[詳細] |
![]() | 黃河華灘萬畝葵園AAA 先是一段灘涂中滿是蘆葦與荷塘。然后便是片片黃花漫入眼簾,那便是萬畝葵園了。黃河華灘萬畝葵園景區坐落于墾利縣城北部,位于氣勢恢宏的勝利黃河大橋與東營黃河公路大橋之間,是萬里黃河攜泥裹沙孕育而成的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整個景區占地萬余畝,夏秋兩季葵花盛開,花海如潮,花語如詩,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您可以乘車游覽葵園花海,可以漫步人行步道、木棧道盡享生態美景,也可以乘船與濕地親密接觸,在萬畝葵園生態小木屋中享受難得的田園風光,并可參與葵園篝火晚會、攝影大賽、田園采摘等精彩活動。景點位置山東東營市墾利縣縣城北部,沿廬山路(民豐路)向北可直達(勝利黃河大橋與東營黃河公路大橋之間)……[詳細] |
![]() | 知青小鎮AAA 由東營東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加拿大東營商會共同投資建設、運營的黃河口知青小鎮,充分利用黃河口入海口自然景觀和原山東建設兵團一師舊址的天然資源,與直線距離5公里的黃河口生態旅游區相映成趣,形成了黃河尾閭獨具特色與人文景觀的“姊妹景區”,她們彼此獨立又互相依存——黃河口生態旅游區呈現了全世界獨有的自然景觀,黃河口知青小鎮展現著具有特殊時代印記的人文景觀。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口知青小鎮充分挖掘黃河文化內涵和軍墾、農墾、知青等紅色文化基因,與新時代文化創意相融合,依托原黃河農場遺留建筑群,規劃設計出以“一軸、兩線、三主題、四區”為主體的文旅樣板。其中,“一軸”指知青文化景觀軸,涵蓋……[詳細] |
![]() | 興隆生態林場AAA免費 隆生態林場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總體規劃面積15000畝。離墾利城區15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先天的地理優勢,自然環境,決定了興隆生態林場作為東營市“中心花園”的定位。興隆生態林場景區及周邊區域已形成了兩大特色生態資源:一是林地7000畝(公益林4000畝、果園1800畝、苗圃1200畝),二是生態濕地8000畝(濕地3500畝、蓮藕2000畝、水面2500畝),這些生態資源與市金湖銀河生態片區、園博園等融為一體,成為中心城北部最大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城郊休憩帶。整個區域以東二路為界分為東西兩個片區,東片區以房車露營、自然濕地、生態公益林、紅木雕展等為旅游資源。西片區以蓮藕深加工、垂釣、農家樂等……[詳細] |
![]() | 新匯東海岸溫泉旅游度假區AAA 東營新匯東海岸溫泉度假區由山東新匯建設集團投巨資開發建設,項目位于濱海藍鎮的核心區域,緊鄰紅光漁港,東臨大海,西接中心城,北望黃河口自然保護區,占據東營最為優越的自然景觀資源,處于自然保護區、紅毯濕地、龍悅湖0-一線的旅游景觀帶的核心樞紐位置。這里是東營首個低密度純地中海風情的溫泉度假社區,內有1500畝的水系景觀、三星級溫泉酒店、溫泉健身中心、200米的親水沙灘等設施,緊靠東營四大景觀特色的紅地毯濕地,占據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旅游資源。齊魯美麗海岸在這里極為平緩,坡度僅為千分之一,且潮差較小,潮退時露出2-3公里寬的海灘,泳客可到大海遠處采拾山東省獨有的白蛤,成為趕海的理想之地。北海人造沙灘的……[詳細] |
![]() | 偉浩生態園AAA 偉浩生態園成立于2009年5月,是集蔬菜種植、畜牧養殖、苗木栽培、農事體驗、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高效生態示范園區,是山東省十大高效生態科普示范基地之一。2015年榮獲國家環保部頒發的”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獎牌,2018年11月26日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2018年被評為墾利區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偉浩生態園位于黃河灘區,種植各種花卉苗木10萬余株,其中包括白杜樹、園桂榆樹;“東營之最”的皂桷樹、紅葉石楠樹、樸樹、裂葉榆樹、中杉杉樹等珍貴樹種,還有秋子蠟、園冠榆、百年銀杏樹等珍貴樹種200余畝。地址:東營市墾利區勝坨鎮崔家村……[詳細] |
![]() | 蓮心灣旅游度假區AAA 蓮心灣位于中國最美五大濕地之一的黃河三角洲,國家AAA級景區,天然獨特的土地肌理為蓮心灣的打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體區域位于墾利區興隆街道東二路以西、華豐路以東、德州路以北、溢洪河以南的優勢地段。景區以蓮藕產業為基礎,以墾利當地文化為依托,以“蓮花+”為基本模式,打造萬畝荷塘景觀;努力打造景觀生態化、游樂大眾化、生活健康化、產業休閑化的綜合性旅游景區。客服電話:186064639770546-8727696地址:東營市墾利區德州路與華豐路交叉口北行800米路東……[詳細] |
![]() | 水語小鎮AAA 墾利區水語小鎮位于東營市墾利區,由北京同和時代規劃設計,山東景明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是墾利區重點打造的20個田園綜合體之一,先后授予“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區”、“省級內陸休閑漁業公園創建單位”、“山東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東營市最美田園綜合體”等榮譽稱號。水語小鎮規劃面積6000畝,計劃總投資1.8億元,以農漁休閑為設計主題,倡導生態科技理念,創新經營管理模式,融合漁業科普、農業體驗、濕地休閑觀光、養心住宿、特色餐飲、兒童娛樂六大核心功能于一體的休閑旅游項目,可滿足游客休閑、娛樂、養心的需求,打造休閑度假觀光生態旅游,極大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詳細] |
![]() | 黃河入海口生態農業觀光園AAA 黃河入海口生態農業觀光園位于黃河口旅游南線的中段、東營市墾利縣西宋鄉東北部,是東營市規模最大的觀光園區、市郊重要的游憩休閑地。觀光園以萬畝蜜桃園、冬棗園、蘆葦蕩、大水面等自然景觀為依托,觀光園主要由入口引景區、生態采摘區、休閑娛樂區、龍湖度假村四部分組成。目前生態采摘區的果蔬精品園、綠蔭長廊,入口引景區的榕樹大門、歐式大門等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陶淵樂園項目由外商投資興建,目前已基本竣工,建設內容包括迷宮、怪屋、獨索橋、空中飛人、晃板橋、情侶渡等20余個游樂項目。(新增)龍湖景區是垂釣場、休閑養殖區、嬉水區,集觀光、旅游、游覽、休閑、度假、垂釣為一體的自然生態型風景名勝區。鳳湖風景區位于西宋鄉政……[詳細] |
![]() | 民豐湖休閑娛樂區AAA 民豐湖休閑娛樂區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墾利新城區,占地面積5000畝,取“物阜民豐”之意,距離東營市東城、西城各8公里,區位良好,交通便捷,北接行政新區,建有三星酒店、外商俱樂部、文化廣場等配套設施,依規劃將建植物園、兒童游樂場和水上樂園,通過龍吟溪與溢馨公園呼應,旨在打造休閑、度假、娛樂多功能綜合性景區。民豐湖水面面積76萬平方米,其中主湖70萬平方米,附湖6萬平方米,盤龍島占地4萬平方米,島上主要有龍門塔、休閑茶室等景點。民豐湖四周建有三元塔影、月臺攬勝、臥龍橋等景點。其中,臥龍橋為十一孔橋,跨度為128米,高度為16.85米,其形狀像一條巨龍臥在水面上。從遠處看橋、河、湖、塔相映……[詳細] |
![]() | 泰升林果游樂園AAA 東營市泰欣農林發展有限公司,自2014年承包土地2000畝,累計投入1500多萬元,有果樹800多畝、大蒜100畝、農田1100畝。公司以種植果樹為主,主要種植桃樹、杏樹、櫻桃、李子、西梅、蘋果、梨等樹種,其中以桃樹為主,品種達60多種,有3個桃樹品種自北京農科院引進,5個品種自山東果樹研究所引進,2個自鄭州果樹研究所引進。注冊了商標“勝利泰升”。2017年,成立了東營市泰欣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并聯合墾利區林果種植大戶成立了墾利區泰合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10月份聯合墾利區各優秀農業合作社一起成立了黃河口融和農業服務專業合作聯合社。2018年4月12日又牽頭成立墾利區林果種植協會,并且當選會長。2……[詳細] |
![]() | 東營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簡介墾利縣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傳統,有著發展“紅色旅游”得天獨厚的條件,其前身墾區是當時山東六大戰略區之一清河區(后改為渤海區)黨政機關所在地,其政治中心“八大組”就設在現在的永安鎮政府所在地。這里無邊無際的蘆葦蕩和荊棘叢林成為當時墾區人民抗日殺敵的大戰場,永安鎮是當時渤海軍區兵工廠、印鈔廠、被服廠、《渤海日報》、子弟學校、抗日劇團所在地,是革命前輩馬耀南、楊國夫、-戰斗過的地方,是小說《海嘯》的主要發生地,被美譽為清河區的“小延安”。為銘記歷史,教育后人,發展紅色旅游,墾利縣委、縣政府決定在永安鎮(原八大組所在地)建設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建筑面積2460……[詳細] |
![]() | 墾利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志博物館,位于墾利縣群眾文化中心A座三、四樓,成立于2012年12月,建筑面積6420平方米,展陳面積4800平方米。墾利博物館主要陳列本縣出土文物、征集文物和革命文物。以歷史沿革為主線,按時間順序及實物類別進行編目展示,集收藏、研究、學術交流、社會教育于一體,是展示墾利古代文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普及自然科學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地。墾利博物館設黃河入海流、神奇黃河口、拓荒墾利人三個專題展廳和兩個臨時展廳。通史展廳---黃河入海流主要展示的是墾利自商周到現在的歷史演變過程,根據歷史時期的不同分為八個展區,分別是渠展之鹽、河海邊鎮、大唐新……[詳細] |
![]() | 景區稱號: 農業旅游示范點 (省級) 鄉村旅游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東營市現代漁業示范區休閑漁業示范園是山東省省級休閑漁業園區。位于東營市現代漁業示范區內,隸屬于東營市墾利縣。東靠墾東防潮大壩,西至東營市濱海觀光大道,南距東營中心城約30公里,北距大汶流自然保護區15公里,至東營機場15分鐘,交通便利。該園區位于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疊加區域,區位優勢明顯,擁有黃河和渤海的水域優勢,有充足的海淡水資源,同時地熱和風力資源豐富,為園區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基礎。園區內海洋資源豐富,主要以海參、梭子蟹、中國對蝦為主。當前,東營市正在打造東營港、200公里濱海大道、黃河入海景觀連成一線的新的海濱……[詳細] |
![]() | 黃河入海口位于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黃河口鎮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這里曠野茫茫,芳草萋萋,國家級保護珍禽四季隨處可見。黃河兩岸,林場、蘆葦、牧草帶植被種類層次分明,黃河如同一條黃龍深入蔚藍大海,堪稱天下奇觀。夕陽西下、長河落日的迷人風情,令人神往。東營是萬里黃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所在地,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黃河之黃、草原之綠、大海之藍,共同繪制了一幅多彩畫卷。這里還有中國最完整、最廣闊、最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著名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鳥類的天堂。黃河河口的特點可以用“黃河口、大油田、紅色圣地、黃金海岸”來概括。一是黃河口。黃……[詳細] |
![]() | 景區稱號:鄉村旅游(山東省旅游特色村)東王村位于勝坨鎮政府西南五公里處,南與董集鄉相鄰,全村總人口900余人,土地2800余畝,人均收入15000元,主導產業以糧棉、冬棗、旅游為主。東王村歷史悠久,曾稱王王莊,王王莊廟就在此村。王王莊廟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重新建設,建筑群采用古老宮殿的建筑形式,布局嚴整、規模宏大,吸引了為數不少的善男信女,千里迢迢前往燒香拜佛,逐漸形成了農歷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臘月十五四次大型的廟會。重建王王莊廟是人民群眾的良好愿望,可以起到借廟會時機發展經濟、繁榮物資交流的作用。東王村王王莊廟休閑觀光園分為二個區域,一是以龍王廟、神井開發建設為主,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詳細] |
![]() | 海北遺址位于今墾利縣勝坨鎮海北村村北,遺址東西長390米,南北寬225米,面積87000平方米。墾利縣海北遺址2006年4月被發現,2006年11月,經過省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館聯合勘探進行了試發掘,出土的遺物非常豐富。經過多方考察論證考古專家一致認為,該遺址出土的陶瓷器標本數量之多、窯口之多、種類之多實屬少見,在山東地區還是首次發現,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根據出土遺物和調查勘探,專家斷定遺址的年代為宋金時期,是目前墾利縣最早一處古遺址。2011年被列入省級大遺址保護行列,根據專家建議,文物管理部門聘請了省博物館的專家現正在對該遺址進行進一步調查勘探,遺址的性質有望得到定論。 墾利縣博物館和在海……[詳細] |
![]() | 黃河口烈士陵園前身是墾利縣烈士陵園,始建于1970年,1994年8月遷址,占地78畝,1995年5月邊建設邊啟用,1995年10月由市政府命名為“東營市黃河口烈士陵園”。2001年,黃河口烈士陵園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10年被省民政廳命名為首批“全省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目前,黃河口烈士陵園是“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山東省64處紅色旅游景點之一”、“東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東營市雙擁共建示范點”和“勝利油田國防教育基地”。本墓地共分為3個墓區:無名烈士墓區,本墓區主要安葬著1942年、1943年在反掃蕩、三里莊戰斗,解放利津縣城戰斗中犧牲的72名……[詳細] |
![]() | 郝家綠色生態觀光園 國家AA級旅游景區,景色優美,交通便利,位于東營市西郊,成功舉辦五屆葡萄文化旅游節,在本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郝家綠色生態觀光園總規劃面積1.2萬畝,涉及9個行政村,著力發展高效、生態、特色種植,開展鄉村游、生態游活動;園內薛家、耿家、宋沙等村群眾有著20余年的葡萄、大棚蔬菜及大田蔬菜種植歷史,通過加強培訓、技術服務、資金支持等系列惠農政策,引導群眾擴大種植規模,改良品種,開展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延伸了產業鏈條。其中,葡萄種植1000多畝,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合理,2011年畝均純收入達8000元以上,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的“樂好佳”牌家釀純天然葡萄酒,銷售良好;同時,耿家村經……[詳細] |
![]() | 墾利天寧湖國家濕地公園北起勝利水庫,南達勝興路,東至民豐三號水庫,西到天寧東路,總面積966.41 hm2。其中濕地面積789.69 hm2,濕地率為81.71%。天寧湖濕地公園建設的目標是以自然濕地修復為主,加強水源地保護,通過實施保障水量水質、疏通供水渠道、保護水禽棲息地、恢復濕地生物多樣性等,逐漸恢復和保育濕地資源,促進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體系的健康穩定。其次通過開展濕地生態農業工程,探索黃河三角洲濕地發展與生態農業的新模式,緩解濕地保護恢復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沖突,逐步實現農業發展與濕地保護的有機統一,以點帶面,分期全面發展。同時以濕地資源為載體開展濕地科普宣教和濕地科研等活動,確立生態保……[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