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三都河傳統民居位于萊西市姜山鎮西三都河村,年代為清至民國。2018.2.12,西三都河傳統民居被公布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東風渡槽位于望城街道埠后村西、前堤村北,該渡槽建成于1975年10月。渡槽全長1320米,寬5米,由95個涵洞構成,最大高度6米。屬采用雙曲拱和砌石拱連結式建筑結構。渡槽中間部位有“產芝水庫東干渠一分支,東風渡槽”字樣,兩側有碓塑圖案和“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們應予以極大的關注”兩……[詳細] |
![]() | 徐家寨遺址位于日莊鎮徐家寨村西北,年代為漢,類別為古遺址。2018.2.12,徐家寨遺址被公布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福順德故樓位于萊西市煙臺路西蓬萊路南,年代為中華民國(1933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05.2.5,福順德故樓被公布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萊陽縣立第二小學舊址位于萊西市水集街道辦事處義疃店村南,年代為中華民國20年(1931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05.2.5,萊陽縣立第二小學舊址被公布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萌山區殉國烈士紀念塔位于萊西市南墅鎮北泊村東南1.5公里處,年代為1946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2013.10.10,萌山區殉國烈士紀念塔被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莊遺址】屬東周文化遺址。位于萊西市馬連莊鎮-莊村東150米處的稍高臺地上。遺址東臨大沽河,一條南北向的大堤穿過遺址西部。遺址南北長500米,東西寬200米,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1983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呈緩坡狀,遺址內涵豐富,文化層厚1~1.5米,地表暴露有灰坑等遺跡。采集的標本中以陶器……[詳細] |
![]() | 【西賢都遺址】屬龍山文化遺址。位于萊西市望城街道辦事處西賢都村西20米處的西賢都遺址坡地上。1979年文物調查時發現,1983年文物普查時又進行了復查。遺址呈北高南低的緩坡狀,南臨大沽河的支流賢友河,西賢都通往望城的村級公路穿過遺址南半部。遺址南北長180米,東西寬150米,總面積約2.7萬平方米。土質松軟,呈灰褐色。……[詳細] |
![]() | 【長青遺址】屬大汶口文化遺址,兼有商周文化遺存。位于萊西市沽河街道辦事處長青村東北約20米處的高臺地上。遺址北部為一座小型揚水站,南邊為斷崖,長廣河自北向南環繞流人大沽河。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00米,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土貢松軟.呈灰褐色,文化層厚1米左右。地表散布有陶片、獸骨、紅燒土……[詳細] |
![]() | 【左家院遺址】屬大汶口文化遺址,兼有岳石文化、商周文化遺存。位于萊西市唐家莊鎮左家院村西北130米處的高臺地上,群眾稱為“圩子里”。大沽河自北而南繞過遺址,南部有一條東西向沙石公路。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寬100米,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大體分為兩個區域。臺地高處為大汶口文化遺存,地表……[詳細] |
![]() | 大架山墓群位于萊西市水集街道。年代為周至漢。2013年,大架山墓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西朱毛遺址位于日莊鎮西朱毛村,這里屬河岸沖積平原地帶,遺址位于河流拐彎處,土質肥沃、物產富饒,適宜人類發展。據文物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西朱毛一帶自古就是小沽河流域的繁華地帶,往北還有唐代的“報國寺”遺址,西南又有店上、小河子、山口、仙家莊和孫賈城等遺址,而西朱毛遺址是這一帶文化群體中較早的一處。這里自古有“十里長亭”……[詳細] |
![]() | 泥灣頭古文化遺址 位于河頭店鎮泥灣頭村西北高埠上,西臨潴河,1983年發現。出土文物有罐、盆、石斧等。據炭14測定,距今約5500年,屬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之一。……[詳細] |
![]() | 葛家埠遺址位于萊西市院上鎮葛家埠村北20米處,1989年12月公布為青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地表采集和斷層采集標本說明,遺址含龍山文化和商文化遺物,地表散布有陶片、獸骨等,采集的遺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因主要文化內涵為龍山文化,故確立為新時期石器古文化遺址,面積約7000平方米,保護較好。遺址為河邊臺地遺址性質,西緊靠……[詳細] |
![]() | 古靖林寺位于境內院上村,始建于北齊(550~577年),距今1400多年。院上村建在靖林寺上首,故名院上。歷史上,靖林寺幾經修繕,于清朝廢圯。現僅存石雕大一只赑屃,長3米,高2米,重約3噸,雕刻于北齊年間,形象逼真,距今1400多年。相傳北齊時,院上村某農民起早揀糞,遇見大群烏龜路過此地,疑惑間砍了一锨,正中一只烏龜后……[詳細] |
![]() | 1938年3月16日,小沽河沿岸花園頭村等10余村的中華民族抗日先鋒隊員和民眾,在中共萊陽縣委和第九區委的組織領導下,在小沽河東岸阻擊由平度進犯萊陽的300余名日軍,打死75名,粉碎了日軍不戰而奪取萊陽,進而侵占整個膠東地區的企圖。在此一戰中花園頭村民眾66人被害。現在在花園頭村東建立了花園頭抗日紀念碑,紀念碑坐北面南……[詳細] |
![]() | 花園頭明代墓碑位于萊西市院上鎮花園頭村東、村西南。墓碑分布在王氏墓地和新遷烈士紀念碑兩個地點,計八通,其中明代6通,清代2通。明代墓碑中有三通帶龜形碑趺,兩通帶龍紋和奉天敕命字樣。墓碑皆為白色花崗巖質地,系明代花園頭村王氏族墓地較有身份和地位的官宦墓。時代最早的是大明萬歷二十年立,最晚的是大清乾隆九年立。墓地面積500……[詳細] |
![]() | 王氏家廟位于院上鎮花園頭村內,2009年12月公布,花園頭王氏家廟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座北朝南,建筑五間,進深一間。宗廟前檐有圓木立柱六根,上飾朱紅漆,石鼓形大理石柱礎。梁坊出檐至柱頭,為刻云紋繪藍底金線。欞式窗、木板門,結實大方。廟的脊潲均用小瓦拼花裝飾,碼頭花、潲頭花雕刻吉祥文字圖案。王氏家廟主體建筑面積為東西15米……[詳細] |
![]() | 武備鄉校舊址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萊西市院上鎮武備五村小學內。武備鄉校始建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是當時萊陽縣20個有名的鄉農學校之一。也是迄今保存較好的一座鄉校。現存建筑前后兩排,共二十余間,建筑面積1000余平方米,總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形式取當地流行的平房式樣,有寬敞明亮的教室和辦公設施……[詳細] |
![]() | 孫賈城遺址位于萊西市院上鎮孫賈城村西20米。該遺址屬小沽河流域沖積平原,至今遺址西邊尚有高大的沙丘分布。遺址現為果園種植區,南北長約300米,東西200米,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與現在的南院村西一帶相接,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布局。根據村民歷年耕作所知,與村東西路所對應的西岸,屬密集的居住區,有房屋、水井之類的遺跡發現,磚塊瓦……[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