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官廟漢墓群位于濟南市濟陽區濟陽街道,年代為東漢。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為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官廟漢墓位于濟陽城區以北三官廟村,南距城區約9.3公里,東南距黃河直線距離約3.5公里。2018年12月中旬,當地村民在池塘清淤時發現并上報文物部門,一經發掘,打破多項紀錄,成為濟南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規模漢……[詳細] |
![]() | 濟陽區博物館(美術館)位于濟陽區文體中心,建筑面積10700平方米,設有濟陽歷史文物展、館藏石刻展、劉臺文物展、濟陽名人展、鄉愁記憶展、書畫展、臨時展等九個展廳及青少年活動室、學術交流室等,展示與社會教育功能齊全。2020年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濟陽區博物館越過三級館直接成……[詳細] |
![]() | 周氏莊園位于濟陽縣垛石鎮后樓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07年03月19日,周氏莊園被公布為濟南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張爾岐墓位于濟陽縣回河鎮張稷若村東,年代為1970年,類別為古墓葬。2007年03月19日,張爾岐墓被公布為濟南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小李遺址位于濟陽縣垛石鎮小李家村北,年代為商周,類別為古遺址。1995年12月20日,小李遺址被公布為濟南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鄺冢遺址位于濟陽縣太平鎮鄺家村西南,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1995年12月20日,鄺冢遺址被公布為濟南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楊欄口村漢畫像石墓位于濟陽縣太平鎮楊欄口村,年代為漢。2013年12月20日,楊欄口村漢畫像石墓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圓隆寺遺址位于濟陽縣新市鎮新市村,年代為明。2013年12月20日,圓隆寺遺址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新市前街遺址位于濟陽縣新市鎮新市村,年代為漢。2013年12月20日,新市前街遺址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新市遺址位于濟陽縣新市鎮新市村,年代為秦漢。2013年12月20日,新市遺址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洪嶺寺遺址位于濟陽縣太平鎮東坡村,年代為商周。2013年12月20日,洪嶺寺遺址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朱家圈遺址位于濟陽縣新市鎮大圈村,年代為商周。2013年12月20日,朱家圈遺址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濟陽張溝遺址位于濟陽縣孫耿鎮張溝村,年代為商周。2013年12月20日,濟陽張溝遺址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歇涼寺遺址位于濟陽縣垛石鎮歇涼寺村,年代為商周至漢。2013年12月20日,歇涼寺遺址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濟陽梁家遺址位于濟陽縣新市鎮梁家村,年代為商周。2013年12月20日,濟陽梁家遺址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曹冢遺址位于濟陽縣新市鎮曹冢子村,年代為商周。2013年12月20日,曹冢遺址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劉家臺遺址位于濟陽縣姜集鄉劉家臺村,年代為商、周。至1985年,國家曾組織省市縣三級考古和文物部門進行過多次挖掘,先后從5座古墓中挖掘出了卜骨、青銅器及銘文、玉器、陶器、瓷器、瑪瑙、骨器等2000多件。經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國家博物館的專家學者研究考證,確認這里是西周時期的一個貴族墓群。土臺下面分布著數座西周早期諸侯……[詳細] |
![]() | 舉人王村盧氏舊居位于濟陽縣回河鎮,年代為1917至1919年。2013年10月10日,舉人王村盧氏舊居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土馬河省級濕地公園東西長5300米,南北寬1500米,東起臨商河,西至江店村,北起雙柳村,南至王堿場村,包括全部老土馬河和新土馬河的一部分,呈“人”字形。經過前期的規劃建設,目前土馬河濕地狀態良好,基礎設施比較成熟。2011年土馬河濕地公園被評為市級濕地公園,后又成功晉升為省級濕地公園。地址:濟陽區新市鎮政府東南……[詳細] |
![]() | 泉城花海AA 泉城花海隸屬山東花海園藝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濟陽區新市鎮,距城區20公里處,始建于2013年6月,規劃面積500畝,該區按照科技推廣、生產示范、農民培訓、觀光休閑的功能定位和“六區一中心” 規劃布局,經過5年多時間, 形成了“一園(農業科技創新園)、兩軸(徒駭河景觀軸、沿省道249景觀軸)三帶(精品果蔬產業帶、高端花木產……[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