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吉林省 > 通化市旅游

通化市旅游景點介紹

  日偽統治時期七道溝鐵礦死難礦工紀念碑,位于通化縣果松鎮南部的七道溝村,距村中心1華里,距七道溝鐵礦1公里,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保護面積1500平方米,碑高7米、寬2米、厚0.65米。碑身正面陰刻:日偽統治時期七道溝鐵礦死難礦工紀念碑。通化縣七道溝鐵礦,早在1898年被當地采參農民杜寶賈發現,1905年清政府將礦區地……[詳細]
  南方安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化縣三棵榆樹鎮、三棵榆樹村后山山坡上,距村中心1公里,占地面積3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30平方米。1946年10月,國民黨軍沿沈陽、撫順、新賓一線進犯通化。10月中旬攻占新賓以后,于10月19日進占新賓旺清門。我東北民主聯軍三縱隊七師二十團、二十一團趁敵立足未穩,于當夜向敵發起攻擊,七師二十團副……[詳細]
  遼寧民眾自衛軍第十六路軍組建地舊址,位于通化縣東來鄉政府駐地河南村。九一八事變后,淪為日本殖民地的東北,--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幫助、推動下,東北各地紛紛組建起以東北軍部分愛國官兵為主體、各階層群眾廣泛參加的抗日義勇軍、救國軍、自衛軍等抗日武裝,揭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序幕。在通化……[詳細]
  遼寧民眾自衛軍第十六路軍過道河子戰斗遺址,位于通化縣二密鎮恒德村東部的過河道子屯,距村中心3公里。“九、一八”事變后,日寇侵略魔爪迅速向東北全境延伸。為保護通化,1932年4月28日,遼寧民眾自衛軍第十六路軍在司令孫秀巖率領下進駐通化縣城,受到各界人士熱烈歡迎。日寇得知消息后甚為驚恐,以保護其駐通化領事館和僑民為借口,……[詳細]
  遼寧民眾自衛軍第十九路軍抗日游擊根據地遺址,位于通化縣果松鎮境內的大羅圈溝河、果松川、老虎山一帶,前期涉及通化縣石湖鎮撓頭溝。由于多年來沒有投入經費進行調查和保護,年久失修,加上自然腐蝕,密營、戰壕等遺跡已損毀。1932年10月,遼寧民眾自衛軍與日偽軍作戰失利,通化失守,自衛軍大部潰散,唐聚伍、孫秀巖等將領紛紛潛行入關……[詳細]
  伏擊日寇采礦調查班戰斗遺址,位于通化縣果松鎮七道溝村的白砬子溝門,距村中心1.5公里。日寇侵占東北后,瘋狂掠奪各類資源。1935年6月,日寇向七道溝鐵礦派去了以日本人野田篤為首的采礦調查班。調查班到七道溝后,怕受到抗日武裝的襲擊,不敢住在七道溝礦區附近,而是住在七道溝溝門義豐屯的燒鍋院里,每天由汽車接送,并有武裝“青愿……[詳細]
  河里抗日游擊根據地遺址,位于長白山龍崗山脈中段,柳河縣、白山市、通化縣交匯處,在通化縣興林鎮境內東北方向,距鎮政府所在地大荒溝村10余公里的山林中。保護范圍面積5000平方米,現僅有圖片記錄了遺址的方位。由于風化腐蝕等自然因素以及多年來沒有進行人工保護修繕原因,致使根據地內的密營遺址遺跡不復存在。按照中共滿洲省委指示精……[詳細]
  河里會議遺址,位于河里抗日根據地內惠家溝,在興林鎮東北方的孟家村西面,距鎮政府所在地10余公里的山林中,占地面積50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500平方米,形成于1936年7月,利用于1965年7月。進入1936年后,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在南滿各地繼續積極開展抗日游擊戰爭,1至5月份,在通化、樺甸、興京(新賓)、輯安(集安……[詳細]
  富江鄉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通化縣富江鄉政府所在地富爾江村西北1公里處山腳下,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3300平方米。是為紀念“四保臨江”戰役中,第三次臨江保衛戰中犧牲的48位革命烈士修建的,1968年11月落成。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國民黨為實現占領東北的野心,以“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侵犯策略,……[詳細]
  杜光華將軍殉國地,位于通化縣光華鎮南部的長青村后山坡上,距村中心1華里,距鎮政府所在地光華村6公里,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5000平方米,遺址保護、建設水平較高,先后籌資60余萬元,于2004年、2007年進行了兩次修繕。2007年6月,通化縣光華鎮政府,在東北民主聯軍四縱十師師長杜光華將軍犧牲地立碑,永……[詳細]
  東升支部舊址,位于通化縣光華鎮東北3公里處的東升村,距鎮政府所在地光華村3公里。1931年秋,通化縣第一個黨組織中共通化縣八區支部被日偽破壞,通化縣黨組織的發展及活動陷于停滯狀態。1933年10月27日,按照中共滿洲省委指示,楊靖宇率領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渡輝發江南下,開辟南滿新的抗日游擊區,于11月末進入金川縣……[詳細]
  二密河伏擊日偽軍車戰斗遺址,位于通化縣二密鎮二密河西岸的西岔溝門剜眼子溝公路旁,距鎮政府所在地二密村7公里,遺址處丘陵坡下現為當地農民的園田地。1934年9月6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司令部由興京(今遼寧省新賓縣)返回河里抗日游擊根據地,與獨立師三團團長韓浩率領的部隊匯合后,得到一個重要消息:每天約有20多輛滿載……[詳細]
  張家街戰斗遺址,位于通化縣大泉源鄉西北部5.5公里處的和勝村張家街,距鄉政府所在地大泉源村5.5公里。占地面積20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100平方米。1936年1月,楊靖宇率領部隊在桓仁縣響水河子截獲了敵人20多輛滿載年貨的大車后,來到通化縣四區英額布村小都嶺屯宿營,準備返回河里抗日游擊根據地。1月17日拂曉,從英額布……[詳細]
  老嶺隧道戰斗遺址,位于通化縣石湖鎮老嶺村南部2.5公里處,距鎮政府所在地公益村13公里。當年抗聯第一軍奇襲的通輯鐵路老嶺隧道及道口仍然在使用,是重要的鐵路交通線路。另外還有當年日偽時期看守通輯鐵路老嶺隧道的敵人炮樓殘存于此。1938年初,東北抗聯第一軍從遼寧回到輯安境內,會同在該地區堅持斗爭的抗聯一軍二師一部,以日偽當……[詳細]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通化縣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裕民村村東1公里處,裕民村在鄉政府駐地大泉源村南2.3公里處。占地面積22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220平方米,形成于1947年12月,利用于2004年10月。1935年8月28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一師師長韓浩率領部隊300多人,到今通化縣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詳細]
  大安鎮上四平村無名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化縣大安鎮上四平村村北1公里處,距鎮政府駐地大安村18公里,占地面積3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30平方米,2008年進行改建。墓地安葬著三保臨江戰斗中犧牲的3名戰士。墓碑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47年2月13日,國民黨軍糾集一切可能之機動兵力,以近4個師的兵力向我臨江地區進行更大規……[詳細]
  白敬齋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化縣快大茂鎮南部下龍頭村小學校后山坡上,距村1公里,占地面積5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50平方米。1992年重修。墓前立碑。1946年夏,按照中共中央東北局“發動組織群眾開展反奸清算和減租減息的斗爭”的指示,中共通化縣快大茂子區委派一位名叫白敬齋的同志到下龍頭村開展工作。在中秋節的一天,輯安縣頭道……[詳細]
  中共遼東特別支部通化分支部委員會舊址,位于通化縣果松鎮七道溝鐵礦內(在七道溝村),距鎮政府所在地六道溝村9公里。根據中共中央“必須迅速加強東北工作”的指示,中共膠東區委城市工作部(對內稱--部)于1944年8月,派共產黨員羅衡(原名張致清)到通化縣七道溝鐵礦開展黨的地下工作。同年10月初,姚黎明、李劍云等到七道溝鐵礦與……[詳細]
  中共金通支部、金通特支、金通區委舊址,位于通化縣光華鎮中部的同心村西北3公里處的大青溝門迎門岔,距鎮政府所在地光華村3公里。1933年10月27日,按照中共滿洲省委指示,楊靖宇率領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渡輝發江南下,開辟南滿新的抗日游擊區,通化縣成為南滿重要的抗日游擊區。在抗日隊伍的積極組織和廣泛宣傳發動下,通化縣……[詳細]
  峽谷沉木遺址,位于通化縣石湖鎮老嶺村南部10公里處的十四道溝,距鎮政府駐地公益村20公里。遺址處于山林之中,峽谷谷底有成垛的百年原木和散落在六、七公里河床上的大量原木,這些原木長度在三、四米之間,直徑在50公分以上,有的直徑甚至超過100公分,目前大多原木已近腐爛或已經腐爛,只有部分松木保存尚好。是抗聯部隊發動伐木工人……[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无中文字幕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开 | 日本欧美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中文字幕一区跳转 | 婷婷丁香五月天综合资源网 | 日韩国产传媒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