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安陽市 > 滑縣旅游

滑縣旅游景點

道口古鎮
   道口鎮位于河南省滑縣西北部的衛河之濱,轄區面積17.9平方公里,下轄10個行政村、5個社區,共有居民8.6萬余人,是滑縣縣委、縣政府所在地。2014年,道口鎮被國家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鎮保護范圍面積136.56公頃,其中核心保護區面積19.7公頃。世界遺產中國大運河從道口古鎮曲穿而過,保護區內保存有原生態的古河道、古碼頭、古城墻、古廟宇、古民居、古商號等豐富的歷史遺存,共有各類歷史建筑2000多間,見證了大運河的千年繁華。除了眾多古跡,道口古鎮更有名揚四海飄香300余年的老味道:被譽為“中州名饈”的道口燒雞。大運河申遺成功前后,道口鎮多方籌集資金6000多萬元,集中開展……[詳細]
滑縣大王廟
   滑縣大王廟,明代古建筑,是大運河滑縣段的重要遺存古跡,據記載,大王廟是明萬歷十八年由做鹽業、綢緞業等八大商家集資建造,原名“十方院”。在十方院內,建有大小廟宇三十余座。建國后遭漸次拆除,僅剩明代大王廟正殿。該殿座屬“一殿一卷”勾連搭式建筑,大殿坐東朝西,俯瞰衛河,這里供奉的全是與水有關的“神”:大王廟正殿供奉的謝、黃、張、李、朱五位大王是我國歷史上與治水有關的五位先賢,即:南宋謝緒,明代黃守才、張居正,戰國李冰,清代朱之錫。寄托著當年古鎮商戶為祈求衛河安瀾、水運通暢的美好愿望。……[詳細]
道口大曲企業文化園
   道口大曲企業文化園位于滑縣新區漓江路西段。道口,乃千年古鎮。湯湯衛河穿流而過,經宋元為重要碼頭,歷明清而輝煌,素有“小天津”之稱。道口大曲酒原為冰堂春酒。“冰堂”一詞始于北宋歐陽修。1039年歐陽修因言事貶至滑州任通判,建公署“冰堂”,自釀之酒名“冰堂酒”。據《滑縣志》載:“冰堂”,宋,歐陽修守郡日建,曾造酒,名“冰堂酒”。冰堂春酒便是道口大曲的前身,距今近千年歷史,其酒色澤紅潤,味道醇厚,盛名數百年。大書法家黃庭堅在《清平樂·飲宴》中寫道:“冰堂酒好,只恨銀杯小。”南宋詩人陸游《老學庵筆記》:“承平時,滑州冰堂春酒為天下第一。”為河南省滑縣道口地域特色,傳承民族文化成為歷史,全面彰顯“道口大……[詳細]
瓦崗寨景區
   瓦崗寨,隋朝末年著名的瓦崗軍起義發生地。位于河南安陽市滑縣瓦崗寨鄉。如今為當地的一個旅游景點,每到逢年過節,人氣很旺。瓦崗軍、瓦崗寨的來歷,皆來自瓦崗軍的首領翟讓。那么翟讓為啥要選擇這里作為根據地?這就必須了解歷史上的瓦崗所處的戰略地位和復雜的地形地貌。據史學考證,隋朝時瓦崗地處古黃河的東南岸,北臨黃河白馬渡口,南與通濟渠(南運河)相望;西邊跨黃河距永濟渠(北運河)不過百里之遙,瓦崗正處在南北大運河的喇叭口外。南北運河是隋朝的交通大動脈,瓦崗堪稱軍事戰略要地。然而,就瓦崗而言,在東郡境內又是個偏僻地方。這里因黃河多次泛濫,造成土嶺起伏,樹木叢生,溝河縱橫,水鳥成群,蘆葦遍野,這種環境,既便于屯……[詳細]
滑縣民俗博物院
   滑縣民俗博物院為國家2A級景區,位于滑縣道口鎮,滑縣民俗博物院是經過三年的論證、征集民俗物品、展廳建設和設計布展等準備工作,于2005年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的。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共設婚俗廳、紡織廳、生產廳、生活廳、民間工藝廳五個展廳和文源。滑縣民俗博物院自開業以來,來院參觀游人絡繹不絕。著名作家劉震云、河南省文聯副主席、著名詩人王懷讓、肯尼亞納庫魯市市長本森·姆旺基等先后來此考察。本森·姆旺基市長在留言中這樣寫道:“我參觀滑縣民俗博物院后,感觸頗深,古老的民俗物品,承載著輝煌的民俗文化,中國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驚嘆”。……[詳細]
明福寺塔
   明福寺塔,位于滑縣老城西南隅。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福寺塔建于明福寺內,該寺于隋仁壽四年(604年),由當地人杜明福施宅而建,故曰明福寺。原規模不大,后經陸續擴建,規模達到南北長l公里,東西寬370米。其殿堂輝煌,堪稱滑州名剎。特別是唐寶歷二年(826年),寺內增建明福寺塔一座,更使明福寺遐邇聞名。可惜歷經戰亂,殿堂已毀,唯有塔存。明福寺塔,原高九層,后遭雷擊,五層以上倒塌。民國十八年(1929年)復修時改為七層,至今保存完好。其塔磚石結構,塔身直徑6米。塔身每層出檐兩級,外壁砌有圓龕坐佛。第二層以上,東西南北四面各有圓券門,第五層的四個側面飾有長方形假窗各一扇,第七層的四個側面飾有“”……[詳細]
宋閣老墓
   宋閣老墓位于滑縣南宋林村,為明初特擢國子祭酒宋訥的家族墓地。墓地在宋林村西一里許。墓地古柏蒼勁,石碑林立,石像生布列神道兩旁,威嚴壯觀。特具觀賞價值的是兩通巨型神道碑,一通名曰“大元東郡宋氏世德之碑”,一通名曰“大元東郡宋氏世德褒嘉之碑”。前者碑首有九龍盤繞,雕刻栩栩如生,碑座為巨型赑屃;后者碑首為屋脊形,背身為四棱柱型。兩碑皆為元朝皇帝為褒嘉宋訥之父宋崇祿做官的功績所立。宋崇祿曾任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史、江南諸道行御史臺侍御史等職,所蒞有聲,朝廷追封三代,敕修塋域。“世德褒嘉之碑”有宣文閣鑒書博士朝散大夫兼經筵譯文官王沂撰,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知經筵事康里巎書,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詳細]
道口鎮歷史建筑群
   道口鎮歷史建筑群位于滑縣道口鎮。年代為清。2016年1月22日道口鎮歷史建筑群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作為隋唐大運河永濟渠的一個重要點段,大運河滑縣段是道口古鎮的母親河,催生了古鎮曾經的繁華,孕育了豐厚的運河文化。行走在總長1800米的十字大街,印有“道口鎮第一批歷史建筑”“道口鎮第一批歷史商鋪”等字樣的標牌隨處可見。在一串串紅燈籠的裝扮下,道口古鎮顯得更加古香古色。涵蓋民間藝術、民俗文化、地方美食、古玩、奇石、音樂、詩書畫等各類內容的140多個店鋪,集中展示了道口古鎮百業興盛,游客在暢游時,也盡情品味千年道口古鎮厚重的歷史和文化。聽評書、賞茶藝,看斗雞,這些傳統節目的……[詳細]
衛國都城遺址
   衛國都城遺址位于今八里營鄉殿上村,故稱楚丘。衛懿公當政時,懿公窮奢極欲,喜好仙鶴,不理朝政。后北狄入侵,衛國戰敗,衛懿公兵敗被殺,被北狄人吃掉,只剩一肝。當時一位舊臣懷抱君王之肝痛哭不已,最后竟然剖腹,將君王之肝放入自己腹中,自己做了陪葬,這也就是剖腹葬肝的來歷。衛國經歷此次浩劫,幾乎滅國,后經齊桓公幫助衛文公才得以復國,遷都楚丘(也就是今八里營殿上村),衛國的首都也從淇縣遷到了滑縣。后因黃河泛濫,衛國國都又北遷濮陽的帝丘。雖然衛國國都在楚丘不長,但是留下了不少遺跡,比如衛國的都城遺址(大躍進中被毀),并且出土了大量陶器物品、人殉和墓葬。但是因疏于管理,這些出土的文物大多流落于民間,更有甚者竟……[詳細]
瓦崗軍點將臺遺址
   瓦崗軍點將臺遺址位于瓦崗鄉瓦崗村東北半公里處,面積約1334平方米,高約2.5米。遺址附屬文物有大鐵斧、石槽、水井。1973年于此設立保護標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書介紹,隋朝時候,瓦崗緊鄰黃河。因為黃河多次泛濫,使這里沙丘起伏,草木叢生,蘆葦遍地,人煙稀少,既便于隱藏又便于出擊。此外,瓦崗北與黃河的白馬渡口臨近,南與通濟渠相望,進退方便,易于攻守,堪稱軍事戰略要地。當時的農民起義軍為了自衛和聚集力量,便在瓦崗筑了一個方園二十余公里的“土圍子”故稱瓦崗寨,沿襲至今。……[詳細]
天錫殿
   天錫殿位于萬古鄉古村,建于清咸豐八年(1858年)。當時,古廟院內還筑有玉皇閣、千佛閣、盤古二樓、轉轉樓、關爺殿、泰山殿、米神殿、鐘鼓二樓、吉神廟和東廟和東西廊房等建筑,現僅存天錫殿。殿為歇山頂,青磚砌墻,木結構,有12個大明柱,柱上有斗拱。房頂上是青、黃琉璃瓦。殿南北長12.8米,東西寬10.4米,高7.2米。殿南邊有香房、弮棚頂、八個石明柱,上有雕刻。門臉前邊房檐下有透花木雕。民國年間,當地群眾曾經捐款修葺。今西墻倒塌,房頂琉璃瓦殘缺甚多。……[詳細]
三義寨遺址
   三義寨遺址位于滑縣老爺廟鄉三義寨村,屬于黃河中下游黃河故道區,遺址座落在南北兩個相距50米的高臺上。今年7至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滑縣文管所對遺址進行了歷時3個月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平方米。該區域內文化堆積厚達12米,包涵了龍山、先商、商、西周、東周、漢和宋代的文化遺存。 據介紹,在遺址上部發現戰國至西漢時期的墓葬41座,其中3座西漢墓為豎穴土坑墓,出土有彩陶俑、彩陶馬、彩陶壺、鼎、敦等珍貴文物。……[詳細]
白云觀遺址
   白云觀遺址位于趙營鄉中新莊村東80米處。該遺址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20米,總面積1.8萬平方米。從遺址西邊斷層看,文化層厚度約1.5—3米,地表散存大量的灰色、黑色陶片紋飾為方格紋、粗繩紋、細繩紋、人字紋等;有少量的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片,陶胎薄而堅硬;還有紅陶缽、夾砂鼎、繩紋鬲、蚌屑、石斧等器物。經鑒定為仰韶文化遺址,1980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歐陽書院文化園
   歐陽書院,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任滑州通判時的住所,是全國四大書院之一,位于滑縣古城內東南隅。書院內建有富麗堂皇的畫舫齋和秋聲樓。畫舫齋是歐陽修的“燕私之居”,為歐陽修所造,秋聲樓位于畫舫齋之后,因《秋聲賦》在這里所作而得名。整座書院堪稱滑縣內一大勝景,歷來賢尹多會于此,作為育人之所。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毀損。……[詳細]
張家遺址
   張家遺址位于大寨鄉張家村東南半公里處。遺址長和寬各120米,面積1.44萬平方米,稍高于周圍耕地。1984年秋,文物大普查時發現,文化層厚度不均,有鬲足、灰色陶片、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片。1985年4月,在遺址西南部又發現很多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片,屬仰韶文化遺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滑縣大劉營鐵槍寺文化遺址
   【滑縣大劉營鐵槍寺文化遺址】在滑縣老城北約三十里,有村名趙乎。村北舊有一寺,本名“明月寺”。五代后梁宣義軍節度使王彥章曾屯兵于此,且死后有石刻畫像供奉于此。因王彥章號“王鐵槍”,故民間俗稱此寺為“鐵槍寺”。 ​​​​……[詳細]
晏子墓
   晏子墓位于焦虎鄉晏口村東北半公里處。長13.5米,寬12.5米,高1.1米。據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晏嬰被奸臣車裂,百姓極為哀痛,暗地將其尸體巡葬于此。奸臣知道后,要把其尸拋骨揚塵。人們為迷惑他們,土封起許多假墓,奸臣元法辨認。后來假墓相繼平掉,唯剩此墓保存至今。……[詳細]
惠子冢
   惠子冢在八里營鄉冢上村,占地4000平方米,高于地面30多米。春秋時期衛國國王駙馬惠子死后葬于此,后人稱之謂惠子冢。冢內建有磚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宮殿、琉璃殿、鐘樓、鼓樓等,民國年間全部拆掉。冢下為龍山文化遺址,該處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滑縣縣委縣政府早期建筑
   滑縣縣委政府辦公院位于縣城道口鎮東關村解放路中段,該院建于1958年,占地面積57942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房屋共計450間,磚木結構。2019年10月7日,滑縣縣委縣政府早期建筑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千翠湖
   千翠湖滑縣西湖(引黃灌區衛南調蓄工程)是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5億元,占地面積1770畝,蓄水面積134萬平方米,于2012年年初開工建設,2013年6月正式蓄水。該水庫后被命名為千翠湖。……[詳細]
全部滑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 | 特级撒尿AV在线播放 | 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亚洲最大的AV在线影院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