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塔灣遺址 類別:古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商 地址:瀍河回族區瀍河鄉塔灣村潘家溝東……[詳細] |
![]() | 唐寺門遺址 類別:古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址:瀍河回族區瀍河鄉唐寺門村東……[詳細] |
![]() | 林校遺址 類別:古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址:瀍河回族區北窯街道辦事處夾馬營……[詳細] |
![]() | 大石橋類別:古建筑時代:清地址:瀍河回族區東關街道辦事處新街社區第一人民醫院斜對面……[詳細] |
![]() | 老子故宅類別:古建筑時代:清地址:瀍河回族區東關街道辦事處通巷社區……[詳細] |
![]() | 2009年2月~2010年6月,洛陽市文物工作隊在配合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園林實訓樓基建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處西周早期的祭祀遺址。發掘面積近1500平方米,發現有西周早期祭祀坑、灰坑、墓葬及流水溝等重要遺跡,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等珍貴文物,取得重要成果。該遺址位于洛陽市中州東路以北的林業職業學院院內,工地位于西周早……[詳細] |
![]() | 東關清真寺位于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關大街東,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后增建女寺,擴建大殿,升高望月樓等。現存清代建筑大門、大殿、望月樓。大門坐南朝北,三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闊7間。大殿坐西朝東,面闊5間,歇山式建筑,殿前設卷棚頂建筑。望月樓為歇山式方形建筑。東關清真寺建筑風格獨特,布局嚴謹,建筑木構件雕刻形式精美,彩繪書畫生……[詳細] |
![]() | 位于瀍河區下園街至東關大街入口處之北側,碑正中書“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九字。由東關大街北側原文廟舊址處遷此。碑為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河南府尹張漢書丹,洛陽縣令郭朝鼎刻立。據《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家語》等載,東周敬王二年(前518年),孔子偕南宮敬叔由魯(山東曲阜)適周(洛陽),問禮于老子(即李耳,時為周守藏室……[詳細] |
![]() | 回洛倉始建于隋大業年間,是隋煬帝在洛陽周邊設置的“國家糧倉”,其主要功能是為城內的皇室和百姓供應糧食。回洛倉城遺址位于今洛陽市小李村、馬坡村以西,310國道從中橫穿。2013年1月,“浮出”地面的整個隋朝回洛倉城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55米,相當于50個國際標準的足球場;回洛倉內各個倉窖的大小基本一致,內徑10米,……[詳細] |
![]() | 時代:舊石器時代位于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是舊石器時代的古遺址,經過發掘,考古人員發現,該遺址的面積至少在4萬平方米,發現有距今3萬年至距今2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層,這處舊石器文化遺跡中連續出現過三個繁榮發展時期,分別為距今20萬年左右、距今10萬年左右和距今3萬年~2萬年。北窯遺址正處于古人、新人過度的這個關鍵階……[詳細] |
![]() | 潞澤會館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老城東關新街南頭,俗稱東會館。原為山西潞安府、澤州府商人所建,是當時潞安、澤州在洛陽商人聚會之所。現存有舞樓及東西配房、鐘鼓樓、大殿及東西配房、后樓及東西廂房等建筑,多為清代建筑遺存。另有石獅兩對,古碑石數通等,四周有圍墻。潞澤會館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占地15000多平方米,該建筑群……[詳細] |
![]() | 洛陽民俗博物館AAA 洛陽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專題性博物館。位于洛陽市新街南端。原為潞澤會館,因祀關羽又名關帝廟,為清乾隆九年(1744)所建。現有舞樓、鐘鼓樓、穿房、廊房、正殿、后殿、配殿等,是一組結構嚴謹、風格獨特的古建筑群。1981年建為豫西博物館,1987年改為洛陽民俗博物館,次年對外開放。洛陽民俗博物館:是一座以弘揚河洛文化、展示民……[詳細] |
![]() | 即唐代大福先寺,位于洛陽市東郊瀍河鄉唐寺未命名_副本_副本.jpg村內。隴海鐵路、焦枝鐵路、鄭潼公路三大干線交匯于寺北寺西。該寺坐南朝北,背依洛河面對邙山,始建于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原址在今塔灣村西頭,俗稱“唐寺崖”處。明代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由于洛河泛濫,寺內高塔為洛水所摧,福先寺被沖毀,洪水……[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