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恩施州 > 宣恩縣旅游

宣恩縣旅游景點介紹

  容美旅游區容美旅游區以鶴峰縣容美鎮為中心,北起留駕司,南抵晴田峒,東達土司南府遺址,西至茶園村吊腳樓群,面積約為500km2。本區是鶴峰旅游開發起步最早的地區。已經開發的景點有湘鄂邊蘇區鶴峰革命烈士陵園、八峰森林公園等。本區旅游資源豐富,分布集中,特色鮮明。主要有位于鶴峰縣城的國家級重點陵園紀念碑建筑湘鄂邊蘇區滿山紅烈……[詳細]
  屏山爵府屏山爵府位于“容美旅游區”內,以屏山爵府遺址為中心,北起留駕司,南到九峰橋,西到茶園吊腳樓,貫通地區是土家、苗、蒙、回、滿、壯、朝鮮等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容美土司的世襲領地,為鶴峰經濟發達地區。屏山,又名平山,距縣城11km,屏山地形狹長,山頂較平緩,四周十分險峻,絕壁千仞,易守難攻,容美土司曾有8代司主在此苦心……[詳細]
  鑼鼓圈巖溶石林地處湖北省鶴峰縣西部,與宣恩縣雪落寨林場相連,南與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鄰。鴉來省道橫穿東西。距縣城32km,總面積約10km2。境內山巒起伏,支蔓交錯,溝壑縱橫,落差大、切谷深。四周群山環抱,巖峰林立,溶洞天坑密布。特別是以鑼鼓圈為核心的天生石橋、石林壁峰一線天、石大迷宮、燕子巖、雙獅迎珠、摩芋……[詳細]
  百鶴玉地質公園百鶴玉地質公園位于鶴峰坪溪五峰山下八峰工業園生態游園南端三叉溪,南鄰溇水漂流探險區。經中外專家考察鑒定:百鶴玉是距今4.36億年前形成于淺海環境中的世界罕見的古生物化石,主要由海百合莖、珊瑚類、苔蘚蟲、層孔蟲等古生物化石組成。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曾揮毫題贊百鶴玉為“稀世珍寶”。經測試的各種數據表……[詳細]
  苗寨:小茅坡營苗寨位于宣恩縣高羅鄉小茅坡營村,西北距高羅集鎮15公里,有村級公路相通。苗寨是全縣苗族最集中居住的山寨,龍、馮、石三姓居多。他們一直沿用本民族語言,保留本民族的風俗習慣,是湖北省唯一講苗語的苗族聚居區,其苗族小學仍實行雙語教學,是湖北省、恩施州唯一的苗族風情旅游景點。相傳,早在清朝年間,湖南苗民起義失敗后……[詳細]
  慶陽涼亭街慶陽涼亭街位于宣恩縣椒園鎮慶陽壩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間,長561米,寬21米,總面積11781平方米,屬木質結構涼亭式古街道,是清朝、民國時期湘、顎、川、黔四省邊貿中心集市。涼亭街依山順水而建,現保存完整結構房屋65棟,為穿斗式結構(五柱四騎或八柱七騎),屋層2—3層不等,形成“三街十二巷”,臨街為“燕子樓”,……[詳細]
  羅圈巖天坑羅圈巖溶洞又名“羅圈巖天坑”,位于椒園鎮羅川巖村二組,緊靠209國道。該溶洞呈葫蘆形,并與地面垂直,上口呈園形,空口面積約30畝,洞深約300米,洞內地下空間約200畝,從衛星地圖上也能看見一個很大的黑漆漆的洞口。從羅圈巖三組唐國清家屋后山坡伸延并形成洞口,洞內有山、水及形狀奇特,風姿各異的巖石等自然景觀,極……[詳細]
  卸甲壩溶洞群落卸甲壩溶洞群落又名“仙霧洞”,位于珠山鎮卸甲壩村,北距縣城7公里,緊靠209國道,有通村油路直達該景點,交通便利。該溶洞群落有24000平方米,有三個主洞口,形態以水平溶洞為主。洞內有形態各異、千奇百怪的石鐘乳、石筍、石柱以及奇形怪狀的巖石;有天然溶洞水井、微景梯田等景觀;有錯宗復雜的迷宮;深隧黑暗的峽谷……[詳細]
  鴛鴦峽鴛鴦峽,位于沙道溝鎮東北,酉水上游白水河,兩壁凌巖騰空飛起,看天一線。傳說,鴛鴦峽兩岸峭壁分陰陽,白天分開,晚上合攏,如一對恩愛鴛鴦伴侶。峭壁間的流水湍急,急流險灘,薄霧籠罩。遠可望見月亮巖佳景,近可聞流水歡歌。仔細尋覓,還可能在清澈的河水中見到娃娃魚的蹤跡。……[詳細]
  楊柳池村楊柳池村屬二高山,武陵山余脈由東南椿木營向西北伸展而來,形成了層巒疊嶂、溝壑縱橫的地形。一條峽谷連接兩大景點: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姊妹山,西有省級重點工程洞坪電站及名聞湘鄂渝的中武當古寺廟。谷中穿行的是龍潭河,在中間河匯入洞坪電站庫區。下臺河位居龍潭河畔,約在峽谷的中點。乘車過長潭諾西,盤旋而下,峽谷及庫區風……[詳細]
  龍獅旅游區 龍獅旅游區位于宣恩縣北部。沿清江中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忠建河分布,東北與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鄰,西北與縣城貢水河民俗風景區臨近,流域河谷地區原始生態完整,生態資源豐富,環境幽靜秀美,兩岸散落著原汁原味的土家吊腳樓群,保留有古老的舊民俗風情,是一個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交相輝映的景區。景區周圍有頗具古樸特色的……[詳細]
  “板栗園大捷”遺址板栗園大捷紀念碑坐落在板栗園大捷的發生地--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李家河鄉利福田村。1935年8月3日,我紅二、六軍團將妄圖消滅我軍的-軍第85師全殲在這里,并擊斃第85師長謝彬,俘敵1000余人,繳獲槍械近1000支,以及迫擊炮6門。板栗園伏擊戰的勝利,迫使-的鄂軍紛紛后撤,而湖南之敵也相繼收縮兵力轉入……[詳細]
  三烈士墓碑抗戰時期,武漢失守,湖北省政府及第六戰區長官司令部遷到恩施,侵華日軍以攻其為目標,進行狂轟濫炸。1943年11月21日,日軍出動30多架轟炸機,妄圖一舉炸毀省府所在地與第六戰區作戰指揮中心。當日機飛至恩施城區上空時,駐恩施中國空軍第十一大隊顏澤光、周福興、張傳偉三位飛行員火速駕機升空殲敵,盡管敵我戰機懸殊,三……[詳細]
  燒粑巖燒粑巖既是一處避暑勝地,又有一段紅色的歷史,更藏有幾分神秘。它位于宣恩縣沙道溝鎮棕溪村,東望鶴峰,西倚沙道,南擁觀音坪,北枕椿木營,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那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蘑芋、天麻、黃柏、杜仲、木瓜、人參等多種名貴中藥材。據傳,山坳里有一塊很大的橢圓形石頭。盛夏,石頭上清涼無比;嚴冬,石頭上炎熱非常……[詳細]
  彭家寨位于宣恩縣沙道溝鎮兩河口村,地處鄂西武陵山區中。龍潭河自東北向西南流過寨前,與寨兩邊的山間小溪將村寨環抱。彭家寨是武陵山區土家聚落典型代表之一。眾多單體建筑組合成村寨時,以公共用地的院壩、風雨橋為中心展開。吊腳樓群依托觀音山,建于山腳斜坡上,寨前是一排稻田,面向龍潭河,河上架有鐵索橋。左是召大溝,右為叉幾溝,溝上……[詳細]
  土家族在歷史長河中是一個既古老而又最年輕的少數民族。其居住形式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古代,土家祖先使用粗笨的石器,過著十分簡單的采集經濟和漁獵生活時,生活方式也是“男女雜游,不媒不聘”。吃的是“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嬴龍之肉”。穿的是“未有絲麻,衣其(禽獸)羽皮”。住“上古穴居而野處,冬則居營窟,夏則居甑巢”。他們長期……[詳細]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90年,2002年批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處鄂西南武陵山區的宣恩縣境內,位于洞庭湖水系湖南沅江第一大支流酉水的發源地與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清江的分水嶺,北與恩施市河溪村交界,東北屬宣恩縣椿木營鄉管轄,東與鶴峰縣太平鎮接壤,南與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视频人妖一区二区 | 中文欧美日韩久久 | 最新国产一级视频免费 |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 色偷偷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