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荊門市 > 沙洋縣旅游

沙洋縣旅游景點

沙洋紀山寺
   紀山寺坐落在湖北省沙洋縣紀山鎮內寺院簡介紀山寺坐落在湖北省沙洋縣紀山鎮內,始建于隋朝,興于唐清,香火鼎盛,從未間斷,屢現瑞象,靈異殊勝,神秘莫測,許多文人墨客、僧侶雅士流連忘返。曾有三位皇上駕臨,歷史悠久,寺內古跡石碑尚存,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寺院格局紀山寺東至207國道三公里,南距荊州古城三十公里,西于楚莊王墓交臂,北靠數百畝綠化樹林,四季常青,四季花開,四湖相望,寺院清雅,小鳥歌唱,雄雞報曉,白鷺盤旋,野鴨戲水,山頂寺內一潭圣水,久旱不涸,久雨不漫。吉云蓋,香煙繞,鐘鼓鳴,佛號悠,令人心曠神怡,此地遠離喧鬧、嘈雜的城市,到此地又可免去長途跋山涉水之苦,確是您修身養性的神秘凈土。寺周有世界目前……[詳細]
沙洋油菜博物館
   沙洋油菜博物館位于沙洋縣經濟開發區洪森天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座油菜主題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的油菜主題博物館,于2010年3月建成開館,2011年被評為國家2A級景區,2014年被評為“湖北科普旅游示范景區”。博物館包括主館、副館和戶外體驗區,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總投資1000萬元。展覽分為史海蕓蹤、生命之能、芳澤民生、金色沙洋四大主題,其中“史海蕓蹤”重點介紹油菜的起源與進化、古代栽培技術、古代榨油工藝、中國油菜科學研究重要事件等情況;“生命之能”重點介紹油菜脂用、食用、藥用、飼用、肥用、菜籽副產品精深加工利用等7個方面的知識;“芳澤民生”介紹油菜種植、菜籽加工、菜籽油生產與消……[詳細]
沙洋烈士陵園
   沙洋烈士陵園由兩處烈士公墓合并而成,一處位于原下河街東側一片荒地上(后屬金星農業社—今漢江實驗高中北面稅務宿舍處),掩埋著1948年5月16日解放軍漢江三分區部隊攻克沙洋時犧牲的部分烈士;一處位于原電信公司臺基(今交通管理站)上,數十位1949年夏南下時因病去世的第四野戰軍戰士長眠于此。1957年清明節前,沙洋鎮人民0將兩處烈士遺骸清理后合葬于后處,并修建院墻,樹立墓碑,院門兩側刻寫著沙洋鎮鎮長呂時松書寫的“萬古千秋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墓碑上刻著“革命烈士之墓”六個大字,并附詩二首。1962年陵墓遷至城西燕家山(現沙洋電信局處),由沙洋鎮人民0管理,1988年沙洋區人民0成立后交區民政局管理。……[詳細]
后港黃歇冢
   后港黃歇冢在距后港鎮東南面8公里處的黃歇村,有一高12米.最大直徑80米,周長200米的冢子,名黃歇冢。該村也因此而得名。荊門州志載:“春申君墓在州東南140里,名黃歇冢,當晴空時,西山煙絲縷縷如云,后有楚人祭祀臺。”墓主黃歇(?一前238年),生于沙洋長期之濱。是戰國晚期楚國名臣,楚考烈王時的楚國(令尹)宰相又名春申君,與同時代的齊國的盂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共稱為戰國時期的四君子。黃歇年輕時四處游學。因其見聞廣博,能說會道,為楚頃襄王所賞識,任為左徒,是咨詢決策和進行外交的心腹大臣,楚頃襄王讓他出使秦國,說服秦昭王停止伐楚,并與楚國結盟。后與太子完到秦國做了人質。幾年后,楚頃襄王……[詳細]
長湖
   長湖是宋末由古云夢澤變遷而成的長條狀河間洼地大湖泊,是大自然賜給沙洋人的一塊無暇的美玉。史志記載:長湖舊名瓦子湖,距沙洋城區約四十公里,上通大漕河,匯路白湖、中湖、官湖之水以達于沔。其西有龍口水(今太白湖)入,水面空闊,無風興瀾。明代詩人袁中道詩云:“陵谷千年變,川原未可分,長湖百里水,中有楚王墳”。長湖之名始于此。今長湖泛指瓦子湖、太子湖、海子湖。南起荊州朱家場、天星觀,西起荊州龍會橋,東起沙洋蝴蝶咀,北至沙洋后港、毛李,東西長30公里,南北最寬處18公里。長湖流域北起荊門城西碑凹山,東抵漳河三干渠,沙洋大路港、西荊河,西抵漳河二干渠及荊州荊江大堤,南以長湖庫堤為界,承納沙洋縣境拾回橋、觀音……[詳細]
趙家灣遺址
   趙家灣遺址 ——荊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第一城址1983年,原荊門縣組織第一 次文物普查,在后港鎮城河村五組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文化遺址。文物工作者在遺址中采集了大量石斧、石錛、紅色的陶片及泥質黑陶。部分泥質灰陶和紅陶紋飾中有弦紋、繩紋,器形有豆、罐等,專家學者推斷該遺址為大溪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4900年)至石家河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前)時代。該遺址呈南北走勢,北依起伏連綿的土崗嶺,南臨東西走向的平川;遺址以中心地帶的趙家灣為軸心,自東繞南至西,一條巨龍似的土城垣圈著整個遺址。土城垣殘高至5米,底寬13米左右,周長約1000米(不含北城垣)。城垣土質為白粘土,有夯層遺跡。由于原始……[詳細]
荊南縣人民政府舊址
   位于沙洋縣縣城工農街42號。為一幢三重兩天井封墻瓦屋,是沙洋城區唯一的一幢保存至今的古式建筑。該屋建造于清光緒末年。1948年5月16日,沙洋解放后,荊南縣人民政府成立,縣政府辦公地點就在這棟瓦屋內。 荊南縣委、縣政府成立時有領導干部20余人?h委書記李秉范、縣長趙克艱。襄南地委從襄南軍分區調配一個營成立荊南指揮部,傅龐如任指揮長,郭實任副政委。荊南縣建立后,為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展開和確保新解放區社會的穩定,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清剿土匪武裝和-殘余部隊。二是建立基層政權。荊南縣先后建立了柴劉區、安平區、大官橋區、長湖區、路南區等五個區級基層政權。三是組織堵口復堤。1948年10月5日……[詳細]
毛李鎮紅軍墓
   位于沙洋縣毛李鎮東南雙店村五組。當地民眾稱為“周家沖癱子墳”。 1931年8月,在0荊南特區書記崔炎章等領導下,李市、董場、新城、高橋、朱市等地農民千余人舉行-,懲治土豪劣紳,成立工農革命政府和武裝赤衛隊。1932年1月,湘鄂西第三路游擊隊又進駐毛李鎮魯店,并成立荊門縣長湖區魯店鄉蘇維埃政府,鄉主席胡常邦領導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打土豪,賑濟窮人,革命形勢高漲。同年農歷7月,-二十一軍一個團駐守荊門,糾合地方保安隊清剿各根據地,0荊門縣委書記何壽鵬帶領60人槍掩護游擊隊突圍轉入洪湖蘇區。大部隊突圍時,其尾部的7個人行至雙店五組周家沖時,被當地鏟共義勇隊大隊長朱銀濤派人截住,綁至朱家祠堂……[詳細]
紀山楚墓群
   東周墓群。位于湖北省荊州、荊門兩市交界處,南距楚紀南故城10公里。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0�52′~110�54′,北緯30�23′~30�25′。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是東周時期楚國的大型墓葬群。紀山墓群以紀山寺為中心,由東田家崗、小薛家洼、尖山、大薛家洼、楊家崗、曾家冢等22處墓群組成。現保存有封土堆墓葬227座,其中68座墓葬封土堆直徑約5~10米、高約1~2米。78座墓葬封土堆直徑約12.5~18米、高約1~3米。40座墓葬封土堆直徑約20~27.5米、高約2~5米。16座墓葬封土堆直徑約30~37.5、高約2~4米。9座墓葬封……[詳細]
鐵鞭古祠
   鐵鞭古祠位于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后港鎮鐵鞭村七組,荊門市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其古建共三處,最北為道觀建筑,共一棟三間,南北排列,最北為正殿,寬9米,縱7.8米,內中部四柱撐梁,梁為三層抬梁,東、西、北三面墻體上嵌柱,墻角各有一柱,墻面上三柱。正殿北設供臺,內奉道教神君,殿中為一供桌上有鐵鞭、鐵鞋等早期遺物。中殿為中心四柱頂一0為近年仿早期修建。外殿分東西排列三間,與正殿同寬。進祠門為拱門,門上嵌書“鐵鞭古祠”、“嘉慶五年庚申歲重建”。祠正門外15米為一正六邊形香塔,第二層南、北開窗進香。塔南側為一四層階式影壁建筑,對塔呈環抱狀,北側書“三仙亭”字樣。該古祠是東漢時期當地群眾為紀……[詳細]
馬家垸遺址
   馬家垸城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五里鋪鎮顯靈村古河道的東岸,1989年10月發現,為新石器時期古城遺址,距今4500年左右。是我國中南地區規模最大、年代最久、保存較完整的古城遺址之一。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600—700米,東西寬300—400米,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城垣為土筑,夯層清楚。城垣內筑護坡,一般寬5米,城垣外坡陡直。城垣外有護城河,東、南、西、北各辟一城門,其中西城垣及東城垣還設有水門。近幾年,考古工作者在城址上采集了大量的陶器、石錛、古斧、鼎、碗、豆、高領罐、盆、甕、管形器、缽、缸等生產工具和生活器具。馬家垸城址的發現,引起國內外考古界專家學者極大興趣,日本、美國和中國社科院……[詳細]
沙洋生態農業體驗風情園
   中國農谷·沙洋生態農業體驗風情園生態農業體驗風情園核心區位于沙洋縣曾集鎮張池村,是沙洋優質油菜集中度最高、雙低化率最高、產業化經營水平最高的油菜種植地,已成為“全省優質油菜工程樣板示范區”、“全國雙低油菜科技入戶示范工程試點區”、“國家優質油菜技術工程中心成果轉化示范基地”。每年三月,油菜花飄香時,沙洋70萬畝油菜花吸引大批的游客趕往這里賞花、拍照、觀景,體驗踏水車、捉魚、推磨、走油菜迷宮、戲水、采摘果蔬、逛美食一條街、住農家屋食農家飯。2013年9月,沙洋縣70萬畝油菜花海在“中國美麗田園推介投票活動”中位列全國第五,全省第二,在油菜花景觀中位列全國第二,成為了中國油菜花旅游名縣。2014年……[詳細]
城河遺址
   城河遺址地處沙洋縣后港鎮雙村村、長湖北岸,城河流經古城址西南。遺址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面積約70萬平方米。遺址于1983年發現,命名為“草家灣遺址”,2006年更名為城河城(遺)址。城址東北邊以自然高崗為天然城墻,其余方向城垣為平地土筑。城墻外壁較陡直,內坡平緩。在城址東南角、北城墻西端西部、北城西端中部、南城墻中部各有一處缺口。西北、南、西城墻外有寬約30~50米的城壕,東北部自然崗地外城壕不清楚,城址西北部略內凹。城址文化性質屬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城河遺址的發現不僅豐富了長江中游早期古城址的內容,對研究長江中游地區早期城址之間的關系、探討長江中游史前聚落布局、文明起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詳細]
荊家城遺址
   荊家城遺址 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毛李鎮付黃村,為新石器時期遺址,距今 6000— 6500年。遺址西倚一座自然土崗,東、南、北三方均為平坦的稻田,遺址處在高出三面稻田 8米左右的平崗上,極像一座平地拔起的城池,因此,當地群眾一直沿襲稱之為“荊家城”。城址四方各有一門道,分別為東城坡、南城坡、西城坡和北城坡,其中東、南、北三面早期為低洼地帶,似為周河(護城河),在西南部曾筑墩設橋,供人通行。在遺址的地表上采集到磨制的石斧、錛、鑿和陶罐、碗、豆、缽等石質生產工具和陶質生活用具。 ……[詳細]
沙洋“五·七干校”舊址
   沙洋“五·七干!迸f址位于沙洋縣范家臺沙洋警官學校校園內。1969-1979年,中央國家機關、湖北省黨政機關及部分大專院校幾十個單位陸續到此創辦“五·七干!,共有2萬余名干部及家屬在此工作、勞動和生活,其中有一大批黨政領導干部和知名人士。1979年2月,“五·七干!比砍蜂N,歷時10年。保存完好的有原財政部“五·七干校”舊址、原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五·七干!迸f址。舊址現存紅磚平房或二層樓房,大餐廳、水塔及當年干校學員生產時的采石場遺跡。該舊址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五·七干校”,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第五批)……[詳細]
沙洋潘集湖國家濕地公園
   沙洋潘集湖國家濕地公園潘集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沙洋縣曾集鎮孫店、太山、龔廟三村交界處,是江漢平原典型的人工庫塘濕地。公園總面積539.93公頃,濕地面積470.96公頃,包括淺水、灘涂、半島、季節性洪泛草地等不同濕地生態類型。這里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1種(野大豆),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5種(白尾鷂、普通鵟、游隼、紅隼、小靈貓),湖北省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5種。2013年1月,潘集湖國家濕地公園獲準開展試點建設,沙洋縣將潘集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成為“環境靚麗、功能齊全、古韻悠長”的生態園區。……[詳細]
沙洋新城遺址
   新城遺址位于沙洋城南七公里的李市鎮新城村,北臨漢江,建于南宋。南宋末年,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進攻南宋。公元1274年10月,元軍沿漢江南下,兵臨新城堡,南宋守城將領、都統制邊居誼指揮守城將士,浴血奮戰4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城堡陷落,邊居誼及妻兒0,守城三千將士全部陣亡。遺址處現有一塊明末清初江陵府學正孔克學憑吊新城時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殘碑:“鐵石肝腸死未休,孤城高倚漢江秋;三千血戰皆忠義,不效襄陽事敵仇。”一些農戶家中還保存著不少宋代的城墻磚、石墩等文物![詳細]
岳飛城遺址
   岳飛城遺址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五里鋪鎮北面8公里處、207國道鴉雀鋪南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5公里。據載,宋高宗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岳飛受命抗擊金兵,曾在此拓置城堡,岳飛軍進駐8年,故名岳飛城。近數十年,岳飛城遺址上先后出土石斧、石鑿、銅劍、銅戈、銅鏡、鐵鋤等文物![詳細]
城河城址
   城河城址新石器時代城址,位于沙洋縣后港鎮城河村,面積約50萬平方米,地面殘存城垣1600余米,城內文化層內涵豐富,地面采集到許多陶器(片),城外有護城河。該城址對于研究漢水流域的史前文明具有很高價值。(第五批)……[詳細]
金山墓地
   金山墓地位于沙洋縣后港鎮金山村,東周時期墓地。發現8座封土堆墓葬和大量小型墓葬,面積約1.5萬平方米。封土為白色粘土,部分封土規模較大。該墓地面積較大,墓葬規格較高,保存狀況較好,學術價值較高。……[詳細]
全部沙洋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 | 五月天综合缴情好婷婷网 | 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网站 | 日本韩国床震无遮挡高潮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