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武漢市 > 江夏區旅游

江夏區旅游景點

中山艦旅游區
   一代名艦中山艦在其26年的服役過程中,經歷了眾多歷史事件,是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見證。1938年10月24日,在武漢保衛戰中,中山艦與日軍飛機激戰75分鐘后,被炸沉于長江金口。1997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山艦被整體打撈出水。26分鐘的紀錄片《孫中山與中山艦》向人們講述了中山艦生于清末、毀于抗戰的歷史,并以大量珍貴的歷史鏡頭,展示了孫中山先生的奮斗歷程。中山艦博物館坐落于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的中山艦旅游區核心景區。中山艦旅游區,主要由中山艦核心景區、杜家海游樂區、民俗風貌區、軍事游覽區、旅游產業區等五大板塊組成。中山艦核心景區包括艦館合一的中山艦博物館、武漢保衛戰紀念碑、金雞湖景觀工程、槐山公園及其……[詳細]
梁湖都市農莊
   享譽“都市風情樂園”的武漢梁湖農莊位于美麗的梁子湖畔,距紙坊城區、湯遜湖大學城各十余公里。南與梁子湖北咀碼頭,梁子島一衣帶水,北與寬闊的梁子湖大道相連直達武漢市區,交通便捷。是一家集生態旅游,高檔宴會,客房會議,草坪婚禮,大型地下奢華KTV,采摘垂釣,農俗體驗等為一體的大型生態農莊。是湖北省第一批榮獲“五星級農家樂”的老字號休閑山莊。2010年以來,梁湖農莊相繼獲評“湖北省五星級農家樂”,“湖北省休閑農業示范點”,“武漢市旅游名村”,“武漢市十佳休閑山莊”等殊榮。梁湖農莊,占地面積5800余畝,投資近6000萬,配套建設有豪華四星級酒店,三星級商務會所,奢華露天游泳池,大型鄉村別墅,童話森林小……[詳細]
蜜蜂探索館
   蜂之巢蜜蜂探索館建設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由中國養蜂學會、武漢小蜜蜂公司和原臺灣自然博物館館長安奎博士及臺灣名新科技大學共同聯手打造世界級蜜蜂博物館。小蜜蜂探索館(武漢館)第一期于2014年7月份向社會公眾開放。一期展館總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分為兩層,共設蜜蜂展覽館、蜜蜂探索館、DIY體驗區、蜂產品展示區5大分區11個展廳;將通過古老的養蜂器具、國內外先進的養蜂技術、各種蜂巢標本等實物展品,結合現代聲、光、電和3D技術展現蜜蜂原始生態環境以及蜜蜂勞作的全過程。展館區劃:蜂蜜展覽館和博物館。蜜蜂展覽館:蜂蜜無限暢飲區、蜂蜜真假辨別區、養蜂人多媒體體驗區、真蜜蜂體驗區、蜜蜂3D體驗區。……[詳細]
龍泉山生態園
   龍泉山生態園地處武漢光谷腹地,景區東起梁子湖,南鄰龍泉山風景區,西接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北與文教重鎮洪山區相鄰。景區無工業污染,四周以山水形成自然屏障,交通便利,是生態旅游的天然勝地。 生態園總面積為3000畝,其中陸地面積達1920畝,水域面積達1080畝。生態園內,水隨山轉,山因水活,花開遍野,景觀清新,少有雕琢。景區具有觀光、度假、科普、培訓、商務會議等多種功能,是可供游客療養、探險、休閑的綜合性旅游景區。……[詳細]
武漢安山國家濕地公園
   武漢安山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境內的安山街,周邊的湖泊主要有上涉湖、斧頭湖、魯湖、梁子湖、牛山湖等,距長江約10.5km。該項目規劃用地1215.26hm2,以湖泊濕地為主,同時分布有部分的沼澤濕地。公園內具有優美的自然濕地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生物多樣性豐富,具有重要的保護意義。公園內自然資源豐富,目前發現分布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4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種,湖北省級保護野生動物51種。著名的廟嘴遺址和新窯窯址,積淀了安山的歷史和人文底蘊。為了更好地修復和保護安山街西部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江夏區旅游業發展、提高綜合……[詳細]
項英銅像
   項英紀念塑像像基從北到南,全長200米,依次為臺階、像座、照壁,總面積1,620平方米。臺階長170米,寬5米,上下高差21.61米,共131級,兩邊翠柏聳立,莊嚴肅穆。塑像用青銅塑成,高3.3米,基座上有楊尚昆的親筆題詞:“項英同志,浩氣長存”。照壁高5米,寬20米,壁上記載了項英烈士光輝的一生。塑像整體布局嚴謹,氣勢雄偉。不僅有塑像,在江夏革命烈士紀念館還能對項英烈士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紀念館用詳盡的材料記載了項英偉大的一生,再現了江夏在黨的創建和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等多個時段的輝煌歷史篇章。該館位于青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占地2000平方米,為兩層仿古……[詳細]
槐山磯駁岸
   槐山磯駁岸位于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槐山西麓長江邊。金口距武昌城20余千米,自漢代開始就是江邊一古鎮,這里水運發達,是江夏地區的重要水碼頭,槐山距金口鎮約一千米。明嘉靖年間(1521~1566年),出于商業和航運發展的需要,由當地政府和商戶出資修建了供航運拉纖和船只停靠的駁岸。駁岸采取一橫一丁錯縫平砌法以大塊花崗巖條石構筑,少數部位為紅砂石,分上中下三層臺階式纖道,沿槐山山腳依山就勢而筑。全長約247米,平均高度7米。上層臺階寬5米,中、下兩層各寬2.3米。上層臺階裝有用花崗巖制作的護欄,望柱為瓜楞式,欄板為素面。望柱石共計130根,欄板石共129塊。在駁岸的壁面,還在一定位置上安裝有系纜用地栓纜……[詳細]
武漢龍泉山風景區
   介紹:龍泉山風景區位于武漢市東南郊20公里處。它瀕臨梁子湖,東南北三面環水,兩條山脈自西向東連綿9公里,形成風景區內7.6平方公里的幽谷風光帶。龍泉山在唐代以前被稱為江夏山,有許多隱逸之士及騷人墨客都曾在靈泉幽谷居住過。唐天寶末年,宰相李奚在此鑿地得泉,形成東西兩井。令人稱奇的是這兩口井能占驗天氣,東井冒氣則晴,西井冒氣則雨,于是人們以“靈泉山”命名之,后來又演變為龍泉山。明太祖朱元璋將此地辟為“寢山”后,相繼在這里修建了昭、莊、憲、康、靖、端、恭、賀等九座王陵,被稱為“三龜九寢十二景”。交通:從武漢傅家坡客運站乘188路班車(半小時一趟)到流芳鎮(票價3元),轉乘中巴(票價1元)可到。自駕車……[詳細]
明楚王墓
   明代。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龍泉山。面積約760萬平方米。明代楚藩王墓群。龍泉山的天馬峰和玉屏峰相環,形成葫蘆形小盆地。歷代明楚藩王均葬于此。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楨為楚王,藩武昌。朱楨生前定龍泉山為“仙境”,辟為“寢山”。洪武十四年(1381)在龍泉山始建塋園,并設置陵衛及陵戶,看護王陵。“山內不許百姓行走,外山不許車馬踐踏”。朱楨之后共有八代九王相襲,延襲至明末。明末張獻忠攻克武昌,塋區遭嚴重破壞。清中葉后,當地朱姓鄉民對塋區內的部分建筑進行了修葺。九座楚王陵均葬在天馬峰與玉屏峰形成的山坳間。昭、憲二塋園在天馬峰南麓,莊、愍、恭、靖、端、賀、康七塋園在玉屏峰北麓。九座塋……[詳細]
湖泗瓷窯址群
   唐至明代窯址群。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南部的梁子湖與斧頭湖之間。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4�10′~114�20′,北緯30�8′~30�22′。面積約5000萬平方米。是我國南方生產影青瓷、青瓷的重要窯址群。1974年文物調查發現湖夏村窯址群;1982年在梁子湖沿岸的湖泗、舒安、保福、土地堂、龍泉、賀站又發現古瓷窯堆積63處;1985年在魯湖、斧頭湖沿岸的法泗、安山發現青瓷窯址多處。現已發現窯堆145處、龍窯171條。其產品包括“影青瓷”、“青瓷”兩大系列。影青瓷窯址,時代為北宋中晚期,主要分布在江夏區東部的梁子湖沿岸,現存窯堆85處,龍……[詳細]
上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
   上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江夏區西南部,是一處典型的淡水湖泊泛水沼澤濕地,總面積4148.75公頃,濕地內生物多樣性豐富,現已查明的維管束植物581種,底棲動物29種,魚類74種,獸類23種,鳥類11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種,二級保護動物8種,省級保護動物36種。為了切實加強上涉湖濕地保護力度,江夏區林業局從2005年起開始組織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等大專院校專家對該濕地進行科研考察,形成了《上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綜合考察與總體規劃》報告,引起市、區領導的高度重視,2006年3月被正式批準為江夏區上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2008年元月被市政府列為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目前,該區林業局濕地保護部門……[詳細]
青龍山森林公園
   青龍山森林公園坐落在江夏區城關紙坊鎮東南的國家級青龍山森林公園風景秀麗。熊廷弼公園則是這座森林公園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熊廷弼公園以明代著名軍事家,守邊名將熊廷弼名之,是一座兼人文山水的綜合性公園,園內山青水秀,亭閣玉立,花木崢嶸,游樂設施齊全,可為你提供第一流的游覽觀光服務。在這里,你可展讀歷史人文,可領略森林風光,更可受到革命傳統教育。交通市內坐901路車可到紙坊。地址:武漢市江夏區青龍路005縣道旁類型:森林山游玩時間:建議4-5小時電話:027-81813277;027-81810234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武漢華泰湯孫湖旅游度假區
   武漢華泰湯孫湖旅游度假區是由湖北華泰置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建造投資額達二億多人民幣,占地面級為十平方公里,坐落于國家級武漢東湖心技術開發區廟山小區,該度假區位于景色秀麗的湯孫湖畔,自然景觀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首期開發軼平方公里。該度假區自一九九八年十月一日正式對外營業以來,共接待海內外游客達60多萬人,累計營業收入達四千多萬元,該度假區按照“天人合一、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建區思想,從多層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內涵,區內建有圖騰廣場、龍文化長廊、觀音像、龍王廟,同時區內配套了俱樂部、會議廳、中西式餐廳、星級酒店、豪華別墅,供游客休息。……[詳細]
紙紡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下川村北五公里處,有白云洞、七星譚洞、牛鼻子洞、黃道士洞、黑龍洞等溶洞。這些溶洞各有特色,異彩紛呈。白云洞規模較大,景觀集中,四周山巒重疊,風光迷人。從停車場下行,經400多級石階梯,古松盤崖,清流回環。洞外紅樓碧瓦相映。石鐘乳、石幔、石柱、石筍、石佛等景觀30余處。在五彩繽紛的燈光照耀下,白云洞仿佛是一座藝術雕塑迷宮。洞附近還有白云橋等景觀。交通白云洞地處武漢江夏區的紙紡。可從武漢坐小巴去紙紡。一般做901路小巴或做其它公汽,只要能到紙紡城里就可。到紙紡后可再坐車過去,或直接步行去。從白云洞出來,有車可直接坐回武漢。地址:武漢市江夏區下川村北5公里處類型:洞穴地質地貌游玩時間:建議……[詳細]
賀勝橋北伐陣亡將士陵園
   賀勝橋北伐軍陣亡將士陵園位于武漢市江夏區賀站鎮西南。1926年8月30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和第七軍第二路向賀勝橋吳佩孚守軍發起勐烈攻擊,經過十多個小時的激戰取得賀勝橋戰役的勝利。為紀念賀勝橋戰役中犧牲的北伐軍將士,1929年10月在此修建了烈士陵園。陵園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公墓墓基的四面刻有陣亡將士的姓名。紀念亭為六角形。由烈士公墓、紀念亭、紀念碑組成。紀念碑為大理石質,通高6米,上刻胡漢民所題“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陣亡將士紀念碑”。(第三批)2019年10月7日,賀勝橋北伐軍陣亡將士陵園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白云洞軍事旅游風景區
   “白云洞”座落在武漢市南郊,距武昌火車站25公里,東靠京廣鐵路,西臨長江和107國道,交通十分便利。背靠海拔270余米八分山,是一座天然大溶洞,據《江夏縣誌》記載:“白云洞又名石洞”相傳為“白龍仙子所居之仙鄉”,又傳說昔日黃鶴飛離黃鶴樓之后,曾落腳此洞棲息,故有白云黃鶴之說,今天稱之為石洞山城,或簡稱石洞。“白云洞”府門為宮門庭院式的,門前兩尊石獅春風滿面,迎送八方游客。進入“白云洞”前院,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小橋流水,花圃飄香,石椅,石凳,點綴其中。洞廳內前壁有兩個支洞,寬米許,深數十米,昏暗,傳說此為蛇仙之宮。仰視頂壁“無梁殿”三個楷書字,也是熊廷弼所書。殿高5至6米,寬8米,深6.5米,廳……[詳細]
龍泉山楚王陵王妃墓
   出武漢市區往東南行走,穿過武昌縣城紙坊鎮再向東前行二十公里許,便是風景秀麗龍泉山,楚王陵便布于山上。這座楚王陵不是春秋戰國時楚國的王陵,而是明朝朱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第六子朱楨-為楚王,以此地為楚王墓葬區。其后,有莊、憲、康、靖、端、愍、恭諸陵依然保存完好。遂成為著名的“八王陵”。此外,還有賀王華奎附葬于此,總共九座墳陵。在園陵內,還有碑亭九座、龜碑、明樓亭殿、拜臺、拱橋、九龍臺等建筑。……[詳細]
斧頭湖窯址
   斧頭湖窯址位于武漢市江夏區斧頭湖北岸法泗鄉、范湖鄉、安山鄉、河垴鄉境內,五代-元窯址群。面積約20平方公里。1984年發現39座瓷窯,其中饅頭形窯堆34座,龍窯5座。窯堆高者達12米,底部直徑約15米,龍窯一般長30-40米。采集瓷片質一般呈紅褐色,釉色有綠、青、黃、黃褐、黑等,器形有帶流罐、橄欖形罐、平底碗、矮圈足碗、注子、缸形器等。窯具有和筒形匣缽和帶乳釘的支圈,以疊置仰燒法為主。(第三批)……[詳細]
五谷城遺址
   五谷城遺址位于江夏區土地堂鄉民主村下屋董灣100米,東漢遺址。又稱“武穆城”。面積約7·3萬平方米。由大城、東小城、西小城三部分組成。三城東西向連接,平面近似長方形,各城略呈方形。大城邊長約240米,東城長寬為90×85米,西城邊長約90米。夯土城垣寬5米,殘高1米。城外有護城壕溝遺跡。地表散布泥質灰陶板瓦、筒瓦殘片。(第三批)……[詳細]
武漢民族文化村
   武漢民族文化村坐落在秀麗的江夏區湯遜湖畔(中南民族學院前五公里處)。占地1000 余畝,是湖北省第一家中日合資興建的主題公園。帳篷旁自炊燒烤、簧火晚會給您留下難忘的回憶,加拿大進口的水上自行車及免費射箭是武漢民族化村里獨特的娛樂項目。各少數民族姑娘熱情奔放的演出讓您流連忘返。一不小心,還會被苗族姑娘們“娶”回家當“新郎”呢! ……[詳細]
全部江夏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鲁鲁久久五月天 | 欧美性爱A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漫画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免费高清A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激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