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鎮江商會辦公處舊址位于大龍王巷38號,原為鎮江商會辦公處,房屋為兩進,平房。前有門堂、門房各一,中有天井,面闊12.9米,縱深19.1米。正房東南側有水井一口,南側又建房屋一處。正門為木門,上有鉚釘裝飾圖案。……[詳細] |
![]() | 永德橋始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為單孔石拱橋,長8米,寬約4.5米。凈跨2.25米,矢高2米,至今仍沿用。……[詳細] |
![]() | 據初步調查原主人姓汪。房屋現已交歸國家所有,現內有住戶多戶。坐南朝北,建筑前后兩進,內有庭院。每進均為二層磚木結構樓房,單獨成一單元。建筑外墻采用青磚清水疊砌到頂,中設腰線,二層略收分,北部臨街設磨磚大門。具有民國建筑典型特征。……[詳細] |
![]() | 據初步調查始建人姓賈。坐西朝東,磚木結構,磚木結構,一進,兩廂二層樓,西附設一樓。東為天井,北臨街開西門。外墻用青磚清水疊砌到頂。東天井頂部設磚砌花格窗,體現了鎮江民居建筑特點。……[詳細] |
![]() | 房屋一進,二層,磚木結構,每層三間兩廂,房間隔板都為板壁,二樓地板為原地板,較破損,其它內部結構有變化,一樓天井搭建房屋,原主人不清。……[詳細] |
![]() | 整體磚木結構,二樓前后挑檐平臺鋼混,二樓附閣樓,朝北有鋼混露臺,北面木樓梯上下。內部結改動較大,房屋較破舊,據初步了解,原主人姓陳(待查),原為江邊路上某一銀行行長(待查)現房屋交公。房屋一幢,二層。整個建筑座落在庭院中央,四周為院落,現院落空地四周都有搭建。……[詳細] |
![]() | 宴春酒樓創辦于1936年,它的前身是創辦于1890年的“中華園”,主要經營久負盛名的鎮揚風味菜肴點心,其中鎮江三怪之一的水晶肴肉就出于此酒樓。該幢建筑臨街而筑,二層,為磚木混凝土結構,椽檐向四周翹起,內部裝飾古色古香。……[詳細] |
![]() | 嚴惠宇故居位于九如巷66號,為民族工商業者、實業家嚴惠宇故居。嚴惠宇,名敦和,以字行。江蘇鎮江人。新樂府昆班的創始人之一。出身商人家庭。幼讀私塾,后攻讀政法,曾任楊州法院書記官。后定居上海,歷任上海金城銀行副經理,大東煙草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華東煤礦公司董事長,四益農產育種場常務董事、總經理,上海溥業紗廠、杭州福華絲廠……[詳細] |
![]() | 二層,磚木結構,從東至西6開間。分兩部分。大門朝東,門首上“新中旅社”四字雖然剜除,仍可辨。進門后,有內天井,頂為兩坡水,以透光。對門西邊有樓梯上下,登樓左轉二層有欄桿,四面圍合,欄桿1米高。右轉向西可通至西面外天井,現三面有欄桿,經廊可通北邊房屋。欄桿上有雕花木塊。第一層層高約3.8米,整體高約9米。……[詳細] |
![]() | 據傳祖上捕魚為生,后靠打撈上的銀兩發家,建筑為四進三院,面闊三間,前三進為明三暗四結構,最后一進為明三暗五結構,柱子、板壁均為一根整木建成,中有水井一口,地上所鋪均為青色方磚,屋頂有三峰防火墻,整個外墻為青磚疊砌。……[詳細] |
![]() | 回馬樓建筑,二層小樓,外墻青磚疊砌,明三暗四結構,中有天井,二樓外有木質欄桿圍繞,所有木制門窗花紋清晰可見。有風火墻。……[詳細] |
![]() | 小白龍巷12號民居位于潤州區金山街道小街社區小白龍巷12號磚木二層,兩間一廂。外院墻青磚疊砌,內部已經改造。……[詳細] |
![]() | 磚木二層,面闊三間,青磚清水疊砌。做工精細,磨磚大門面北。進深6間。外墻中有腰線。上有二層帶收分。 1952年交歸國有。現在前一進為私房,后部為房管所公房。……[詳細] |
![]() | 磚木二層,三間兩廂,西為天井,四合院形制。曾可能作為診所。大門周為青磚疊砌,外墻為亂磚疊砌,屋面部分已改為大瓦,大部分仍為小瓦,西立面二層已全用水泥抹面,北立面及南立面二層有部分用水泥及石灰抹面。……[詳細] |
![]() | 據初步調查,原主人姓王,曾在蒜山開米行。三間兩廂一院結構,大門朝東。門頭上由磚砌鏤空照壁。……[詳細] |
![]() | 據初步了解,原主人姓蘇。現為房管局公房,一進,兩層,三間兩廂,磚木結構。內部曾在80年代大修一次。……[詳細] |
![]() | 據初步調查,該建筑已有135年左右的歷史,屬于基督教教堂的房產,曾作為慈善醫院。該建筑處于坡地,坐北朝南,地上二層,地下一層,磚木結構,整體青磚疊砌,西立面和北面第二層為石灰抹面,建筑南面有券拱大窗,鐵藝欄桿,陽臺欄桿有“衛生”二字;南面正中開寬敞走廊,長3米,供人進入;建筑內房間南北分設,中間為過道,在過道中部設木質……[詳細] |
![]() | 面闊六開間,作為一個整體,磚木二層,后有廂房,面朝西。每間南部設樓梯上下。7、9號仍為木質樓梯。建筑經過整修,外部水泥抹面,7—13號屋面已改為大瓦,15號屋面仍為小瓦。……[詳細] |
![]() | 據初步調查,原為國民黨劉立仁律師住所,又曾用作典當鋪(待查),現為南京軍區通訊團產權,院中原有水井一口,現已填沒。原建筑有地下室,文革-后地下通道口封閉。 建筑為二層小樓,面闊三間,院四周花墻。主面均青磚清水疊砌,前為過道,第一層前面原為大廳。屋頂為四坡水。……[詳細] |
![]() | 房屋三間兩廂,東面兩邊有閣樓。磚木結構。現整體出新,全部用水泥抹面加固,屋面已經全部改為大瓦。內部改動大,部分掛落仍保存,保存一般。……[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