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武漢市 > 武昌區(qū)旅游

武昌區(qū)旅游景點

武漢東湖
武漢東湖AAAAA國家級濕地公園免費
   東湖,位于武漢市之東。一九八二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整個風景區(qū)面積八十八平方公里,規(guī)劃建設范圍七十三平方公里,約占市區(qū)面積的四分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二百多萬人次,是武漢市最大的風景游覽地。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濃郁的楚風情和別致的園中園,是本風景區(qū)的四大特色。東湖湖水面積三十三平方公里,浩渺、明凈;港汊交錯,岸線曲折,有九十九彎之稱;且一半的岸線被三十四座山峰環(huán)繞。山下有湖,水中有山。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覽群山,視角不同,可體味到不同的山水之精妙情趣。充沛的雨量和光照,濕潤的氣候和平原湖面山陵相間的地貌環(huán)境,孕育出東湖豐富的植物資源。據(jù)統(tǒng)計,風景區(qū)內有雪松、水杉、池杉、樟樹等……[詳細]
黃鶴樓
   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國家旅游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沖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云水,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zhèn)互峙的偉姿。這里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余脈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輯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于斯。黃鶴樓位于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樓。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相傳始建于三國時期,歷代屢毀屢建。現(xiàn)樓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址仍在蛇山頭。主樓高49米,共五層,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底層外檐柱對徑為30米,中部大廳……[詳細]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于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國家旅游局4A級旅游景區(qū)(點)。湖北省博物館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1953年3月1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籌備處位于武昌水陸街,1956年遷至水果湖,1960年遷至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1963年1月,湖北省博物館正式成立,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并對外開放;1999年1月,建筑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鐘館建成開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詳細]
武昌首義文化旅游區(qū)
   武昌首義文化旅游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是湖北省、武漢市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打造的經典文化旅游項目,也是武漢設施最為完備的免費景區(qū)之一,包括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首義廣場、辛亥革命博物館、紫陽湖公園、起義門、首義碑林等景點在內并集教育、觀賞、休閑、購物、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主題文化旅游區(qū)。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自2005年開始,省、市、區(qū)政府共同實施了包括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在內的以首義文化為主題的一系列新建、擴建、改建工程——新建辛亥革命紀念武昌起義紀念館前的首義廣場、辛亥革命博物館;修建首義碑林—楚望臺遺址公園;修復起義門旁的古城墻等。在整合了周邊相關旅游資源,挖掘了首義文化……[詳細]
武漢革命博物館
   武漢市革命博物館位于武昌紅巷13號。2000年11月由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舊居紀念館、陳潭秋烈士紀念館和武昌起義門管理所合并,組建武漢市革命博物館,辦公地點在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內,負責武昌農-動講習所舊址、武昌毛澤東舊居、陳潭秋烈士早期活動舊址及武昌起義門舊址的管理、保護和對外開放;負責武漢地區(qū)近現(xiàn)代文物的征集、保護、展示、研究及武漢近現(xiàn)代史的研究;負責舉辦反映重大革命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專題展覽。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講習所舊址位于武漢市武昌紅巷13號,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同志倡議創(chuàng)辦并主持的一所培養(yǎng)全國農-動干部的學校。校舍建于1904年,由四棟磚木結構毛澤東舊居的……[詳細]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樓)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閱馬場廣場北端,是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建立的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博物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的前身是清末湖北諮議局,始建于1909年,1910年建成。湖北諮議局舊址自成一個規(guī)整的院落,它的主體建筑諮議局議場是一幢磚木結構二層紅色樓房(俗稱紅樓),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國家議會大廈,風格典雅莊重。1911年10月11日,取得武昌起義勝利的革命黨人,在這里組成中華民-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推舉黎元洪任都督,宣布廢除清宣統(tǒng)年號,號召各省響應武昌起義,推翻滿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從而開啟了劃時代的民國之門。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因……[詳細]
武漢東湖海洋世界
   武漢東湖海洋世界由福建龍川集團及亞訊科技(香港)集團聯(lián)合投資2.5億元興建,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坐落在著名的國家風景區(qū)武漢東湖,展示千余種萬余尾海洋珍稀魚類。整個展館由八個展區(qū)組成-熱帶雨林館、海底隧道、海洋生物館、長江魚館、海洋劇場、企鵝館、科普電教館、標本館、精品館等。游客在東湖海洋世界里可盡享亞馬遜原始雨林的神秘莫測、海底景觀的深邃迷離、海洋生物的斑斕奪目、人鯊共舞的驚心動魄、海獸表演的幽默詼諧、企鵝寶貝的憨態(tài)可鞠。東湖海洋世界已成為游客休閑旅游的好去處和了解海洋、走進海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的窗口與課堂。武漢東湖海洋世界集觀賞性、游樂性、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被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確認……[詳細]
武昌長春觀
   長春觀位于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峰山南坡,黃鵠(hú)山(蛇山)中部,是我國道教著名十方叢林之一,為歷代道教活動場所。稱“江南一大福地”。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chuàng)始人重陽祖師門人邱處機道號“長春子”命名。該觀始建于元代,為邱處機門徒所建,以紀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龍門宗的創(chuàng)始人丘處機(公元1148-1227年,字通密,號長春子)在元軍南下時“一言止殺“濟世救民之勸德。始稱“長春觀”。長春觀歷史悠久,道學淵源,被武漢市列為一級文物保護單位。不僅是一座道教修身養(yǎng)性、禮神朝真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處風景清幽、建筑典雅的游覽勝地。其歷史悠久,風景清幽,山勢峻美,福地洞天,就連遠在江西的廬山歷史上也設有長……[詳細]
東湖磨山景區(qū)
   磨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東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三面環(huán)水,六峰逶迤,既有優(yōu)美如畫的自然風光、眾多的奇花異卉,又有豐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觀。它是武漢市最靚麗的旅游休閑勝地。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致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qū)的四大特點。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水在她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huán)繞,使她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里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味到各種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里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余萬株,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磨山是國家風景名勝區(qū)東湖風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是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游局確定的“全國文……[詳細]
東湖聽濤風景區(qū)
   東湖聽濤風景區(qū)位于東湖西北岸,是東湖風景區(qū)中最早建成開放的景區(qū)。該景區(qū)建有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為主體的景點群,還有新建的沙灘浴場,是夏夜人們納涼避暑、戲水休憩的好地方。景區(qū)中的主要風景旅游點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紀念碑、湖光閣、寓言雕塑園、碧塘觀魚等。☆行吟閣:位于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huán)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竹吟澤畔”。閣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向天,款款欲步。……[詳細]
辛亥革命博物館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湖北省武漢市政府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而興建的一座專題博物館,總建筑面積22142㎡,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閱馬場首義廣場南側,北臨彭劉楊路,南抵張之洞路,東鄰楚善街,西靠體育街,是首義文化區(qū)的核心建筑,與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紅樓)、孫中山銅像、黃興拜將臺紀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處一條軸線。辛亥革命博物館的外形設計獨特,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元素和現(xiàn)代建筑特色,高臺大屋頂?shù)募軜嫞蔑@中國建筑“雙坡屋頂”和飛檐翹角的特質;幾何形外觀和“楚國紅”色調,寓意敢為人先的首義精神,俯瞰呈V字造型,寓意勝利和武漢的騰飛。辛亥革命博物館總建筑面積22142㎡,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三層,設有1個序……[詳細]
首義公園
   在武昌武珞路湖北圖書館東邊,高大的梧桐樹下豎立著一座古樸的牌樓,上 書:首義公園。門外,車流如織,噪音充斥。進得門來,綠樹掩映,心平氣順。沿山坡上行約180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首義槍聲”紀念雕塑:一位起義士兵傲然挺立,右手高舉“漢陽造”,食指扣動扳機,左手扶握V型標志,目光堅定,永遠向前。凝視雕像,仿佛看到了民軍的鐵流,聽到了起義的槍聲。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彪炳史冊。為紀念辛亥革命及照顧首義傷殘軍人生活,1921年,由夏道南(武昌首義時任湖北軍政府顧問,后為軍務部參議長)等人倡議建首義公園,1923年開始籌建,1924年落成。首義公園是武漢最早的公園,比漢口的中山公園還早三年,也是最早不收門票的……[詳細]
起義門
起義門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免費
   起義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辛亥革命的見證,被歷史學家稱為“首義勝利的開端”,歷史地位可見一斑。起義門,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門,位于武昌城內首義路起義街,是武昌古城九大城門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門。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距今700多年歷史。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軍工程營起義后,迅速控制中和門,參加起義的南湖馬炮營得以從此門入城,在城頭架炮轟擊湖廣總督府,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其他起義部隊的戰(zhàn)斗,掀開中國近代史新的一頁。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勝利,中和門改名為起義門,城門高7.1米,寬5米。1981年,城樓在原址修復,城樓高11.3米,穿斗重檐歇山頂式兩層……[詳細]
湖北美術館
   •美術愛好者的天堂,看展才是正經事。湖北美術館原名湖北省藝術館,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湖之濱,湖北省博物館對面。美術館主體建筑地上4層,地下1層,館內有十個展廳,是美術愛好者和文青們的必去之地。館內展覽更新頻繁,如果想知道布展計劃,官網都有預告,可以在去之前查詢一下。除展廳之外,美術館內還擁有現(xiàn)代化的典藏畫庫、多功能學術報告廳、貴賓廳、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培訓中心、電影廳、中西餐廳、咖啡廳等先進配套服務設施。參觀完湖北省博物館,不如來這里看看,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大家的展覽。亦或在這里的咖啡廳坐坐,品味藝術、品味生活。特別提示1.展區(qū)內不準吸煙、游戲、進食,吸煙及餐飲必須到指定區(qū)域。2.不……[詳細]
武漢大學動物標本館
   武漢大學動物標本館,是我國最早、最大的標本館之一。它始建于1929年。 到目前為止,共收藏了中國的魚類556種、兩棲類98種、爬行類126種、鳥類1300種及亞種、哺乳類175種。 還有在學科上極具代表性的國外種類,如鴨嘴獸、袋鼠、幾維、非洲、澳洲的駝鳥等。 有陳列室、展廳和工作室近700平方米。館藏標本和規(guī)模在國內高校名列前茅。動物標本館在教學、科研及科學普及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除在滿足本市各高校的教學、科研任務需要外,近十多年來,該館把科學普及和動物保護工作作為工作重點,充分發(fā)揮館藏標本作用,讓廣大的市民和中、小、幼學生,在這里了解大自然,知道我們國家地大物博,物種眾多,認識我們國家特有珍……[詳細]
錢基博故居
   錢基博故居位于湖北美術學院校園內,建于1936年,系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內木板鋪地,總建面630平方米,是文化名人錢基博1946年至1957年居住的地方。該建筑又名樸園,是著名國學大師、教育家錢基博先生(錢鐘書之父)的故居。錢基博,江蘇無錫人,天資聰穎,家學淵源,16歲那年就撰寫了洋洋4萬余言的《中國輿地大勢論》,發(fā)表在梁啟超主編的《新民叢報》上。實業(yè)家、曾中過狀元的張謇,讀過錢文后擊案贊嘆:“大江以北,沒有見過能與他相比的人!”錢基博歷任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私立華中大學教授。樸園原是私立華中大學(現(xiàn)華中師范大學)修建的新公寓。其第一位主人是碧眼勾鼻的美國教授。1946年,錢基博成為其新住戶,在……[詳細]
東湖賓館梅嶺毛澤東同志故居
   梅嶺,位于武漢東湖北岸的小山上,是一座單層庭式的別墅,古樸堅實,清靜敞亮,掩蓋在綠樹叢中。 毛主席,從1953年2月到1974年10月,毛主席到武漢一共30次。都住東湖賓館,1960年梅嶺別墅建成,他老人家就住梅嶺一號。其中的梅嶺一號,是毛澤東同志建國以后,除北京中南海外居住次數(shù)最多、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按老話講叫“行宮”。因為毛澤東主席生前的44次下榻,因為長期承擔著重要的政治接待任務,武漢東湖賓館——這個被稱之為“湖北中南海”的地方,在世人眼里充滿著神秘。東湖梅嶺位于風景秀麗的武昌東湖之濱,始建于1960年,由梅嶺一號、梅嶺二號和梅嶺三號建筑群落組成,并配備有多種服務項目。院內林路通幽、高……[詳細]
湖北美術學院
   湖北美術學院是我國華中地區(qū)唯一一所多學科門類與多學歷層次的高等美術學府。學校前身是創(chuàng)辦于1920年的武昌美術學校,后定名為“私立武昌藝術專科學校”(簡稱武昌藝專)。作為我國最早開辦的藝術專科院校之一,我校是中國近、現(xiàn)代高等美術教育的重要發(fā)源地,在90余年的辦學歷史中,始終秉承“兼收并蓄”的學術精神和“兼容互動”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崇德、篤學、敏行、致美”服務社會的優(yōu)秀人才,為中國美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目前,學校擁有藏龍島和曇華林兩個校區(qū),占地面積700余畝,各學歷層次在校生8000余人。學校共設有中國畫系、油畫系、版畫系、壁畫與綜合材料繪畫系、雕塑系、設計系、服裝藝術設計系……[詳細]
三烈士亭
   三烈士亭在武昌解放路南端,原清湖廣總督署大門前(今武昌造船廠東門內)。1911年10月8日,武昌起義的機密泄露后,革命黨人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3人在執(zhí)行任務時先后被捕,1911年10月10日凌晨被殺于此。1931年在烈士就義處修建紀念亭。1956年進行維修。武昌造船廠擴建時將亭劃進廠區(qū),1981年遷建于距原址20米處,保持原亭形式。亭為木結構,八角切尖頂,亭額匾為“三烈士亭”。亭內立“彭劉楊三烈士就義處”石碑,碑陰鐫刻三烈士生平事跡。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解放路南端武昌造船廠東門內(原清湖廣總督署東轅門前)。系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紀念設施。1911年(宣統(tǒng)三年)10月9日,即武昌起義前……[詳細]
湖北省美術院
   湖北省美術院現(xiàn)有各類職工105人,專業(yè)美術創(chuàng)作人員54人,其中有一級美術師45人。現(xiàn)任院長是著名山水畫家董繼寧同志。湖北省美術院現(xiàn)有7個內設機構:辦公室(政治處)、創(chuàng)作研究部、藝術開發(fā)部、美術館、中國畫創(chuàng)作研究室、油畫水彩創(chuàng)作研究室、雕塑創(chuàng)作研究室。專業(yè)門類齊全,設有中國畫、油畫、雕塑、水彩(粉)、漆畫、書法篆刻和美術理論等專業(yè)。中國畫創(chuàng)作室是本院人數(shù)最多、創(chuàng)作力量最雄厚的專業(yè)創(chuàng)作室,自建院以來,得到迅速發(fā)展。周韶華、湯文選、馮今松、魏揚、邵勁之(理論)、陳立言、聶干因、劉文諶、廖連貴、施江城、吳良發(fā)等一批著名畫家曾先后在此從事創(chuàng)作研究工作。現(xiàn)有董繼寧、謝曉虹、彭太武、徐曉華、雷維、王丹、柳秀……[詳細]
全部武昌區(qū)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 日韩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无遮挡 | 婷婷射亚洲娱乐中文网 | 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