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里是當年武漢海關的地方,有渡口可以坐船往來武昌。非常值得推薦的碼頭,特別是晚上夜景是非常美的,跟著這里關聯的有江漢關,漢口江灘,以及民國舊建筑群,都是非常值得來看看的!光是各個銀行的建筑都是非常壯觀的!在夜色的映襯下讓人能有一種回到租界的感覺!白天有很多拍婚紗照的來這里留影。景點位置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洞庭街……[詳細] |
![]() | 武漢市黎黃陂路歷史文化街區位于武漢市的核心區域,是漢口歷史風貌區核心旅游區域。主街黎黃陂路長604米,建于1900年。1861年漢口開埠后,黎黃陂路周邊建立了12個外國領事館、近30家外資金融機構和100多家洋行。1997年江岸區將其打造成為街頭博物館,2016年完成改造修復。黎黃陂路是以辛亥革命領導人黎元洪來命名的,……[詳細] |
![]() | 漢口國民政府外交部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一元路5號,建于1905年。從1927年1月1日起,國民政府正式在漢辦公。武漢國民政府外交部設于該樓,外交部長為陳友仁。在中國人民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的偉大歷史壯舉中,武漢國民政府外交部發揮了重要作用。該舊址占地面積約為464平方米,屬于古典主義建筑風格,三層磚……[詳細] |
![]() | 英文楚報館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勝利街99號,建于1924年,由格里波夫設計,漢協盛營造廠施工。英文楚報館創始人為英國傳教士、漢口圣教書局經理計約翰,英文楚報主要刊登中國各省的消息。1924年大樓建成后,路透社曾在內辦公。武漢淪陷后,英文楚報為漢口唯一發行的英文報紙。舊址建筑面積約3145平方米,屬古典復興式建筑。原系地……[詳細] |
![]() | 國共漢口會議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惠濟路39號,1922年建成,原是楊森公館,白崇禧曾居住。1946年,國共兩黨為制止中原內戰,在該處舉行由共產黨、國民黨及美國代表參加的“漢口會議”,并達成“漢口協議”。舊址建筑面積約為1260平方米。磚石結構,地上三層,地下一層,房屋整體對稱分布,房屋基座較高,入口處設有門廊,墻面均用……[詳細] |
![]() | 西商賽馬俱樂部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勞動街解放公園路解放公園東側,俗稱西商跑馬場,是英國人主辦的在漢外國僑民高級體育俱樂部。建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漢協盛營造廠承建,占地面積約53.4萬平方米。由跑馬場、看臺、一組建筑組成。跑馬場現已成為解放公園的一部分;看臺在解放軍國防信息學院宿舍區內;一組建筑在武漢人民藝術劇院……[詳細] |
![]() | 上海銀行漢口分行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江漢路60號,1923年建,由三義洋行設計,上海三合興營造廠施工。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簡稱上海銀行)于1919年在漢口設立分理處,次年改組為分行。該舊址占地面積59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古典主義風格,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外部麻石雕花門墻。正面五開間。一層為拱券門窗,麻石砌墻,二至三……[詳細] |
![]() | 四明銀行漢口分行舊址位于武漢市江漢區江漢路45號,建于1936年,盧鏞標建筑事物所設計,漢協盛營造廠施工。四明銀行1908年成立于上海,1919年成立漢口分行。該舊址建筑面積約120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現代主義風格。平面呈梯形。地上五層(局部七層),地下一層。立面構圖強調豎向,簡化的壁柱直通頂部。一層采用麻石貼面……[詳細] |
![]() | 中國實業銀行大樓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江漢路22號,建于1935年,盧鏞標設計,李麗記營造廠承建,建筑面積4645平方米。該舊址為八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屬現代派建筑,立面簡潔,外墻裙用黑色大理石貼面,外墻用紅色涂料粉飾。中國實業銀行大樓創漢口建筑之新風,是武漢現代派建筑的里程碑,對研究武漢市近現代金融業及近現代早期建筑有較……[詳細] |
![]() | 中國銀行漢口分行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中山大道1021號,1915年建成,建筑面積3884平方米。為五層鋼筋混凝土結構,西方古典主義建筑風格。在立面構圖上采用三段式手法,底層是厚重的花崗巖基座,中部為虛實相映的拱券、柱廊,頂部是水平厚檐。外墻麻石砌筑,內部裝飾精美。整棟建筑宏大而莊重。該舊址對研究武漢市近現代金融業及中國……[詳細] |
![]() | 亞細亞火油公司漢口分公司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天津路1號。建于1924~925年間,英國景明洋行設計,魏清記營造廠施工,屬歐洲文藝復興古典主義風格。英國亞細亞火油公司1890年于上海設立中國總公司。1912年在漢口設分公司。珍珠港事件后,大樓曾作日軍禁錮俘虜之用。該舊址占地面積900平方米,系五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立面按三……[詳細] |
![]() | 漢口東正教堂位于武漢市江岸區鄱陽街38號,建于1885年。原名阿列克桑德涅夫堂,坐東南朝西北,平面正八邊形,磚石結構,建筑面積約192平方米。由鐘樓和正堂組成。鐘樓凸出正堂外,八邊形券頂,向上內收,形成八角攢尖頂塔樓,塔樓八面壁柱發卷,設券拱玻璃窗。鐘樓墻體與正堂相連,正中設拱門,拱門兩邊又各建半拱形門洞,側面有側門![詳細] |
![]() | 武漢防汛紀念碑位于武漢市漢口濱江公園內。1954年,武漢人民戰勝長江特大洪水,毛澤東題詞祝賀。1969年,湖北省委、武漢市革命委員會為題詞建碑。碑通高37米,碑基占地面積約240平方米,鋼筋水泥結構。它是解放后武漢人民第一次抗洪斗爭的重要見證。(第五批)武漢防汛紀念碑在武漢市漢口濱江公園的江堤上,建于1969年,是為“……[詳細] |
![]() | 中南局招待所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1953年2月,中南局公安部在此設立中南局-招待所,負責接待來漢的中央-和外國要員。毛澤東、劉少奇、羅瑞卿等同志都曾下榻此處。舊址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初,西方別墅式建筑,磚混結構。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第五批)……[詳細] |
![]() | 漢口商業銀行大樓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南京路。建于1931年,為局部六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平面呈方形,整體造型呈圍合狀態,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建筑面積4730平方米。此大樓總體上屬于西方古典風格,局部有一些中式的建筑特征。日軍占領武漢后,該樓被汪偽漢口特別市政府征用,1938年11月26日武漢漢奸治安維持會在此成立,193……[詳細] |
![]() | 漢口鹽業銀行大樓位于武漢市江岸區中山大道。建于1926年,五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面積6699.43平方米。西方古典主義建筑風格,外墻麻石砌筑,正面雙肢列柱,兩側面單肢列柱,古典混合柱式。日軍占領武漢后,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部指揮所曾設于此。整座大樓莊重雄偉,是武漢近現代優秀歷史建筑的佳作。英國設計公司景明洋行設計,建筑……[詳細] |
![]() | 漢口平漢鐵路局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勝利街。建于1911年,4層建筑,結構磚木,外墻為青灰色鐵砂磚砌筑,平面呈王字型布局,中部入口設門斗,兩翼突出做成騎樓,行人可從底層空廊中通過,其建筑特色對豐富城市街道空間具有特殊的作用。(第五批)……[詳細] |
![]() | 漢0通銀行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勝利街。建于1921年,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屬西方古典主義建筑風格。構圖手法采用傳統的“三段式”,正立面的4根廊柱,嚴格遵從西方古典柱式比例,使得整幢建筑格外莊重雄偉。該建筑曾是原漢口租界區內的重要景觀,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交通銀行原為舊中國四大官僚資本銀行之一……[詳細] |
![]() | 漢口景明大樓位于武漢市江岸區鄱陽街。英商景明洋行主要從事建筑設計和監理業務,漢口地區許多知名的近現代歷史建筑都由其設計。大樓建于1921年,六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面積3611平方米,屬古典派風格向現代派風格的過渡性建筑。1948年8月,樓內曾發生舉世震驚的美軍集體-中國婦女案。該樓是研究地方建筑史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詳細] |
![]() | 漢口電話局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合作路。建于1915年,英商通和有限公司設計,魏清記營造廠施工。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底層仿麻石粉刷,做橫向線槽。上部窗間墻豎向劃分。入口置于正中,用古典柱式強調、上方頂部做有一個三角形牌面。三層設水平腰線,臨街面設有出挑陽臺。該舊址是武漢城市工業發展史的重要見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