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長沙市 > 開福區旅游

開福區旅游景點介紹

  黃筱村墓位于開福區,年代為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孫常鈞公館位于開福區,年代為中華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同仁里建筑群(含8號、9號、10號、11號、12號、13號公館)位于開福區,年代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鐵爐寺(含清太和尚普塔、百祥善老和尚塔)位于開福區,年代為清康熙四十年(1701)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類別為古建筑。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伍毓崙公館位于長沙市開福區湘雅路大王家巷內風華巷6號,建于1935年,為一棟曲尺型紅磚清水墻二層樓房,內有小院,外有圍墻與槽門,屋后一口麻石井臺的單眼水井,井水至今清冽。今為居民大雜院,少數房間在私房改造時留給了伍氏后人。……[詳細]
  西園北里因唐宰相裴休在此修建西樓而得名,屬長沙六大公館群聚集區之一的文化街區。一條悠長而逼仄的小巷兩側,串起七處不可移動文物,還有當代著名金石書法家李立、革命先輩帥孟奇故居等11處歷史民居 。西園北里文化街區包括湘春路旁的西園北里、西園、泰安里三條主要街道 。此文化街區的兩翼有湖南兩大名校:明德中學和周南中學。街區東北……[詳細]
  該龍王宮位于開福寺西側,門對新河老街,至今尚保留有過去龍王宮的部分遺跡。由于新河老街拆遷,早已改為民房的原龍王宮房舍暴露出來,雖然內部的格局已被改變,但結構依然較為完整。藻井、卷棚、天井墻上的圓形彩繪,一切都顯示這是一座古老而珍貴的建筑。最大的發現是正殿頂梁上的兩處題記。一處題記為“大清光緒十二年丙戌歲季秋谷旦捐建”,……[詳細]
  永恒堂,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北區外湘春街50號。始建于1906年,初屬英國教會,1912年由美國基督教北美長老會接收,是年4月,長沙基督教長老區會正式組成,由中外信徒捐款于1917年重建教堂。1927年長沙區會加入中華基督教會,教堂定名為永恒堂。1947年湖南基督教大會在這里成立。1958年9月長沙市天主教、基督教……[詳細]
  長沙古城墻潮宗街段遺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類別為古遺址,年代為南宋-清。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長沙古城墻潮宗街段遺址為第十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長沙濱江文化園坐落于長沙母親河湘江與瀏陽河交匯處的新河三角洲,占地面積196畝,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園內包含長沙圖書館、長沙博物館、長沙規劃展示館、長沙音樂廳四個場館和景觀塔,形成了長沙市“三館一廳”建筑群。長沙濱江文化園整體建筑有如由河流沖擊出來的沙堆礫石一般,從大地之間崛起,以倔強不息的姿態,屹立于湘江與瀏陽河……[詳細]
  王趯墓南宋墓葬。位于長沙市芙蓉區車站南路楊家山。1960年發掘。為一座南宋夫婦合葬的磚墓,僅有磚壙,無券頂。北室葬男性,南室葬女性。出土有木印一方,圓形扁紐,紐上刻一“上”字。印下陽刻“趯”寧。墓室西端有石墓志一塊,楷書,殘存320余字。墓志背面下部刻有人像,部分鑿毀。從墓志得知,墓的年代為南宋乾道六年(1170),南……[詳細]
  胥元矩墓北宋墓葬。位于長沙市開福區洪山廟163醫院內。1982年發掘。該墓葬于風化巖層中,長方形豎穴,棺槨已朽。墓坑頭部豎青石墓志銘一方,一面陰刻篆文“宋故朝散郎胥公墓志銘”,一面陰刻楷書“宋故朝散郎致仕上騎都賜緋魚袋胥公墓志銘”,存500余字。據此可知墓主人胥元矩為長沙人,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卒于元祐五……[詳細]
  荷花池木槨墓戰國墓葬。位于長沙市開福區荷花池長沙師范院內。1986年發掘。墓坑上大下小呈覆斗形,墓道置于墓室東而,槨周填充青灰色膏泥。葬具為兩槨兩棺,內外槨呈井字形,內槨四面均有門楣,以與外槨相通。棺置于槨室北側。外棺為弧形懸底棺,內棺為長方盒形棺。隨葬陶器多有黑衣,彩繪五紋、渦紋等。禮樂器有木瑟、建鼓、銅鐸及木鼓等。……[詳細]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陳列館建于1966年,是中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的附屬設施,后改為長沙市博物館。館舍為兩層磚混結構現代大型公共建筑。占地面積3591.51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門亭碩大,特色鮮明。頂部牌坊高出樓頂,由雙面對稱五層相疊的黨旗組成,外表用專門燒制的紅釉瓷磚成。牌坊中止方嵌大型青年毛澤東瓷像。舊址兩側……[詳細]
  湖南省開元博物館館長黃彬榮先生,憑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二十多年來孜孜不倦于收藏,投資數億元,共收藏了以華夏名匾、中醫藥古秘方、傳統銀器為主,奇石礦物晶體、古沉香木器物及其他為輔的收藏品約三萬余件,設展廳展出。黃彬榮先生先后從事礦產業和房地產等行業,進過藝術院校,70年代末擔任過郴州市工藝美術廠廠長,有著得天獨厚的收……[詳細]
  又一村原為清代湖南巡撫署園林。清乾隆年間,巡撫蔣溥擴建園林,以陸游“柳暗花明又一村”詩句,取名“又一村”。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十六年(1751)、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撫開泰、范明綬、吳榮光先后在園內建造了雙清亭、豐樂亭和澄湘亭。三亭損毀嚴重,今亭為20世紀30-40年代重修。三亭呈倒品字形布局,依山勢……[詳細]
  植基塔位于開福區新港鎮植基村芙蓉北路旁,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李繼堂捐資修建。塔為五層花崗石結構,六邊形,塔基較高,通高10米。各層出檐、檐角上翹,頂部以寶瓶作飾,二層東側拱形門上方嵌一橫額,上鑲“李繼堂修,光緒丁酉歲”。具有典型的清代石塔風格。塔為五層花崗石結構,六邊形,塔基較高,通高10米。各層出檐、檐角上翹,……[詳細]
  金九活動舊址位于長沙市開福區連升街楠木廳6號。為二層木制結構民居,占地面積353㎡,建筑面積533㎡。房屋共計18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被拆除了一部分,現存建筑約200㎡。金九(1876--1949),號白凡,又名金昌洙、金龜。韓國著名民族獨立運動領導人,韓國臨時政府主席。1919年金九隨大批抗日救亡的韓國愛國人士-到中……[詳細]
  湘雅醫院早期建筑群包括門診大樓、小禮堂、外籍教師樓、辦公樓。湘雅醫院原門診大樓為4層、高21米,與西面一棟4層病室相連,組成馬蹄型布局,整座建筑為磚木結構,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四周紅磚青水外墻,頂面以鋼筋混凝土緊固,人字歇山屋頂,五處挑檐靴頭爪角,上飾回紋收尾,蓋栗色簡瓦,谷黃色正脊。室內為水磨石地面,樓梯嵌銅防滑條,……[詳細]
  李覺公館舊址今為周南中學老校區辦公樓,位于開福區北正街。公館建于20世紀30年代,為青磚清水墻兩層中西合璧式樓房,建筑面積908平方米。屋頂形式及局部裝飾為中國傳統形式,但在建筑風格上引入了三段五部式的西方古典建筑構圖法則。平面布局呈曲尺形,設有兩處樓梯,兼有早期現代主義與裝飾主義建筑風格特征。東部設有陽臺,使原本對稱……[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在线精品亚洲综合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一区 | 午夜少妇特级福利 |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 | 夜晚久久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