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揭陽市 > 榕城區旅游

榕城區旅游景點介紹

41、紫峰山
紫峰山
  紫峰山紫峰山又稱陌山,在揭陽市區南郊。舊志稱其:“高一百八十丈,周圍三十里”。風景秀麗,古跡繁多,早在宋代,就被許多名人視為風水寶地。“紫陌春晴”被列為揭陽古八景之一。紫陌山亦名鳥木山或筆架山,在榕城南面五里許,與仙橋山隔河相對,山高五十米。昔時山上遍植桃李,山坡有僧寺、書軒。每當春晴,山明水秀,桃李吐艷,景色迷人。傳明嘉靖御史鄭一初曾在此讀書及聚徒講學。清康熙二十三年文人鄭濂曾作《紫陌春晴》詩:春郊晴望日遲遲,立馬褰帷問俗宜,初綠小橋楊葉短,新紅古院杏花垂,幾村雞犬疏籬隔,十畝原田薄霧滋,處處枝頭啼布谷,但教深耨起瘡痍。庠生卓伯先也作有獨乘煙艇過前溪,一片春陂路不迷,芳草未銷辭客夢,乳鶯初傍酒人啼的吟詠。……[詳細]
梅云內畔公園
  梅云內畔公園在紫峰山北側,一個新建成的公園吸引著人們的目光。這就是榕城區梅云內畔公園。該公園占地面積20畝,總投資240萬元,于2004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公園以順其自然、保護原貌為原則,充分利用紫峰山的自然資源,建成水泥路、橋梁、亭臺樓閣、游泳池等設施。漫步在內畔公園,只見青山如屏,九曲橋迂回曲折,游泳池碧波蕩漾,而山風徐徐,果林飄香,讓人倍感愜意。內畔公園是內畔村于2003年下半年籌建的。該村的干部們認為:改革開放后,村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應該提高生活質量,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了。而自家門口有天然的青山綠水,何不把紫峰山下一片荒草地利用起來建一個公園呢?當這個想法在村里公布時,村里頓時轟動了,村民們連聲稱好,并愿出錢出力。資金采取集體出一部分、村民集資一部分,在外地的內畔村人也為美化……[詳細]
揭陽城隍廟
  揭陽城隍廟位于揭陽東門城隍街,建于宋紹興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揭陽城隍廟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風格和潮汕地方傳統工藝特色。主體建筑為木、石承載結構,力學結構科學嚴謹。大殿四壁僅僅起著防護作用。建筑結構防震性能很高,歷經明代以來幾十次地震,巍然不動,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標本。內有三山門、拜亭、大殿、養生池、石拱橋、夫人廳等。城隍廟頂為懸山頂,七架梁與金柱之間用三升斗拱架,大殿四壁只起防護作用,不承受屋頂壓力,結構獨特,歷經地震,雖墻壁崩塌而梁架安然。其棟梁雕刻刀路明快,雄渾遒勁,兼有明代建筑風格和地方傳統藝術特色,是揭陽市古建筑物歷史遺存的精華。廟分正殿與后廳,總面積1750平方米。系三進廳懸山頂,石木承載結構。廟內棟梁間的木雕裝飾,刀法簡潔明……[詳細]
黃岐山森林公園
  黃岐山自榕城向東北4公里,為黃岐山風景區,此處林木蔥郁,群石嵯峨,勝跡眾多,古有九庵十八寺之說。從南麓登山,岔道向東,有月容墓、竺崗巖、鳳崗巖、侶云寺(明天啟間,揭陽縣令馮元飚葬妾月容于竺崗巖,建侶云寺鑄鐘銘記其事)。山上的侶云寺,是明代揭陽縣令馮元飚于崇禎二年為緬懷愛妾黃月容而建的。這背后有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馮元飚授任揭陽縣令后,納年僅十四歲的揚州姑娘黃月容為妾,月容美麗聰慧,紅袖添香且能助夫破案,深得寵愛,為大婦蘇氏所不容。蘇氏趁馮出外,毒殺不到十八歲的月容,并以剪刀毀其容貌。馮聞此噩耗,悲痛欲絕,為其在黃岐山上擇墓而葬。與這個故事相呼應,在侶云寺前有一參天古樹,當地人稱它為“連理樹”、“夫妻樹”,這棵樹看似一棵,實為兩棵,據說未婚男女只要誠心拜樹許愿,定能心想事成,喜結良緣,于是侶云……[詳細]
揭陽桂竹園
  桂竹園位于榕城區仙橋鎮紫峰山南,池揭公路之北,紫峰蒼郁、綠蔭掩映,清幽別致。拾級半山,東側為“仙湖古寺”,西邊有室,一巨石天然成頂,中可容百余人,即桂竹園巖(傳說迷離的“仙腳跡”便在此)。由此巖北行百余米,可見丁日昌墓,墓西為水流河水庫,三面屏山,清可鑒人。水庫半山有蓮花亭,沿亭上向天螺峰,即到已三墓地(已三姓陳,名首,號光烈,元代清官,死于任上,后人以其袍靴葬于此地)。距水流河北千米便是龍珠馬寺,寺內之龍泉洞泉水長流不息,曲繞巖前,山后松茂竹修,風傳雅韻,令游人駐足忘返。景點位置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仙橋鎮紫峰山……[詳細]
46、雙忠廟
雙忠廟
  雙忠廟在磐東鎮東部,前座乃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改建,為紀念唐代抗“安史之亂”、守睢陽城而獻身的張巡、許遠二忠臣的廟宇,由山門、拜亭、龍虎井和大殿組成,石匾額“雙忠廟”三字,筆走龍蛇,傳說是林大欽所書。其后座為清代始建之“二圣書院”,奉祀文昌、魁星二帝君。廟內之明清石刻、木雕、壁畫,多有佳者。……[詳細]
揭陽西湖公園
  西湖公園位于市區中部,南河北側,是1058年的筑堤圍造起來的一處以水域為主的風景區。目前,有大小湖塘20多個,連成300多畝的寬闊水面。有九曲石橋橫架湖中,中置雙層瑚心亭,古色古香,頗有江南園林意趣。環湖垂柳,搖綠曳碧,撥云弄月,十分雅致。紅墻黃瓦,掩映于叢林之中;蟲唱鳥鳴,四時不斷。游艇往來,清歌婉轉。為粵東一大名勝。……[詳細]
榕城雙峰寺
  雙峰寺位于榕城區東山蓮花心,與潮州開元寺、潮陽靈山寺并稱“潮汕三大名剎”。始建于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原址在磐溪都雙山,后移建于此。其內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閣、地藏閣、東西長廊,寺中之“壽”字碑(五代希夷先生陳摶書,碑本移刻于肇慶。原碑刻在四川大足縣,全國各地摹刻者頗多),“虎”字碑(清張國梁書)頗足賞味。為古八景之一“雙峰晚鐘”,當夕陽西下,飛鳥歸巢之際,漫步寺中,香煙裊裊,木魚篤篤,鐘鼓聲聲,令人閑逸出塵,陶然忘機。雙峰寺為潮汕地區現存三大古寺之一,現為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揭陽市區馬山巷。始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舊址在磐溪都雙山(今桂嶺鎮雙山村),為法山禪師所創。明初,石山禪師移建於縣治馬山巷今址,乃粵東地區一大叢林。是時寺宇壯觀,佛相莊嚴,茂林修篁。每當夕陽西墜……[詳細]
天山古寺
  揭陽市天山古寺,位于榕城區仙橋辦事處屯埔村境內大湖巖。山明水凈,鐘靈毓秀,2009年申請列入揭陽市“紫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保護范圍,是揭陽市乃至粵東境內屈指可數的融宗教文化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游覽勝地之一。天山古寺故址“天山古廟”,創建于明朝末年,距今約300多年,原系屯埔村善信利用天然巖洞供奉神祇的小廟。巖洞自成一廳二室,其上天然巨石稱“-獻壽”。古廟一側的“觀音閣”亦是一處天然巖洞,因洞上巨石名曰“彩鳳下山”,洞中涼風陣陣,遂有“玉鳳涼風”之美稱。觀音閣供奉著觀音娘娘,香火綿延至今,旺及潮陽、普寧、揭西等縣市。20世紀90年代,由善信集資于天山古廟左前方創建一座四合院式小山寺,名曰“天山古寺”,自此,也有人習慣把大湖巖稱為“天山古寺”。天山古寺四周奇石眾多,如已被發現命名的就有“天山石佛”、……[詳細]
榕城進賢門城樓
  進賢門城樓位于古榕城東隅(今市區新興路口)。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正面朝東。因通抵學宮,取增進賢士之意,故名“進賢門”。城樓建筑分三層,下層為甕城門,中層為城樓,上層為琉璃亭閣,花窗活牖,飛檐翹角,朱欄雕棟,雅致堂皇。明清時為擊柝施更場所,每當晨曦初現,報曉號聲隨風悠蕩,驅散朝霧,迎來朝暉,聲聞全城,自有一股韻昧,即古八景之“譙樓曉角”。景點位置廣東揭陽榕城區進賢門大道……[詳細]
揭陽關帝廟(古榕武廟)
  揭陽關帝廟位于揭陽市區天福路。也稱“武廟”,是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萬歷29年。關帝廟祀關云長,褒其忠義。廟為三進院落四合院布局,正殿為重檐歇山頂。屋脊有花鳥嵌瓷,工藝十分精湛。前廳有八卦形藻井,雕刻有“桃國三結義”等題材的人物畫,為廣東省同類建筑所罕見,有極高的文物價值。中廳兩邊墻壁上嵌有石碑多處。其中有光緒初年福建巡撫丁日昌疏奏慈禧及光緒帝為該廟賜盈額的碑文,對研究關帝廟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古榕武廟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保存了粵東地區唯一的清中期神廟戲臺,是潮汕地區歷史悠久,影響較為深廣的重要的古代宗教建筑,特別是獲得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頒賜的“威宣南海”匾額,均充分顯示該廟在同類古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古榕武廟整體呈對稱院落式布局,從山門、兩廊、拜亭、大殿到后樓……[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AV的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 | 一日本道a高清免费播放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免费久久久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