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豐紅宮紅場舊址 ![]() ![]() ![]() 海豐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紅宮、紅場是海豐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征,位于縣城中心,總面積24000多平方米。她是大革命時期,以彭湃為首的共產黨人領導海陸豐人民建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的革命活動場所,并以紅宮、紅場為中心形成了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成了中國十三塊革命根據地之一。紅宮、紅場于1961年國務院批準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宮、紅場的革命史跡與彭湃的革命功績日月同輝。彭湃1896年10月生于海豐縣城,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是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1924年他受中共中央委派到廣州首創農-動講習所,擔任第一和第五屆主任。他領導了海陸豐人民實行土……[詳細] |
![]() | 銅鼎山旅游區AAAA 銅鼎山位于汕尾市區北郊,主峰海拔高311.9米,景區內林木蔥郁、怪石嵯峨、清溪流瀉、百卉溢香,登山遠望,面朝浩瀚之南海,懷抱品清之瀉湖,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是康體娛樂、旅游休閑的好去處。汕尾銅鼎山旅游區是汕尾市民的后花園,也是游客休閑、度假、運動的首選之地。銅鼎山緊緊圍繞“食、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融入城區地方文化特色內涵,擁有優美風光的同時又富有野趣,深受人們喜愛。銅鼎山位于紅草鎮埔邊,面積120公頃。景區以銅鼎山郊野公園為主要景點,集農家樂、盆景區、景觀林區、酒店區、木屋區、游泳池區等項目為一體,除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外,還設有高爾夫球場、足球場等運動區域。銅鼎山旅游區始建于201……[詳細] |
![]() | 海豐蓮花山AAAA 蓮花山風景區位于海豐縣四季如春的蓮花山脈,海豐八景的“蓮峰疊翠”和“銀瓶飛瀑”之間。游人來此遠足登高,便可見層林疊嶂,連綿不盡,俯仰之間恍如身臨人間仙境,其中海拔1336米的蓮花山脈主峰,是登高賞景的最佳地點。蓮花山風景區以雞鳴寺為主體建筑,該寺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公元1633年,因海豐連續發生5次地震,來此化緣的印真和尚在蓮花山建造庵寺,為海豐辟邪聚福,如今已歷近400年。游人來到蓮花山,不妨選購一些山上特產的蓮花山茶,泡以蓮花山泉水,格外沁人心脾。花山位于海豐縣北部的蓮花鎮內,蓮花山脈是嶺南四大山脈之一,這里是山脈主峰,海拔1377m。主峰方圓5000多公頃。蓮花山主峰高聳,云霧繚繞,旁有銀……[詳細] |
![]() | 水底山旅游度假區AAAA 海豐水底山溫泉莊園位于赤石鎮明熱公路,地處深汕特別合作區核心,環境清幽。莊園占地680畝,在100萬畝原生森林的包容之中,擁有森林、潭、河、谷珍貴自然資源,擁有粵東極大的溫泉池區。這里有68個特色各異的湯池,出水口溫度高達74℃,日涌泉量5000m3,溫泉水偏硅酸、富含氟氡,具有較高的醫療養生價值。華夏五行文化養身池區、芳香花草池區、女士專區天鵝姐姐的御花園、以及喂奶魚池區、漂流河、沙灘造浪池等構成獨特的溫泉身心休憩地。海豐水底山溫泉莊園在100萬畝原生森林的包容之中,擁有森林、潭、河、谷珍貴自然資源,擁有粵東極大的溫泉池區。擁有獨棟別墅酒店群,為你提供超越五星級的度假時光,河畔獨棟美墅、臨水……[詳細] |
![]() | 海豐雞鳴寺 ![]() 海豐雞鳴寺,位于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北部蓮花山森林管理區,距海豐縣城13公里,在蓮花與銀瓶兩山環抱的雞心山上。始建于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高僧印真和尚向合邑縉紳商戶募款所創建,原址在寺對面5里之蓮花山下,因破曉時慈任常聞雞心山有公雞啼鳴,認為靈瑞而遷于今址。1987年,陸豐定光寺釋達觀和尚幾經跋涉,尋到雞鳴寺舊址,決心師承印真復建雞鳴寺。翌年農歷五月二十六日成立雞鳴寺籌建理事會,年底由潮州開元寺釋定持方丈主持,舉行奠基典禮。1989年農歷三月十七日,由開元寺堂主釋弘歉法師和南巖寺當家釋弘如法師舉行重建動工儀式。1999年底,省佛協副會長、光孝寺首座大和尚釋宏滿被聘為該寺方丈。現雞鳴寺已初具規……[詳細] |
![]() | 云蓮寺位于汕尾市海豐縣北部蓮花山森林管理區。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幽雅,背靠崇山峻嶺、懸崖峭壁,左右青龍白虎夾護,前面象鼻山逶迤而來印斗朝拱,遠方公平水庫和紅花地水庫如鏡輝耀。勝地嵯峨.有捧天浴日之奇。寺前茂林藏秀,流泉響奇,沿階而上,賞心悅目。有“羅漢腳”、“金龜望月”、“木魚朝天”等奇巖異石.自然風光雄、奇、險、幽,使人嘆為觀止。寺中還有玄云祖師手植的山桔和油甘樹,至今300余年猶開花結果,生機盎然。并有該寺鎮山之寶——玄云祖師遺傳下來的漢白玉石香爐、石舂臼等文物。該寺主殿圓通寶殿供奉準提菩薩,左右側殿各供奉藥師佛和地藏王佛像,F聘請廣東佛教協會會長釋新成大和尚任方丈,省佛協副會長、大佛寺釋耀……[詳細] |
![]() | 彭湃故居 ![]() ![]() ![]() 彭湃烈士故居座落海城橋-,坐北向南,面臨龍津溪,原始建于清末,主樓雙層,面寬三間12.9米,進深10.9米,前廊子訪西式建筑,樓板加鋪花磚,風火式山墻,總建筑面積266平方米,彭湃同志于1896年10月22日出生,他在這里度過童年和青少年時代。1922年夏,彭湃同志開始宣傳農-動,與妻子蔡素屏一起搬往“得趣書室”居住。1925年3月,廣東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到達海豐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同志、校長蔣介石和革命軍的蘇聯軍事顧問鮑羅庭及加倫將軍曾在此住宿,一起研究工作。1925年6月革命軍回師廣州,敵軍重陷海豐城,故居被焚毀,遺下墻基。解放后,人民政府撥款修建圍墻加以保護。1962年7月7日……[詳細] |
![]() | 得趣書屋 ![]() 得趣書屋是紅色土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座落于海豐縣海城鎮橋-,在彭湃故居東側,坐北向南,面臨秀麗清澈的龍津河,面寬3間12米,深進8米,風火式山墻,旁側有高大遒勁的紅錦,為之增添秀偉的氛圍。得趣書屋之所以成為革命勝跡,是因為它與彭湃的革命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系。1921年繁花競艷之春,彭湃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系畢業回國,同年,他踏著桂菊的芬芳出任海豐縣教育局長,翌年5月5日卻被責為“槁-”撤了職。這使他清楚認識到只有發動群眾起來斗爭,才是革命正確之路。于是,他便開始宣傳發動農-動,并與妻子素屏一起搬居得趣書室。彭湃第一次試驗性的農村宣傳就是在得趣書室開始的。當時蔡素屏雖然還沒有完全弄通彭湃所講的革命……[詳細] |
![]() | 方飯亭座落于海豐縣城北郊的五坡嶺上,五坡嶺現屬彭湃中學校址。方飯亭是一座煞有氣派的八角雙層重檐攢尖頂的古亭,坐西北面向東南。方飯亭臺階下幾米處有一塊寬1.5米、長0.5米的大石碑,碑上鐫刻了“一飯千秋”4個金色大字,踏著分5層34級的臺階而上,就可到達月臺。月臺長20米,寬13米,通高9米,上有8根大柱子支撐亭頂。基座四周為紅色圍墻,高米許。月臺后側還置有一座廡殿頂的小石亭,在大亭庇蓋之下。小石亭建于先,大亭為后所建。小石亭內豎一塊高2.7米、寬0.9米的石碑,上刻文天祥石像。此畫像系明代惠州知府甘公亮從文天祥的家鄉江西廬陵取來而勒于碑上的。碑像上面題刻文天祥的《衣帶銘》:“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詳細] |
![]() | 海豐縣,歷史悠久,以文物豐富而聞名于世,縣城的城隍祖廟是其中之一!0”城隍廟遭受嚴重破壞面目全非。經近幾年來的重建修茸,如今煥然一新。海豐置縣于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h之城池的興建曾數易其址。海豐最先的縣城是在城東的一里,土城,元至正末年廢。其次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陳規任知縣,在城北(今彭湃醫院)筑建城池,縱橫各40丈。24年后的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官任千戶所的馬貼木,奉都指揮花茂之命,重建新城。城高2丈,周圍396丈,雉堞781處,辟4門,上有敵樓;城外環以池,深寬各1丈。辟4門,就是整座城興建四大城門。城隍祖廟立于西門,謂一切皇旨、政令、旌表,俱由此門傳入,又曰……[詳細] |
![]() | 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于1998年經省政府批準成立,主要保護對象為鳥類及其棲息地。2000年被省人大、省政府列入(2000-2009)擬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2006年被國家林業局列入《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優先建設項目和被列入全國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優先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錄。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我國南海之濱的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境內。西距廣州290km、距深圳197km,東距汕頭180km,水路至香港81海里。保護區由同屬黃江河流域的公平區、大湖區和東關聯安圍區組成,總面積11590.5公頃。其中公平區位于黃江河的上游,大湖區和東關聯安圍區分別是黃江河僅有的兩個入?凇[詳細] |
![]() | 鳳翔觀,俗稱“鳳髻庵”或“鳳冠庵”,位于海豐縣平東鎮九龍洞革命老區坑口村北側虎山上,是當時鄰近“十三鄉”群眾崇拜的道教圣地。清乾隆版《海豐縣志》載此山“盤郁幽深,茅庵梵剎、聯絡山脈,居民多持長素,以種茶為業,恍然別有洞天”。鄉民傳述及現存“納租記事碑”等文物考證,此觀在明代建于現址右側,在清初“移民縮界”后鄉火旺盛,進行擴建,遂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租用山上李姓地基,擇址建成兩進三間的道觀模式,內祀“三寶佛祖、三清佛祖、元天上帝、三官大帝、司命帝君、大峰祖師、福德老爺”諸神像,并祀當年主要捐建者“清大檀越主曾公媽”神位及“林桂花長生祿位”等。建至民國,隨著山上生態空間的局限及山民的遷……[詳細] |
![]() | 金竹寺,距海豐縣城l2公里,位于蓮花山鎮銀瓶山南麓的象嶺上。清《海豐縣志》云:“銀瓶山……昂伏乾坎問,縣祖山也。高千仞,狀若瓶,產五色奇花,上有天池,秋冬不涸,春夏瀑落如練”。又云:“金竹庵,在銀瓶山腰,苔石為曲徑,上有瀑泉飛走石間。”該寺歷史悠久,距今400多年,明萬歷年間由高僧印宗募建。因象嶺叢生一種金色的竹林,遂名為“金竹庵”。金竹寺山環水抱,林木茂盛,環境幽美。北有名勝“石庵峽谷”、“第一泉”、“銀瓶瀑布”;東有“鯉魚潭”:西有“七星潭”;南有“洗心潭”等自然景觀。并有開山祖師源敏睿哲普同塔、清末住持浚賢慧禪師塔、清光緒嚴禁山火護林碑刻等古跡,是一個集宗教、旅游、消暑的風景名區。清康熙……[詳細] |
![]() | 海豐縣博物館(HaiFengCountyMuseum)位于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城人民西路,成立于1985年,隸屬于海豐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09年底,新的館址正式布展,免費開放。新館址占地面積182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坐落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宮紅場舊址西側,與文化館、圖書館合稱海豐文化城“三館”,年接待觀眾量約10萬人次,其中青少年約6.8萬人次。海豐縣博物館一樓為臨時展廳,是開展臨時展覽、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二樓為基本陳列《海豐歷史的記憶》,有遠古文明、沿革發展,近代風云和民俗民藝四個方面的內容,通過海豐出土的文物,歷史圖片、場景制作、文字介紹等形式,展示了海豐5000……[詳細] |
![]() | 谷大茂樓位于谷兜村,占地600多平方米,完整時擁有48個房間的大宅,主樓附樓高兩層,兩進深,三個天井,屋頂燕尾飛翹,附樓設有風火山墻。碉樓高達四層,居于附樓主樓相連的后側角,右側附樓碉樓已倒塌。上青磚下麻石的齊整堅固的屋墻,布滿著葫蘆形、拱形、狹長方形的密密麻麻的射孔。墻體厚達45厘米,外為青磚,內則為三合土夯筑。兩重櫳柱麻石大門鑿著上圓下方,在門的兩旁有刻著金錢圖形厚重的門枕石。屋內有門廳、天井回廊、客家敞口大廳。檐下有精美的木雕,后廳和門廊的壁畫書法有美女吹笛圖、美女懷春圖等。樓的主人江達三原為紫金南嶺人,為偽團長。據說欠著不少的命債,請了一個紫金的地理先生廖學云擇地遷家,最終選擇了此地購……[詳細] |
![]() | 南門水庫位于平東鎮北部,集雨面積12平方千米?値烊1759萬立方米,正常庫容1246萬立方米,死庫容79萬立方米。主壩長156米,壩頂高程127.6米,加防浪墻1.2米,最大壩高32.6米,頂寬3.8米。設計灌溉面積933公頃,全部屬平東鎮。水庫泄洪閘設雙孔,凈寬2X2~4米,最大泄洪量101立方米每秒。輸水管為鋼筋混凝土壓力管,內徑1.5米,最大輸水量6.28立方米每秒。壩后電站裝機1臺250千瓦,二級電站裝機2臺500千瓦。南門水庫于1958年冬動工,1959年春下馬,1969年冬復建,由縣主辦組織10多個公社參加施工,1970年4月開始蓄水,同年8月全面完成。南門上下水庫和一二級電站成……[詳細] |
![]() | 平龍水庫平龍水庫位于平東鎮的九龍洞,因屬公平、平東兩社所建,故取名平龍。集雨面積10.6平方千米,總庫容1479萬立方米,正常庫容1220萬立方米,死庫容55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水田240公頃,旱地317公頃,另加計劃開發的海豐塘荒地667公頃。主壩高程60.5米,加防浪墻1米,最大壩高30.5米,壩長500米,頂寬5米。泄洪閘設于主壩北側,為圬工涵洞式結構,設雙孔凈寬2X2~4米,最大泄洪量88.5立方米每秒。輸水管2條,主管1米口徑為鋼筋混凝土壓力管,最大輸水量6立方米每秒。壩后電站裝機2臺250千瓦。淹沒兩個村莊計28公頃耕地,移民244人。工程于1974年8月14日正式開工,1977……[詳細] |
![]() | 汕尾市陸港生態種養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陸港)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金1000萬元,是一家致力于農業產業化、集果蔬種植、魚禽養殖、加工、銷售、科研、觀光于一體的農業企業。陸港在海豐縣平東鎮經營各類耕地、魚塘共11000余畝。其中耕地5000畝,己建成魚塘5000多畝,園林中心200畝,名茶培育中心100畝,年生產蔬菜2萬噸,水產品5000噸,產值達1億元以上,是當地重點的農業產業化企業。2016年春節,陸港投入300余萬領先推出油菜花觀光節,春節期間迎來十余萬游客,日均入園客流多達六千余人,引起多地報紙與電視媒體爭相報道其盛況。油菜花項目的成功舉辦,使公司具有建設生態農業公園的信心。2016……[詳細] |
![]() | 宋存庵位于海豐縣后門鎮鎮北一公里的南山嶺下,它是在綠蔭掩影中的一座兩進三間的殘破廟宇,門額橫書“宋存”兩個大字,這也是宋存庵得名的來由。門額“宋存”兩字,是“江山永在,宋室長存”之意。在殘壁上還保存著兩幅對聯,一幅是:“風雨難磨王者字;君臣猶享宋時山!币环骸耙幌羰ホE;三字寄行人!薄O鄠魉文⿻r,宋端宗與其弟兵敗南逃至此,在巖石下暫往一宿,當夜地震,山搖地動,身邊大臣陸秀夫就奏皇帝在巖壁-寫“壯帝居”三字,使能安寢。明代-莆見川雍蘭到此憑吊古跡,得知往事之后,就在該巖壁題刻“壯帝居”三個大字,旁有落款。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后門鎮群眾集資,以此石刻為中心,修建了這座庵宇,現此石刻……[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