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代:三國·吳類型:古墓葬地址:南昌縣小蘭工業園區(贛發公司院內)簡介:該墓位于原小蘭鄉小蘭村西2華里之西崗山、現為小蘭工業園區的贛發公司院內,占地面積177.8平方米,墓室面積55.43平方米。墓為磚石藻井、攢尖頂式,平面呈十字形,有東西耳室,西耳室后另有一全封閉小耳室,鋪地磚為人字形排列。整座墓葬保存基本完好。19……[詳細] |
![]() | 時代:新晚至清類型:古遺址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生米勝利村鎮龍崗自然村北東臨贛江簡介:常里湖遺址地處生米勝利村鎮龍崗自然村北,東臨贛江,俗稱“精怪塘”,1955年由江西省文物工作隊首次發現,并在遺址內采集到石錛一件、陶桿器一件、印紋陶數十件,1957年被列為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常里湖遺址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0……[詳細] |
![]() | 時代:漢代類型:古遺址地址:江西省新建縣鐵河鄉陶家村簡介:位于新建縣鐵河鄉陶家村。為鐵河赤城古城遺址東的一個內城。四周是黃土堆積的城墻,高3米,底寬5米,呈梯形。古城址南北300米,東西250米,城內是一片高低不等的農田和旱地,以及少數近代墓地。在厚約20-60厘米的文化堆積層中,采集到了夾砂印紋陶片、灰質陶片等標本。……[詳細] |
![]() | 時代:漢代類型:古墓葬地址:江西省新建縣鐵河墾殖場場部西南方的小土山上簡介:位于新建縣鐵河墾殖場場部西南方的小土山上。山高30米,南北向長300米、東西向200米。山上有明顯可見的大小古墓近百處,絕大部分是漢墓。古墓群山腳四周有人工開挖的水溝,形如護城河。山中大小古墓呈四級階梯排列,層次分明,從外向里,從低向高墓葬規模……[詳細] |
![]() | 樂安王墓位于新建縣望城鎮花聯村西約400米龍幡山。樂安昭定王朱奠壘,系寧獻王朱權(明太主朱元璋十六子)之孫。生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正統七年(1442年)封鎮國將軍,景泰三年(1452年)封樂安昭定王,弘治元年(1488年)因疾薨,享年六十二歲,葬于新建縣望城鎮劉坑村花坑山。其娶夫人十,生八子。該墓室用素面青磚砌……[詳細] |
![]() | 時代:現代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廣場西側(八一大道中段)簡介: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館舊址位于南昌市八一廣場西側(八一大道中段),始建于1968年10月,抽調當時全省著名建筑設計專家集體設計,始用名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館,1971年稱江西省展覽館,1973年稱江西省革命歷史展覽館,1978年稱……[詳細] |
![]() | 時代:1922年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地址:南昌市西湖區羅家塘82號簡介:松柏巷天主堂位于南昌市羅家塘82號(原為松柏巷57號),是由法國傳教士孟德良于1922年主持建立,全名為“圣母無原罪堂”。天主堂坐東朝西,占地總面積(含附屬建筑)達10000平方米,后范圍逐漸縮小,現占地面積約為2600平方米,其中教堂……[詳細] |
![]() | 葉挺指揮部舊址位于南昌市蘇圃路1號南昌二中校園內,建筑保存完好,舊址占地面積402.25平方米。葉挺指揮部舊址是一座平面布局對稱的工字形樓房,兩層磚混結構,座北朝南,外墻為青磚綿砌的清水墻,屋面為木人字梁結構,上鋪傳統小瓦。葉挺指揮部舊址建于1925年,為心遠學校教學樓。1927年7月下旬,葉挺率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第二……[詳細] |
![]() | 世大夫第古宅位于安義東南約10公里的西山梅嶺之麓、石鼻鎮羅田村委會羅田自然村內。由羅田富商黃秀文于清乾隆辛巳年(1762年)創建。2006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幢私宅占地面積4400多平方米,主體建筑中有三幢房子,每幢即是單獨的建筑,前后幢又相互依靠,緊貼而建,使之相連接,串在一條軸線上縱向排列著,成為面闊三間進……[詳細] |
![]() | 澄碧湖公園是江西省南昌縣城一座以休閑娛樂為主題的多功能生態公園,于2004年6月1日建成對外開放,供市民休閑娛樂。澄碧湖公園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蓮塘鎮,總面積1500畝,是江西省南昌縣城一座以休閑娛樂為主題的多功能生態公園,于2004年6月1日建成對外開放。公園分南北兩苑,南苑又名文化廣場,面積120畝,四面環水,三……[詳細] |
![]() | 青云譜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區的南部,因境內的“青云譜道院”而得名,有“英雄城南大門”之稱。青云譜為八大山人故居。青云譜原是一處歷史悠久的道院。相傳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周靈王太子晉(字子喬)到此開基煉丹,創建道場,“煉丹成仙”。西漢時南昌縣尉梅福棄官隱居于此,后建梅仙祠。晉朝許遜治水也在此開辟道場,始創“凈明宗教”,易名為“太……[詳細] |
![]() |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AAAA ![]() 李渡燒酒作坊位于江西省南昌進賢縣。該作坊從元代一直持續到近現代。遺址考古勘探面積1600平方米,2002年考古發掘面積300平方米。揭露的文化堆積主要為元、明、清遺跡與遺物。其文化堆積的11個層面分為南宋、元、明、清、近代、現代6個時期,未見南宋遺跡,其余5個時期的釀酒遺跡有水井、爐灶、晾堂、酒窖、蒸餾設施、墻基、水溝……[詳細] |
![]() | 鄧家牌坊坐落在石鼻鎮鄧家村,為黃氏貞節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坐南朝北,高7米,寬6米,花崗巖梁柱,三門四柱,上嵌青石匾額:“柏節清操”。牌坊上鐫刻著龍鳳獅云月及人物等圖案,形象生動,線條流暢。柱額正面鐫刻有陰文楹聯:“數十年冰心一片,百千歲國憲長垂”。為南昌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考黃氏,名桂蘭,系出羅田……[詳細] |
![]() | 京臺古戲臺坐落在石鼻鎮京臺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秋,占地86平方米,坐南朝北。民國六年(1917年)曾修葺一新。1968年重修。臺為四阿頂,磚木結構,平面布局凸字型,內梁架為穿斗式,中設有藻井,采用如意計拱造型,臺高7.8米,寬10米,深8.5米,整個造型具有典型的清代江南農村風味,是迄今保留完好的京臺廟宇……[詳細] |
![]() | 時代:清代類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安義縣城解放路魁星閣舊名青云樓,原位于龍津鎮,在縣治南門內儒學東南,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建,有青云樓閣之稱,為龍津八景之一。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知縣文廉撥款移至縣城外東南隅(今址),更名魁星閣,坐南朝北,后幾經滄桑損毀,1983年至1984年,省文化廳、縣政府撥款3萬……[詳細] |
![]() | 文峰塔原名龍文塔,位于潦河北岸安義大橋東約110米處。始建于明崇禎二年(1629年),由吏部郎中徐大相等倡建,建至五級,款盡停工。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知縣宮大鵬續建七級六棱磚塔,塔形如筆,謂之“文風”,諧音曰“文峰塔”。塔高23米,逐層有板梯迭上,可極目遠眺。1978年,塔頂柱糜爛,縣政府撥款重修,外涂丹堊,恢……[詳細] |
![]() | 營盤山文化遺址代:西周類型:古遺址地址:江西省安義縣石鼻鎮石鼻鎮堎上村東500米簡介營盤山遺址位于江西省安義縣石鼻鎮堎上村東500米,為丘頂平臺,平臺四周土夯成圍墻,南北長78米、東西寬70米,遺址西面高出稻田10米,面積5460平方米。1983年調查并采集到標本有陶墊、陶網墜、陶拍、石錛、石鑿、石棒、青銅斧等。……[詳細] |
![]() | 八保山文化遺址位于萬埠鎮八保山上,面積約2萬平方米。1982年采集到錐形、柱形、扁形器物腳,有云雷紋、Z形紋、圓渦紋和附加堆紋硬陶片;有石刀、石斧等磨料工具。經考證,陶片為直口尊、罐、器、鬲殘片,系商周時期器物。……[詳細] |
![]() | 孫慮城文化遺址安義縣城東郊4公里的鳳凰山上徐自然村北,有三國時期東吳黃武七年(228年),吳王孫權之三子建昌侯孫慮建造的孫慮城。距今1778年。《三國志》及《太平寰宇記》載。黃武七年(228年),孫權之三子-爵建昌候。黃龍二年(230年),吳丞相顧雍、尚出仆射等重臣上疏奏請孫慮應為鎮國大將軍,孫權允準。于是孫慮開府治半……[詳細] |
![]() | 彰靈崗文化遺址位于安義縣城北1.5公里的丘陵地帶,為東經115°32′,北緯28°51′,遺址復蓋面積約為方圓10多華里,1988年在此發現舊石器時代石器,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發掘鑒定為我國舊石器時代石器,距今約5萬年。1988年9月,安義縣食品廠青年職工“考古迷”胡賢鋼,在位于安義縣城北1.5公里的彰……[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