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南昌市旅游

南昌市旅游景點介紹

  鄧小平同志勞動舊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和新建縣。1969年10月,那是在“十年--”的歲月里,受到錯誤批判的鄧小平和夫人卓琳被秘密送到江西省新建縣,住進了南昌步兵學校“將軍樓”(現南昌陸軍學院一號樓)。此后,鄧小平夫婦每天步行20多分鐘,從住地來到當時的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參加勞動,用雙腳在本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條小道,被……[詳細]
  鳳凰洲市民公園,位于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鳳凰洲片區。該公園南起八一大橋,北至贛江大橋,全長3.7公里。規劃總面積約34.5公頃,總投資約1.6億元。綠化種植面積約21萬平方米,設計種植桂花、樟樹、樸樹、櫻花等喬灌木76種,共5800株,矮灌木總面積約33000㎡。廣場鋪裝面積約9萬平方米。設計公廁4座,小火車倉庫、咖啡廳等……[詳細]
  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舊址緊鄰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1938年1月6日至4月4日,中共中央東南分局駐扎于此,負責組織指揮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同時還承擔著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壯大黨的力量,領導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重任。舊址原為鹽商余興慶的住宅,舊址建于1917年,總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08.2平方米,……[詳細]
  蔡家鐵瓦屋位于南昌縣三江鎮南街村蔡家自然村西 。1941年國民黨南昌縣政府遷至南街蔡家,1942年日寇南下侵入此地,村內建筑被毀四分之三。日寇投降后,世界著名橋梁專家蔡方蔭(南街蔡家人氏)任江西省善后救濟分暑工業技術顧問,期間向美國政府申請專款于1946年建造了蔡家鐵瓦屋。蔡家鐵瓦屋的獨特之處在于其是用厚鐵皮軋成瓦楞,……[詳細]
  “北京大學江西分校舊址”位于南昌縣的五星墾殖場梅池村。“文革-”期間的1969年6月至1971年10月,北京大學約2400余名教授、教師和部分家屬,千里迢迢從北京來到此處,接受所謂的“再教育”,在水田里忍受著被血吸蟲感染的威脅,干著繁重的、簡單重復的體力勞動。南昌縣五星墾殖場梅池村現尚存北京大學江西分校所建磚木結構的倉……[詳細]
  “白城鄉公所舊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黃馬鄉白城村街口,坐北朝南,建筑面積243平方米,是左右對稱的穿斗式兩進一天井的木結構建筑。該建筑原由一地主始建于1926年,解放后收歸國有,分給五戶農民居住。后住戶遷出,1953年起,該處成為“白城鄉公所”辦公場所。2005年,由章志峰私人買下。是研究鄉級政權和民居建筑的實證。……[詳細]
  “珠子塔”位于南昌縣三江鎮南街蔡家西約300米(撫河支流圩堤內側),塔體西側緊傍圩堤,東側為旱作菜地。該塔為當地村民早年因鎮水而建,五級六方,青磚構筑。早年塔基被埋在圩堤內,1996年9月將被埋部分挖出,還其真實面目。珠子塔占地面積6平方米,塔檐為疊澀砌法,六翹角,早年每翹角下均掛銅鈴后被毀(經修復后恢復了銅鈴),塔內……[詳細]
  名稱:吳氏家廟時代:明萬歷至民國初地址:南昌縣崗上鎮蠶石村位于南昌縣崗上鎮蠶石村的吳氏家廟,是崗上鎮蠶石村吳姓村民的祖廟。該建筑為明萬歷年間始建,其中第三進為民國五年(1916年)重修。“吳氏家廟”占地面積達2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達1538平方米),為抬梁穿斗式木架構,外墻用青灰色磚砌成。家廟門樓氣勢宏偉,二進“……[詳細]
  “嵩山巖塔”地處岡上鎮興農村圓塘雷家的一個面積約600平方米的竹園內,四面均為翠竹,西側約20米處是該竹園主人的住房。“嵩山巖塔”原名“普陀佛塔”(該塔基下刻的“嵩山巖塔引”已非常明確地言明塔名),但因當地群眾見塔上多刻佛龕、佛名和--,故習慣地稱其為普陀佛塔。據刻在塔基部位的“嵩山巖塔引”介紹,該塔是當地老百姓為了驅……[詳細]
  “雙節坊”位于三江鎮后萬村前中部,建于清光緒丙午年(1906),坐北面南,后連坊宅,占地面積52.5平方米。牌坊為花崗巖石質,四柱三間五樓,正樓頂蓋已無,次樓和邊樓均雙石拱承托。邊樓脊部用魚龍吻。中柱與側柱間的兩層石枋均透雕人物故事,栩栩如生。枋間嵌圖案花板。正樓上枋嵌“圣旨”二字,下嵌“心績雙清”四字,下額枋鐫“萬啟……[詳細]
  “首次擊落U2飛機陣地紀念碑”位于南昌縣蓮塘鎮崗前村(高坊嶺解放軍94981部隊營房內)。紀念碑面向東北,由圓形基臺、底座和碑體三部分組成,通高9.9米,占地面積近100平方米。1962年9月9日上午,一架美制“U—2”高空偵察機由平潭島進入大陸,竄入到鄱陽湖上空后突然掉轉回頭,朝向塘機場直沖過來,意欲從高空拍攝我軍事……[詳細]
  “韶李石門坊”位于三江鎮竹山村韶李村小組中部,坐北朝南,前為一較大型曬場,再南面為一大養魚塘,東、西、北面則為民居。從石門坊背面尚存的門閂石和兩邊八字門墻推斷,該石門坊當為原一棟古建筑的大門部分,因原主體建筑已毀,現僅存該石門坊。石門坊為兩層樓閣式樣式,建筑面積18平方米。左右邊墻呈八字形,紅石立柱,柱上部均雕刻幾何圖……[詳細]
  “黃門都諫石牌坊”位于幽蘭鎮(原渡頭鄉)羅舍下魏村中部,坐北朝南。石牌坊為左右對稱的三披垛兩層樓閣式建筑,四柱三間,內連坊宅。四柱均為方形(磨角)紅砂巖,柱頭上雕刻了六角形紋飾,柱下墊有雕花石礎。兩中柱間另筑紅砂巖門框,門框上部左右各置雀替,下部設門坎。門框與中柱之間和中柱與邊柱中間均砌青灰色磚,下部為紅砂巖石塊。門前……[詳細]
  “后萬古井”位于南昌縣三江鎮后萬村首十八坡旁。“后萬村”原稱“后灣村”。后萬古井位于該村東南側,東邊是撫河支流總贛圩堤,西側系村前鯉魚塘,井之北為后萬村民居。現已將鯉魚塘和其南側的大片綠地連在一起,辟為“萬芳園”。萬芳園內有迪公(萬氏先祖)銅像和萬芳亭。另外,后萬村內還有雙節牌坊、必大之門、金榜棋桿石、十八坡及明、清古……[詳細]
  “八二八招待所一號樓舊址”位于高坊嶺原中共江西省委八二八招待所內,坐西朝東。1969年8月28日,江西省委在南昌縣興建專門接待中央--的賓館,簡稱為“八二八招待所”,毛主席曾多次居住在一號樓。1971年,毛主席在八二八招待所陸續召見許世友、韓先楚、程世清等大軍區--及部分省委書記,提出了“要搞馬克思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詳細]
  “小蘭村墓”位于原小蘭鄉小蘭村西1公里之西崗山,現為小蘭工業園區的桂花村酒店內。墓為磚石藻井、攢尖頂式,平面呈十字形,長寬各為12.6米,高4.75米,有東西耳室,西耳室后另有一全封閉小耳室,鋪地磚為人字形排列。整座墓葬保存基本完好。1978年底,小蘭鄉開山造田時因推土機推開墓頂而發現此墓。該墓早年曾經被盜,清理時在東……[詳細]
  “慶澤流芳坊”位于南昌縣塔城鄉塔城村東萬自然村南部,系明萬歷十一年(1583)建造的村莊總門坊。門坊坐北朝南,平面呈八字形,面闊14.6米,深7米,占地面積約100米。總坊主體為紅石砌筑,四柱三間,青磚仿拱疊澀挑檐,兩層三垛樓閣式頂。坊中部刻“慶澤流芳”四字,右側豎列小字“萬歷十一年秋吉旦”,左側豎列小字“吏部尚書道賢……[詳細]
  “清華大學江西分校舊址”位于南昌縣的五星墾殖場紅井村(原六分場)。“文革-”期間的1969年5月至1971年10月,清華大學約2100余名教授、教師和部分家屬,千里迢迢從北京來到此處,接受所謂的“再教育”,在水田里忍受著被血吸蟲感染的威脅,干著最簡單的、繁重的體力勞動。南昌縣五星墾殖場紅井村現尚存清華大學江西分校所建磚……[詳細]
  青豐山溪遺址位于南昌縣廣福鎮板湖村黎家自然村東邊約360米的一處小山包上,南北長150米,東西寬70米,總面積約10000平方米。臺地北面多為菜地,南面多為墳地。2009年初江西省考古隊為配合“向蒲鐵路”建設,在此處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大量西周時期的陶片。臺地中央被新建的“向蒲鐵路”東西向切開。青豐山溪遺址出土的器……[詳細]
  “前官田民居”位于南昌縣黃馬鄉官田村前官田自然村79號,坐北朝南(偏東20°),面闊12米,進深12.8米,占地面積154平方米。青灰磚外墻,硬山屋頂,紅石大門框,上為紅石挑枋門罩。內部為一進半穿斗式木結構,正堂為兩層。在廂房與正房橫向過道的石灰墻上繪有多幅墨畫,落款為辛亥春月,當為1911年所建。正堂枋下有多幅幾何裝……[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精品 |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网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欧美 | 亚洲AV福利永久看片 |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 | 亚洲日韩欧美黑人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