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端石老坑洞遺址位于高要市金渡鎮硯坑村,始鑿于唐武德元年(618年),歷代有開采。因年代久遠,故稱老坑。又稱水巖,清康熙后又稱皇巖。洞內原有飛鼠洞、東洞、正洞、洞仔、大西洞、水歸洞等洞穴,現存大西洞和水歸洞2個采石工作面。洞內石道是沿緩傾斜硯石層鑿進,形成一個起伏曲折、多變的小型坑道,石道高0.7米至0.9米。老坑洞采石……[詳細] |
![]() | 上清灣古村位于高要城區西北面,臨水靠山,周圍紅墻黛瓦的古民居如繁星點點灑落其間,錯落有致,靜謐閑適。這里有異國情調濃厚的中西合璧建筑天主堂,有體現純樸民風民情的青磚古舍、麻石小巷、漁村古渡、古榕修竹。上清灣優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吸引無數的遠近游客前來探秘,近年來被諸多愛好攝影、繪畫與旅游的人士所青睞,中央電視臺《走遍……[詳細] |
![]() | 槎塘古村位于回龍鎮北的香爐崗東北麓,全村共有83戶,總人數303人,是遠近聞名的華僑村,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村民全是由“九里一坊”儒家文化古村落黎槎村移居于此的蘇、蔡族人后裔。槎塘村是一座典型的廣府村落,規劃布局實用美觀、井然有序,文化底蘊厚重,2012年獲“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詳細] |
![]() | 蜆崗八卦村開村已有650多年歷史,蘊藏著豐富的道家文化,是一個較典型的道家文化古村落。從空中俯瞰,該村像一只巨大的蜆盤在水中,崗頂環村古榕參天,村落的一幢幢房子構成一個個圓圈,結構整齊、地勢天成、圖案優美。該村依據“八卦”原理興建,傳說為諸葛亮的弟子設計建造,又被當地人稱為“諸葛八卦村”。該村祠堂多且密集,沿3千米環村……[詳細] |
![]() | 神符巖的千姿百態可以引人入勝,西流洚的懸崖飛瀑則使你留連忘返。西流洚位于活道鎮逕心村凰崗坪之北。源于與新興縣交界的老香山系大端山麓的大端水,流經洞心、松坑、沙崗,匯合姚村、官塘之水,沿洞尾、逕心、崗坪、上環等村莊,從水口注入新興江。大端水流至凰崗坪,由于地勢急劇下降,分別以20米和50米的落差分成兩級直瀉洚底,形成近7……[詳細] |
![]() | 高要巽峰塔俗稱烏榕塔。位于高要市南岸街道烏榕村烏榕山。明天啟四至七年(1624~1627年)建。該塔位于舊府衙東南方,為“巽”位,故名巽峰塔。為穿壁繞平座樓閣式磚木塔,平面八角形,外觀七級,內13層,高39.2米。塔身各層腰檐與平座均以菱角牙子磚與線磚疊澀挑出。塔腔內設有神龕。底層對邊距10.25米,開7個假門和1個登……[詳細] |
![]() | 茅崗遺址位于高要市金利鎮茅崗村茅崗山南北面的山腳下。年代為青銅時代早期。遺址面積兩萬多平方米。1978年發掘。文化層厚約1米。堆積中含大量貝殼及動物遺骸,包括有蠔、蛤、螺和豬、牛、鹿、羊、象、刺猬、青魚、龜、鱷等。部分動物已屬家養。還有兩個個體的人類遺骸。發現干欄式木構建筑,有三組,平面為長方形,分左右兩排豎木柱,間距……[詳細] |
![]() | 明 高要 文明塔 位于高要市南岸鎮的鎮塘崗,為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肇慶知府鄭一麟為振興文風而建。因與肇慶府學宮文明門隔江相對,故名文明塔;又因建在鎮塘崗,俗稱鎮塘塔。相傳,凡塔上空烏云翻滾,肇慶必生風雨,故又稱雨云寶塔。塔平面六角形,塔身外觀七級,內13層,高45米,為穿樓閣式磚塔。塔基為石砌,塔剎為鐵鑄。底層南……[詳細] |
![]() | 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龍公祖廟座落于鐘靈毓秀的金鐘山,廟中供奉的“護龍神石”因曾護蔭過二人成為君王而聞名天下,有著“神石庇佑開南粵,龍公護蔭出君王”的美譽。龍公祖廟內保存著從南宋期間流傳至今的“千年傳世龍簽”,龍簽由前人依據易數卦理,融匯道、佛、儒三家哲理編撰而成,內容包涵“因緣果報、道德教化、天道陰陽、人道仁義”,每……[詳細] |
![]() | •黎槎古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呈八卦形狀,布局精巧,暗藏洛書河圖的玄機。黎槎古村落位于高要市回龍鎮北面的黎槎崗上。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南宋時期,由于該村沒有水利堤防設施,低洼地帶常受洪水淹浸,所以村民們多將房屋建于山腰上。因該山崗形體似鳳,故又名“鳳崗”。鳳必朝陽,所以村民們都選擇了鳳崗的東面或……[詳細] |
![]() | 紫云谷旅游風景區AAA •紫云谷是端硯的發源地,景區內有古石磨、水車作坊遺址、老坑洞遺址、錯落的瀑布群。景點介紹紫云谷是西江羚羊峽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自然風光十分優美,由于這里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因此許多都市人都把此地當作回歸大自然、保健養生的最佳生態旅游線路。在這里游客可以醉心于優美的大自然風景之中,呼吸山林中清新的……[詳細] |
![]() | 高要有名塔,各塔都有其不同的意義和建筑風格。挺拔向上,具現代氣派的明珠塔和已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塔、巽峰塔呈鼎足之勢,矗立于高要市城區,使這個新興城市增添了絢麗的風采。文明塔始建于明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巽峰塔始建于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成于天啟七年(1627年)。烏榕塔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景區的烏榕崗上……[詳細] |
![]() | 南宋以來,中原戰亂,江南狼煙,趙宋族人紛紛南遷避亂,經紹興、諸暨、福州、潮汕及廣州、肇慶各地,爾后近千年生息繁衍至今,歷盡滄桑。目前僅在高要蓮塘一鎮,就有趙氏一脈20000多人,與其先祖發祥之地東京汴梁(現河南開封)的趙氏后裔人數亦在伯仲之間。蓮塘鎮趙氏家族的始祖趙鼎,乃是宋太祖趙匡胤第15代孫,原籍河南省汴梁縣,大元……[詳細] |
![]() | 高爾夫渡假村位于廣東省旅游名城肇慶市之南岸高要市,由世界名將加利·皮亞(Garyplayer)設計。這個近乎天然的高爾夫球場建設良好,獲得《中國高爾夫》雜志評為“97最漂亮景觀球場”。肇慶高爾夫渡假村于1996年曾舉辦“富豪中國巡回賽”其中一站——“藍帶公開賽”,上述比賽的140位選手皆對該球場有很高評價,張連偉贏得該……[詳細] |
![]() | 民國13年(1924年)4月,端源鄉農民公會在領村陳家祠成立。同年9月改名為端源鄉農民協會,廣東省中央農民部特派員韋啟瑞、周其鑒、黃國俠等參加成立儀式。農民協會辦事處設在陳家祠。該會領導當地農民開展了一場反剝削、反壓迫的革命運動。陳家祠建于明代末期,民國15年被地主武裝人員燒毀,現存門口及其兩側的斷壁殘墻。1927年9……[詳細] |
![]() | 相傳白鶴湖是白諸楊梅水、新橋珠江水的匯合處。湖邊叢生蘆葦,湖中的兩個小土墩上常年都有群居的白鶴在生息。旺季時,白鶴在游戲,滿湖一片白,故名白鶴湖。此湖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因有新筑之新江堤圍穿過,大多變成了良田。后來土人在“三魚旺”塘另設筑一墩給白鶴棲息,并且公議誰也不得捕殺白鶴。直至解放初,人們尚見有成……[詳細] |
![]() | 高要寶蓮寺位于蓮塘城區北面的寶蓮臺小山崗(又稱龜崗)上,距市城區9公里,北有廣東影視城相連,東與神符巖相望,拼成了0一線(寶蓮寺、神符巖、影視城和蓮江線)的游覽之地。據高要縣志載,寶蓮寺建于宋朝開禧年間(約公元1205至1207年),距今已有790多年,屬鼎湖慶云寺的分寺,先后于清康熙18年(1679年)、乾隆35年(……[詳細] |
![]() | 神符巖神符巖是高要境內很有特色的天然風景。據史料記載,高要名勝“首約鼎湖,次曰七星巖,又其次則神符巖之屬”。隨著行政區域的變遷,鼎湖、七星巖已劃為肇慶市的端州、鼎湖兩區,唯神符巖仍為高要所屬。神符巖位于蓮塘鎮荔枝村北面的神符山,距市城區七公里,距廣東影視城僅3公里,有寬闊的蓮(塘)江(口)公路相連,交通十分方便。神符山……[詳細] |
![]() | 位于南岸鎮陳孔村南象鼻山麓,因山體酷似象鼻而得名,自然景色怡人。1993年底已在象山山頂建成高要電視發射中心。景區內古樹參天、林深樹濃,各種植被景觀不勝枚舉。-蒼茫之中,主要是原始次生林,森林覆蓋率達91%以上。山上森林茂密,類型多樣,植物種類繁多,是觀光旅游度假領略回歸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最佳去處。象山是高要市城區最高……[詳細] |
![]() | 河臺淘金游景區中國國內第一個可使游客體驗淘金樂趣,極具特色的新景區,是廣東省首個以淘金為主題的旅游景區。河臺淘金游景區,位于肇慶有華南“黃金之鄉”之稱的河臺鎮內。該鎮一九八九年建成的黃金礦,是國家大型金礦企業,年產黃金一點三噸,占廣東省年產黃金量的百分之九十,是上海黃金交易所七個成員之一。 景區建在該礦中心,是昔日民間……[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