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江門市 > 蓬江區旅游

蓬江區旅游景點

陳白沙紀念館
   陳白沙紀念館占地面積18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800平方米,是一座以保護明代古建筑群為主體的庭院式歷史名人紀念館。該館以建于明代的白沙祠和木石牌樓(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主軸,正前方是白沙先生銅像廣場和陳白沙紀念館的新建牌樓。牌樓內的用地范圍均以圍墻圍繞。白沙祠前的東西兩側,建有書畫廊和碑廊,還有懷沙亭、講學亭、文獻亭、嘉會樓、旅游服務部以及荷花池、泮池等園林式建筑。為弘揚白沙先生的茶文化,兩側的書畫廊均設有茶藝館,方便市民休閑品茗。地址:江門市蓬江區白沙大道西37號咨詢電話:0750-3560075網址:http://www.jmbwg.cn……[詳細]
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
   江門素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作為展示五邑華僑歷史文化和推進江門市文化名市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華博館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該館建成后,將成為五邑唯一的大型華僑博物館,集中展示僑鄉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間藝術。江門市政府將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作為重點文化精品工程來建設,無論是在建筑的外形設計,還是在其內部文化內涵上,都力求達到國內較高水平。經過多次開會討論研究,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最終選址于五邑華僑廣場會展中心東面的3座小會館,建筑面積約為9000平方米。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籌建于2002年,2005年舉辦了館藏文物匯報展,2010年全面落成開放。該館建筑面積約900……[詳細]
江門中山紀念堂
   江門中山紀念堂位于江門市蓬江區倉后街道辦事處范羅崗社區中山公園。中山紀念堂是江門市為紀念辛亥革命和孫中山先生,于1927年興建,1930年元旦落成,隨后經過1950年、1965年、1980年三次修葺。2009年,民革江門市委會提出了重建修葺江門市中山紀念堂的建議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撥款450萬元進行了第四次全面修葺,并于2011年7月22日修繕落成并正式對外免費開放。現建筑占地面積950平方米,由放影室、戲臺、化妝間及觀眾坐席等組成,頂部原為工字鋼梁結構,1950年重修后改為鋼筋水泥結構。201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新寧鐵路北街站舊址
   新寧鐵路北街火車站舊址,位于江門市北街甘化廠職工-區內。車站大樓建成于1928年(民國十七年),為新寧鐵路終點站——北街火車站候車大樓,是目前新寧鐵路唯一保存下來的車站遺址。1998年江門市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新寧鐵路是臺山旅美華僑陳宜禧創建的全國最長的僑辦民營鐵路。1906年4月動工,宣統元年(1909年)和民國元年(1912年)建成了由公益鎮至斗山、公益鎮至新會北街共長104.4公里的干線;1920年建筑成由臺城至白沙的28.6公里的西南支線。鐵路總長133公里,行經臺山、新會、江門,沿路有大小車站46個,橋梁215座、涵洞236個。鐵路的開通,帶動了當地的交通運輸業,促進了地方經濟的……[詳細]
五邑華僑廣場
   五邑,指今廣東省江門市下轄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個縣級行政區。五邑華僑廣場位于江門市蓬江區發展大道,占地81766平方米,分為會議中心、展覽中心和6座會館。6座會館已建成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江門美術館、江門市規劃展覽館。五邑人出洋史可追溯到唐代,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已有新會人隨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自此之后,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陸續飄洋過海到海外謀生。江門市是全國重點僑鄉之一,同潮汕和閩南地區并稱為全國三大僑鄉。據最新的僑情調查統計,江門五邑旅居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300萬多人,遍布全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多數分布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僑胞在海外……[詳細]
良溪羅氏大宗祠
   良溪羅氏大宗祠位于棠下鎮良溪村。建于明代,羅氏后人為紀念南宋時從南雄珠璣巷遷至定居的先祖羅貴而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建,乾隆、道光年間曾進行修繕,清咸豐十年(1860年)由羅天池主持重修,光緒年間又作修繕,至今保持完好。宗祠占地面積2439平方米,建筑面積1370平方米,為硬山式磚木建筑,面寬三間,三進深,山墻櫊檁,為抬深式木結構。前后三進均為十三架梁。屋面船脊布瓦,綠琉璃貼邊。大門及兩側均用青麻石砌制,門楣木匾以正楷刻有“羅氏大宗祠”5字。正門屋檐下墻砌有古代人物故事組畫磚雕,兩側廊門書有“出弟”、“入孝”橫眉。后座兩旁廂廊墻上嵌有碑刻4塊,記載始建、重修年代。祠內的青磚花窗、壁……[詳細]
江門市美術館
   江門市美術館(又名李鐵夫美術館)坐落在江門市院士路五邑華僑廣場內,于2005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2009年10月20日加掛“李鐵夫美術館”。2015年,市美術館進行內部升級改造,于2017年7月進場施工,至2018年12月完工,已于2019年3月20日面向市民免費開放試運行,在試運營期間將舉行“建設大灣區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紀念李鐵夫誕辰一百五十周年:如沐春風一一美籍華人周樹橋繪畫藝術展”等活動。升級改建后的江門市美術館建筑為地上三層和地下一層,建筑面積為12293.76平方米,設置6個展廳(其中有3個固定展廳,3個臨時展廳),展線達到640.76米,同時,設有裝裱修……[詳細]
江門市規劃展覽館
   江門市規劃展覽館位于北新區五邑華僑廣場會議中心首層,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展館以“規劃讓城市更美好”為主題,劃分為序廳、魅力江門展示、展望江門展廳、解讀江門展廳、宜居江門展廳、120°3D影院、陽光公示廳七大展廳,采用多媒體的展示手段,實用、時尚的空間設計風格,展示江門的城市建設歷程、城市建設成就和未來發展藍圖。展覽館齊集“專業決策、科普教育、觀光旅游”三大功能,讓市民和游客了解江門城市發展、參與政府決策多了一道窗口,市城鄉規劃局局長林健生表示:“城市規劃是公共決策,希望借助展館的展示,讓市民親身參與了解城市建設的歷史和日后發展的前瞻,為政府做城市規劃設計建言獻策。”展館還使用了不少高科技……[詳細]
陳白沙祠
   陳白沙祠系為紀念明代理學家陳獻章(白沙先生)詔建于萬歷二年(1574),建成于萬歷十二年(1584)。該祠為四合院式布局,共四進,依次為春陽堂、貞節堂、崇正堂、碧玉樓,每進之間有廡廊相連接,山墻擱檁,青磚土瓦,綠硫璃剪邊。梁架結構嚴謹,造工精細,各朝代均有修葺。貞節牌樓位于江門市郊區白沙村仁賢里白沙祠正前方的木石牌樓。是明成化十三年(1448年)新會縣為表彰陳白沙母林氏的貞節事跡而建,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奉旨重修。貞節牌樓是一座十二柱三間三樓的木石結構牌樓。明樓為布瓦廡殿頂,次樓為布瓦歇山頂,均為綠琉璃剪邊,均以四跳如意斗栱出檐。明樓正面上懸豎刻陽文“圣旨”二字的木匾,枋額厚板橫刻陰文……[詳細]
江門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坐落在繁華的市區中心的小山上,建于1927年。公園內有中山紀念堂、退思亭、燕亭。中山紀念堂與中山公園同建。紀念堂為金字架磚木結構,紅墻綠瓦,堂門口為一六角亭,極富民族特色。建國前因年久失修,堂頂瓦面已剝落不少。1950年江門市人民政府撥款重修,擴建外走廊,紀念堂更加壯觀。中山公園以它獨有的地理位置而深受市民喜愛。每天公園內都有很多市民堅持鍛煉、下棋、納涼、散步,是觀察民風民俗的佳處。登上公園內的山坡,還可眺望江門市容市貌。……[詳細]
星光公園
   星光公園主要采用手印、雕塑和明星墻三種形式展示江門五邑籍歌影視明星的風采,屬于主題公園性質,相對美國的好萊塢和香港的星光大道,展示方式更加豐富,設計更具人性化和互動性。江門市星光公園于2010年落成,星光公園與五邑華僑廣場、會展中心、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院士路毗鄰,共同構成江門的華僑文化展示中心。該園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園區采用手印、雕塑和明星墻等形式展示五邑籍歌影視明星風采,目前入園明星有劉德華、梁朝偉等124位。……[詳細]
司諫進士坊
   司諫進士坊,又稱進士石牌坊,位于江門市江海區荷塘鎮南村。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明世宗為表彰正德辛巳科進士余經所立。據《廣東通志》記載,余經為當地南村人,字朝綱,號石龍,明代正德年間考取進士,曾任刑部給事中、福建漳浦縣丞、甌寧縣令等官職,為官清廉,正直無私,彈劾奸臣,深受世人稱頌。牌坊為四柱三間三樓的科第坊,仿木結構,全石砌筑,懸山頂,檐樓間加飾6贊斗拱,通高8米,面寬10米。正樓豎匾上鐫刻“恩榮”二字,額枋鐫刻有 “司諫”、“大行”等楷書大字及“正德辛正巳科進士余經第”及“嘉靖六年丁亥歲仲春吉日立”等楷書小字,飾以麒麟圖案。牌坊等級和規格較高,目前為我市唯一明代石碑坊,具有較高的文……[詳細]
盧邊盧氏宗祠
   盧邊盧氏宗祠位于江門市蓬江區潮連街道盧邊村。潮連島是西江下游的一個河島,因四面環水,潮汐相連,故稱“潮連”,總面積12.68平方公里,江岸線長18.6公里。從宋朝開始,即有居民在此居住。小島上最多時擁有136座祠堂,目前還存有67座祠堂,僅盧邊村一條街上即集中有10座盧氏祠堂,其中盧氏宗祠的楹聯上寫著“南雄分枝”、“珠璣啟典”等內容;區氏祠堂中也有“珠璣啟胤”、“宗出珠璣”等字樣。盧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成代二十三年(1487年)。清道光七年(1827年),民國二十二年(1933)歷有維修。坐面南向東北,廣三路,面寬26.31米,進深41.27米,占地面積920米。為磚木石結構,,單檐布瓦硬山頂建……[詳細]
瀾石風景區
   瀾石風景區位于杜阮名山叱石之側,從杜阮圩西行僅3公里。此處峰巒起伏,林木森森;瀾湖水深清澈,湖光山色,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瀾石本名“爛石”,并無瀾湖。此處原是一大片低洼冷水田,爛石四散,不堪種植。1958年,杜阮鎮人民大興水利工程,千軍萬馬上“爛石”,手鋤肩挑,在那環山之口,壘起一道4.5萬立方米的土壩,匯集這里的高山流水,造成了今日的茫茫瀾湖。土名“爛石”從此也更名為瀾石了。近年來,杜阮鎮政府水利會利用此處得天獨厚的環境,興建了瀾古歡樂園。在湖邊辟有一游泳場,可供習泳;備有小游艇,麗日藍天,泛舟湖上,碧波蕩漾;有燒烤場,圍爐烤食,情趣盎然;可悠悠垂釣,閑情逸致;有瀾石賓館,背山面湖,內設旅業……[詳細]
名宦家廟
   名宦家廟坐落潮連街道盧邊村,始建于明代,原名為文林郎公祠。清光緒五年(1879年),該祠改名為名宦家廟。此后經過清嘉慶、光緒時期多次重修改建,整座建筑呈現清代建筑風格,結構完整,面貌壯觀。廟共三進,面寬12.5米,深58.55米,占地面積732平方米,建筑面積709平方米。前、中兩座為堂廟式,分別為三柱和四柱穿斗式梁架結構,兩座之間建有一座亭臺,布滿裝飾精致的浮雕木刻;后座為庭院式二層結構的“玉杯樓”,傳說昔日朝廷聘任文林郎的聘賢玉杯藏于此樓,故得名。歷史年代:始建于明代,清嘉慶、光緒時期重修改建占地面積:725平方米建筑面積:709平方米建筑層數:1層建筑門類:宗祠建筑……[詳細]
龔昌榮故居
   龔昌榮故居位于蓬江區白沙街道龍環里58號。2020年,蓬江區人民政府公布龔昌榮故居為蓬江區不可移動文物。2021年,江門市人民政府公布龔昌榮故居為第八批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該故居被認定為江門市黨員教育基地、江門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江門市國家安全教育基地。龔昌榮(1895—1935年),江門水南人,曾化名鄺惠安、鄺福安,后改名龔昌榮。1925年,龔昌榮前往廣州參加省港大-,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擔任香港“打狗隊”隊長,同年10月奉命調到上海,擔任由周恩來直接領導的中共中央特科紅隊隊長。因被叛徒出賣,于1935年被國民黨反動派-。……[詳細]
江門東湖公園
   東湖公園是一個以湖光山色、綠色生態環境、自然景觀為主的旅游勝地。東湖公園寬闊的湖面上,有風格各異的柱橋、五拱橋、亭橋、單拱橋、曲廊橋,潺潺流水的山澗溪、氣勢磅礴的疊水瀑布,以及大型游樂設備、游船、兒童戲水池、游泳池等娛樂項目,讓人流連忘返。地址:江門市蓬江區港口路7號類型:湖泊城市公園游玩時間: 建議2-3小時開放時間:5:00-23:00門票信息:門市價:3.0元交通 乘坐2、19路公交車在東湖站下車即可 ……[詳細]
江門海關舊址
   江門海關舊址位于江門蓬江區海傍街江門海關大院。始建成于190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粵海關在此設置征稅口。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九月,辟為通商口岸。光緒三十年(1904年)三月成立江門關。根據民國22年(1933年)繪制的《北街江門海關地段平面圖》記載,原海關占地2.05萬平方米。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江門海關舊址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洪圣公園
   介 紹 洪圣公園位于潮連鎮的北面,臨西江,公園是于1984年在原洪圣殿的基礎上擴建而成。面積為一萬五千余平方米,公園設計雅致,造型美觀。人工湖面廣闊,湖心亭通連兩岸,欄桿曲徑,岸邊垂柳,桃紅李白,亭臺閣榭,相映成趣。古樹常青,綠草如茵,時花滿園。公園內主要歷史景點有洪圣殿、慈母亭、四眼井等。廣東江門市……[詳細]
啟明里
   啟明里是江門市城區13個百年華僑古村落之一。1914年,華僑黃黎閣在此首建啟明樓,片區由此得名“啟明里”。往后,歸僑陸續在啟明里購地建房,人氣鼎盛,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當時的原住民陸續搬出,近百棟老宅年久失修,歸于沉寂。2019年11月,江門市區啟明里、南芬里首批外立面動工升級改造,同步進行的還有廣場建設、三線下地、巷道維修、交通優化等工作,啟明里片區修舊如舊,活化利用后,如今成為了江門市民及外地游客的打卡地。……[詳細]
全部蓬江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综合精品网站动漫 | 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 | 日本天码AⅤ片在线电影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 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在线 | 亚洲一二三级看视频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