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乳源瑤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乳城鎮育才路一號文化大樓,主要經營文物保護、收集等業務。博物館主要經營文物保護,收集,保管,鑒定,展覽,業務培訓,考古發掘等業務主要經營文物保護,收集。參觀信息9:00-17:00(周一閉館)2020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三級博物館。……[詳細] |
![]() | 觀瀾書院位于韶關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新書房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占地約1500平方米(一說1000平方米)。四進四合院布局,青磚木結構。一進拱秀門(門樓筑成風火墻式,門上方用磚砌成菱形和方形墻欞,鐫“拱秀門”3字,拱秀門后面是“紫微門”)二進觀瀾門,三進明德堂,四進資深堂;有三個院墀,其中之一為蕓香院……[詳細] |
![]() | 劉天錫墓位于乳源縣侯公渡鎮九仙寨下舂嶺山頂,墓建于南宋,以石塊壘筑。東北向,占地約200平方米。劉天錫,字夢征,號東齊,原藉江西清江人。南宋貶官韶州任司理,宋乾道三年(1167年)創建乳源縣治于虞塘、兼攝縣政四年。宋乾道七年韶州知府周舜元贈匾曰“開乳元勛”![詳細] |
![]() | 五代 乳源 大漢韶州云門山大覺禪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師碑 位于乳源瑤族自治縣云門寺內?逃谖宕畤蠞h大寶七年(964年)。碑高2.6米、寬1.3米、厚0.22米,石灰石質。暈首浮雕雙龍和一枚方形篆體印,書《大漢韶州云門山大覺禪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師碑》20字。碑文楷書陰刻,共3433字,記述云門祖師文偃禪師經歷,南漢王……[詳細] |
![]() | 廣東乳源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縣境內的西南部,地理概貌為由南向北呈狹長型廊道走向,大致范圍包括南水湖環湖公路及其周邊第一層山脊集水面。整個濕地公園東西垂直長約為10.0公里,南北垂直寬約為18.7公里,規劃總面積為6283.7公頃,以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森林組成的復合濕地生態系統為主體,在中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詳細] |
![]() | 廣東天井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位于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西北部。323國道從森林公園服務區橫穿而過,距乳源縣城33公里。是山岳型自然風景區。天井山因天井主峰有一潭常年不枯的“天井”而得名。天井山森林公園總面積5593公頃,區內有千米以上山峰68座,其中位于廣東屋脊的天井主峰海拔1705米。擁有南嶺亞熱帶植物山地矮林奇觀和高質量……[詳細] |
![]() | 南水狩獵場位于乳源縣城西南約16公里的南水水庫湖畔,有著廣東第一家天然狩獵場。獵場內的山林地貌幾乎未經開采,生態資源十分發達,綿延無盡的大小十余座山嶺中,遍布松樹、油桐、竹子等天然灌木,是狩獵愛好者獵捕野豬和其它小型飛禽走獸的好地方。狩獵場倚南水水庫而建,湖光山色中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來此狩獵游人大都選擇在景區附近的酒……[詳細] |
![]() | 天籮是1981年被發現的,1988年以前,是沒有人能夠下到通天籮底的,但自1988年,來自英國和法國的洞穴 探險者憑藉他們的探洞技術和裝備首次征服了通天籮。后來,韶關的一批探險愛好者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作為首批闖入的中國人,他們進入了通天籮的神秘地底世界門票 門票17人民幣景點位置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縣大橋鎮……[詳細] |
![]() | 親水谷景區屬于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的內部景點。親水谷游道全程3.3km,舒適平緩,老少皆宜。經歷了一上午長途乘車勞累,下午安排以輕松為宜,故先游親水谷是也。山高林密,谷深水淺。溯溪而行,鳥在林中啼,水在澗下鳴,益顯環境之幽靜。下午烈日當空,走動中汗流浹背,但不覺煩躁,皆因空氣之清新!景點位置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縣南嶺國家自然![詳細] |
![]() | •云門峽,是漂流、拓展、野戰、旅游休閑、溯溪探險、祈福聚會的理想之地。景點介紹乳源云門峽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坐落在世界過山瑤之鄉,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境內,與著名的千年古剎云門寺一起同屬于云門寺佛教文化生態保護區中的兩個精品旅游項目。景區內奇峰林立,空氣清新,森林植被覆蓋率高達89.3%;全年……[詳細] |
![]() | 天景山仙人橋風景區地處乳源瑤族自治縣洛陽鎮境內,景區內生態原始,景色迷人,共有十多個景點開設,景觀奇特,風景秀麗,是一個集山水溶巖、西京古道、仙山瓊閣等美景于一體的文化厚重的仙境般景區,是休閑觀光、科學探險、避暑度假的理想勝地。景區地處乳源縣洛陽鎮境內,總面積12平方公里,是往乳源大峽谷的必經之地。景區內既有號稱“天下……[詳細] |
![]() | 云門山大覺禪寺,簡稱云門寺,位于乳源瑤族自治縣縣城北6公里的慈云峰下,是我國佛教禪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門宗的發祥地。云門寺創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門宗始祖六祖慧能九傳弟子文偃禪師所建。公元928年,南漢王劉龔賜額“光泰禪院”,后又改為“證真禪寺”。至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南漢王劉長敕封文偃禪師為“……[詳細] |
![]() | 廣東大峽谷AAAA 廣東大峽谷位于乳源縣西南68公里的大布鎮,峽谷長達15公里,谷深300多米,屬石英砂巖。峽谷頂部的地貌平緩,一溪從谷始端的梯級樣的崖層飛流直下200多米的谷底,形成氣勢磅礴的埕頭瀑布。有一條坡度達50度斜角的1386級石階的“通天梯”可達谷底。谷溝壑縱橫,奇峰林立,古木參天,構成一幅巧奪天工的山水畫。乳源大峽谷具有雄、……[詳細] |
![]() | 必背峽谷漂流是一條充滿瑤族風情的旅游線路,必背瑤寨地處韶關乳源瑤族自治縣的崇山峻嶺之中,瑤寨散布,蘊藏著獨有的民俗習慣,瑤胞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在漂流前,還可欣賞“上刀梯”、對瑤歌等瑤族歌舞,再喝一杯“認親茶”。是一條充滿瑤族風情的旅游線路,必背瑤寨地處韶關乳源瑤族自治縣的崇山峻嶺之中,瑤寨散布,蘊藏著獨有的民俗習慣,……[詳細] |
![]() | 賢坑石英鐘門得利壇——坐落在賢坑林場的溪流上,兩座高約十余丈的山對峙,猶如兩扇門欲作關門之勢,故稱石門。石門中有一溪流穿門而過,并在門腳下冒出一股清流積聚成水潭,清澈見底,形成天然的游泳池,周圍樹木茂密,灌木碧綠,松濤行韻,如歌似碧,景幽清靜。在石門邊有一平坦的巨石,稱為“得利壇”,舊時,這里的瑤民們以打獵為生,他們每……[詳細] |
![]() | 盤安杉古墓——位于必背鎮桂坑尾以北約4公里的大坪山上。墓為散石壘筑,高90厘米,寬2.2米,坐西向東。瑤族《家先單》記載,安杉原居湖南,幾經遷徙,到此定居,距今20多代,約600年。近年來,東南亞和美國的許多瑤族后裔,確認盤安杉墓為其0墓。……[詳細] |
![]() | 黃龍景區地處必背鎮,距縣城約60公里(公路里程),楊溪河水從崇山峻嶺中蜿蜒流過,景區內群峰滴翠,層巒疊嶂,赤壁倒懸,險峻無比。且處處可見青松立于巖石側,飄逸的修竹,恬靜的河水,大山的豪放,丹崖的剛烈,造就了一副如詩的山水國畫。黃龍景區屬石砂巖的高山狹谷地貌,奇峰、絕壁和怪石形成了各種景觀,有黃龍、黃鳳、仙女問金龜以及酒……[詳細] |
![]() | 雙峰寺遺址——位于縣城西雙峰山麓,為北宋天平興國(976—984)年間,由廣悟禪師創建,敕賜“雙峰山興福寺”,其聲譽僅次于云門寺,該寺經過北宋元二年(1087年)和明代成化五年(1469年)兩次重建,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數度維修。至民國時期,雙峰寺已是風……[詳細] |
![]() | 東華寺遺址——位于洛陽鎮白竹管理區東坪小仰山,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一度僧徒眾多,昔小釋迦仰的禪宗道場。……[詳細] |
![]() | 桂花潭——位于云門寺后山,因分一、二、三潭,又稱飛泉三疊。瀑布從30余米高崖飛瀉而下,形如玉帛。水聲轟鳴,霧氣縈繞。潭周三面,石壁聳立,其形如盆,直徑20余米。潭水清底,深達2米有余。云門寺后山有個桂花瀑,瀑下有個桂花潭,那里潭水清澈、是云門寺很著名的景點。桂花潭一位于云門寺后山,因分一、二、三潭,又稱飛泉三疊。瀑布從……[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