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太原市旅游

太原市旅游景點介紹

  錄古咀臥龍堂位于陽曲縣黃寨鎮錄古咀村中部。據梁架題記,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現存主體結構為明、清時期建筑。院落坐北朝南,二進院落布局,南北長35.3米,東西寬16.6米,占地面積約586平方米。中軸線上有戲臺基址、獻殿、臥龍殿,兩側有一、二進院東西配殿,東南隅有古井1口,一進院內散落石碑2通,柱礎石若干。戲臺遺……[詳細]
  鐘崗遺址位于陽曲縣黃寨鎮官圪垛村北鐘崗臺地上。東西寬約500米,南北長約400米,分布面積約20萬平方米,屬新石器時代、東周時期文化遺存,地表采集有龍山文化時期的泥質灰陶籃紋陶片,東周時期泥質、夾砂灰陶繩紋罐、鬲殘片。鐘崗遺址所在的官圪垛村位于黃寨鎮南部臺地區,西望棋子山,東距楊興河約2千米,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詳細]
  西殿村遺址位于陽曲縣東黃水鎮西殿村北臺地上。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寬約200米,分布面積約40萬平方米。遺址北側斷崖上暴露有一厚約0.5~1.8米的文化層,采集有仰韶文化的夾砂繩紋灰陶片等遺物。地表采集有龍山文化時期的泥質紅陶籃紋罐底和夾砂附加堆紋灰陶片等遺物。西殿村遺址所在西殿村,地處陽曲縣中部平川,東望紅峗山、兩……[詳細]
  南崖上遺址位于陽曲縣黃寨鎮大屯莊村南約1.5千米的南崖上。遺址東西長約230米,南北寬約220米,分布面積約5.06萬平方米。在遺址斷面上發現2處文化層,1座灰坑。文化層1位于遺址西北側斷崖,長約29米,厚1~1.5米,由于雨水沖刷斷為數段,采集有夏代的泥質、夾砂灰陶繩紋罐殘片。文化層2位于遺址東北側斷崖上,長約7米,……[詳細]
  思西遺址位于陽曲縣泥屯鎮歸朝村于思西村之間,泥屯河東岸臺地上。東西約140米,南北約700米,分布面積約9.8萬平方米。屬新石器時代(廟底溝、仰韶晚期、龍山晚期)、夏代、戰國文化遺存。地表采集物比較豐富,有廟底溝類型泥質紅陶黑彩弧線三角紋缽殘片、仰韶文化夾砂紅陶素面罐口沿及泥質褐陶尖底瓶口沿殘片、龍山文化晚期夾砂灰陶繩……[詳細]
  大盂慈仁寺,原名天仙圣母廟,位于陽曲縣大盂鎮大盂中學東側。創建年代不詳,現存主體結構為清代建筑,2007年重建。坐北朝南,二進院落布局,南北長80.24米。東西寬32.94米,占地面積2643.11平方米。中軸上建有山門、過殿、正殿;軸側有十字歇山頂鐘樓、鼓樓、東西廂房、東西垂花門、東西配殿和二進院半環形圍廊、井亭。過……[詳細]
  惠庵寺位于陽曲縣泥屯鎮白家社村東南。坐北朝南,現僅存正殿,占地面積約117.61平方米。1996年7月陽曲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殿:建于石砌臺基之上,高0.7米。通面闊11.85米,通進深9.93米。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筒瓦屋面,五檁無廊式木構架。前檐柱頭施五踩雙昂里轉五踩雙翹斗栱,平身科明間……[詳細]
  北社西林寺創建年代不詳,據寺內現存碑文記載,清順治四年(1647)、雍正四年(1726)、乾隆五十五年(1790)均有修葺。院落坐北朝南,階梯式三進院落布局,占地面積約470.97平方米。二、三進院建于高臺之上。中軸線上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有戲臺、門樓、過殿、正殿,門樓東側為鼓樓,西側鼓樓已損毀,僅存基址。戲 臺:坐南朝北……[詳細]
  東黃水圣母廟位于陽曲縣東黃水鎮東黃水村東部。創建年代不詳,現存主體結構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一進院布局,東西寬32.9米,南北長53.2米,占地面積約1751平方米。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建有過殿、正殿,東西兩側分列有廂房、配殿、上院廂房和正殿東西耳房。過殿:坐南朝北,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筒板瓦屋面,灰陶脊飾。前……[詳細]
  壽昌寺位于陽曲縣東黃水鎮大漢村西部。創建年代不詳,現存主體建筑為明代遺構。整體院落坐北朝南,二進院落布局,東西寬25米,南北長44.89米,占地面積約1122平方米。中軸線有獻殿基址、正殿,兩側為一進院東西配殿。獻 殿:原為面闊三間建筑,現僅存臺明基址及部分土坯墻體。正 殿:磚砌臺基,高0.9米。通面闊14.6米,通進……[詳細]
  太原解放紀念館又名牛駝寨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太原市東山牛駝寨,這片土地當年曾是解放太原的主戰場之一。牛駝寨地勢陡峭,溝壑縱橫,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太原門戶”之稱。六十年前,閻錫山曾把它作為四大軍事要塞之一,重兵設防。我人民解放軍在解放太原戰役中,經過浴血奮戰,終于占領了牛駝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閻錫山在山西長達……[詳細]
  崇善寺大悲殿時代:明至清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崇善寺大悲殿位于太原市迎澤區崇善寺街9號,原為隋煬帝行宮,唐初稱白馬寺,后改稱延壽寺、宗善寺,后來又叫新寺,明代時,更名崇善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第三子朱棡為紀念其母,在原寺基礎上進行了擴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被火焚毀,僅存主體建筑大悲殿。大……[詳細]
  白云寺俗稱南十方院,在太原城區東南8公里的紅土溝。它在我市諸多十方院中,以規模宏大、布局別致、環境幽雅而著稱,列為十方院第一。它是全太原市有名的景點之一。此寺利用土溝高低地勢鑿修磴道,拾級而上是山門殿,殿額高懸“白云寺”三個貼金大字,左右門的門楣上 書“真境”和“光寐”。寺前置石獅一對,給人一種幽深肅穆之感。殿內四角塑……[詳細]
  北方神武大帝所在------北極宮距省城5.5公里,位于新晉祠路東側西寨村內,西距晉陽湖0.5公里。北極宮亦稱真武廟,供奉著道教北方大神真武大帝。始建于明朝初期,占地9000平方米,氣勢莊重雄宏。20世紀90年代,有全真教龍山派傳人落腳北極宮,將北極宮修葺一新,成為省城旅游觀光和了解道教歷史的景點之一。……[詳細]
  血染的風采-----赤橋赤橋村歷史久遠,原名石橋,因豫讓刺趙襄子未果自刎,鮮血染紅石橋而得名――赤橋,又叫豫讓橋。豫讓生活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三家分晉之際。為給宿主智伯0,他做了刺客,演繹了一段世人稱為義刺的真實歷史故事。士為知己者死格言出于此處。《戰國策》、《史記》均有記載,唐人胡曾有詩豫讓酬恩歲已深,高名不朽……[詳細]
  1988年春夏期間,在位于晉陽古城西北3公里的龍山腳下發掘出土了一座春秋末期的大墓,墓的葬制、規模及陪葬品的豐厚精美,為近年考古所罕見。大墓形制如斗狀,木槨的上下鋪有石頭和木炭,槨的上部,木炭、礫石、夯土層次十分清楚。就是人們所說的石積炭墓。墓主人使用三層套棺,相隔成頭箱、棺箱、邊箱、足箱,放置陪葬物品,并有三具死者陪……[詳細]
  隋代虞弘墓位于晉祠鎮王郭村南,1999年夏,村民王秋生在清理門前便道時發現,被國家文物局定為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墓葬為磚砌單室墓,帶斜坡墓道,墓室平面呈現弧邊方形,殘存漢白玉石槨、八角形漢白玉石柱、石雕供養人頭像等。石槨呈現仿木結構的建筑形式,由槨座、槨壁、槨頂三部分組成。特別珍貴的是,在槨座和槨壁四周,雕……[詳細]
  太原市長春觀始建於元朝,俗稱上廳觀,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乃是丘處機之第五個徒弟,著名道長宋德芳號披云子所建,曾重建龍山昊天觀,以及增鑿龍山道教石窟。目前太原市長春觀屬于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太原市晉源區南城角村長春觀,位于晉源街道西南,毗鄰晉源新區(晉源區人民政府),東鄰新晉祠路,西鄰舊晉祠路,交通便利、地勢優越。長春觀……[詳細]
  九龍國際滑雪場九龍國際滑雪場(Internationalskiingspacesofninedragons)是山西省內規模最大、滑雪條件及專業技術力量最強的旅游滑雪場,目前已躋身于全國主要滑雪場的前列。其位于榆次烏金山鎮,滑雪場選址在黃河文化影視基地的中心,地處太原市與晉中市的交匯處,海拔高度900米,地貌地形開闊,地……[詳細]
  太原市展園名為“晉韻園”,其整體布局借鑒了太原園林的傳統手法,巧用地形疊山理水,以高低錯落的水體景觀和自然起伏的山石景觀突出太原園林建筑的造型特點和園林植物的風韻,表達了太原包容性和多樣性的文化傳統,體現了太原園林“造型優美,體量適中,做工精細,文化深厚”的造園風格。 全園圍繞自然式水池———“晉水”展開景觀序……[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 色爱区综合激月婷婷视频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丝袜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