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石家莊市旅游

石家莊市旅游景點介紹

  新樂市承安鎮有一處高臺古跡———玉皇廟,坊間又稱“火神廟”。每年四月廿八,這里都要舉辦盛會。鎮里鎮外絡繹不絕的信眾跪拜的不是破檐殘瓦、蓽戶0,而是大唐貞觀年代流傳下來的仙風道骨。雖說,現在高臺上的大殿屬元代遺物,已經所剩無幾,但清代的規模曾是“廟宇四十余間,神像七十余尊,戲臺三座,周圍群墻一百丈有余。”幾通光緒年間的石碑分列在古柏樹下,筆畫明晰的銘文赫然顯示,重修廟宇的功德剛剛做了一百年。……[詳細]
新樂文廟大成殿
  新樂文廟位于新樂市原承安鎮鎮中學校園內。始建于唐末,幾經興廢現有建筑乃永樂丙申歲(公元1416年)重建之遺物。 新樂文廟是明、清新樂縣(今河北省新樂市)的縣學文廟,位于舊縣治所在的承安鎮,在鎮中學校園內。文廟始建于唐代,現存大成殿及崇圣祠,均為明洪武年間所建。大成殿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前設月臺,建筑有明代風格。殿后有崇圣祠三間,單檐懸山頂。……[詳細]
行唐縣上南莊烈士陵園
  行唐縣上南莊烈士陵園位于行唐縣九口子鄉上南莊村北,占地面積30畝。1945年5月1日,由冀晉軍區、冀晉第四軍分區、三十團、中共行唐縣委、縣政府、行唐支隊修建。陵園內有革命烈士紀念館、抗日烈士紀念塔、烈士林、烈士墓區、江真烈士墓碑等組成。陵園內安葬烈士228名。2009年新建行唐縣革命烈士紀念墻,鐫刻著2808名烈士名字,供人們瞻仰憑吊紀念。2015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軍區命名為“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2001年2月7日,行唐縣抗日烈士紀念塔被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行唐文廟大成殿
  行唐縣文廟位于河北省行唐縣,始建于明天啟五年(1625年),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四十六年(1707年)、六十年(1721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均有重修。文廟是設饌祭孔的場所,每年春秋兩季,縣府的主要官員,都要到文廟行“釋奠”禮。學童入學和年青知識分子考中秀才后,也要到文廟行“釋菜”禮。文廟建筑群以大成殿為中心,以南北中心線為對稱軸,由南至北有:照壁(萬仞宮墻)、泮池(泮池左右分別立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石碑。在清-取秀才的稱“入泮”),泮橋(又名狀元橋)、欞星門(為三間四柱的木牌坊)、前殿、東廡、西廡、大成殿和后殿(明倫堂),以及宰牲房、神廚、神庫等建筑。主次建筑,錯落有致,渾然一體。文革期間遭破壞,現僅存大成殿,位于縣城東南行唐中學院內,……[詳細]
165、封崇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封崇寺
  封崇寺,這座位于行唐縣城內的古建筑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我國古建筑專家譽為珍貴的古代建筑之一。據清康熙十九年(1680)《行唐縣新志》的記載說明,生活于隋開皇年間法號崇辨的僧人因修行有道被皇家敕封,并在行唐主持寺廟;而“清嘉慶十九年重修封崇寺碑記”的記載則說明,隋幾百年后的宋雍熙時,崇辨大師雖早已作古,卻“仍舊顯靈,護佑蒼生”,受到善男信女的香火供奉,這引起宋主的推崇,在宋主的敕封下,道濟院更名為封崇寺。該寺始建于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均有重修。早在1936年10月,我國建筑教育和建筑歷史研究的開拓者、一代宗師劉敦楨先生曾來到行唐進行古建筑調查,以三天的時間詳細測繪了封崇寺,后來寫成《……[詳細]
166、升仙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升仙橋
  行唐縣升仙橋坐落在舊縣城西門外護城河上,始建于唐代。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重修,是一座并列砌筑的單孔弧敞肩石拱橋。長15.3米,寬6米,橋面到河底高4.7米,主拱劵用20道單劵并列砌筑,現存跨徑11.3米,中間高2.7米。主拱兩端各負小劵,用8道單劵砌筑,跨徑2.45米,拱矢0.5米。大劵和小劵的劵臉右石上均有雕刻。升仙橋與趙州安濟橋、永通橋結構基本相似,被譽為安濟橋的姊妹橋。現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詳細]
朗公和尚塔
  朗公和尚塔現位于河北省元氏縣蟠龍湖度假區內的蟠龍寺中,此塔原在孟村與趙堡兩村之間的農田中,1998年移到蟠龍寺內保護,古塔建于元代至元廿四年,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東韓臺古墓
  東韓臺古墓位于元氏縣東韓臺村。為漢代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萬坡頂遺址
  萬坡頂遺址位于贊皇縣城西側高地上,當地人俗稱“萬坡頂”。該遺址平面近似長方形,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5米,面積約615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情況復雜,厚約3米,未經正式發掘。遺址地勢高度由北偏東部向三面遞減,東部破壞較為嚴重,有一條寬6米的道路穿過遺址,其他部分保存良好。近年來,遺址內曾出土石斧3件,穿孔石刀2件,石鏃2件,石鐮1件,殘石刀片8件,出土陶器多為泥質灰陶,陶片紋飾有繩紋、籃紋、劃紋、曲折紋、方格紋等。經專家認定,該遺址為—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李氏墓群
  贊皇李氏墓群又名北朝趙郡李氏家族墓。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西高村南的崗坡地。河北省贊皇縣西高村南的崗坡地發現了一處有9座古墓組成古墓群,目前已發掘4座,另外5座還在發掘清理中。根據出土的墓志和文物,專家初步推斷該墓群為北朝趙郡李氏家族墓。據考古專家介紹,該墓群規模大、排列有序,是目前已發現少有的北朝大型家族墓地,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歷史意義;出土隨葬品豐富、組合清晰、紀年明確,是北朝墓葬研究的標尺。根據發掘出土的李希宗、李希禮墓志及《魏書?李順傳》判斷,1號墓應為北魏驃騎大將軍、定州刺史李憲的衣冠冢,南面一排西向東依次為李憲次子東魏司空李希宗墓(2號墓),三子東魏國子祭酒兼給事黃門侍郎李希仁墓(3號墓),四子東魏給事黃門侍郎李騫墓(4號墓),五子北齊瀛州刺史李希禮墓(5號墓)。趙郡李氏是我……[詳細]
171、李憲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憲墓
  李憲墓,是北魏驃騎大將軍、定州刺史重臣李憲的墓穴。北魏驃騎大將軍、定州刺史李憲一直被趙縣人民視為自己的驕傲,李憲去世后葬在現趙縣高村鄉段村村東,如今李憲墓已成了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許家郭漢墓
  許家郭漢墓,原稱“廉頗墓”,位于趙縣楊家郭村東,許家郭村北200米處。墓丘高達7.5米,南北長達60米,東西寬50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墓表封土部分完好,侵蝕破壞不大。墓丘南坡遺存二殘石龜跌座,傳說系明、清縣吏為“廉頗墓”所立碑石,但碑失無存。經古墓出土的文物看,屬西漢陪葬品,所以“廉頗墓”顯系訛傳。后鑒定它是一西漢大型古墓,墓主人可能是一位相當有身份的武職官員。該墓高大,占地寬廣,雖曾被盜,但仍具有相當的歷史、藝術及文物價值。1993年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趙縣宋村遺址
  宋村遺址位于趙縣趙家莊鄉宋村西700米處。遺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116米,東西寬75米,面積約9000平方米,文化層厚度5米。因早年挖土,遺址四周呈斷崖狀。據《趙州志》壇廟載:“西林寺在宋村西,崗高聳而上平廣闊二十余畝。”今崗約存13畝,四周挖去很多。崗上現存元代西林寺六角磚塔、殿址和殘石佛。塔東有一土丘,相傳為李左車墓。 土崗四周暴露很多陶片,曾采集到商周陶鬲口沿、陶鬲足、石鐮、石斧、石鏟等。此地夏屬冀州之域;商為商王直統地(《唐云明考古論文集》);西周屬高邑轄地;春秋稱棘蒲(今趙縣城),先后屬鮮虞國、晉國;戰國初歸中山,后屬魏、趙;秦屬鉅鹿郡,漢置平棘縣,屬冀州刺史部常山郡所轄。此遺址有明顯的商周文化層,大約戰國以后廢棄。元代在遺址上修建了西林寺。宋村遺址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考古……[詳細]
禪林寺舍利塔
  禪林寺舍利塔位于河北趙縣高村鄉西大里寺村,距縣城約二十公里。古塔建于元順帝至正九年(1349年),全稱“禪林寺主持普明凈慧大宗師桂嵓和尚舍利之塔”。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幾經顛簸終于來到西大里寺村,在熱心村民的指引下很快找到古塔,然而原址僅存有古塔的須彌座部分,原來94年古塔曾經被盜,周圍村民聽到動靜嚇走了盜賊,部分古塔構件被盜賊帶走,還有一部分拆下沒來得及帶走的塔身現存放于村民家中,后來這伙盜賊被抓,追回的塔身存放于縣文物部門。好端端一座古塔已經被分割三處,縣文物部門曾打算把古塔遷移至趙州橋公園內保護,因遭村民反對而未能實施。現存于原址的須彌座市八角形,各面雕刻有伎樂及裝飾花紋,可以看出石塔雕工精良。為防止再次被盜,村民在須彌座周圍修了一圈矮墻保護。希望這座身首異處的古塔能夠早日恢復……[詳細]
各子墓群
  各子漢墓群位于河北省趙縣東北部各子村一帶,墓群以各子村北為中心,分布在西北至東南長約8公里、寬約5公里的區域內,包括各子村、宋城村、大馬村等村莊。據有關資料記載,各子古墓群封土高大,多為多室磚墓,結合墓群出土器物分析,各子墓群的主人當是漢代,傳說為宋子侯(許姓)及其家族墓。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漢墓群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文物普查表明有古墓43座,現存36座,其中25座己受到人為破壞。從破壞的古墓看,多屬東漢時期。……[詳細]
瑜伽山摩崖造像
  瑜伽山摩崖造像 平山縣縣城西40公里南冶村西的瑜伽山上,現存摩崖造像三處,一處在香爐谷,一處在寺嘴,處在嶺西的菩薩洞,大小佛像74尊。 香爐谷中的彌勒閣始建于唐末、金代重修,內依石崖雕善跏坐佛一尊,高8米,敷搭雙肩袈裟,右擺吊搭于左肩上,衣紋流暢挺拔,面部圓潤豐頤,姿態柔和,作說法手印,表現了高度的雕塑技巧。……[詳細]
封龍山石窟
  封龍山(元氏縣與鹿泉市交界處)石窟,現存兩處,一處在封龍山西麓的西石堂院,一處在封龍山東麓的東石堂院,東石堂院窟內造像己毀。西石堂院有窟三個,自西向東依次為一、二、三號。一號窟即三世佛窟,主龕坐佛為釋迦牟尼佛,右龕坐佛為未來佛彌勒佛,左龕坐佛為過去佛阿彌陀佛。窟內除三尊主佛外,四壁還刻有90多個小佛龕。二號窟為千佛窟,坐像為釋迦像,窟內四壁自上而下雕刻一排排、一組組縱橫交錯的小佛,共847尊。從雕刻內容和手法看,該窟開鑿略晚于一號窟,約在唐代前期。三號窟為涅盤窟,窟內刻釋迦牟尼涅盤像,從雕刻手法看為北宋年間所刻。西石堂院東側崖壁上刻有“武平三年秋禮”6字,是石窟始鑿于北齊的有力證據。……[詳細]
正豐礦工業建筑群
  正豐礦工業建筑群井陘礦區正豐礦工業建筑群是石家莊乃至河北十分珍貴的近代民族工業歷史文化遺產,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史一部活的教科書。正豐礦是我國最早興建的近代煤礦之一,1912年北洋政府總理兼陸軍總長段祺瑞吸收閻錫山等十余人集資,成立正豐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段祺瑞指派其弟段祺勛出任總經理。當年廠方聘請德國設計師,按照西洋風格建成總經理辦公大樓、德國工程師專用辦公大樓等建筑。從設計到施工,要求嚴格,所有建材都好中選優,暖氣片、瓷磚等都從德國進口。當地人稱之為“段家樓”。2013年5月,正豐礦工業建筑群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張村西周遺址
  西張村西周遺址當地俗稱“霸王崗”。遺址東西長350米,南北寬31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在進行科學調查、鉆探前,此處經常發現銅箭鏃、銅帶鉤等遺物,尤其是1978年和1982年發現的兩座墓葬(1號墓、2號墓)出土了刻銘青銅器、玉器、車馬器等重要遺物。1978年通過對遺址的鉆探以及從采集到的遺物分析,遺址本身內涵包括西周晚期至東周時期的文化層。1號、2號墓均位于遺址中部。隨葬品中以鑄有銘文的鼎、尊、卣、簋等青銅器最有價值。其銘文揭示了周初軝國的地理位置,證實了周初始封邢侯之國的地域,以及邢國與北戎的關系。2件臣諫簋,分別出自1、2號墓。兩器形制、大小、紋飾、銘文行款均同。應該是出自同一范模鑄造,后分別隨葬于1、2號墓。簋內底鑄銘文,由于銹蝕嚴重,有些字跡已漫漶不清或難以辨識,現存59字,主要內……[詳細]
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屬院校博物館
  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屬院校博物館,是河北省為數不多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之一。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新館于2006年7月開工建設,2006年12月竣工。館址位于槐安東路136號石家莊經濟學院校本部內,建筑本體為五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3080平方米,由于恐龍體積龐大,四層和五層連通,五層為環形回廊。石家莊經濟學院前身為宣化地質學校,1971年升格為河北地質學院,1996年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曾經隸屬于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2000年劃歸河北省管理。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前身為宣化地質學校地質陳列館,于1954年開館,館長是解放前曾任河南地質調查所所長的留美學者張仁鑒先生。當時展出面積400平方米,館藏標本約一萬塊;1956年陳列館由黃景民負責,展出面積擴大至800平方米,19……[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少妇福利 | 性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 | 日本免费综合网...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 日本天堂免费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