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寧市江南公園AAAA 南寧市江南公園立項于2011年1月,規劃總建筑面積900畝,項目估算總投資19979.68萬元,公園地址位于南寧市江南組團中心,緊鄰江南區行政中心和南寧國際貿易物流中心,西臨壯錦大道,東靠南糖鐵路,南臨江南區政府,北接規劃中的亭洪路延長線及湘桂鐵路線。公園總體布局以山體為背景,以湖面為中心,打造一處具有生態防護林帶和城市濕地的生態園林景觀。:江南公園附近交通路線(13路、96路、40路),具體以交通部門發布的公交路線為準。……[詳細] |
![]() | 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AAAA ![]() ![]() 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植物標本園、中國唯一陰陽合一的佛教圣樹—菩提樹、中國第二大滑草場、廣西最大的森林野戰俱樂部,以及蝴蝶奇石館。良鳳江森林公園位于南寧市南郊友誼路,距市中心14.5公里。整個公園由菩提大觀園、植物王國、游樂世界三部分組成,細分為:菩提佛光、雙獅拜佛、樹木家園、陽光部落、八卦水域、休閑河州、雨林天簌、熱情地帶、綠島龍珠、原始群落等十個各具特性的景點。可滿足游客游覽、燒烤、登山、劃船、垂釣、游泳、森林浴、會議、度假、科普、科研、文化娛樂、集體活動等不同需要。是林業部批準成立的廣西最早的國家級森林公園,面積約七萬多畝。位于南寧市南郊,距市區7公里,市區往機場的公路橫貫……[詳細] |
![]() | 揚美古鎮AAA免費 揚美古鎮位于左江下游,三面環江,距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約30多公里,水陸交通方便,自南寧乘船,沿邕江上行30余公里,入左江,便到了揚美古鎮。古鎮建于宋代,因水運之便而興起,也因水運式微而沉寂,經歷了上千年歲月。初時,由羅、劉、陸、李四姓建造,因荊棘叢生,白花滿地,取名“白花村”。后來狄青平蠻,各方人士前來,逐漸發展,因清溪(即左江)環繞,揚波逐流,便易名“揚溪村”。后來,隨著時代發展,思想進化,人心向美,便更名“揚美村”。揚美在明代得以發展,到了清代更是一片繁華。興盛時,揚美有8座碼頭,“大船尾接小船頭,南腔北調語不休。入夜帆燈千萬點,滿江鈺閃似星浮”,成為重要的商埠,是方圓近百公里的商品……[詳細] |
![]() | 海王生命與健康科普館AAA 南寧海王生命與健康科普館坐落于南寧經開區友誼路南寧海王健康產業園內,是深圳海王集團實施“大保健戰略”重點打造的集生命科學、健康理念、營養知識于一體的國內首座全民健康教育科普中心。海王科普館建筑面積共9000平方米,內設有追求生命永恒展廳、感悟生命之愛影院、探尋健康奧秘展廳等16個功能區域。健康館運用全息投影、U形投影等尖端科技,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現人體結構、人類與疾病斗爭歷史和健康知識,仿佛穿越時空走廊,探尋健康奧秘。展館設有VR體驗、健康知識問答等生動有趣的互動式體驗區,來賓只需輕觸屏幕就能深入了解健康知識;戴上VR眼鏡就進入人體微環境,細致了解人體細胞活動。展館還設有健康檢測區,可進行常規體……[詳細] |
![]() | 向陽紅現代農業莊園AAA 向陽紅現代農業莊園明陽向陽紅現代農業莊園地處南寧吳圩空港經濟區核心區,是南寧地區最大的集櫻花觀光和高效水果種植于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觀光園區,嚴格按照星級標準進行規劃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現代農業莊園,努力做到園中有景、景中有樂、四季有果。現已成為廣西首個融合櫻花休閑生態旅游的高端水果種植示范園,創全國沃柑株產和畝產最高及投產最早、品質最優、連片種植規模最大、設施配套最完善、綜合技術最高的沃柑產業園,被農業部授予國家沃柑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創建單位。農場繼續通過以農業切入點,以精品水果種植為突破口,以景觀打造為基礎,引入泛旅游產業,形成旅游休閑為導向的土地綜合利用開發,打造集水果種植采摘、農業體驗觀光、……[詳細] |
![]() | 南寧市華南城景區AAA 南寧華南城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南區沙井大道56號,東臨沙井大道,南臨富樂西路,西臨羅文大道,北臨定津路,距南寧火車南站3公里,距南寧吳圩機場15公里,交通條件優越。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488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額超過120億元人民幣,由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南寧華南城是一個集建材家居、紡織皮革、電子電器、化工塑料、汽車配件、日常用品、東盟小商品等交易中心于一體,涵蓋紡織、服裝、皮革、皮具、電子、化工、塑料、印刷、紙品、包裝、東盟小商品、工業原料等數千個產品門類及相關產品專業物流倉儲設施,配套星級酒店、寫字樓、住宅等的物流城。立足南寧、面向西南、輻射東盟,將建成品種齊全、現代化程度高的……[詳細] |
![]() | 南寧市邕江南岸公園位于邕江大橋南端,毗鄰江南大道和星光大道,總面積19.97公頃。綠地面積約9.04公頃,綠地率48.66%。2003年5月1日向市民免費開放。2016年5月11日由南寧市濱江公園更名為南寧市邕江南岸公園。 舊園區 位于邕江大橋南端,面積3.95公頃,1983年動工興建,1986年建成開放,園內主要景點有飛瀑迎春、弧廊噴泉、花鳥館、母子湖等。2005年由于星光大道和江南大道道路擴建,弧廊噴泉、花鳥館等景點已拆除。 新園區 南接江南大道河堤,北至邕江南岸江邊,西起北大橋,東至桃源橋,呈帶狀分布,以邕江大橋為中心,分東區和西區,總長約1.45公里,南北最寬150米,最窄20米,東區……[詳細] |
![]() | 介 紹 鳳凰湖原名大王灘水庫,位于南寧市邕寧縣那馬鄉蓮花村境內,是南寧市最大的人工湖泊。是一個將風光和山水、情意和歡樂融合而成的好去處。 鳳凰湖原是一處水流湍急的河灘,古代曾在這里建有大王廟,因此俗稱大王灘。1958年-時期,政府組織人民在這里興建水庫,將水攔在鳳凰山下,蓄水量達五億四千萬立方米,可灌溉20多萬畝農田,養殖大量鮮魚,不但變害為寶,還由于美麗的水光山色,成了一處旅游風景區,人們以“鳳凰湖”稱之。 鳳凰湖由外湖、里湖和數不清的汊湖組成,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9公里,面積約為2460萬平方米。 游覽指南: 到鳳凰湖游覽,一是游艇游湖,坐在艇上一面吹著習習涼風,一面欣賞湖光山色,……[詳細] |
![]() | 淡村黃帝廟淡村黃帝廟位于福建園街道淡村砂場附近,江南大道外的邕江邊。廟宇建于宋代以后,具體年月已無從稽考。南寧歷年出版的地圖均標有淡村黃帝廟的方位。宋皇祐五年(1053),宋仁宗派樞密副使狄青率大軍南征儂智高,黃帝的后裔隨軍征戰或戰后移民至嶺南,但只有定居南寧淡村的后裔建起轅帝館(后改名為黃帝廟)。至2005年,在國內僅有20多座黃帝廟,淡村的黃帝廟是廣西惟一的一座。黃帝廟有兩次重建的歷史:1943年日寇侵占南寧期間,將黃帝廟拆除。抗戰勝利后,數百名村民和愛國志士捐資30萬元,重建黃帝廟,于1946年9月竣工。“0”期間“破四舊”,又將黃帝廟拆毀。2002年3月8日,村民數百人集資1萬多元再次……[詳細] |
![]() | 淡村明代民居淡村明代民居位于福建園街道淡村二里三巷28號。據村民陸秋友老人的《陸氏族譜》記載,明朝嘉靖年間,陸氏平原始祖陸大鄂遷居到南寧市淡村,萬歷年間在淡村始建此兩進結構的磚瓦屋,后傳其子陸一健、其孫陸萬曜、曾孫陸樹棟,至今已歷經11代,歷史超過400年。解放后,陸家第十二代仍聚居在此民居中。1980年后,因家族人口過多才慢慢分居出去。陸秋友介紹,此間祖屋在1938年和1944年曾兩次被日本侵略軍駐扎,而且是日軍軍官住所。日軍駐扎時,曾用3匹軍馬拉過祖屋二進的頂梁柱,但頂梁柱紋絲不動,日本人恨得用馬刀連劈幾次柱子,但由于頂梁柱是非常結實的材料,馬刀只在上面留下幾個刀印,刀印至今仍清晰可見。在……[詳細] |
![]() | 百益·上河城創意街區,坐落于南寧市江南區亭洪路45號,占地面積約105畝,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米,以原南寧絹紡廠舊廠房建筑為載體,秉承“存表去里、整舊如舊、翻新創新”的設計理念,改造成集文化創意園區、展覽演藝、小劇場、工業文化長廊、非遺生活館、藝術酒店、音樂酒吧、創意零售、特色餐飲等于一體的情景式文化體驗創意街區,塑造注重場所精神的24小時開放式街區,是潮玩、潮拍、潮食、潮購圣地。百益·上河城創意街區秉承“存表去里、整舊如舊、翻新至新”的設計理念,以邕城舊廠房建筑為載體,將老廠房打造成集工業、文化、非遺、潮玩、潮購等于一體的情景式文化體驗創意街區,成為煙火氣、文藝范和潮流范兼具的人氣打卡點,實……[詳細] |
![]() | 南寧市濱江公園位于邕江一橋南端,毗鄰江南大道和星光大道,總面積19.97公頃,其中舊園區3.95公頃,新園區(江濱休閑公園)16.02公頃。公園綠地面積約9.04公頃,綠地率約48.66%。園區建設:舊園區位于江南大道南側,始建于1980年7月,是南寧市較早的一批城市公園。園內設有飛瀑迎春、巖石湖、游樂園等休閑景點。經過幾十年生長,園內綠化覆蓋率較高,植被層次豐富、長勢茂密,主要以大王椰、假檳榔、秋楓、火焰花等亞熱帶鄉土大樹為骨干樹種,綠樹成蔭,郁郁蔥蔥,景色優美。新園區(江濱休閑公園)南接江南大道河堤,北至邕江南岸江邊,西起北大橋,東至桃源橋,呈帶狀分布,以邕江大橋為中心,分東區和西區,總長……[詳細] |
![]() | 新屋村鎮海廟新屋村鎮海廟位于江南街道新屋村三里,始建年代已無法考究。明代以前,在距此不遠的邕江邊,曾建有一座如土地廟般大小的廟,廟名“鎮海”,意為鎮壓洪魔。現鎮海廟址原為皇族祭祀之地,未有廟名,只有簡單的木架結構房屋。為防止皇族的馬匹踐踏附近的禾田,村民集資在此修建廟宇,取代原在江邊的鎮海廟。由于邕江河水泛浸、日寇侵華、“0”時期等原因,廟宇多次被毀。自明代崇禎十六年(1643)以來,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雍正五年(1727)、乾隆三十九年(1774)、光緒十年(1884)、民國3年(1914)、民國35年、2004年等年份,歷代村民及各界人士都曾多次捐款修繕祠廟,重塑神像塑像,重修廟……[詳細] |
![]() | 蘇氏清代民居蘇氏清代民居位于原亭子鄉白沙1組228號,清朝舉人蘇元初于道光十四年(1834)所建。該宅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8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正屋、側房、天井及后院組成。正屋為三進兩井的傳統式樣,前兩進保留清代建筑原貌,為單檐硬山式磚木結構,蓋小青瓦,疊瓦屋脊,紅磚地面,面寬3間,進深兩間。正間立邊貼式梁兩排支承屋面荷載,梁下砌磚分隔出廳堂和耳房,耳房四面磚墻,窗戶細小。前一進設雙開大門,門上懸掛“文魁”匾。民國17年(1928),蘇氏后人蘇誠任廣西公路管理局局長后,將原第三進拆除改建為三層硬山曲式磚木結構樓房,建筑面積360平方米。設有懸挑陽臺,雙開玻璃窗。室內地面鋪紅……[詳細] |
![]() | 梁烈亞故居梁烈亞故居。位于江西鎮揚美村。梁烈亞系揚美村人,父子兩代追隨孫中山從事推翻清朝封建統治革命活動,父親梁植堂在孫中山領導的鎮南關起義中犧牲。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月,黃興、王和順、黃明堂等聚集在揚美村梁植堂家中開會,布置桂南各地開展推翻清朝統治的武裝斗爭事宜。民國9年(1920)3月,廣西籍-人在上海成立“改造廣西同志會”,旨在推翻陸榮廷在廣西的統治,梁烈亞等14人被推為干事,并派人回廣西發動民軍和會黨武裝起義。其故居解放后被保存下來,共有兩進。2001年12月被市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是南寧市最早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3處名人故居之一。保護范圍:以故居主體建筑四周圍墻墻基為基線,……[詳細] |
![]() | 漢墓漢墓位于江西鎮三江村西側小姑嶺頂部。1988年12月該村農民修建曬谷場時,在距地表約2米深處掘出部分青銅器、玉器、陶器。經調查,器物出土時依次排列,坑中的填土為黃褐色,與周圍的土色有明顯區別,器物分布在長約2.5米、寬約1.5米范圍內。器物已殘破,可辨認的有:銅劍1件,長約65厘米,圓首呈喇叭形;扁莖一串;銅鼎一件,盤口、扁圓腹、口沿外附索形環耳一對,外壁殘留煙垢;殘銅片1塊;殘玉片3塊,兩面飾云紋和乳釘紋;夾砂陶片4塊,為灰褐色繩紋陶。根據器物出土排列情況和特征,這些器物為墓葬中的隨葬品(因墓坑遭嚴重破壞,型制無法查考),其年代屬西漢時期。……[詳細] |
![]() | 古思朗靈大王廟古思朗靈大王廟位于那洪街道古思村,距槎路口約10公里(舊南寧至吳圩公路旁),建于南宋以后。1939年11月遭日軍摧毀。現廟是于1985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建有朗靈王殿1座、神臺2幫。1994年9月又增建神門1座、神獅1對、廊亭16間。進入廟門,有一副對聯曰:“大樹參天幽雅森林遺古跡,王恩似海汪洋恩澤潤全球”,十分醒目。在朗靈王殿碑上刻有“仁忠義勇關帝廟,都目朗靈祖王位,精忠報國岳王位”。供奉儂智高、關羽、岳飛三位古代人物。自古以來,來此地供奉祈禱的人士絡繹不絕。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是大王廟的誕日,來此廟供奉的人士有時多達3萬人。……[詳細] |
![]() | 揚美村烽火臺揚美村烽火臺。位于江西鎮揚美村左江邊,距江面20多米高,相傳此烽火臺過去為“青磚堆砌而成,高約一丈,呈煙囪型”(如今只留傳一塊圓型的灰褐色大石頭),是起于憑祥附近,途經廣西、廣東,終點為福建廈門的烽火臺帶其中的一個點,與此相隔4公里的擺堂(已墾為農田)和三江口宋村還有烽火臺。在左江下游的沙井、亭子一帶山嶺上也修筑有烽火臺。這些烽火臺已有900多年的歷史。鑒于邕州一帶戰事連綿,北宋統治者修筑加固各個關隘,并在邊境要地筑起多處烽火臺。……[詳細] |
![]() | 廣西省土改工作團第二團團部舊址位于江南區江西鎮錦江村麻子畬坡,時代為1951-1952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09年,廣西省土改工作團第二團團部舊址被公布為廣西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