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 > 拉薩市旅游

拉薩市旅游景點介紹

161、葉巴寺
葉巴寺
  葉巴寺葉巴寺,在拉薩市之達孜縣境內,位于縣駐地以北、拼河北岸的幫堆鄉葉巴村的葉巴山麓,海拔4000米。葉巴寺,始建于7世紀,由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王妃芒薩墀姜所建。據《衛藏道場勝跡志》記載:“葉巴寺的大殿中供設有阿底峽尊者用過的盤子,盤內有用阿底峽鼻血畫的佛像,還有十六尊者(即十六羅漢)的殿堂等都是靈異素著的圣跡。”贊普墀祖德贊(803~841年。亦稱“熱巴巾”,漢籍作“可黎可足”,又稱“彝泰贊普”。815年即位。執政期間,崇信佛教已達登峰造極地步)時期在葉巴寺建有佛塔。郎達瑪(唐譯“達磨”,又稱“吾東贊布”。836~842年在位)時鄭喀·白季云丹被害,并剝其皮,即供于葉巴寺內。刺殺朗達瑪的拉隆·巴季多吉亦在葉巴寺修過道。后弘初期阿底峽(982~1054)在此住過,他的大弟子俄·勒比協繞在此地弘……[詳細]
虎頭山水庫
  虎頭山水庫 虎頭山水庫位于拉薩東北的林周縣境內,是鳥兒們的主要夜棲地。水庫,兩面夾山,背風向陽,沼澤里水生植物豐富。和南部林周的大多數村莊一樣,這里以農耕為主,成片的農田相連,收割后的殘秣撒落在田間地頭,頭年的莊稼桿堆在空地上,成了鳥兒們休息時天然的窩。過季的荒草東一叢西一叢,成了小巧的鳥兒們藏身的好地方。廣大農田里收獲后的殘秣,更是鳥兒們越冬時的主要食物來源。湖邊大片的濕草甸沼澤地是黑頸鶴、斑頭雁等水鳥越冬的重要夜棲地帶。……[詳細]
普央崗欽峰
  普央崗欽峰普,為敢于之意;央,意為石板、石片;崗欽,是大雪之意。普央崗欽,實指敢于斗爭的石板大雪山區域的人們。據說當地人曾打敗過藏政府-,故名。在拉薩市林周縣境內,位于縣城以西。山麓有天然牧場和農田。種有青稞、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放牧有牦牛、綿羊、山羊等牲畜。……[詳細]
藏族民居
  藏族民居藏族是文化發達、歷史悠久的民族,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條件的差別,其民居式樣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特點。藏族民居廣泛采用平頂式樣,利用當地塊石砌筑或利用夯土建筑,同周圍粗獷雄渾的環境格調相協調。藏族民居大多依山坡而建成三層樓或二層樓,上層是經堂和廁所。中層為生活間,下層作牲畜房或雜物間,有時亦圍以院落。院墻亦用石砌或土筑。裝飾集中在屋面與廊下,集中而強烈。民居群落形成了錯落而統一的景觀。……[詳細]
165、杰堆寺
  杰堆寺杰堆寺在林周縣境內,位于措堆鄉拉康村旁。于1012年由尚那囊多杰旺秋創建。其布局為一方形封閉式庭院,殿內壁畫遍布,屬晚期格魯派風格。院內東側寺碑立于1240年,系當年入藏的蒙古軍隊為毀寺之罪孽,把此廟重新加以修葺,為表懺悔之意而立此碑。碑文為“勸導世人崇信佛法,習經中觀,集利益廣眾之計,取分內之造化。杰堆寺中的造像碑杰堆寺有一通造像碑,碑為青灰色石質,頂呈形,兩側及背面規矩平整,底部向前凸出,雕鑿成覆蓮,既是像座作碑座,通高1.38米,寬0.95米,厚0.09米,座高0.2米,寬0.米,座長與碑寬相同。全碑只有正面造像,中央主尊為強巴佛,1.16米,柱狀高寶髻,頂有花蕾,髻中央雕有一塔,細眉慧眼,面清秀,餅狀耳環,裸上身,搭飄帶,以項鏈、臂釧、手鐲等為飾,下螺紋短裙,扎腰帶,右手當胸,……[詳細]
林周拉薩河
  林周拉薩河拉薩河藏語稱“吉曲”,意為“快樂河”、“幸福河”,亦稱“邏些川”、“克曲”、“機虔河”、“吉楚河”、“機楮河”、“吉特楚”、“藏江”。在拉薩市境內,位于西藏中南部。拉薩河發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嘉黎里彭措拉孔馬溝,流經那曲、當雄、林周、墨竹工卡、達孜、城關、堆龍德慶,至曲水縣。自源頭始向西北流經彭措帕爾和鼓措臥瑪兩小湖,流人彭措。出彭措后稱麥地藏布,至桑曲匯入口以上為上游;以下稱熱振藏布,至直孔為中游;直孔以下始稱拉薩河,為下游段,至曲水縣附近注入雅魯藏布江。落差1620米,平均坡降2.9%。。徑流補給以雨水為主約占48%,冰雪融水約占29%,地下水約占23%。是雅魯藏布江中游一條較大的交流,全長495公里,流域面積3176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28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0立方米/……[詳細]
167、邦達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邦達倉
  昌是藏語是家族的意思。邦達昌,指的是邦達.陽佩、邦達.熱嘎、邦達.多吉三兄弟在西藏區內外、國內外商業活動的總稱。從民國初年到50年代末,邦達昌是云、貴、川、藏著名的商號,在印度、緬甸、尼泊爾、不丹等國家也很有名。……[詳細]
拉魯濕地國家自然保護區
  •世界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城市天然濕地,每年引來大批鳥類,景色優美。景點介紹拉魯濕地國家自然保護區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濕地,屬于蘆葦泥炭沼澤。濕潤的氣候和豐美的水草在高原上十分難得,每年引來大批赤麻鴨、黃鴨、西藏毛腿沙雞、斑頭雁、棕頭鷗、戴勝、百靈和云雀等各種野生鳥類,另有少量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頸鶴在此嬉戲。這處世界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城市天然濕地,也是中國唯一的城市內陸天然濕地。被譽為拉薩的“大氧吧”,有“拉薩之肺”、“天然氧吧”之稱。每年的11月,數千只不同種類的候鳥將集中趕來拉魯濕地越冬,包括黑頸鶴、斑頭雁、赤麻鴨、白鷺、白骨頂、胡兀鷲等珍稀瀕危鳥類的棲息地和越冬地。拉薩拉魯濕地位于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西北角,地理坐標為東經90度5分,北緯29度40分,區域平均海拔3645米,……[詳細]
降曲林寺
  降曲林寺,在拉薩市之曲水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北的拉薩河下游地方,風景秀雅。降曲林寺,由噶舉派藏巴嘉熱·益西多杰于1189年創建。據說初建寺時,適聞雷聲,藏語呼雷為主,后遂以主名寺。從此寺所出傳承即稱“主巴噶舉派”。主巴噶舉創始于帕木竹巴的弟子林熱·白瑪多吉,形成于林熱·白瑪多吉的弟子藏巴嘉熱·益西多杰,后來又由藏巴嘉熱的兩位弟子洛熱巴(1187~1250)和郭倉巴(1189~1258)分別形成上主巴和下主巴。林熱·白瑪多吉生于娘堆(今江孜縣)地方,屬下林麥家族,“林熱”意為林麥家族中一個能穿布衣御寒的人。他的父親嘉布甲哇波是一位通曉許多密咒修法和以醫卜為生的人。幼時取名“白瑪多吉”,童年時即已學會書法和念誦;17歲時在軌范師林師處受居士戒,后從師格西俄瑪塘巴出家為僧,修習覺敦禁戒苦行,又到色……[詳細]
賽林郭倉寺
  賽林郭倉寺,在拉薩市之林周縣境內,位于縣駐地以北、達龍鄉與旁多鄉之間的浦曲村北面。賽林郭倉寺,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的上主巴系郭倉巴的住錫地。寺內有達隆巴·桑結雅軍(1203~1272,本名桑結雅軍饒-,達隆寺的第三任堪布,屬于達隆噶舉派法統,故稱他為“達隆巴”)的住房和坐靜室。郭倉巴·袞波多杰(1189~1258),意為“怙主金剛”,是宋代藏傳佛教高僧,主巴噶舉上主巴的人創始人。他生于山南洛扎區的魯穹地方,父名曲洽孟扎,母名索毛華金。他幼年善于唱歌,少年時任舞蹈拔拔希(師傅),人稱“拔希端智僧格”(教師成義獅子)。此間,他從軌范師瓦俠聞習《道次第》從軌范師裕毗瓦學習(在今江孜縣境內)拜師藏巴嘉熱出家為僧,取名“袞波多杰”,研習《四瑜伽》、《方便道導釋》、《十四根本墮罪》等教法;22歲時到止貢寺向……[詳細]
171、世丹寺
世丹寺
  世丹寺:在西藏拉薩寺北郊。明永樂七年(1409年)興建,為格魯派第一座寺院,內分夏孜,絳孜兩大扎倉(經學院),建筑壯麗,保存古代文物甚多,今已被毀。……[詳細]
172、噶丹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噶丹寺
  噶丹寺:在拉薩達孜縣境內的旺古爾山上。始建于明永樂七年(1409年),由西藏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興建,是格魯派第一座寺廟。寺建在山頂及山坳處,殿宇高低錯落,樓群重疊,外觀巍峨,其規模相當于三個布達拉宮。拉基大殿規模宏大,可同時容納3000余-誦經,殿中有彌勒像與宗喀巴等銅造像,高大精美。另陳列有宗喀巴生前法座椅子,后堅錦緞傘蓋。左側0神殿藏有珍貴文物多件,有清乾隆所贈嵌有金銀寶珠的盔甲一套。寺內原有壁畫中,有《釋迦牟尼講經圖》,是黃教早期壁畫的代表作,十分著名。寺中有靈塔90余座,內藏宗喀巴和甘丹赤巴等的遺體。……[詳細]
173、丹吉林
  丹吉林:意為佛教興旺州。在拉薩大昭寺西北,今藏醫院后面。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1899年西藏發生陰謀謀害0案件,丹吉林寺所屬莊園、財產全部沒收充公。現存杰吉拉康和孜莫日拉康兩佛殿。……[詳細]
174、功德林
  功德林:意為一切平安。現已不存,故址在拉薩市布達拉宮西南帕瑪日山下。乾五十六年(1791年),廓爾喀軍隊侵入西藏。清政府于次年派大將軍福康率大軍進藏,將廓爾喀軍隊擊敗。為了慶祝這一勝利,并祝愿漢藏兩族一切平安,在攝政洛桑·丹白貢的主持下,修建了這座寺廟。……[詳細]
175、策覺林
  策覺林:意為長壽寺。在拉薩河南約10公里的山溝里。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由成欽.益西堅贊創建。他原是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一位高僧,后為八世0的經師,修建了策覺林寺。主要建筑為杜康大殿和拉讓(-私邸)。寺前有兩株古柏,相傳為建寺時所植。四周樹林郁郁蔥蔥,環境十分幽靜。……[詳細]
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遺址
  在拉薩有三處,分別為“朵森格”、“秀赤林卡”和“蔓珍”。“朵森格”,意為石獅,因衙門前有一對石獅,故名。在大昭寺西南方,今西藏軍區第二招待所。“秀赤林卡”,意為寶座,據說該地原有七世0的寶座,故名,在今文化宮周圍。“蔓珍”,為貴族家房名,在今西藏話劇團的后面。清朝建立后,沿襲明朝管理西藏地方的制度。雍正五年(1727年),西藏內部發生叛亂,藏王康濟鼐被殺。清政府為安定西藏局勢,從雍正六年起,設駐藏大臣。地址:拉薩市城關區八廓街八廓北街類型:古跡歷史建筑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甲瑪王宮
  墨竹工卡縣西距拉薩73公里,東距工布江達縣206公里。早在吐蕃王朝時期,這里就是王室大臣們的政治活動中心。從地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正南面就是當年雅隆部落所在的澤當一帶,只是中間有岡底斯的崇山峻嶺攔成的屏障。公元6世紀,松贊干布的父親囊日松贊越過雅魯藏布江北面的這道屏障,來到墨竹工卡,一舉兼并了拉薩以北的蘇毗部落,在墨地暫作小居,松贊干布就出生在墨竹工卡的甲瑪明久王宮里。6世紀末期,王朝中心從這里向拉薩轉移。甲瑪王宮遺址在墨竹工卡縣的西南,與山南地區的桑耶區毗。1640年,蒙古族貴族首領固始汗入藏,甲瑪赤康的萬戶長與之兵戎相見,諸多古建筑遭到焚毀和破壞。6世紀的王宮已然不復存在,但現在的城堡也相當古老,有700多年的歷史,城墻上有無數的射箭孔,城門外有一片片的陷馬坑,使人聯想起那硝煙彌漫……[詳細]
178、策滿林
策滿林
  藏語意為長壽寺。在拉薩大昭寺以北,為拉薩四大叢林之一。其主要建筑為兩座杜康大殿,均為三層。一殿供佛像,其底層建筑及壁畫保存完好。殿內雕梁畫柱,色澤鮮艷;另一殿專供佛塔。該寺建于清乾隆四十工年(1777年),寺主封號為灌頂國師諾門罕。創建人是阿旺楚臣,原為色拉寺的高僧,乾隆時應召進京,于1777年任西藏攝政,并主持修建了策滿林寺。寺西不遠處有歷世策滿呼圖克圖居住的別墅。景點位置西藏拉薩市羅布林卡路3號……[詳細]
  吐蕃時期西藏四大靜修地之一的扎耶巴,地處拉薩東北20公里左右的拉日寧布山間。這是一處由奇峰、怪石、溪澗、草地、洞窟和寺廟組成的藏傳佛教圣地,不僅歷史悠久,靈地眾多,而且風景奇絕,使人流連忘返。藏族謠諺“西藏靈地在拉薩,拉薩靈地在耶巴”、“到了拉薩不去耶巴,等于做件新衣忘了做領子”,可以看出扎耶巴在藏傳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地位。扎耶巴的小廟很多,最有名的是祖拉康,這是藏王松贊干布藏妃芒薩赤尊為供奉佛祖所建;還有一座寺廟叫桑阿林,為宗喀巴的大弟子克珠杰·格勒貝桑建造,寺內有三層樓高的強巴(彌勒)佛像,為前藏地區最高的佛像。扎耶巴以修禪的洞窟聞名全藏,據說有一百零八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法王洞,這是藏王松贊干布靜修處;月亮洞,傳說蓮花生大師在此進行過雙修;祖師洞,是藏傳佛教后弘期祖師阿底峽住過的洞穴;……[詳細]
  西藏革命展覽館在拉薩市布達拉宮前東側,于1964年開始籌建,第二年8月25日建成。包括中央大廳和9個展覽室,陳列面積4500多平方米。正門上方有-題書“西藏革命展覽館”七字。館內藏有照片、圖表、模型、塑像、實物展品等數萬件。開館后舉辦過社會主義新西藏的建設成就以及《農奴憤》等不同類型的展覽。交通可從市中心步行前往,或乘坐三輪車約4元。開放時間9:00—17:30景點位置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西藏布達拉宮前東側‎……[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天啪天天久久久久久久久噜噜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1 | 五月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Aⅴ天堂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片国产精品 |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