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 > 拉薩市旅游

拉薩市旅游景點介紹

大昭寺廣場
  大昭寺廣場位于大昭寺前,廣場周圍有各種各樣的店鋪,還有一些兜售特色商品的小攤,美食店也不少,不時飄來濃郁的甜茶香味,白天的廣場看起來非常熱鬧。廣場上不僅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更多的是藏民,他們手拿轉經筒,圍著大昭寺順時針轉經。大昭寺廣場是個感受當地藏民轉經的最佳地點,每天都有很多信徒在大昭寺門前磕長頭叩拜。這里的高原紫外線特別強烈,如果暴露在陽光下,也要記得做好防曬措施。廣場上常年聚集著許多磕長頭朝拜的藏民,不失為拍人文片的好地方。同時,這里也是拍攝大昭寺的好角度。 特別提示大昭寺廣場不失為一個拍人文大片的好地方,但需要注意拍攝時不要近距離對他們拍攝,更不要為了出大片而擋住朝圣者前進的路。最好可以事先詢問對方一下,在征得同意后方可拍攝。在任何地方,我們都要做一個負責任的旅行者。地址:拉薩市城……[詳細]
122、轉經道
轉經道
  佛教徒按順時針方向沿佛教圣物轉經走的線路稱之為轉經道。如果以釋迦牟尼像為中心,拉薩共有內、中、外三條轉經道。外轉經道叫“林廓”,是一條沿拉薩老城轉經的道路。中轉經道叫“八廓”,是沿大昭寺的轉經路。而內轉經道是環繞著大昭寺的轉經道,轉經道兩旁的墻上繪的是佛本生一百零八個故事。這些故事是在克什米爾詩人克斯門達拉所著的《如意寶樹》,即《釋迦牟尼傳》的基礎上繪制而成的,是十三世0-在20世紀初下令繪制的。……[詳細]
西藏大學
  西藏大學是西藏自治區所屬的綜合性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2013年5月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3年7月成功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1年的藏文干部訓練班,歷經西藏軍區干部學校、西藏地方干部學校、西藏行政干部學校、西藏師范學校(1965年成立)、西藏師范學院(1975年成立)等發展階段。1985年7月,成立西藏大學。1999年以來,西藏自治區藝術學校、西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西藏民族學院醫療系、西藏自治區財經學校先后并入西藏大學。2001年9月,西藏農牧學院與西藏大學合并,校名仍為西藏大學。學校分拉薩校區和林芝校區。拉薩校區目前有老校區、新校區、醫學院校區和財經學院校區,占地面積1400畝,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教學……[詳細]
124、沖賽康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沖賽康
  沖賽康市場坐落在拉薩的鬧市區,是目前拉薩市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沖賽康就是這樣一個市場,豐富、鮮活、人聲鼎沸,但這里對于整個拉薩,似乎又不僅僅只是菜市場那么簡單。一斤筍尖和一顆真正天珠的交易,可能真的僅僅相隔半尺。我說這話的意思是,沖賽康市場出售的商品豐富到不可想象,而且對于游客很多也的確非常新鮮——酥油、糌粑、奶渣、風干肉等等。集市上還有很多來自印度的香料、小食品、化妝品等等。市場經營的上萬種商品,90%以上來自義烏市場。沖賽康市場年成交額達1.5億元,市場輻射整個西藏自治區。冬季休農休牧時分,這里還有很多藏族人售賣真正的天珠、松石、蜜蠟、紅珊瑚,不過當然不會和八廓街一樣的賣法,通常賣東西的藏族人會用一個細繩子將這些貴重物品串起來,掛在脖子里,再塞進袍子里擋住,不顯山露水。看到像真正買家的……[詳細]
125、仙足島
仙足島
  仙足島是位于拉薩市城關區南部拉薩河內的江心島,東西還有幾個小沙洲圍繞。夏天日落很美。該洲為東西走向,北部、東北部有兩大橋與拉薩市區相連,一座是拉薩一中附近的公路橋,過橋后不久就可以到達西藏大學,另一座是正橋,拱形,橋頭還有牌坊-“仙足島生態區”,西北部有橋與太陽島相連,隸屬于城關區,島北部有拉薩北京中學。從島上可以看到拉薩大橋、對面山溝里的軍營和對面山上的羊群牛群,拉薩河水不息地急湍地流過,剩下金色的沙礫剩下小坑里的樹皮魚。該島上有數個別墅式小區為仙足島花園小區、仙足島生態小區、中區安居園、東區安居園、南區等幾個生活園。該島因近百家家庭客棧而聞名,很多‘藏熬’‘拉漂’混跡于此。而西藏唯一一家藏文化主題莊園酒店、世界海拔最高的莊園式酒店也座落于仙足島上,那就是聞名中外的——拉薩市仙足島莊園。2……[詳細]
126、帕邦喀
帕邦喀
  帕邦喀,位于拉薩市北郊約8公里的寶傘山南面山坡上的一塊巨大山石上。據說帕邦喀建成時宮堡高九層,四周用鐵鏈固定,石墻縫隙中澆鑄鐵水。帕邦喀,亦稱普隆喀,意為巨石宮。巨石突兀雄奇,狀如巨大的伏龜,帕邦喀主體建筑則似一座巍峨的史碑,直立于龜背之上,構成了這座千年古寺特有的風姿。公元9世紀中期,朗達瑪滅佛后,九層宮堡被毀。據傳,布達拉宮在修建之前,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便住這里。公元11世紀時,著名僧人旁多哇和扎多哇在廢墟上修建了兩層樓寺廟,靜修佛法,叫帕邦喀寺。在西藏第一宮是山南地區的雍布拉康,在拉薩第一宮是帕邦喀。傳說文成公主剛剛來到拉薩的時候,依據80種搏唐數理及五行圖推算,指出北面為玄武。松贊干布還曾經親自到-拉薩的北郊視看,果真發現,娘熱山溝有一巨大石塊,形狀好似伏龜一般。帕邦喀巨石高出地面將……[詳細]
拉薩關帝廟
  關帝廟位于拉薩西效磨盤山山頂。這里原來叫巴瑪熱山,由于這座小山形似磨盤,原來清朝駐藏-稱其為磨盤山。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大將軍福康安等在此修建關帝廟一座,就叫做磨盤山頭關帝廟。在清朝乾隆年間,廓爾喀犯西藏邊境。1788年,廓爾順利完成因商人的稅收問題,出兵西藏,占領了濟嚨、聶拉木、宗喀三個地方。由于清朝派往西藏查辦此事的巴忠等人“將就了事,含國邀賞”,致使廓爾喀借口討要賠償銀兩,于1792年7月第二次武裝入侵西藏,點據了夏拉木、濟嚨,抓走了噶倫丹津班珠爾,8月到達日喀則,大肆搶掠扎什倫布寺的財物、金銀、糧食和后藏地區的大批牛羊,藏民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當時中國正值國力最鼎盛,公元1792年,清朝乾隆皇帝派大將軍福康安統帥大軍迎戰廓爾喀入侵者。雖然在歷史上廓爾喀一向以戰功著稱,但是中……[詳細]
128、八角街
八角街
  拉薩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在這里轉經、淘寶,體驗風土人情。八角街位于古城拉薩的中心,是拉薩本來面目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薩的宗教、經濟、文化、民族手工藝乃至西藏的風土人情的集結地,也是旅行者到拉薩必去之地。“八角街”呈圓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時鐘,輝煌壯麗的大昭寺就是鐘軸。八角街并非以街道形狀定名,而是藏語“帕廓”的音譯,意思是圍繞大昭寺(建于七世紀中葉)的街道。按西藏佛教徒的說法,以大昭寺為中心繞一周稱為“轉經”,以示對供奉在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佛之朝拜。……[詳細]
和平解放紀念碑(西藏民主解放紀念碑)
  位于拉薩布達拉宮廣場南端,北距布達拉宮300余米。2002年5月,在布達拉宮廣場舉行了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揭幕儀式。紀念碑造型是抽象化的珠穆朗瑪峰。紀念碑高37米,主體呈灰白色。碑體南面雕刻銘文,前方設計有兩組青銅浮雕,以翻身農奴得解放、解放軍筑路等為主題。紀念碑碑身頂部設計有按國旗上排列的五星,進一步象征國家主權及西藏和平解放,象征各民族團結。紀念碑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齊康設計,-題寫“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大字。地址:拉薩市城關區布達拉宮廣場上布達拉宮廣場的南端類型:紀念碑游玩時間:建議10-20分鐘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詳細]
130、瑪尼堆
瑪尼堆
  瑪尼堆最初稱曼扎,意為曼陀羅,是由大小不等的石頭集壘起來的、具有靈氣的石堆,藏語為“多本”;還有一種是在石塊或卵石上刻寫文字、圖像,以藏傳佛教的色彩和內容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動物保護神和永遠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后堆積起來成為一道長長的墻垣,這種瑪尼墻藏語稱“綿當”。每逢吉日良辰,人們一邊煨桑,一邊往瑪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額頭碰它,口中默誦祈禱詞,然后丟向石堆。天長地久,一座座瑪尼堆拔地而起,愈壘愈高。每顆石子都凝結信徒們發自內心的祈愿。瑪尼石的產生,使這些自然的石頭開始形象化。藏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涌現出了浩如煙海的瑪尼石刻品,凡人跡所至,隨處可見,它是藏族刻在石頭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石頭作為一種人類社會文化的載體,以其不朽的質地而成為社會文明繼承和創造的有力見證。石頭不僅……[詳細]
131、下密寺
下密寺
  下密寺始建于1433年,是宗喀巴弟子為弘揚和修習密宗而興建的密乘修院。從外面看,下迷寺也是不怎么起眼,也是不設崗不用買票,但里面卻是規模宏大,氣勢不凡,有僧人近70人. 大殿供奉著巨大的宗喀巴像,修道場掛滿了法螺。在另外一個殿里,供著眾多度母像,其中的一尊綠度母身段豐腴,儀態嫵媚,令人嘆為觀止。最令人感到驚奇不解的是旁邊燭臺上有一酥油燈,火焰上方用一根鐵枝支撐著一頂帽子狀的蓋子(值守僧人說那叫“瑪尼”),鐵支紋絲不動,而蓋子卻緩緩轉動不停。……[詳細]
拉薩音樂噴泉廣場
  音樂噴泉廣場 這一堪稱全球地理位置最高的音樂噴泉建造于布達拉宮廣場上,位于布達拉宮和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之間。來自各地的中外游客每天晚上聚集在布達拉宮廣場上等待噴泉開放。整個布達拉宮廣場燈火通明,音樂噴泉準時開放。觀眾們立刻圍攏在噴泉周圍,伴隨著噴泉的音樂,人人熱情澎湃,在《歡騰的草原》樂曲聲中,眾人隨著歡快的音樂和噴泉的水柱而不斷發出歡呼聲,廣場上立刻成了歡樂的海洋。音樂噴泉是整個布達拉宮廣場改造工程投資項目之一。……[詳細]
133、倉姑寺
倉姑寺
  倉姑寺位于西藏拉薩城內,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也是拉薩城內唯一的一座尼姑寺廟。該寺在藏傳佛教界享有較高的聲望。倉姑寺主佛殿的面積并不很大,分上下兩層,上層是經堂。殿門沿臺階而上,殿門兩邊繪制有四大天王壁畫,屋檐和門柱雕飾,幾乎與其他藏傳佛教寺院相同。門柱上方,則是傳統的獅面和人面柱頭像。倉姑寺主供十一面觀音菩薩,另有文殊菩薩、無量壽佛、宗喀巴大師和十三幅明清以來唐卡等。倉姑寺最著名算是主佛殿一層地下的松贊干布修行洞。洞內供奉著吐蕃國王松贊干布塑像,每天有三名專職的尼姑在這里,按時誦經祈禱,擺放供品,或是替換燈油。說起倉姑寺的歷史,人們習慣上把它追溯到公元7世紀的吐蕃王朝時期。傳說,那個時候一到夏季,拉薩河上游各個山谷的洪水都順勢而下匯集到了拉薩河,造成拉薩河水突然的爆漲,于是經常發生水災,殃……[詳細]
134、扎基寺
扎基寺
  扎基寺位于拉薩市北郊的扎基路上,是全西藏唯一的一座財神廟,寺廟雖小,但香火十分鼎盛。據了解,扎基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色拉寺的分寺,也是一座可以免費參觀的寺廟。在藏語中,“扎巴”是僧人、和尚的意思,“基”是數字“4”的藏文變音,扎基寺即“有4個僧人的寺廟”,這是因為最初的扎基寺只有色拉寺派來的4位僧人管理。扎基寺的“財神爺”在藏語里被稱作“扎基拉姆”。據說,這是拉薩城的0神“吉祥天母”的世間化身,本在漢地,后隨一位赴漢地的色拉寺大師來到拉薩(也有說是隨文成公主進藏的),后被供奉在扎基寺。他還說,扎基寺的財神菩薩是西藏最靈驗的,但凡求財的人都來這里供奉“扎基拉姆”。因此,扎基寺便被認作是西藏唯一的財神廟。扎基拉姆像位于寺廟主殿內的一個佛龕之中。手持酒瓶、哈達的人在扎基拉姆像前排出了好幾米遠。佛……[詳細]
扎耶巴寺
  扎耶巴是吐蕃時期西藏四大靜修地之一,地處拉薩東北20公里左右的拉日寧布山間。這是一處由奇峰、怪石、溪澗、草地、洞窟和寺廟組成的藏傳佛教圣地,不僅歷史悠久,靈地眾多,而且風景奇絕,使人流連忘返。扎耶巴以修禪的洞窟聞名全藏,據說有一百零八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法王洞,這是藏王松贊干布靜修處;月亮洞,傳說蓮花生大師在此進行過雙修;祖師洞,是藏傳佛教后弘期祖師阿底峽住過的洞穴;拉隆洞,相傳是公元9世紀中期密咒僧人拉隆貝多藏身處,他只身在拉薩刺殺了反佛滅法的藏王朗達瑪,從而成了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詳細]
德宗溫泉
  離拉薩140公里處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德宗溫泉,可以在拉薩包車去,費用大概每人250左右,行車時間較長,大概需要6小時左右,因為路況很差,全是石頭路。但沿途可以見到黑頸鶴,快到溫泉的地方,可以見到很多無名的小花開得很美,聽說也很名貴,其他地方見不到。離溫泉七公里的地方分路口就是去有名的-臺和止貢提寺,位于山坡上,很有氣勢,聽說運氣好的可以見到-。    到了德宗溫泉時候,你會覺得很美,他是一個美麗的藏族小山村,位于一個山谷之中,兩旁山坡是那種高山牧場,綠草如茵,夏天開滿很多無名的小花,小山村建筑是典型的白色,錯落有致,中間夾著一個尼姑廟,金黃的屋頂,終日回蕩著-教的海螺聲,很有情調。谷地有一條小溪,一直延伸到遙遠的雪山頂上。    德宗溫泉是一個很奇妙的溫泉,是氣泡浴,聽說可以治很多皮膚病,……[詳細]
拉薩清真寺
  拉薩清真寺位于拉薩舊城東南河壩林回族聚居區,始建于18世紀中葉。寺址東西向,沿中軸線前后設有三進院落。建筑群由牌樓、禮拜殿、邦克樓、浴室、水房、林卡等組成。禮拜殿朝東,分內殿、敞廳、月臺等。敞廳內懸掛有“清真古寺”匾額。園內建筑大多采用藏族傳統形式,圓形拱頂、尖塔,圍墻均用鑿刻的方形巖石壘砌,殿內采用伊斯蘭教習用的花草紋圖作裝飾,藍色作基調,帶有濃郁的宗教與地方建筑藝術相結合的明顯特色。現在這座穆斯林寺院占地面積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大門北向,系木質排樓,-清真寺三字。院內禮拜堂是寺院的主體建筑,座西朝東,建筑面積285平米。西壁懸麥加天房掛毯,北側有阿訇講經的臺座。宣禮樓又稱邦克樓,是大清真寺的主要塔樓,禮拜員按時登臨塔頂,召喚穆斯林按時進行禮拜活動。小清真寺是本世紀2……[詳細]
138、桑浦寺
桑浦寺
  桑浦寺桑浦寺,在拉薩市之堆龍德慶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南、拉薩河南岸的內鄔托地方。寺廟以提倡因明(佛教邏輯)、辯論而著名,在西藏佛教歷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是藏傳佛教教噶當派的重要寺院之一,備受崇敬。桑浦寺由阿底峽的弟子俄·雷必喜饒于1073年創建的,最初稱“桑浦內鄔托寺”,后改稱“桑浦寺”,是佛學教理的發源地。寺內殿堂供奉有許多佛像,還有雅絨兩位大師(即雅楚·桑結貝和絨敦·瑪威僧格)的茅篷、穿黑皮鎧甲的0神和洽巴大譯師(本名卻吉僧格,曾任桑浦寺第六任座主)的靈骨塔。俄·雷必喜饒是11世紀人(生卒年不詳),時稱“大俄譯師”。幼年時跟從魯梅十人中的征·益西云丹出家,后到康區向賽尊學法。1045年他與枯敦·尊追雍仲等人回到前藏,在拉薩附近修建了扎納寺,講經傳教。阿底峽到前藏后,他拜阿底峽為師學法,后于……[詳細]
139、乃朗寺
乃朗寺
  乃朗寺乃朗寺,亦稱“乃囊寺”、“奈囊寺”。在拉薩市之堆龍德慶縣境內,位于縣駐地以西的楚浦寺東面。乃朗寺,由噶瑪噶舉派紅帽系-第一輩札巴僧格于1333年創建。札巴僧格(1283~1349),意為“名獅”,為黑帽系第三世-讓瓊多杰之得意弟子,因曾得元帝室成員贈給一頂紅帽,其傳承遂稱為“噶瑪噶舉紅帽系”。因他生于有利于波地方夏氏家族的旺古支族中,所以他又稱為“旺古熱巴”。13歲時拜至尊柯瓦的弟子洛哲扎巴為師受優波塞戒;17歲時從上師益西僧格出家為僧,聞習《俱生》、《覺莫舍生法初生要義》,經修習生起了特殊的溫火,人稱“章谷熱巴”(意為章火單衣師);26歲時拜楚浦寺讓瓊多杰為師,依軌范師楚仁聞習《密集灌頂》教法,依索南僧格求得“五大灌頂法”。依鄔瑪巴求得《勝,工樂》和《喜金剛》灌頂法;后從喇曲巴·絳央……[詳細]
桑木民俗自然村
  桑木民俗自然村拉薩市堆龍德慶縣東嘎鎮桑木村坐落在美麗的堆龍河畔。這里生活著68戶、300余口勤勞、善良、純樸的藏族鄉親。桑木村土地肥沃、風景秀麗、人杰地靈,三世0-出生在這里;西藏民主改革前,桑木村被據為哲蚌寺、色拉寺的莊園;桑木村民間藝人輩出,是西藏著名的民間歌舞之鄉……走進桑木村,結識一下精明能干的村長巴珠、唱了一輩子藏戲的老阿媽央宗、村民演出隊的“藝術總監”丹增師傅和他的兒孫們。到鄉親家中,喝杯青稞酒,來碗酥油茶,嘮嘮家常,看看西藏的鄉村什么樣、鄉親們的日子過得好不好。再到河畔的林卡中,欣賞村民們表演的純鄉土味的民間歌舞,和鄉親們一起拉起手來跳鍋莊,架起火來烤全羊,陶醉在小河流水、綠樹成蔭、藍天白云的自然中。……[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自有码中文字 | 欧洲一区二区精品的视频 | 在线观看成a人亚洲欧美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