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川陜省委黨校舊址位于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通江縣諾江鎮書院街83號。校舍建筑系清道光十三(1833)年知縣武來雨用勸捐賑濟的余錢修建,時為通江縣東皋書院考棚。1933年2月,中共川陜省委在通江縣城宣告成立后,隨即在此創辦中共川陜省委黨校,歷時兩年。中共川陜省委黨校舊址為穿斗抬梁磚木結構,單檐歇山式,一樓一底,小青瓦屋面……[詳細] |
![]() | 云曇古佛洞石窟(通江縣)保護范圍:分布石窟的山崖頂向后外延15米,底部向前外延30米,洞窟右外延30米,左外延10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
![]() | 隱身洞摩崖造像(通江縣)保護范圍:分布石窟的山崖頂向后外延10米,底部向前外延15米,以龕窟左右各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
![]() | 佛耳巖石窟(通江縣)保護范圍:分布石窟的巖石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5米。……[詳細] |
![]() | 得漢城摩崖石刻,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永安鎮得漢城村。得漢城歷來為兵家重鎮,宋列四川“八柱”之一,城內以歷代時刻題記為最,共6幅。這些時刻題記出自明代林俊、余城、朱導,清代徐廷鈺等名家之手。得漢城摩崖石刻(通江縣)保護范圍:東門分布石刻的山崖頂向后外延10米,1號石刻向右外延15米,向前外延20米,6號石刻向左外延15……[詳細] |
![]() | 梭埡梁石窟(通江縣)保護范圍:分布石窟的山崖頂向后外延20米、底部向前外延25米,1號龕向右、20號龕向左各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
![]() | 木關壩觀音巖石窟(通江縣)保護范圍:分布石窟的山崖頂向后外延10米、底部向前外延15米, 1號龕向左、2號龕向右各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
![]() | 佛爾巖塬石窟(通江縣)佛爾巖塬石窟主要為唐代道教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楊柏鄉賈村觀村。2012年7月,通江縣楊柏鄉賈村觀村,村旁山林中,一條小河緩緩流淌,河邊高約25米的白砂巖崖壁上,4龕石窟清晰可見。“這是佛爾巖塬石窟。4龕石窟共有14尊造像,分別為唐代、宋代和清代所雕鑿。”通江縣文管所所長鄧大金說,雖然數量不……[詳細] |
![]() | 趙巧巖石窟(通江縣)保護范圍:分布石窟的山崖頂向后外延5米,底部向前外延15米,1號龕向左外延30米,16號龕向右4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
![]() | 佛爺河石窟(通江縣)保護范圍:分布石窟的巖石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
![]() | 佛爾嶺石窟(通江縣)保護范圍:分布石窟的三塊巖石各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
![]() | 白石寺(通江縣)保護范圍:兩棟建筑占地范圍外延7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詳細] |
![]() | 魯班寺(通江縣)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3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5米。……[詳細] |
![]() | 王家灣張氏家族墓(通江縣)保護范圍:墓地占地范圍外延1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
![]() | 毛浴謝氏墓(通江縣)保護范圍:墓冢后和左右兩側片石外塋墻外延10米,墓前牌坊前延1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5米。……[詳細] |
![]() | 鐵佛蒲氏家族墓(通江縣)保護范圍:墓地占地范圍外延1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
![]() | 神口河陳氏墓(通江縣)保護范圍:墓地占地范圍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5米。……[詳細] |
![]() | 鳳凰包遺址(通江縣)保護范圍:以鳳凰包頂為中心外延1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詳細] |
![]() | 擂鼓寨遺址位于通江縣東南約20公里的春載鄉擂鼓寨村,地理位置為東經107°17′,北緯31°51′,海拔高度740米。這里地處川東北米倉山的東段南麓,屬低中山區。通(江)——達(川市)公路從擂鼓寨北面自西向東經過,附近有長江水系的通江河及其支流自東向西南流過。鼓寨孤峰獨出,呈三角形,三面都是懸崖。遺址地處擂鼓寨西北和南……[詳細] |
![]() | 通江縣海鷹寺林場位于通江縣城東部,距縣城95公里。經營面積分布于董溪鄉、龍鳳鄉境內。東連萬源縣的三溪鄉、絲羅鄉,南接萬源縣的新店,西與本縣董溪鄉相嵌,北與斯波鄉接壤。境內群峰重疊,連綿起伏,溝谷深切,環抱于佛爺山、海鷹寺兩條主山脈之間,海拔一般為1000-1500米,最高海拔1906.6米,為亞熱帶秦巴區濕潤季風氣候。……[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