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揚州市旅游

揚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雙頡雙墩漢墓位于邗江區楊廟鎮雙頡村雙墩公墓西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乾隆御詩碑原位于揚州市邗江區瓜洲鎮實驗小學(原錦春園遺址內),1984年移至瓜洲鎮寶石工藝廠,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立。碑高0.98米,寬2.25米,厚0.33米,右上角缺損。碑邊線陰刻,飾以八龍戲珠圖案。詩文行書陰刻,豎排14行,共70字。有御印2方。詩為七言詩文。乾隆帝第三次南巡,途經瓜洲,游……[詳細]
  王羲之心經碑位于邗江區瓜洲鎮三汊河高旻寺內。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吳惟華天中塔碑位于揚州市邗江區汊河街道高旻寺來果紀念堂前,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時代清。清順治乙未(1655)秋九月吳惟華立。碑方首抹角,方座,通高1.95米,寬0.95米,右下角略有殘損。吳惟華,順天人,明末諸生,降清后封恭順侯,官至戶部右侍郞,碑文《天中塔記》為吳惟華手寫草書,豎排12行,滿行25字。……[詳細]
  高郵市運河·盂城驛街區為國家AAAA級景區,其核心景區盂城驛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242畝,東至盂城東市二期,西到京杭大運河東堤,南沿馬飲塘河至大豬集巷,北鄰南海子河。馬蹄遠去,揚起歷史的塵埃。古老的驛站,傳遞過京城的風、江南的雨。盂城驛始建于明代,“郵驛活化石”蘊藏千年信息,被稱為稀世遺珍。人們踏步盂城,可……[詳細]
  高郵市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國有綜合類博物館,坐落于城市商務大廈東側,于2017年完成布展并免費對公眾開放。主館基本陳列分為《高郵通史陳列》和《里下河民俗風情展》兩個板塊。其中,《高郵通史陳列》依據不同時期,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依次布展了龍虬莊遺址、唐王墩遺址、周邶墩遺址、天山漢墓、邵家溝遺址、大墩漢墓群、騎龍墓群、……[詳細]
  丁氏鹽商住宅位于市區地官第12號,年代為清。2008年1月8日,揚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揚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諸氏鹽商住宅位于市區國慶北路342-346號,年代為清末民初。諸姓鹽商住宅位于揚州市廣陵區國慶路342-346號(北段東側巷內)。為清初揚州鹽商諸青山、諸坤山兄弟住宅,坐北朝南,占地1畝余。大廳內竹雕罩格頗為精美。2008年1月8日,揚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揚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如意井清代水井,位于如意巷西首。白礬石井欄,上刻高浮雕龍鳳、花卉圖案。井壁青磚砌筑,井臺已改動。《揚州園林》曾經著錄。現仍為附近居民生活用井。……[詳細]
  大陸旅社位于新勝街26號,與“綠揚旅社”隔街相鄰,為揚州民國時期著名的旅社之一。該建筑為中西合璧式樓房。進門廳,內為透空式中庭。三層磚木串樓,結構完好。樓后北側有一小院。……[詳細]
  震旦中學禮堂民國9年(1920),由法國耶穌會士山宗機在揚州創設,開始稱為圣約翰伯爾各滿公學,后稱“揚州震旦大學預科”。民國20年改稱“私立震旦大學附屬揚州震旦中學”,由江蘇省教育廳核準立案,開辦時僅有高中部。民國21年后,增設初中部。民國24年又采取男女分校制,民國38年7月停辦。現保存有教學樓一幢,結構基本完好,外……[詳細]
  公園橋位于公園巷西首,東西向橫跨于小秦淮河上。橋始建于民國七年,1947年修繕欄桿,1964年、2002年又分別進行修繕。現橋為磚拱結構,石砌橋基,磚券拱頂,橋面呈八字型,長7.8米、寬4.1米。……[詳細]
  王氏住宅位于大羊肉巷4號,為清名揚州清曲名家王萬清住宅,王萬清11歲隨父王弼成習昆曲,3年后改學揚州清曲,在藝術實踐中,融匯眾家之長,形成王派風格。晚年悉心總結近代清曲名家及自己的演唱經驗,著有《揚州清曲唱念藝術經驗》和《揚州語音》兩文,刊于《揚州戲曲》。該住宅座北朝南,前后二廳,均為面闊三間兩廂,保存基本完好。……[詳細]
  金氏住宅位于在蘇唱街17號,揚州老字號“揚州浴室”創始人金寶芝的住宅。住宅由東西二座樓房和花廳組成,東樓為二層小樓,面闊四間,傳統風格。西樓為二層西式小樣樓風格,面闊三間,青磚木構結構,水磨石地面,頂為平頂,上置小歇山。花廳位于西樓南,面闊三間,天井內有一口水井,方形青石井欄,磚砌束腰井壁。整體建筑保存基本完好。……[詳細]
  李氏住宅位于大實惠巷4號、小實惠巷14號,為民國初畫家李石湖及其弟李石泉寓所。建筑坐北朝南,東宅西園。住宅前后四進,第一進為楠木廳,面闊三間,前置卷棚。第二進,明三暗五兩廂。第三進住宅,面闊六間,東西為廂房。第四進為平房,面闊四間,進深五架。園內原有半亭、金魚池,現已毀,北有花廳三間。……[詳細]
  趙氏住宅位于彌駝巷10號,民國建筑。住宅東西二條軸線,東路為一花園、一花廳。現為趙芝山后裔趙杰居住。花廳現已改建為住宅,但結構還保持原狀。西路為前后四進,面闊三間,住宅之間均以天井相連。現西路四進為彩衣社區辦公用房。該建筑東路花園與花廳間有一圍墻,圍墻門額鐫刻“長春”兩字,落款為“癸未仲春,含光書”。該建筑布局為東園西……[詳細]
  丁氏住宅位于廣陵路128號,為民國時期揚州律師丁繩武(光祖)所建。現存建筑前后三進,第一進為磚雕門樓和門廳,門樓后過道有土地祠。第二、三進為住宅,均為三間兩廂。該建筑保存狀況較好,現為丁氏后裔居住。……[詳細]
  凌氏住宅該住宅位于南柳巷90號,建筑座東朝西,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三進。第一、二進為三廂兩間,第三進為五開間小平房。南北兩側有水井,火巷。該建筑保存完好,至今仍保留著民國初年修建時的水泥天井路面和水磨廊沿石。目前該住宅部分為凌氏后人居住,部分為房管局直管租賃房。……[詳細]
  江都縣文化界救亡協會舊址位于謝家巷13號。原為陳氏住宅,曾是黨的秘密聯絡點。1937年宅主人陳素與江上青等人在此籌建了“江都縣文化界救亡協會”,轉赴皖、鄂等省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建筑前后三進,三間兩廂式民居,前后天井相連。宅西為一小庭園,庭園內客廳一間。……[詳細]
  迎薰橋位于南門外大街北首,南北向橫跨于南護城河上。原為吊橋,清代改建為磚橋,清光緒七年、1923年維修。磚拱結構,橋面長7.05米、寬5.5米,兩側為磚砌橋欄,上鑲“迎薰橋”、“清光緒七年修”石額題記。保存完好。……[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亚洲伊人久久 | 中文亚洲欧美丝袜清纯 |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久久播播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