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彰墅廟位于江都區丁伙鎮彰墅村中心組。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濟氏住宅位于江都區邵伯鎮甘棠社區南大街109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張氏住宅位于江都區邵伯鎮甘棠社區南大街82—1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范氏住宅位于江都區邵伯鎮甘棠社區北大街40—1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江都汪氏住宅位于江都區邵伯鎮甘棠社區南大街86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東岳廟石獅子位于江都區仙女鎮玉帶社區公園路40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捐修碼頭記事碑位于江都區仙女鎮引江社區圖書館院內。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張聲墓碑位于江都區浦頭鎮興浦社區育才路11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羅君生祠記碑位于江都區邵伯鎮甘棠社區新大街邵伯中學院內。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史宅廳房位于江都區大橋鎮善玉村八組5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童氏住宅位于江都區大橋鎮昌西村童家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廣福庵位于江都區浦頭鎮韓喬村韓家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關帝廟大殿位于江都區大橋鎮長江社區牌柚街63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浦頭侍衛府位于江都區浦頭鎮興普社區進士街68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侍衛府,位于“進士街”東首,那古色古香的青磚黛瓦,那高高的院落高大的門樓,依然雄立于藍天之下,那紅紅的嵌與門額中央的“文物保護”標牌,赫然醒目。侍衛府源于浦頭鎮名門望族張氏后代張發生、張發青兄弟倆,他們同為雍正丁未科進士,同為雍、乾時期皇帝身邊的貼身侍……[詳細] |
![]() | 大橋鎮圣容寺大殿位于揚州市江都區嘶馬圣容村南200米,臨江而建,清代建筑。圣容寺始建于宋代,現存大殿為清代重建。占地面積35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平方米。大殿坐北朝南,周以回廊,面闊三間,進深九檁,脊檁高7.6米,廡殿頂。梁架明構,屋面南坡鋪筒瓦,余皆鋪小瓦。殿前古井一口,正八角形井欄,百年銀杏兩株。……[詳細] |
![]() | 費密故居位于江都區丁溝鎮野田村野中組。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費密故居位于揚州市江都區丁溝鎮野田村野中組,建于清代。費密(1623—1699),字此度,號燕峰,四川新繁人,生于明末清初,曾抗擊張獻忠,兵敗后移居此地,課子授徒,著書立說。占地面積168平方米,建筑面積近100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前后原有三進。現存中間一進,……[詳細] |
![]() | 三娘井位于江都區郭村鎮邠州村三娘組。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江都縣志》記載:此井為五代時古井,明初重鑿。現存井欄花崗石質,外方內圓,上小下大。井旁存民國十九年(1930)刻石一方,題記五代時三娘造井的神奇故事及該井鑿修經過。井欄內壁有18條半凹痕,其中18條十分明顯,另一條比其它凹痕淺得多,故稱半條。井欄底座上有一根3……[詳細] |
![]() | 清真寺大殿位于江都區邵伯鎮甘棠社區禮拜寺巷3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章臺旅社位于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龍川街130號,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40平方米。南臨龍川街中段,北傍運鹽河岸,與江都名氏江石溪先生隔戶毗鄰。建筑坐北朝南, 前后兩進。前進為平房,后進為三層樓房,前后進之間為二層樓廂房。大門南向,左右漢白玉石鼓。水磨磚門樓,上嵌石質 “章臺”門額。“章臺”二字,……[詳細] |
![]() | 焦循墓位于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境內,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為清代,面積318平方米。焦循世居清代揚州府甘泉縣黃玨橋鎮南首焦莊(今邗江方巷),因此焦循墓坐落于此。2014年,方巷鎮曾對焦循墓進行修繕。鄉人曾偶然發現了焦循墓原始墓碑,為漢白玉材質,碑文題有“焦公墓”。經測量,該碑整體通長132厘米,寬50厘米,厚7厘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