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大理州旅游

大理州旅游景點介紹

  西山革命烈士墓位于永平縣杉陽鎮杉陽村民委員會街尾巴自然村西山,為坐西向東排布,分別為楊芬烈墓和王杰墓,占地面積400平方米。楊芬烈墓屬條形墓,用青石砌成,水泥沙灰加固;楊芬烈原名皎鴻開,洱源縣人,參加征糧工作隊,被土匪殺害,壯烈犧牲,年僅18歲。王杰墓屬四方形墓,頂為四面坡,墓正前方呈立柱八字型。用青石砌成,屬紅軍墓,立柱上刻有對聯一副:左聯“獨有英雄驅虎豹”,右聯“更無豪杰怕熊羆”,碑前對聯一副:左聯“唯有犧牲多壯志”右聯“敢教明月換青天”。碑頂正前方刻“紅軍墓”三字。碑文記述了王杰老紅軍生平。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詳細]
  街頭楊自培石刻位于永平縣杉陽鎮杉陽村民委員會街頭上(今杉陽中心校),原位于“雷神殿”后立碑處。杉陽中心完小擴建校舍拆除碑亭時,“騰蛟起鳳”四字青石匾出土,為民國三監子楊自培書刻。杉陽中心校并將安裝在新修圍墻墻垛上,為坐北向南。每子1塊,共4塊,高均為60厘米,寬均為50厘米,字體行楷,右行橫書,陰刻,大小均為35厘米。其中“騰鳳”二字屬繁體,余二字為簡體。“鳳”字石刻左上腳蓋有兩個印章;“騰”字石板右上腳蓋有一個印章。安裝石刻圍墻長12.5米,高6米;字與字間隔為2.85米。……[詳細]
  性華寺常住碑性華寺始建于明成化年間,明崇禎十七年重修,文革時拆毀。現保存有碑刻3塊:常住碑記碑:主要記載了性華寺的歷史沿革。碑青石質,通高1.5米,寬0.55米,厚0.06米,其中額寬0.64米,高0.45米。左行直書,楷體,陽刻,共21行,為崇禎十七年甲申仲夏月。祭田碑:青石質,通高1.44米,寬0.58米,厚0.05米,其中額高0.41米,寬0.67米,碑文左行直書,共17行,陰刻、正楷,為乾隆元年孟夏月,保存于墻偶之間。遺澤長存碑:青石質,通高1.4米,寬0.6米,厚0.04米,其中額高0.34米,寬0.7米,記載了周公和徐孺人的一生濟貧。左行直書,共22行,陰刻、正楷。為大清乾隆九年歲次甲子姑洗月塑有四日。鑲嵌于墻偶之間,保存完好。……[詳細]
  博南廟博南山碑博南山碑”位于永平縣博南鎮花橋村民委員會博南山。唐時稱金浪巔山神祠(杞南詔將軍),后稱為“博南廟”。明清時在“博南廟”塑楊升庵文憲公偶像,又稱“楊升庵祠”。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民元李根源參拜,趙藩題聯曰“自號博南山人,唱酬遙寄張公子;地近寧西禪寺,英魂常依李晉王”。“博南山碑”一通,“永垂不朽”碑一通。……[詳細]
  大花橋關壁位于永平縣博南鎮花橋村民委員會大花橋自然村腳,始建于清代,為“博南古道”必經之關。關壁占地面積160平方米,建筑面積70平方米。長10.3米,高5.3米,厚1.3米;墻基用條石砌成,墻體用土夯實筑成,頂為單檐硬山四角起翹,正中為土基砌成卷棚頂過道。墻體用草泥石灰涂粉。2007年用水泥沙灰對墻基進行了加固。據傳為“寨子門”,“風水墻”等。……[詳細]
  龍潭箐龍王廟位于龍門鄉龍門村民委員會龍潭箐,始建于清代,大殿坐西向東,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文革時被毀,1991年重建大殿,財神殿。大殿共5間,抬梁式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琉璃瓦屋面。大殿前建亭子一座。……[詳細]
  左團關廟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杉陽鎮杉陽村民委員會左團自然村,始建于清代,為坐北向南四進三院中軸對稱布局,依山勢斜坡而建。有前院為武侯祠,中院為關廟,后院為結義殿(劉、關、張);占地面積2520平方米。前院由武侯祠、左、右廂房、天井正中為七級臺階上天壇組成;中院由左、右廂房、天井正中為九級臺階上關廟(三間,明間塑關羽像);后院由繞關羽像上十九級臺階進結義殿(大殿:劉、關、張。左、右廂房,門樓組成)。后院大殿三間,通面闊11.8米,通進深9.2米,為單檐歇山頂,小青瓦覆面,抬梁式土木結構建筑;東西廂房屋頂卷棚頂,青色瓦覆面,兩山、后檐青石板挑出,抬梁式土木結構。門樓三間為牌坊式建筑,明間下層為踏步,上層為休閑之所。后院外為空閑地。左團關廟建筑布局合理,后院保存完整。博南古道從門前經過,……[詳細]
  桂新中靈山寺位于龍街鎮桂新村民委員會中靈山,為五峰(山王山、中靈山、玉皇山、廈馬山、大龍潭山)最高峰,海拔2800米。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776),民國時被土匪燒毀,民國庚申年(1920)、1985年兩次重建,占地面積1620平方米。現保存有地母大殿、龍殿、觀音殿、城隍殿和真無殿。整個寺院布局依山而建,四山半盈,環境優美,視野開闊,為永平縣一旅游勝地。……[詳細]
  龍街觀音寺位于龍街鎮龍街村民委員會龍街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時建有大雄寶殿光音寺、財神殿、瘟神殿、藥王殿、城隍殿、送子娘娘廟、五省廟、肖祠宮、文昌宮、關公廟、山神廟、龍王廟、龍泉寺、地母廟等。民國三十年(1941)改為學校。坐東向西布局,占地面積800平方米。現保存有大殿和偏殿,大殿為單檐抬梁式木結構,頂為四面出水瓦屋面,共三間,地面鋪墁磚。為我縣保存下來較為完整的四面出水木結構建筑,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詳細]
110、萬松庵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松庵位于北斗彝族鄉上寨村民委員會上寨自然村萬松山巔,始建于清代,坐西向東依山勢而建,有大殿、觀音殿、帥殿、門樓,為四進三院,占地面積1470平均米。文革時被毀,1991年在原址上重建觀音殿,1995年在原址上重建大殿。……[詳細]
  廠街大寶寺位于廠街楊柳樹村廠街,始建于明末,時稱“揚神廟”,清初改為“財神廟”,民國至2002年作為學校。坐西向東,占地面積840平方米。2007年重修大殿,賜名“文殊禪院大寶寺”。為四合院建筑布局,由大殿、耳房、南北廂房、面房組成,其中面房為七格樓,中為過道。……[詳細]
  永和竹林祠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杉陽鎮永和村民委員會竹林祠自然村,原為本主廟,根據《徐霞客游記》,祠明代時已存在,根據大殿明間中梁題記: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修。整個祠堂為大殿、東、西廂房、照壁及大門,平面布局呈方形,為土木結構,占地面積480平方米。大殿坐北向南,通面闊9.1米,通進深7.6米,共三間,木構架抬梁式結構;單檐硬山頂,青色瓦覆面;地面均用邊長32厘米,厚5厘米的方磚鋪砌,臺明較高達2.8米。西廂房山尖為卷棚頂,青石板挑出。祠內存“永垂遵照清光緒青石碑一通,通高116厘米,寬49厘米;額高30厘米,額寬59厘米.該祠整體建筑布局保存完好,具有歷史價值。……[詳細]
  窯沖靈山寺該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杉陽鎮興隆村民委員會窯沖自然村,始建于明代,為坐東向西土木結構四合院布局,由大殿、左、右廂房、門樓組成,占地面積1575平方米。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1995年對大殿進行落架維修。大殿為抬梁式結構,單檐歇山頂,青色瓦覆面。大殿通面闊12.2米,通進深10.7米。寺內存清代青石碑2塊。寺外有大青樹一棵,樹徑達2米,枝葉茂盛,覆蓋面達100平方米。該寺雖經歷代修茸,但仍保存明清建筑遺風,具有歷史研究價值。……[詳細]
  狗街子關廟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杉陽鎮興隆村民委員會狗街子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殿坐東北向西南,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積1072平方米。大殿木構架為抬梁式結構,青色瓦覆面,共三間,通面闊10.1米,通進深9.3米;為單檐硬山頂,正脊中安葫蘆形,兩端飾鄂魚。殿內存清代青石碑一塊,門樓外有大青樹一棵,樹徑達1.6米,枝葉茂盛。該廟是永平縣現存清代建筑之一,具有歷史研究價值。……[詳細]
  龍臺彌陀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杉陽鎮仁壽村民委員會龍臺自然村,始建年代不祥,僅知毀于兵變,現存建筑為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重建,為坐西南向東北布局。全寺占地面積900平方米。民國、1991年、1995年多次維修;2008年在原址上重建門樓。大殿共三間,通面闊11.9米,通進深10.3米,為土木結構抬梁式建筑,用料粗壯碩大、明間金柱直徑達40厘米,舉架高;屋頂為單檐歇山頂,小青瓦覆面,正脊中部安寶塔,兩端飾鄂魚。兩山墻有壁畫,繪畫工藝精湛;山墻外壁有腰廈青石板挑出。殿前有金桂花一株,樹徑達100厘米,枝葉茂盛。該大殿歷經風霜,仍保持清代建筑風格,具有歷史價值。……[詳細]
  大西寨鎖水閣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杉陽鎮巖洞村民委員會大西寨自然村。傳為“三國蜀始建”。根據大殿明間正梁題記為“清道光四年(1824年)修建”。前殿明間正梁題記為“光緒十四年(1888年)增建”。于民國三十六年(1947)、1989年和1992年三次維修。整座寺院坐西南向東北,布局在懸崖峭壁上。建筑占地面積459平方米,平面呈“十字”型,均為抬梁式結構。大殿通面闊長7.6米,通進深長5.4米,為重檐九脊頂,小青瓦屋面。上檐四周施斗拱;明間較大,舉架較高。前殿通面闊長5米,通進深長6.3米。前殿墻壁、照壁有名人楊自培題記。鎖水閣雖經過幾次修繕,但依然保存著清代的建筑風格,它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旅游價值。……[詳細]
  街頭觀音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杉陽鎮杉陽村民委員會街頭上自然村中,始建于明代,為坐北向南布局。有大殿、廂房、門樓、照壁等,建筑占地面積為840平方米。現大殿為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建。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民國、1986年等先后多次維修。大殿通面闊12.7米,通進深9.8米,單檐歇山頂,正脊“十”字形花空砌成,小青瓦覆面,木構架為抬梁式合結構,墻體用泥土夯實而成,殿內兩山墻繪有壁畫,小木作為格子門裝飾。照壁為土墻筑成,單檐歇山頂,青色瓦覆面,正面有“八仙過海”水彩畫,名人題書、題記等。寺內存有青石碑刻三塊,清代牛皮鼓一個。觀音寺雖經歷代多次修繕,但仍保存明代建筑遺風,它對研究佛教在永平的傳播,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詳細]
  肖家文昌宮位于永平縣博南鎮東莊村民委員會肖家自然村,文昌宮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為南山上寨甲合邑申耆士蔗人員等修建。采用中軸對稱坐北向南布局,為土木結構瓦覆面。占地面積700平方米,有大殿、面房、子孫殿、圣諭堂各一幢。解放后用于學校、糧點使用。曾經過五次維修。……[詳細]
  倒流河鳳鳴橋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杉陽鎮巖洞村民委員會馬沙壩倒流河,橋始建于秦昭王五十年(木橋),明代建三孔石拱“風雨橋”,曰“鳳鳴橋”。清光緒十五年重修,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橋梁之一。占地面積7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平方米。橋全長20.9米,寬4米,高3米;采用拱券條石并列砌筑法修建。三孔不等跨,中孔跨徑4.5米,邊孔跨徑3.2米;橋面鋪石板,有橋欄、橋亭。該橋是研究博南道上不可多得的橋梁實物資料,它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旅游開發價值。……[詳細]
  燕子河晃橋位于博南鎮勝泉村靈化山腳,橫跨燕子河之上。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19),屬南北走向雙孔石拱橋。橋長16米,橋面寬4米,矢高4.5米。采用拱券縱聯砌筑。兩孔等跨均為6米。歷代皆有維修,1969年維修加固,1989年被洪水沖毀北橋臺、橋孔及橋面。此橋為我縣保存下來的較早的雙孔石拱橋之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婷婷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在线观看精品综合一区 |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精品视频 | 婷婷激情五月天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