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皇澤寺AAAA ![]() 皇澤寺始建于后蜀廣政二十二年(公元959年),寺內現保留有則天殿、中心柱窟、大佛樓、小南海、呂祖閣、五佛亭、望江樓,新建有女皇山莊,宋代墓室浮雕墻。據明代陳鴻恩所撰《皇澤寺書事碑》載:“皇澤寺相傳為武后創”。清代張邦伸《云棧記程》中說:“武后秉政,建皇澤寺于此”。宋慶齡也于1963年為皇澤寺題詞:“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摩崖造像及石刻皇澤寺內保存著開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龕、1203軀摩崖石刻造像,大部分為盛唐時期的作品,分布在寺中“則天殿石龕”、“迎輝樓石龕”、“大佛樓石窟”、“中心柱石窟”、“五佛亭石龕”內。皇澤寺除摩崖造像外,還有眾多碑刻,其中有著……[詳細] |
![]() | 芳香南山景區AAAA 芳香南山景區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沿和平、元山、建設三村山頂旅游公路呈帶狀分布。景區以康養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為核心要素,以中央公園、花卉博覽園、農旅觀光園、無花果主題公園、紅色文化園、元山觀為核心景區,融合川北民居、宗教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是聚康養、度假、文化、體驗、商貿等功能于一體的開放式景區。2019年11月,芳香南山景區獲評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詳細] |
![]() |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AAAA ![]()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北4公里的嘉陵江東岸。千佛崖造像是四川境內規模最宏偉的石窟群,在長約420米、高約40米的崖面上,龕窟密布,重重疊疊,多達13層。根據清咸豐四年(1854年)所立的石碑記載,全巖的造像有一萬七千余座。但1935年修筑川陜公路時,炸崖開路,一半以上的造像被毀。現存大小龕窟四百多個,造像七千余尊。根據《廣元縣志》的統計,有唐刻二十七段、五代刻五段、宋刻二十六段、元刻二十六段、明刻八段、無年號者四十一段,另有唐、宋、元、明、清歷朝歷代的文字題記和摩崖碑刻一百多通。千佛崖造像以大云洞為中心,分為南北兩段。南段著名的龕窟有大佛洞、蓮花洞、牟尼洞、千佛洞、睡佛龕、多寶佛窟……[詳細] |
![]() | 白龍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川、陜、甘三省交界地區四川盆地北部廣元市境內,地理坐標東經105°20′—105°38′,北緯32°30′—32°45′。1993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審定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1月由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416.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78.8平方公里。景區風光如畫,氣候宜人,人文古跡眾多,置身其中,如入仙境。湖區青山環抱,湖面煙波浩渺,峽谷山回水轉,島嶼若隱若現,奇峰突兀,群山競翠,瀑飛泉流,云蒸霧繞,形成幽、秀、險、奇的湖光山色。以陰平島為中心,分為沙洲湖、劉家峽、龍洞峽、洛陽河、青草坪、景谷峽和寶珠寺七個各具特色的景區,有“沙洲日出”,“碧……[詳細] |
![]() | 鳳凰山公園又名“東山公園”,是廣元老城區內一座集休閑、娛樂、文化活動、體育鍛煉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免費向市民開放的綜合性公園,鳳凰山公園目前主要有鳳凰樓、鳳凰書吧、靜園、游樂場、動物園、映月池、木雙亭、梧桐棲鳳廣場等主要景點。廣元市城標-鳳凰樓位于園內巔峰處,被譽為“川北第一樓”。園內目前還有較多的兒童游樂設施和廣元唯一的動物園,成了孩子假日玩耍必去的目的地,同時園內綠樹成蔭,也是成人夏季避暑好去處;園內的集中展現的女皇文化,也成為外來旅游觀光人士了解、走進廣元文化必去之處。廣元鳳凰山公園已從2012年起用5年左右時間,進行大規模改造,以進一步提升公園的公共服務能力,滿足群眾休閑娛樂健身需求。改造……[詳細] |
![]() | 水韻井田AAA 三堆鎮井田村百畝荷花競相綻放,格外讓人眼紅。各色荷花千姿百態,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玲瓏可愛;有的嬌羞欲語,含苞欲放;有的花開一半,令人賞心悅目;一朵朵荷花,婉如一個個風姿綽約的仙子隨風搖曳。如此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紛紛置身于這一片綠的世界,花的海洋。因為“一鎮鑲兩湖”的資源優勢形成了獨特的江南水鄉靈韻,蓮藕種植規模大。百畝荷塘碧波起伏、荷花搖曳的場面非常壯觀,成為經典的攝影題材。許多攝影師來到這里,架起-短炮,將這美景定格。夏日荷塘宛如一篇優美的配樂散文,無論是在青草池塘靜聽蛙鳴,抑或徜徉浩瀚的花海泛舟采蓮,清風徐來,淡淡荷香,無不給我們帶來夏天獨有的美麗,夏天的童趣、夏天的浪漫和詩意。……[詳細] |
![]() | 竹子溪濕地公園AAA 竹子溪濕地公園處于生態自然人文資源豐富的赤化鎮,這里山水相依,竹林相映。竹子溪濕地公園分為一帶五區。“一帶”為竹子溪濕地景觀游憩帶,以“濕地騎行、健康活力”為主題,通過綠道將自然人文景觀很好地串接,使山、水、竹、人家融為一體,實現親水、生態的田園濕地游。“五區”包含綜合服務區、濕地景觀保育區、田園竹韻休閑區、生態農場體驗區、花香養生度假區。竹林中,一陣風吹過,恍惚間,分不清是風的嬉戲還是竹的細語。卸下奔波的疲憊,如古人般愜意品味竹之美。竹林是夏季避暑的圣物,是悶熱天氣的降熱良方,是撫平煩燥心情的一貼制冷劑。靜聽竹林流水聲,輕松明媚的,是心情。置身于這竹林掩映的情境中,像是隔絕了外界的炎熱悶燥,……[詳細] |
![]() | 皇澤寺摩崖造像始鑿于北魏晚期,歷經北周、隋、初唐、盛唐的不斷雕鑿,至中唐時期趨于衰落,持續時間300多年。現存造像57窟龕、大小造像1200多軀。現存重要洞窟除前述的12號、13號外,還有15號、28號、38號、45號、51號、55號、56號等洞窟。這些石刻造像對研究四川地區佛教的傳播路線、造像題材和風格、人們的宗教信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1961年,國務院將皇澤寺摩崖造像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皇澤寺摩崖造像在寺院的后面,鐫造于臨江的絕壁之上,共有自南北朝至宋、明時期的造像一千多尊,主要的石刻龕窟有中心柱窟、大佛窟、五佛亭石龕、則天殿石龕等。除部分……[詳細] |
![]() | 千佛崖位于四川廣元市城北5公里的嘉陵江東岸,與皇澤寺隔江相望。千佛崖是四川境內規模最大的石窟群,1961年4月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時期,歷經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長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滿了造像龕窟,重重疊疊13層,密如蜂房。現存龕窟400多個及大小造像7000余軀。全崖造像以大云洞為中心,分南北兩段。南段龕窟有:大佛洞、蓮花洞、牟尼閣、千佛洞、睡佛龕、多寶佛龕、接引佛龕、供養人龕、神龍大佛、如意輪觀音、單身佛窟等;北段龕窟有:三世佛龕、無憂花樹窟、彌勒佛龕、三身佛龕、節行僧龕、菩提像窟、伎樂天人窟、地藏王龕、力士龕、盧舍那佛龕、十一面觀音像、……[詳細] |
![]() | 四川南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嘉陵江一級支流南河與萬源河交匯區域,總面積111公頃。公園始建于2006年,2009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013年10月通過驗收并成為國家濕地公園。公園內有南河、萬源河兩大自然水系,有北湖、中湖、南湖、對望湖四大人工湖泊,有1.3萬平方米的退耕梯田,有登山廣場、南山觀景臺等3處蓄水庫塘,有7條連接河流、湖泊、庫塘、梯田的生態小溪。長江一級支流嘉陵江從公園西側擦肩而過,帶來了高山的呼喚與大海的深情,增添了公園的水姿、水韻。在建設初期,政府投巨資在公園東西兩側的南河水系上建立的兩個人工調控充氣攔水橡皮壩,可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濕地物種的……[詳細] |
![]() | 廣元市博物館系汶川特大地震災后重建項目,是廣元首家綜合性歷史博物館。建筑面積7072平方米,展廳面積約5000平方米,已于2015年5月對外免費開放。廣元市博物館成立于2012年4月,為廣元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直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13人,目前在編12人。主要職能職責為承擔廣元市博物館免費開放;全市范圍內的文物調查、保護、考古、研究;全市可移動文物普查;對縣(區)文物工作進行業務指導;搜集、保管廣元地方歷史文物、自然標本;利用文物、標本收藏品舉辦歷史、藝術和自然專題的陳列宣傳、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工作。地址廣元市利州區文化路586號(利州廣場旁)聯系電話0839-3315559服務……[詳細] |
![]() | 紅軍石刻標語碑林,文物,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是學習中國革命史的重要史料。原廣元縣文物管理所于1973年至1976年間,將分布在縣境內的110多條紅軍石刻標語匯集于皇澤寺建館陳列。原國防防部部長徐向前元帥為其親筆題寫的“紅軍石刻標語碑林”匾額懸于展廳。這些古刻展品展示出了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至1935年間在廣元建立蘇維埃政權開展土地革命斗爭的史實和業績。共有石碑43面,標語65條,內容反映了紅方面軍在川陜蘇區所執行的路線、方針政策。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是學習中國革命史的重要史料。保護范圍:東至邱家梁西側坡體,南至二道巖……[詳細] |
![]() | 四川廣元南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嘉陵江一級支流南河與萬源河交匯區域,核心區東至景觀廊橋,西至老鷹嘴大橋,南至南山臺地,北至濱河北路,面積111公頃,其中水域面積68公頃,占公園總面積的61.26%。公園于2006年3月開始建設,2007年元月建成正式向市民開放,2009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010年9月在第四屆長江濕地保護網絡年會上獲得了“長江濕地保護與管理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12年8月被成都理工大學列為本科生教學實習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2013年10月被國家林業局正式授予國家濕地公園,成為四川省第一家國家濕地公園。景點位置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南河濕地公園……[詳細] |
![]() | 利州區來雁塔景區分類:人文景觀,歷史遺跡最佳時機:四季皆可招牌景點:經成綿廣高速公路到達廣元,路況良好。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向東外延200米,向南外延300米,向西外延300米,向北至108公路南側路基。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詳細] |
![]() | 川陜省赤化縣紅軍醫院舊址位于位于寶輪鎮清江村,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933 年.廣元市-利州區.四川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利州魁星樓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布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魁星樓,又名奎閣樓,取其“魁星點斗出狀元”之意得名而修建。座落在廣元城西38公里的三堆鎮政府辦公樓旁的三堆文化站內。魁星樓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該樓高18.4米,共4層,底層為長寬各9米的正方形,木質0,成寶塔式從底向上逐漸收縮。樓內間有懸道樓梯而上至頂層,頗具民族特色。魁星樓整體建筑用材講究,建筑工藝水平較高,它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筑結構特點具有重要的意義。2002年,魁星樓被廣元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向東外延6米至公路,向南外延50米至文化站辦公樓……[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