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據民國版《綿陽縣志》載:“圣水寺:治西十五里。建自前明,雍正時重修,后屢傾圮,里人重修;民國中,僧覺培建前殿、山門。”寺廟位于山前平壩,解放后改建為小學。新建的圣水寺位于市區西北部寶成鐵路西側山崗。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群眾自發修建一座主要供奉觀音菩薩的小廟(即后來的觀音殿)。其后果忍和尚自成都昭覺寺到綿陽弘揚佛法,得到人民政府和廣大信佛群眾的支持,逐步修建殿堂,擴大寺廟規模。截至1996年底,先后修成山門、大雄寶殿、地藏王殿、玉佛殿、西方三圣殿、大悲殿等宏大殿堂以及一批配套建筑。羅漢堂座落在寺廟左側,修建于90年代,由果清和尚主持。殿宇規模宏大,共塑羅漢1250尊,突破了佛教羅漢數50……[詳細] |
![]() | 涪龍苑AA 涪龍苑位于四川省綿陽市龍門鎮,北接詩仙太白故里青蓮鎮,南臨三國名城綿陽市,僅10分鐘車程。涪龍苑因地處龍門旁依涪江而得名。占地面積26畝,承中國江南園林之神脈,疊山理水,亭廊樓榭,楹聯匾對。融川西園林之遺風,茂林修竹,步移景異,蜿蜒曲回,集時代園林之精典。涪龍苑以齊全的配套設施,優質的服務開展餐飲、娛樂、休閑、觀光等經營活動的同時,正努力營造以文光苑的發展方向,在這里將開展綿陽市文學、藝術、展覽、交流活動。涪龍苑是綿陽市的一個文化沙龍。除此之外,涪苑一次可接待400余人,兩間會議室可分別容納150和50人舉行會議,并且是綿陽市書法協會和根雕協會指定沙龍。……[詳細] |
![]() | 碧水藍天旅游景區AA “碧水藍天”旅游景區位于涪城區楊家鎮,占地100余畝,綿中公路和涪環路穿境而過,公交車可直達景區。景區山水相連,果木蔥籠,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有三楹出廈,紅柱青瓦,古樸典雅的“四合院鄉村酒店”;有供游客體驗,甘當“都市農夫”的楊家菜地;有小橋流水,花榭亭廊,相映成趣,美味佳肴,中西合璧。是一家集休閑、娛樂、餐飲、農事體驗和度假為一體的綿陽近郊休閑旅游目的地。同時,大小會議室可分別容納20-100人參會,擁有15個精致雅間,可出租別墅,可承辦大型婚壽宴及其它商務活動。目前,經過省旅游局委托的專家組深入現場逐項打分考評,涪城區楊家鎮“碧水藍天”農家樂8日正式通過驗收,晉升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這是……[詳細] |
![]() | 小橋村景區AA 小橋村景區位于綿陽市北部涪城區龍門鎮,是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AA級旅游景區,距離市中心12公里,整個村依山傍水、果木蔥蘢,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市級重點保護文物清同治年間的張家“五世同堂”牌坊、回龍寺和回龍老井、泉水灣、“牛王祀田碑”、龍門“牛王會”等歷史文化資源和“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資源,已經形成了集生態、休閑、觀光、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綿陽近郊休閑旅游目的地。1998年,小橋村以發展庭院經濟和改變農村居住環境,改善農民生活條件為基礎開展生態農業觀光旅游,是綿陽市最早開設“農家樂”的地方,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歷史,中央、省、市的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均先后報道,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詳細] |
![]() | 晨曦森林度假村AA ![]() 晨曦森林度假村,地址位于綿陽市涪城區豐谷鎮民揚村一組,濱臨涪江,緊靠綿三公路,據綿陽城區15公里,交通便捷。占地有300余畝,是一家相當于三星標準的集餐飲、住宿、娛樂、會議為一體的休閑場所。度假村三面環山,懷抱晨曦湖,柏林涌翠,湖光山色,寧靜清新。環境幽雅、舒適。度假村整體建筑風格為川西北民居建筑。是綿陽規模最大、環境最好、娛樂設施最齊全的一處度假勝地。晨曦森林度假村于2006年開始籌備修建,2009年9月29日正式開張營業,現有員工70余人。晨曦森林度假村以“綠色、自然、和諧、健康”為宗旨的服務理念,致力于美食文化的傳承,為顧客營造家的溫馨,留戀繁華城市之外的寧靜,在這里可以忘掉所有的煩惱,……[詳細] |
![]() | 子云亭位于綿陽市涪城區的西山風景名勝區西山公園內。西山又名鳳凰山,景區占地0.3平方公里,景區內茂林修竹,丹桂飄香,清泉淙淙,景色優美。以子云亭為中心,還有古仙云觀、蔣琬墓、蔣恭侯祠、揚雄讀書臺、玉女泉及隋唐時期的道教摩巖石刻等。子云亭是為了紀念西漢文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揚雄而建造。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漢成帝時期曾出任黃門侍郎,是皇宮內侍從皇帝,傳達皇帝詔令的官職。揚雄少年用心專注,博學多才,“博覽無所不見”,曾經“專精大《易》、耽于《老》《莊》”。精通訓詁和文字學,喜好辭賦,仰慕司馬相如,有相如遺風。早年曾有《反離騷》、《廣騷》、《蜀都賦》、《成都城四隅銘》……[詳細] |
![]() | 中國綿陽歡樂碗是深圳長河文旅創投有限公司的扛鼎之作,以國際創新理念、國內領先的一流設備,打造國內獨具羌族文化特色的高科技水上樂園。獨具藏羌文化特色的高科技水上樂園由綿陽歡樂碗水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重磅打造的“歡樂碗”水上樂園,坐落于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楊家鎮,占地近十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達數億元人民幣,設計規模將為日接待游客量數萬人,是綿陽目前規模最大、設施最新,同時也是四川獨具羌族文化特色的高科技水上樂園。人本理念的規劃設計中國綿陽歡樂碗水上樂園是涵蓋主題游樂、旅游休閑、特色商業等多種功能,形成沙灘、水上、熱帶雨林等多元化空間形態為一體的高科技水上樂園。園區擁有十余項以高標準打造的超大……[詳細] |
![]() | 在涪城區龍門鎮小橋村,有一座五世同堂坊——張仲奇五世同堂坊。這也是我市五世同堂坊中,保存最為完好,雕刻工藝最為精湛的清代雕刻,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如今,這座牌坊已成為當地現代農業旅游觀光區一個獨特的文化標志。獨特的文化符號從綿陽城區經綿江公路進入涪城龍門鎮小橋村,往紅桔林村委會方向前行,穿過道路兩邊的各種大棚蔬菜,前行500米左右,張仲奇五世同堂坊便出現在記者面前。張仲奇五世同堂坊掩映在幾株大樹中,牌坊四周昔日的農田,已經成為現代農業觀光旅游產業帶,木柵欄將牌坊圍了起來,站在牌坊下遠觀,有種穿越歷史的感覺。眼前的張仲奇五世同堂坊,雖然經歷了近兩百年的風雨侵蝕,但牌坊的結構完好,威儀不減,上面的……[詳細] |
![]() | 碧水寺又名滴水寺,座落在市區北部龜山西麓涪江東岸崖壁,是一處殿堂樓閣與園林結合的風景點,即碧水寺濱江公園。碧水寺石刻造像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碧水寺為一座寺廟,最早建于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曾多次被毀和重建,但規模均很小。1986年開始新建的碧水寺濱江公園,以古碧水寺為中心,沿涪江東岸崖壁向南北延伸約1000米,公園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殿、環秀樓、碧波軒、子安居、北亭、望涪廳以及其他配套建筑。碧水寺大殿共四層,三重檐九脊頂歇山式仿木建筑,通高21米,附崖修建,巍峨壯觀。底層為由多根鋼筋混凝土方柱支掌的開敞式布局。二層為主要殿堂,殿堂內石崖半懸,崖壁有唐代摩崖石刻佛像……[詳細] |
![]() | 三江湖濕地位于綿陽市建成區內,因涪江、安昌江和芙蓉溪“三江”在此匯流而得名,綿陽市民習慣稱之為“三江湖”。濕地公園地處我市建成區內,總體上為南北走向的狹長型廊道,最南端至三江大壩,最北端至涪江二橋,東端至小枧濕地,西端至安昌河洞天大壩,規劃總面積921公頃。根據國家相關標準,濕地公園有著獨特的性質:以三江湖秀麗的濕地生態自然景觀、底蘊深厚的西蜀歷史人文景觀為特色,以保護河流—洲島—庫塘復合濕地生態系統為核心,集濕地保護保育、濕地文化展示、濕地休閑、濕地科研于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分為5大功能區打造后的濕地公園將分為5個功能區: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科普宣教區、管理服務區。涪江是綿……[詳細] |
![]() | 原香•國際香草園項目位于綿陽市涪城區楊家鎮,距主城區13公里,交通便捷。香草園是現代高科技觀光農業園,同時更是日臻成熟的旅游觀光度假景區。景區由香草度假園區、紫海原香度假村、民俗特色商業街和新型農村社區四大板塊組成。香草度假園區為項目核心示范區,用地3366畝,園區種植有熏衣草、馬鞭草、鼠尾草、迷迭香等香味植物百余種,以成片香草和眾多木本觀賞植物營造的紫海花田,體現著自然原香的景觀價值,在嗅覺、視覺等方面給游客的感官和心靈帶來深刻的旅游體驗。景區內目前規劃有13萬平方米的川西北規模最大的親子游樂場,57項成人、兒童游樂設施于2015年春節相繼投入營業;四川省級全地形車運動基地落戶景……[詳細] |
![]() | 蕭楊氏節孝坊,一般稱為肖楊氏節孝坊,位于綿陽市涪城區塘汛鎮下場口,綿三路邊,建于清咸豐四年(1854年)。坊主蕭楊氏,綿南楊有禎之女,生于乾隆四十五年,年十七歲嫁于本里業儒蕭作維字正禮為妻,成為蕭行芳孫婦,國學蕭永福公長媳。十九歲時,夫亡故,無子,矢志守節。嘉慶十年,撫嫡堂兄千總蕭作貴次子廩生家學(家政)為子承祧。楊氏孝養翁姑,持家教子,為一方節孝典范。嘉慶十五年,翁故,孝事病母,后母逝,獨自撫養弱弟幼子。道光十年,五十一歲,守節三十二年,親族、鄉里公舉,報請旌表,擬建坊,楊氏止。咸豐四年,七十五歲,壽進古稀,精神猶健,子、孫、曾孫振振一堂,建“蕭楊氏節孝坊”。蕭楊氏節孝坊,青砂巖石質,東西向……[詳細] |
![]() | 綿陽師范學院是四川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2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綿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綿陽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成立。2006年成為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7年以良好成績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獲準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項目”試點單位,招收環境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學校地處中國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故鄉——被譽為“蜀道明珠”的綿陽市。校園占地面積1560余畝,建筑面積44.53萬平方米,建有體育館、網球場、游泳池等各類現代化服務設施。圖書館藏書154余萬冊,電子文獻360余萬冊。固定資產總值11余億元。 學校現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詳細] |
![]() | “綿州記憶”特色商業街區涵蓋鐵牛廣場、步行街和馬家巷共27條街巷,總長度近5545米,是省商務廳確定的全省首批15家“省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街區”之一,項目對街區建筑外立面、人車行道及管網進行升級,并植入川劇互動打卡點、裸眼3D大屏、音樂噴泉等城市景觀。通過城市更新和旅游設施提質升級,將“綿州記憶”打造為綿陽城市形象的封面地標。“我們通過挖掘和梳理綿陽歷史文脈和故事,植入文化、科技、網紅等元素,優化街區商業業態,提升街區基礎設施品質,致力于將‘綿州記憶’特色街區打造為立足綿陽、輻射周邊的城市旅游目的地,綿陽歷史文化、科技特色的展示體驗窗口。”涪城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綿州記憶”開街,將激發……[詳細] |
![]() | 玉女泉位于綿陽市涪城區西山山麓,造像鑿于高2.5米,寬8米,距水0.8米高的青灰砂崖壁上。坐北向南。原有道教造像50余龕,1953年取石毀掉一半,現存25龕。龕均為圓拱形,每龕造像3、5尊不等,共計50余尊,分別為天尊、老君、仙人、女真、力士等。其中有高發髻,后有頭光,身著圓領衫,手執羽扇,倚于茶幾上者;有結跏趺坐者;有著通肩道衣站立者;有獅座,蓮臺對稱出卷云紋承托者。此外還有唐咸亨元年(670)、乾元二年(759)等題記。為四川鑿造較早、規模較大且雕刻精美的一處道教造像,是研究唐代宗教、雕刻藝術的珍貴的實物資料。與玉女泉相距約100米的便是傳說中的揚雄的讀書臺,臺畔建有紀念揚雄的“子云亭”。……[詳細] |
![]() | 石橋鋪雙牌坊(涪城區)李琦百歲坊、吳紹典孝義坊位于高新區石橋鋪,兩座牌坊相距500米左右,人稱“石橋鋪雙牌坊”.兩座牌坊均采用巨石通柱,建筑結構嚴謹,裝飾典雅精致,集深淺浮雕、線刻、圓雕和鏤空等工藝于一體,是綿陽境內目前遺存的清代石雕代表性建筑。1986年,兩座牌坊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李琦百歲坊建于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當時石橋鋪及周邊各地天災頻發,石橋鋪的鄉人李琦每逢天災,便開倉周濟鄉民,其仁義至善的美德備受四周鄉親敬佩和愛戴。在李琦104歲那年,他的兒子李天愛考取進士。時年,李琦家五世同堂,鄉民和李天愛遂報請朝廷恩準,奉旨為李琦修建百歲坊。吳紹……[詳細] |
![]() | 回龍寺具有光輝壯麗的文明歷史,原名回龍觀,始建于明代。據《四川綿州志》記載,回龍觀治西三十里,云南臨安府巡撫胡汝翼創建。當時時代-、盜賊多,當地官府無力破案,為了確保平安,明代皇帝親自派胡巡撫來此破案,便發誓破案后,興修回龍觀,回報民眾和朝廷。僅半個月破了大小要案,確保一方平安,興修了回龍觀。回龍,乃是天光地氣生。就此地形,像九龍回首,而得此名回龍,故名回龍觀。事過一年,觀內又有僧人長住,多達二千余人。外來僧人30余人。弘揚佛法,又將回龍觀改名回龍寺。清代初期,寺院建設大發展。建有大雄寶殿、大悲殿、玉皇殿、文殊殿、地藏殿、十殿等。諸佛神像莊嚴雄偉,殿堂左右有四合院和六十余間生活用房,紅墻灰筒瓦……[詳細] |
![]() | 碧水寺摩崖造像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原坐落于寶成鐵路復線涪江大橋橋頭龍西堰西岸崖壁,原有1000余龕,1940年修建龍西堰時毀損大部,僅存100余龕。造像鐫刻于長8.2米、高2.7米的崖壁之上,有唐代廣明元年(880年)造像題記3則。造像上端中央有一寬2米、高0.35米的矩形龕,龕內有排列整齊的造像4-6層不等共160小龕,龕內均有深浮雕佛像。1985年,綿陽市(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因修建綿陽至江油高等級公路拓寬路面施工需要,將其全部從崖壁剝離嵌入碧水寺崖壁保存。崖壁有唐代摩崖佛教造像18龕、《金剛經》石刻一方,因年代久遠,造像風化嚴重,僅第1、4、5、16號龕和《金剛經……[詳細] |
![]() | 綿陽楊家鎮薰衣草花田在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楊家鎮團陽寺村。花田不很大,花的品種不少。這是一個新打造出來的景點,里面有很大面積的薰衣草田,周邊還有好多特色的餐館。門票:40景點位置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楊家鎮團陽寺村……[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