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德陽市 > 中江縣旅游

中江縣旅游景點

黃繼光紀念館
   黃繼光紀念館座落在城東松柏巍巍的魁山腳下,是一座仿古園林建筑。占地1.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建有門廳、中心廣場、兩個中朝友誼亭、5幅漢白玉浮雕等。為了紀念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獻身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英-繼光,1962年在縣城文廟內建立黃繼光紀念館。1984年5月在城東魁山西麓修建新館,即現在的黃繼光紀念館。黃繼光紀念館前臨東溪,背靠魁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魁山松柏長青,青草萋萋,山頂電視塔高矗入云;東溪河碧水蕩漾,兩岸是東河公園,鮮花垂柳,游入如織,為縣城名勝。紀念館內陳列有朝鮮人民贈送的禮物,金日成主席的題詞,我國領導人題詞和對聯。紀念性景區位于全館中間,主要……[詳細]
古名天下國際旅游區
   古名天下旅游景區,地處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馮店鎮,規劃總用地約2萬畝,分四期工程建設,總投資31億元人民幣。依托生態可持續發展,以華夏歷史文化、千古傳說文化、古少林文化為核心旅游IP,--度融合創新,輕重資產并行發展。以打造文化旅游龍頭集團、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為目標,打造旅游精品項目和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示范區。新文旅時代,古名天下致力于基業長青的美好愿景,憑借誠實守信、以人為本、創新發展的基本理念。遵循市場化原則和資本運作方式,以創意創新推動文旅產業不斷升級,努力打造領先、創新的旅游和現代化集團企業。古少林文化:發揚與繼承少林文化,以古少林文化為核心,將其打造成以禪武文化為主題,集觀光、娛樂……[詳細]
中江南塔
   中江南塔又名“聯云塔”位于中江城南,朝陽南路北側,坐落在距地表高約30多米(航測海拔442.8米)的銅魚山頂。山腳北、東北鄰東溪河(御馬河),西南鄰朝陽南路。中江南塔始建于明神宗萬歷37年(公元1610年),為邑人明大理寺少卿宋興祖建,中江南塔坐南向北,平面呈八邊形,為八面體形九層樓閣式磚塔,通高30.2米。由于中江南塔歷史悠久,秀麗壯觀,高矗于東溪之濱,連同周圍山色一起自古即為中江八景之一而備受世人贊美,清人楹聯“東河水匯西河水,南塔云聯北塔云”正是其真實寫照,至今未曾修葺,現保存基本完好。中江南塔為中江古八景之一,連同所處銅魚山在內,為本邑之勝景,歷來為中江著名風水寶地,也是中江古城歷史之……[詳細]
中江壽寧寺
   壽寧寺位于四川省中江縣城西側,北靠蔥籠陡峭的樓妙山,而監清澈明凈的凱江河,與縣城南北二塔爭輝,同城東魁山相映。寺后樓妙山北有古跡“玉局洞”,寺前有中江八景之一的“樓妙飛韋”,吸引著拜佛參觀的群眾來此登高眺望。清代邑訓導左凝登樓妙山有詩云:“尋常極目嘆崔嵬,此曰登監實異哉。四面群峰呈畫譜,一灣流水倒瑤臺。燕隨春風高低舞,風送松聲遠近來。看看煙霞從地起,不知身在彩云堆。”寥寥數語,色畫出樓妙山秀麗風光。名字由來壽寧寺原名“圣壽寺”,建于隋朝皇泰二年(619年)。該寺現所在地原為樓妙山古剎舊址。前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正果法師,青年時期出家于圣壽寺。法師圓寂以前曾說:“四川省中江縣壽寧寺是我出家寺廟,希……[詳細]
中江鎮江寺
   鎮江寺又名王爺廟,因塑有鎮江王爺薛運龍的神像而得名。它位于中江縣城鹽市街的凱江邊,是中江縣保存比較完整的走馬轉角樓式樣的古廟,1985年被中江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解放前,因道路交通不便,中江的進出口商品多通過凱江船運,水災和船翻人亡的事時有發生,老百姓都說是水妖在作怪。民國版《中江縣志》載:清道光14年(1834年),由沿河的眾商人集資修建了這座鎮水妖、避鬼邪的神廟。該廟坐東朝西,由鎮妖大殿、走馬轉角樓、廂房及戲臺等建筑組成,石拱形雙扇大門上方墻上有“鎮江寺”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兩側各有“河清”、“海晏”二字,意指江河無波浪,百姓安定,天下太平。跨進大門,抬頭就是木制戲樓,左右為走……[詳細]
彤華宮
   彤華宮即火神廟。關于火神,有幾種傳說。一說火神為祝融。他是父系社會時期的一位部落首領。這個部落以善于取火而著稱,其首領就被上帝任命為掌管火的長官“火正”。《史記•楚世家》記載:“重黎(祝融的小名)為帝嚳辛居火正。”火正的職責包括取火、生火、納火、-及保留火種等,所以被尊為火神。一說火神為閼伯。他是夏禹時的一位部落首領,曾經輔佐大禹治水。閼伯擔任司徒,主管教化,率眾鑿山開河,疏水入海,足跡遍及華夏,功勛卓著,為百姓所擁戴。大禹賜閼伯子姓,“封商地,任火正”。閼伯為造福黎民,建造“火臺”,讓百姓取用,于是人們奉他為“火神”。當時黃淮流域洪水泛濫,殃及大片良田,人們傳說是河里蛟怪作祟。為……[詳細]
中江文廟
   文廟,亦稱孔廟或圣廟,是供奉古代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祀殿。中江文廟座落在縣城下南街,占地一公頃有余。東西寬50.2米,南:比長212.46米,臼紅墻圍護。由萬仞宮墻,東西石坊,欞星門、天池,泮池,大成殿,崇圣祠,名宦祠,鄉賢祠,藏經閣,鐘鼓樓等部分構成一個結構完整、宏偉典雅,古4;1、莊嚴的建筑群。院內遍植柏樹,株株高大的古柏挺然屹立,濃蔭蓋地。二三十年前,每當夕陽西下,暮靄降臨時,廟內常有成百上千只烏鴉、白鷺,在晚霞余暉中鳴噪歸巢,為中江縣城一大奇觀。中江文廟始建于何時現已無史可考。據康熙縣志載:古文廟早已荒廢,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酒正兼中江縣令宇文峒主持重修文廟。此后歷代多次修……[詳細]
中江玄武觀
   縣城東里許東溪河畔,有玄武山,此山有兩個峰巒,望似二山,實則一體。左山蜿蜒如蛇,右山形狀似龜,故有“玄武”之名,犬牙交錯,六曲三起,而又緊相連接,山下東溪縈繞,風景如畫。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玄武山建“乾昌寺”,又名“玄武觀”。宋治乎二年(公元1065),朝廷詔天下避“玄”“武,J諱,玄武觀改名大雄寺。大雄寺曾幾度由佛、道兩教分別管轄。玄武觀殿宇宏麗,林木蒼郁。前后兩座大殿,加上山門,禪房,廂房和其它神龕,占地約4畝。歷代有高僧或道士住持,香火不絕。山下有圣泉紋石,周圍有“萬柳逵龍”“三苔續脈”等名勝,四季游人不絕。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著名詩人杜甫游乾昌寺觀壁畫,寫下著名詩篇《題……[詳細]
塔梁子崖墓群
   塔梁子崖墓群,位于中國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民主鄉桂花村響灘河北岸“塔梁子”山腰上。2002年9月—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塔梁子崖墓群中的9座崖墓進行搶救性發掘。這批崖墓由墓道、墓門、主室、甬道、側室、棺床、壁龕、灶臺等組成,有單室、雙室、多室等形制,以多室墓為主。在崖墓中首次發現有壁畫和墨書榜題,并發現一批仿木建筑形式的雕刻和珍貴的畫像雕刻新題材,大大豐富了崖墓的考古資料。根據這批崖墓的形制、畫像題材及出土器物,其時代屬東漢中晚期。在3號墓中首次發現了“墨書榜題”。塔梁子3號墓則是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壁畫墓。2006年“塔梁子崖墓群”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詳細]
中江博物館
   中江博物館屬災后重建項目,是中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和文化館培訓基地的簡稱,博物館2010年開建,2014年9月開始陳列布展,2016年春節期間正式對外免費開放。中江博物館占地9415平方米,展廳面積5700平方米。博物館主要展出包括東漢青銅搖錢樹在內的200余件珍貴文物,展品類別包括青銅器、瓷器、陶器、書法等,其中也包括極具中江特色的中江花石。博物館有4個常設展廳,分別是千秋古縣、華夏瑰寶、名士風流、城鄉規劃展覽館,全面介紹了中江悠久的歷史文化、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彪炳史冊的歷史名人和對未來的展望,展現了中江幾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以及文化傳承。服務事項4個常設展廳:中江歷史……[詳細]
中江禹王宮帝主廟
   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禹王宮-帝主廟位于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相鄰而建,禹王宮在帝主廟北,總占地2000余平方米,現存古建筑建筑面積600余平方米,其中正殿為明代建筑,建于明萬歷年間,觀音殿及左廂房為清代建筑。帝主廟建于清雍正年間,現存牌坊式門樓、戲樓、耍樓、正殿及左右回樓,占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余平方米。整個建筑群保存完整,規模宏大,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5.12”地震中,禹王宮-帝主廟遭受重創。震災致使古建筑屋脊垮塌,屋面塌陷、筒瓦、飛翼破損,屋瓦滑落,勾頭滴水局部殘損缺失,墻體出現垮塌、裂縫,木構件糟朽開裂、變形嚴重,搶救工作迫在眉睫。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禹王宮-帝主廟……[詳細]
陽平關風景區
   陽平關位于中江縣城西7公里的凱江河畔,為古時中江的水陸通道。兩岸峰巖聳能源工峙,形成小三峽風光;古代帛氏奴,蜀王程道養,清朝的李永和等歷代農民起義軍都曾把景區內的天臺山、雞冠山等作為屯兵練武,安營扎寨的地方,雞冠山腰的三清洞,是神奇絕世的喀斯特溶洞,洞長八里,現已開發出1500米,洞內鐘乳懸掛,石筍林立,洞口由小河、田野構成的道家太極圖案渾然天成。此溶洞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悠久的歷史文化為一體。景區內有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七代后裔落戶陽平的“正氣堂”遺跡;有天臺寺鐵骨牡丹不下山的美麗傳說;有近年發掘出來的古道教中央教區的“陽平都理”之印;有東汗崖墓和白蓮教碑;有晚清名士李福源的“容海園”遺址;有……[詳細]
銅山風景區
   四川著名古文化風景區。位于中江縣廣福鎮,因地處古銅山縣而得名。銅山風景區系歷史古跡唐貞觀二十二年在此置銅監署采銅鑄錢,故稱”銅山”,又稱”古銅山”。據說是前汗鄧通造錢鼓鑄之所,現尚存有古礦洞。古銅山群山環繞,玉江縈繞,風景秀麗,是北寧名臣、文人蘇易簡、蘇舜欽和明朝大學王帷賢的故鄉。它位于縣城以南約40公里的廣福鎮。銅山境內有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柑桔梁巖墓群,距今約兩千多年;有玉江摩崖石刻群(其中美女曬秋圖尤為罕見和珍貴),分別產生于唐、宋、明、清各代。景內的古藥師院,光祿坂、梅坡以及銅山八景吸引各朝文人游覽憑吊,留下大量碑碣、詩文、題辭以及石刻石雕。計有司馬光書的“風火家人卦”古訓;有初唐……[詳細]
繼光湖水利風景區
   繼光湖水利風景區依托繼光水庫、繼光河、繼光故居、石馬湖和銅梁村等主要資源而建,屬于水庫型水利風景區。繼光湖是人民渠七期工程的一座骨干囤蓄水工程,總庫容為9000余萬立方米。繼光水庫距中江縣城22公里,距德陽市64公里,距成都100公里,庫尾橫跨羅桂公路,對外交通便利。水庫長21公里,有岔溝岔灣58條,蓄水最深43米、最淺35米。景區水資源豐富,因紀念特級英-繼光而得名。景區內自然景觀豐富,在空間分布上基本呈現組團分布,有聚有散、和諧統一、自然質樸。風景資源包括水庫景觀、河流景觀、濕地景觀、生物景觀、工程景觀、人文景觀等。……[詳細]
柑桔梁子崖墓群
   柑桔梁子崖墓群(中江縣)1.羅桂公路北側山崖M1——11號墓保護范圍:東至M11東緣外延30米,南至M1南緣外延20米,西至M1西緣外延30米,北至M1北緣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2.羅桂公路南側山崖M12——15號墓保護范圍:東至M12東緣外延30米,南至M12南緣外延30米,西至M12西緣外延50米,北至M15北緣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中江北塔
   中江民間流傳著一個優美的故事。傳說,宋代有兄妹一人修道得法,神通廣大。一日,兄妹云游至中江,正值江河洪水泛濫災禍連綿。為了拯救百姓,兄妹決定各建塔寺鎮水,保一方平安。他們議定:兄建靈皈寺,妹建北山塔,為了不讓凡人看見,都在雞叫前把塔和寺建成。兄妹倆各施法術,連夜動手建造。兄長做事粗心,忙天慌地把寺建好,就到北山去看妹建塔。他見妹正在建成的塔頂上裝點奇花異草,知道妹的本領已超過自己,頓起嫉妒之心,便學雄雞啼鳴。妹聽見雞叫,嚇得身子一歪,手中花草拋向凱江,這些花草后來成為中江的特產菊花石,而北塔也隨著好的身子長期傾斜。宋末元初,人們曾在北塔山腳下建寺院,內塑白衣觀音像,定名白塔寺。后來寺院毀于戰亂……[詳細]
倉山城隍廟
   倉山城隍廟:位于倉山鎮建設路,建于清同治四年,占地面積1940平方米,建筑面積1536平方米,復合四合院布局。2019年,倉山城隍廟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西至戲樓屋檐滴水外緣,東至正殿屋檐滴水外緣,北至北迴樓屋檐滴水外緣,南至南廂房屋檐滴水外緣。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重合。……[詳細]
龍華忠烈祠
   忠烈祠:位于南華鎮龍華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壽寧寺保護范圍內,建于中華民國時期。保護范圍:與壽寧寺保護范圍重合。(壽寧寺保護范圍:東至堡坎圍欄東緣,南至圍墻南緣外延20米,西至觀音殿西緣外延50米,北至圍墻北緣。)建設控制地帶:與壽寧寺建設控制地帶重合。(壽寧寺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詳細]
愿果寺摩崖造像(含后山墓地)
   愿果寺摩崖造像(含后山墓地):位于黃鹿鎮金燕村,造像開鑿于唐代,露出墓地為宋-清代。保護范圍:1.愿果寺摩崖造像:以現愿果寺圍墻為界。2.臥牛山墓地:墓葬群占地范圍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1.愿果寺摩崖造像:保護范圍外延5米。2.臥牛山墓地: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石林谷景區
   石林谷景區位于中江縣古店鄉鐘鼓村,這里地處龍泉山中段西部,主要景觀是由堆由無數形態各異彼此獨立的巖石組成,巨石中的巖石紋理層層疊疊,非常壯觀,被人們譽為“中江羚羊谷”。石林谷全長約2公里,谷內有河流有泉水,天然石林景觀布局緊湊,還有“長齡橋”、“盤龍寺”、“神仙閣”等歷史人文景觀,極具旅游開發價值。……[詳細]
全部中江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一区 |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免费看 | 亚洲中文不卡DvD | 日本久久道色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