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國演義》中所述龐統盡忠處,因小說及影視作品,“落鳳坡”名氣很大。坡上有一大墓冢,傳說為龐統中箭處,鄉人稱為“血墳”。墓高約3米,周長約30米,墓北有石碑一通,上 書--“漢靖侯龐士元之墓”八個隸書大字。距離血墳約一百米的古驛道旁立著兩通石碑:一塊上 書--“落鳳坡”三字,另一塊書“漢靖侯鳳雛先生盡忠處”,旁有小字說……[詳細] |
![]() | 金牛古道白馬關段,南起白馬舊場,北至落鳳坡,全長4.7公里,原為青石鋪就,路中有車轍,現條石基本被毀,僅龐統祠內、金家埡口、落鳳坡三段較為完整,為四川保護最完好的金牛古蜀道。古道開鑿于公元前三世紀的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與長城及靈渠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被稱為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詳細] |
![]() | 嶺上花開農業公園AAA 鄢家鎮地處羅江東大門,因地勢高于縣城,老百姓稱為鄢家嶺。嶺上花開農業公園位于鄢家鎮政府附近,羅桂公路穿境而過,幅員16平方公里,轄星光村、天臺村、萬安村、長堰村。該公園為“西蜀柚鄉”核心區域,種植蜜柚、柑橘、梨子、桃、葡萄等水果面積近5000畝,四季瓜果飄香,百花竟艷,魚米之鄉潤澤萬民。區域內交通便捷,騎游道、步游道穿……[詳細] |
![]() | 景樂宮年代:清2019年,景樂宮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羅江博物館設立于2007年10月,核定編制2人,“5.12”地震后,羅江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即開始籌劃羅江縣博物館建設事宜。為節約資金,充分利用德陽市文物保護單位景樂宮作為博物館館舍,克服各種困難,制定了科學的符合羅江實際的布展方案。羅江縣博物館于2012年6月21日順利建成并免費對公眾開放。與羅江縣文物保護管理所合署……[詳細] |
![]() | 鹡鸰寺位于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北十五公里的調元鎮,觀音場北2公里。始建于康熙,現存主體為嘉慶時所建,主體建筑有大殿、奎星殿、土地廟、吟書亭,1994年維修大殿。新建魁星殿、吟書亭、游覽道、廂房、彩繪壁畫等,1995年底正式開放。1997年完善了山門和圍墻建設,F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李調元與其父李化楠,堂弟李鼎元、李驥元連中進士,李氏兄弟同入翰林院,為羅江留下了“一門四進士,弟兄三翰林”的佳譽。在那個時期,羅江人文蔚起,競美祠垣,其成就在清代四川文壇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李調元經歷了經濟繁榮的雍正、乾隆、嘉慶時代,統治階級在政治上文網密布,動輒得咎,學人跬步未蹈,便荊棘叢生,同時又在文化上開科……[詳細] |
![]() | 觀音巖石刻總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是由清朝乾隆三十二年羅江縣令-冕倡議修建,李調元曾對其進行修復,然而經過0時期的破壞,直到1992年當地政府才再次投入新的開發重建工作。峭壁上千手觀音、白衣觀音、送子觀音、救七難、觀世音普門示現圖、彌勒佛等摩崖石刻造像法相慈悲,韋駝雕塑威嚴,二十四孝、十三忤逆報應浮雕果報怵然。堪稱……[詳細] |
![]() | 為依托三國文化資源,打造白馬關景區,2007年底,在整合村組資源時,白馬關鎮將原白馬村、七里村、鳳鳴村撤并成立了鳳雛村。在災后重建的過程中,羅江區又結合“三國蜀漢文化旅游區”的特點,在鳳雛村規劃建設了集“文化旅游、拆遷安置、創業就業”為一體的旅游景點——“倒灣古鎮”。為什么叫“倒灣”呢?公元263年,魏國征西將軍鄧艾、……[詳細] |
![]() | 四川著名的三國古戰場,古時劍南五關之一的白馬關。白馬關地處川西平原北部邊緣,三國時稱綿竹關,隋唐時稱鹿頭關,五代時始稱白馬關,沿用至今。作為古時蜀都的最后一道軍事屏障,自三國起到清代止,白馬關曾發生大的戰事百余次。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公元263年,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張飛之孫張遵率蜀軍血戰魏將鄧艾壯魂于此,導致關破綿竹失,……[詳細] |
![]() | 香山鷺島AAA 香山鷺島生態度假中心地處成都、德陽、綿陽交通要塞,占地1200余畝,現有各類珍貴樹木18000余株,常綠花草種植面積達60萬平方米,中心480畝人工湖綠樹環繞。湖面白鷺翩飛、堤岸魚翁垂釣、水中游魚嬉戲,構成一幅寧靜祥和的現代世外桃園的畫面。香山鷺島生態度假中心由德陽東方興發建設集團投資建設,是一家集商務、度假、會議、觀……[詳細] |
![]() | “國色天香”位于鄢家鎮長堰村,它是羅江傾力打造的“十點五線”鄉村旅游景點之一。它以詩歌充實旅游文化,以長堰精品梨、柚為觀光特色;是集賞花品果,覽田園美景、嘗農家風味、觀嫂子歌舞,熏陶詩詞歌賦的文化觀光鄉村休閑旅游的好去處。在咱們鄢家有“三寶”:傳統鴿子會、云峰詩社、嫂子歌舞團。咱們“國色天香”就占了三分之二,你能猜猜哪……[詳細] |
![]()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币驗檫@句話,《岳陽樓記》成了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千古名篇,至今為世人所傳誦,為后世無數立志“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仁人志士所仰慕和效仿,同時他的后人也以此為人生信條立志、立業。清朝中葉,范仲淹長子范純佑在福建的后人隨著湖廣填四川的人群來到了四川,其中一部分輾轉……[詳細] |
![]() | 【詩歌藝術博物館】踏著一排木棧道進入“春風十里”景區的重要景觀——中國·羅江現代詩歌博物館,它位于繡龍山蒼松翠柏之中。我猜大家一定會有這樣一個疑問:中國·羅江現代詩歌博物館作為全國首個現代詩歌博物館,為什么會建在四川羅江,在羅江為什么又會建在略坪繡龍山上呢?就請大家聽我慢慢講來。據說公元301年,祖居巴西郡的賨人首領李……[詳細] |
![]() | 【詩歌廣場】徐徐微風拂面,濃濃詩意沁心。著名詩人舒婷曾說過:“這里的風吹過,都有詩歌的濃郁!痹姼鑿V場,廣場中央的湖泊,名叫“玉女湖”。2008年3月18日,中國·羅江第二屆詩歌節在這里隆重舉行,在開幕式的大型音舞詩文藝演出中,著名藝術家鮑國安、劉勁、黃薇等為如潮的觀眾傾情演繹,詮釋詩歌的魅力。鎮上每年的梨花會也在這里……[詳細] |
![]() | 【斷橋觀景臺】從半空中伸出一段造型奇異的平臺叫斷橋觀景臺,很有詩意的一個名字吧。說到這里,您很可能聯想到著名詩人卞芝琳《斷章》這首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痹谶@里遠眺川西平原美景,心情頓時變得豁然開朗。……[詳細] |
![]() | 【天臺寺】天臺寺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原有大雄殿、觀音殿、七佛殿、地藏殿、天王殿、三圣殿共六殿;同治七年擴建東西兩廊,環境清幽,先后有信果、覺慎等僧人主持佛事,教眾云集,香火旺盛,引來了不少信教志士和文人墨客。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從通洲回羅江閑居的蜀中大才子李調元曾為天臺寺題寫碑銘。寺外的廣……[詳細] |
![]() | 【詩歌大道】“春風十里”景區入口處,也就是詩歌大道。左邊的這八根特別的柱子,我們把它取名為八音柱,每根柱子上都刻著精美的圖案,每兩根柱子之間拴著一塊石頭,上面纂刻著從古至今流傳膾炙人口的優美詩句。再看看右邊的這八根柱子,纂刻著我國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優美篇章《關雎》。這也正體現了詩歌是來自于民間,產生于民間。當您抬頭的……[詳細] |
![]() | 【羅漢橋】羅漢橋,它當然是橋,雖然短了點兒,不過短恰恰是它的特點。這是乾隆十三年(1748),由羅漢寺住持洞源禪師募捐建成的。這座橋位于羅漢寺以東的百步溪上,橋下流水潺潺,橋上方亭燦然,過者、游者,憑欄臨風,無不心曠神怡。沿溪瓦屋錯落,垂柳依依,頗有幾分江南古風。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縣-冕書贈以額,題名“羅漢橋”……[詳細] |
![]() | 【羅漢寺】另一座古剎,叫“羅漢寺”。該寺始建于明朝萬歷二十七年(1599),由惠源禪師募捐建成,時任羅江知縣的張振道捐白銀二千兩,題名“羅漢寺”。雍正六年(1728),該寺遭兵火焚化。雍正八年(1730),由玄空禪師重修而起。文革中,該寺大部分被毀壞,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歷經多年的重修和恢復,現在建成的有“天王殿”、“觀……[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