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廣州市旅游

廣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孫逸仙博士開始學醫及革命運動策源地”紀念碑位于越秀區沿江西路107號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2002年7月,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市立中山圖書館舊址位于越秀區文德北路71號。年代為1933年。1927年6月,當時的市政委員長(相當于現在的市長)林云陔提出籌建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后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四國1.5萬名華僑捐贈20多萬美元(合當時的廣東毫洋30多萬元),最后定址久負盛名的廣府學宮———此地從宋紹圣三年(1097年)起,先后是廣州……[詳細]
  葉劍英商議討逆舊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西湖路小馬站15號,原為曾家祠。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公開叛變。葉劍英聞陳叛變,立即與陳策率部接應孫中山登上“寶璧艦”,轉登“永豐艦”,繼而率部跟隨孫中山挺進白鵝潭,與叛軍英勇作戰。6月下旬至8月初葉劍英率部繼續護衛孫中山。其間,曾同云南講武堂同學張國森、蔡公武等10余人,在廣州小……[詳細]
  廣州市消防局舊址位于越秀區文明路47號。建于19世紀20年代,是廣州走向近代化的標志之一。上世紀初,由于廣州建筑比較密集,人們防火意識薄弱,火災頻頻發生。市政府成立的-處下設--,在文明路上搭起一座竹樓,還建了一個10多米高的瞭望臺,從那里可以監視全廣州的火況。1924年,當局決定建立消防總局,英國留學歸國的廣州消防總……[詳細]
  頤養園舊址位于越秀區二沙島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被稱為廣東首家“旅館醫院”的頤養園舊址建于20世紀20年代,位于二沙島西端,即今廣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內。頤養園由梁培基創建,曾經為諸多國民黨上層人士的“政治避風港”,還曾經是中共地下黨員的秘密聯絡點。醫院設計仿北京頤和園,取頤養天年之意,名“珠江頤養園留醫院”,占地面……[詳細]
  仲元圖書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解放北路越秀公園越秀山鎮海路,是為紀念辛亥革命將領鄧仲元而建,占地面積253平方米,1930年建成。1927年由國民黨元老李濟深提議創建,由建筑師楊錫宗設計,式樣仿北京的文華殿,民國十八年(1929)奠基,次年建成。坐北朝南,大樓占地面積253平方米,總面積760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富麗……[詳細]
  整理東濠下游碑記位于越秀區越秀北路越秀橋。1936年3月,東濠涌下游工程基本完成,為紀錄這次治水過程,政府在越秀橋西側立起石碑,上面刻的是由文樹聲撰寫的《整理東濠下游碑記》,碑文如下:粵城設置肇始于周赧王,時越人公師隅所筑之南武城,歷時二千余載。濠渠淤塞事所常有,雖代有疏浚,第多因陋就簡,只顧當前,無一勞永逸之策,以故……[詳細]
  南溟黎公祠位于海珠區官洲街道侖頭社區侖頭村侖頭公園內。始建年代不晚于乾隆四十七年,光緒十七年重建。坐北向南,主體建筑左右3路。門前有寬大的院落,院北側為方柱石欄桿。中路前后4進,均為面闊3間,碌筒瓦面,藍琉璃瓦剪邊。侖頭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邊上,明洪武年間黎氏先人自北方遷居于此。不過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數百年來陸續有“疍……[詳細]
  五眼井位于荔灣區下九路西來初地西來后街。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廣州豫章書院,又名羅家祠,建于1893年,由于羅氏族人的祖先源自江西省舊郡豫章,書院由此得名。1924年7月,中國共產黨領導沙面租界3000多洋務工人-,當時的總指揮部便設在豫章書院。現書院作為廣州市長堤真光中學圖書館,仍舊保留著古建筑的傳統特色。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廣州市潮州八邑會館創建于清同治十四年(1875年),會館位于廣州市長堤大馬路,即現在廣州市長堤真光中學校址及附近的義安里、義安祠道、石公祠道、八邑上橫、八邑下橫、迎珠街、水月宮后街一帶,會館由前廳、后廳、禮亭、中堂及東廊、西廊組成,現僅存中堂和禮亭。史料記載:自清朝咸豐八年,訂立天津條約五口通商,廣州商業匯聚,潮州仕宦……[詳細]
  拜庭許大夫家廟位于越秀區高第街許地41號后座。從商業氣息濃厚的北京路轉入高地街,再沿幽深蜿蜒的小巷拐入許地,老街的氣息立即撲面而來。院里屋角勾翹,朱瓦層層,古色古香。相傳許氏家族為炎帝后裔,許家祠所以冠名“拜庭”,則源于拜庭是許家興旺騰達的大功臣。生于清代的拜庭家境困窘,13歲即到鹽店做童工。一次,聰明勤懇的拜庭與另兩……[詳細]
  楊孚井位于中國廣州市新港路下渡村東約一巷。井口直徑0.44米、腹徑5米、底寬1米、深5米,井底有4個泉眼,水量較大,水質良好,曾是該村的主要飲用水源。該井為原生紅砂巖層中天然凹穴,后來地勢升高,人們用青磚、花崗巖砌井上端壁。相傳該井為東漢議郎楊孚故宅后花園的水井。2002年7月被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回教墳場,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蘭圃西側,類型為古墓葬。回教墳場的歷史年代為清代。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朱澄墓位于天河區龍眼洞華南植物園蒲崗區一山坡上。建于1300年。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小東門橋位于廣州市越秀區越秀南路三角市,橫跨東濠涌。它建于宋代,最早由巨石搭建,當時稱東高橋,明代改永安橋。民國25年(1936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梁式橋,更名為小東門橋。現保存當年護城河橋的樣子,陰刻“小東門橋”字為文樹生題。民國25年(1936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因為處在廣州城門小東門外,正式改名小東門……[詳細]
  周總理視察岑村紀念舊址位于天河區長興街岑村南街遠耕公祠。1972年4月7日上午,周恩來總理在廣州陪同馬耳他總理多米尼克·明托夫,先后到岑村參觀小學、粉廠、農機站、衛生站、花果山、水田、魚塘,還走訪兩戶農家。在遠耕公祠,周恩來等仔細聽取了村黨支部書記介紹大隊生產情況及遠景規劃,觀看了岑村地形模型。2008年,周總理視察岑……[詳細]
  潘氏大院位于海珠區海幢街道南華中路231號。先有南華西街,才有海珠區,這條幽靜的街道,曾是十三行富商巨賈們的聚居地。在二百年滄海桑田后,她的每一條小巷、每一棟老屋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與數代街坊的記憶。而雄偉洋氣的潘氏大院,正好坐落于南華中路231號。潘氏大院由曾經的廣州世界首富潘振承后人所建,如今已有100多年。建筑……[詳細]
  廣州圣經學院舊址位于海珠區前進路學院巷2號。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對山園位于荔灣區西村街道福州路6-22號增埗公園內。對山園乃民國黃冠章的私人別墅,此君乃上世紀三十年代廣州將軍陳濟棠的軍需處長,并兼任銀行長,位居一個相當有張力內涵的官職——財政大臣。相傳此君當年負責修建中山紀念堂項目之時,利用職位之便,采用某些不可描述的手段,于是就有自家這座豪宅別墅私家園林。對山園跟中山紀念堂掛上鉤……[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 亚洲中文在线播放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区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