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仰風情園AA 東仰風情園位于綠春縣城東部,風情園由入口區、廣場中心區、廣場舞臺區、餐飲區、祭祀區、購物區、停車區、哈尼族博物館8個部分組成,其中哈尼族博物館是東仰風情園的核心部分,博物館始建于2006年5月,于2008年11月國際哈尼/阿卡學術討論會期間正式對外開發。2011年1月30日經云南省文物局批復成立綠春縣博物館,并于2月3日進行了正式掛牌,開館至今共接待國內外游客8萬余人。博物館共有6500平方米(含館前風情園廣場、綠春六個世居民族的圖騰柱),共投入1200余萬元,全館建筑面積達3456平方米,展廳面積有2200平方米。館內設有總館、遷徙館、宗教館、習俗館、農耕館、服飾館、女神館、藝術文化館、圖書……[詳細] |
![]() | 黃連山原始森林景區黃連山原始森林景區(距縣城42公里,三級柏油路正在修建)黃連山,2003年被列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連山位于縣境內中南部三猛鄉境內,距縣城42公里,屬哀牢山南延支脈。它是中、老、越三國跨國界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綠色三角”地區。黃連山南部與越南的孟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并通過孟藝自然保護區與老撾豐沙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鄰。黃連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5058公頃,主峰海拔達2637米,是世界上獨有的與三國自然保護區相連的“綠色三角”,是生物多樣性十分明顯的地區。保護區內有種類繁多的珍稀瀕危動植物,共有保護植物152種,國家級保護動物就有74種。我國共有……[詳細] |
![]() | 紅河哈尼梯田國家濕地公園,位于云南省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南岸元陽、紅河、綠春、金平四縣境內,有1300年以上歷史,總面積82萬畝,歷經上千年的墾殖創造的梯田農業生態奇觀。作為千年大地糧倉,哈尼梯田不僅為當地百姓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稻米和水產品,在調節氣候、保水保土、防止滑坡、維護動植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濕地功能。2007年11月15日,國家林業局批準云南紅河哈尼梯田濕地公園為國家濕地公園。這是云南省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哈尼梯田保護區內有哈尼、彝、苗、瑤、傣、拉祜、布衣、漢族七個世居民族,哈尼族人口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境內各民族和諧共居,梯田農耕生產生活豐富多彩。哈尼梯田面積廣闊,氣……[詳細] |
![]() | 綠春縣博物館亦稱為哈尼族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哈尼族博物館,位于綠東新區東仰民族風情園內。博物館始建于2006年5月,于2008年11月國際哈尼/阿卡學術討論會期間正式對外開發。2011年1月30日經云南省文物局批復成立綠春縣博物館,并于2月3日正式掛牌,開館至今共接待國內外游客8萬余人(目前,已成為昆明國際旅行社的一個景點)。博物館共有6500平方米(含館前風情園廣場、綠春六個世居民族的圖騰柱),共投入1200余萬元(其中,中央文明辦文化項目資金200萬,縣內自籌1000萬),全館建筑面積達3456平方米,展廳面積有2200平方米。館內設有總館、遷徙館、宗教館、習俗館、農耕館、服飾館、女……[詳細] |
![]() | 禹門寺始建于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重建于清康熙年間。禹門寺全寺占地約1600平方米。寺院建在山麓之, 坐北向南。現存后殿為單檐歇山頂抬梁式木結構建筑。寺前山麓石級西側有楊莊介公讀書處,深3-4米的小石洞三個,洞前有石欄圍護,洞西20米處有楊公祠(已毀)。小石洞下15米處有一個30多平方米的太史讀書洞。據傳明代楊升庵曾在此研讀。山麓東邊有一大瀑布,西有一小瀑布。……[詳細] |
![]() | 臘姑、桐株德瑪梯田景區臘姑、桐株德瑪梯田景區(距縣城50公里,彈石路面可扎帳篷,生火,露營,)。臘姑德瑪梯田位于綠春東南部,總面積5000余畝,是我縣面積最大的梯田片區。景區內梯田壯觀雄偉,氣勢磅礴,隨著季節的變換而變化的梯田,色彩層出不窮,美不勝收。還可以走進梯田片區的哈尼山寨,感受哈尼支系臘咪、哈歐原始古樸的民風民俗,體驗哈尼人的農耕文化。地址:綠春縣東南部……[詳細] |
![]() | 主要保護對象是蘇鐵這一珍稀瀕危植物及其生態環境。蘇鐵是1971年發現的蘇鐵新種,1981年才正式定名,1984年被列入我國第一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蘇鐵對于研究我國橫斷山脈植物區系的發生和發展,以及古生物、古生態、古氣候、古地質、古地理和種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區地處川滇兩省交界處,氣候屬南亞熱帶氣候類型。……[詳細] |
![]() | 二甫邊境美麗云海二甫地處綠春邊境最南部,與越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隔江相望,特殊的地理環境,常有蔚為壯觀的云海,時常形成一道從異國他鄉“越南”冉冉升起的奇特亮麗的“日出景觀”,登高而望,二甫云海,連綿千里,二甫日出,神韻萬種。還可以到拉祜民族村,見證半個世紀實現從原始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跨越的拉祜族人民,體味原始社會的生產、生活遺風。……[詳細] |
![]() | 李仙江李仙江在綠春境內流程達96公里,順江而下,江水時而水平如鏡,時而水流湍急,兩岸山水石林相映生輝,熱帶雨林盡收眼簾。隨著戈蘭灘、土卡河兩座中級電站的建成,將形成湖光山色常青、波光漣漪的熱帶雨林游覽庫區景致,是欣賞江岸自然風光、江上熱情漂流、航游出國之旅和享受異國風情的好地方。地址:綠春境內流程達96公里處……[詳細] |
![]() | 青石圍砌封土墓,徑3米,高1.8米,墓碑高1.38米,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立。曹士桂(1800~1848年),字丹年,號馥堂,清道光二年舉人,歷任江西廣昌等縣知縣。道光二十七年出任臺灣鹿港,淡水同知,兩次深入臺灣內山水沙連等地調查,所著《宦海日記》是研究臺灣歷史地理和風土民情的重要資料。……[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