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昆明市 > 西山區旅游

西山區旅游景點介紹

  滿族院汲取東北本溪滿族民居大院構建方式,同時又注入昆明四合院建筑的大量元素,因此,當為兩地民居建筑的完美組合。院中央豎立的索羅桿主要祭祀供神用的。云南滿族滿族有1.2萬人,主要分布于昆明、保山、思茅、德宏、曲靖、臨滄、紅河、楚雄等地州市。民居建筑: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詳細]
  拉祜族寨與基諾族寨緊緊毗連,寨內建有拉祜族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以及葫蘆廣場。中心位置的葫蘆廣場形似一只碩大的葫蘆平面,核心有一組石雕葫蘆。傳說拉祜族的祖先誕生于葫蘆中,葫蘆廣場表現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觀念。拉祜族人口約41萬,主要聚居在思茅、臨滄境內的瀾滄江沿岸地區。民居建筑:茅屋結構簡單,搭建容易,頗具“構木為巢……[詳細]
  基諾族寨與佤族寨、布朗族寨一橋相連,隔水相望。步入基諾族寨,可以看到綠樹鮮花叢中點綴著嶙峋怪石,一幢幢基諾族茅草屋錯落有致,仿佛走進了山巒起伏的基諾山區。基諾族寨建有基諾族群眾的大公房、民居樓、糧倉和太陽廣場。基諾族人口約1.8萬,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景洪縣的基諾山區。民居建筑:基諾族的房屋建筑過去是“干欄式”的竹樓,后逐……[詳細]
  景頗族人口約12.4萬,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云南景頗族包括4個主要支系:景頗、載瓦、勒期和浪俄。村寨介紹:景頗寨占地15畝,有寬敞大方的各式民居建筑和精美華麗的”山官房”。廣場中央豎立著“目腦縱歌示棟”,圖案和雕塑象征著景頗族人民團結向前的意愿和驍勇剛毅的性格。民居建筑:建筑形式集中表現了景頗族“干欄式……[詳細]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人口有64萬人。在區域分布上,全省各縣(市、區)幾乎都有回族居住。村寨介紹:民回族村落主要由民居樓、清真寺及街區等建筑群組成,并有園林園藝景致點綴其間,較完整地表現了云南回民建筑的布局風格與構建特征。民居建筑:民回族村落主要由民居樓、清真寺及街區等建筑群組成,并有園林園藝景致點綴其間,較完整地……[詳細]
  云南民俗博物館位于風景迤邐的云南民族村景區門外的仿古建筑昆明故城內,展廳面積1300余平方米,寬敞大氣,在云南民族民間常見的紅、黑、藍基本色調的烘托下,溫馨而祥和,地域特色鮮明。國家博物館呂章申館長專門為云南民俗博物館題寫了館名。云南民俗博物館于2010年11月18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目前館內一樓設有云南宗教、云南青花……[詳細]
  哈尼寨展現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蘑菇房和母子房、日月廣場、關于魚生萬物傳說的大型浮雕、有遷徙傳說的圖騰柱;有體現生產生活的磨房、龍巴門、秋千場、梯田;寨神樹和祭石表現了哈尼族“萬物有靈、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民族概況現有人口125萬人。主要聚居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元江、墨江、金平、江城等縣。民居建筑哈尼寨展現了最具有代表……[詳細]
  獨龍族人口近0.6萬,主要分布在貢山縣所屬的獨龍江鄉,屬土著民族。一棟典型的板屋系木楞房民居坐落在刀桿廣場旁。民居建筑:獨龍族村寨依山傍水,一座座木屋大多輕巧地構筑在陡峻的山坡地上。為使山洪從屋下流走,臨江一面都是懸空的。勤勞的獨龍人民房屋的四壁僅以竹篾巴圍起上覆茅草,整個建筑結構簡單,也有的在石基上壘垛整段的圓木,蓋……[詳細]
  德昂族人口約1.7萬,主要分布在德宏州和保山市的潞西、瑞麗、隴川等縣區。能容納數十人居住的德昂大房子,氈帽頂的小房子,還有頗具浪漫色彩的大公房、小公房……還建有“龍陽塔”標志及佛教奘房、佛塔。民居建筑:德昂族喜居干欄式竹樓。這種竹樓多用木料做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樓板、曬臺、圍壁、門、樓梯等均用竹子為原料,房頂則覆蓋……[詳細]
  布依族人口近5.5萬人,主要聚居于曲靖、文山、紅河幾個州、市.布依族寨子傍水而建,兩幢民居忠于民間的構建方式,實現了邛籠系與板屋系建筑手法的完美結合。寨內水榭回廊,曲徑通幽,既是民居風情的濃縮,又是園林景觀的新創,頗具代表性。民族建筑布依族居住顯著特點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為干欄式樓房或半邊樓式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詳細]
  布朗族人口約9萬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瀾滄江下游兩側的山岳地帶。布朗族寨與佤族寨毗鄰相連,寨內“孔明帽”式建筑十分獨特,建有民居、鬼神廣場等建筑。鬼神廣場中央豎立著布朗族的圖騰,是布朗族祭拜神靈和表演歌舞、舉行傳統民俗活動的重要場所。民居建筑:布朗族住房建筑為干欄式竹樓,分上下兩層,樓下關牲畜,樓上住人。布朗族村寨通……[詳細]
  “金堂春”綠色生態新農家西山區谷律鄉“金堂春”綠色生態新農家位于距昆明五十公里的“安富公路”西山區與安寧青龍峽相接壤的交界處。這里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民風純樸,風景獨特。遠看青山疊翠,近觀奇花異木,空氣清新,山珍無數,百鳥歡歌,濃郁的民族風情,高深的文化涵蘊,新奇的藝術品位,美妙的特色檔次與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融為一……[詳細]
  東寺塔和西寺塔是云南創建最早的古塔之一,對建造塔的人,文獻記載,均為“南詔弄棟節度使王嵯巔建,大匠尉遲恭韜造。”但對塔的建造年代就有幾種不同的記載:《重修東寺塔常樂寺記》載:“五華之南東西兩塔,高入云霄,志謂唐貞觀年間(627年至649年)創建。”《重建東寺文筆塔暨忠受三坊碑記》載:“塔造于南詔弄棟節度使王嵯巔手,為文……[詳細]
  云南民族博物館與滇池邊的云南民族村相鄰,距昆明市區約9公里。這是云南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于展示場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民族博物館。這里展出的各類展品達萬余件,分《云南少數民族社會形態――改革與發展》、《云南少數民族生態產業》、《云南少數民族紡織工藝和服飾藝術》、《云南少數民族民間美術》、《云南少數民族節慶樂舞》……[詳細]
  昆明郊野公園位于北郊玉案山,距昆明城區10公里,占地面積62.5公頃,是1990年建成開放的一個山林公園。主要建筑是依照我省少數民族民居建筑形式,依山勢構筑,野趣橫生,形成濃郁的山寨田野風光。在公園的綠樹叢中,建成了我市第一個“野營度假村”。……[詳細]
  在羅漢山的懸崖絕壁之上,包括龍門石場、平臺、石室、石雕等組成。由慈云洞拾級而上或乘游覽索道方可到達.其地勢十分險峻,垂直高度380米,憑欄遠眺只見海闊天空,煙波浩渺,風帆點點,使人心曠神怕。特別是人們經歷了登龍門之驚險,觀賞石雕藝術之美妙,登高遠眺俯瞰煙波浩渺的填池風光,吟誦孫髯翁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的聯句,好似置身云……[詳細]
  城南雙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這是明初史謹描寫昆明景色的兩句詩。這“城高雙塔”,即指昆明的東寺塔和西寺塔。西寺塔今在東寺街南段西側的部隊營房中,塔旁原有慧光寺,俗稱西寺,早毀。西寺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計13層,高約30米,塔磚間有梵文,每層四方券洞中刻佛像一座。東寺塔今在書林街,云南人民出版社旁。其開關與大……[詳細]
  明代四川新都狀元楊慎(號升庵),因“議大禮”,觸犯了明世宗而受廷杖,遍體創傷,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被謫戍云南永昌(今保山),直至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去世,終未被赦免。在這漫長的37年流放生活中,他得到云南各方面人士的存護、尊敬,常來往于博南蘭津、蒼洱金碧、臨安阿迷、澄江嵩明之間,足跡幾遍云南。其行蹤所至……[詳細]
  大觀公園位于昆明市以西約2公里的滇池湖畔,始建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建大觀樓,公園也因此而得名,面積達700余畝,為市區最大的公園。乾隆年間,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發,傲然撰書一百八十字長聯,把滇池風光和云南數千年歷史生動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長聯一出即驚動四方,人們爭相傳頌,……[詳細]
  阿昌族人口約有3萬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梁河、潞西及保山地區的龍陵等縣。阿昌族人口約有3萬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梁河、潞西及保山地區的龍陵等縣。阿昌族人口約有3萬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梁河、潞西及保山地區的龍陵等縣。阿昌族人口約有3萬人,主要……[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伊人网在线视频 | 香蕉久久精品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 | 亚汌国产精品久久久秋霞 | 日本三级a欧美三级香港三级 | 中文字幕激情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