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漢中市 > 寧強縣旅游

寧強縣旅游景點介紹

陳錦章故居
  陳錦章烈士故居位于漢中市寧強縣大安鎮烈金壩村,為四合院格局,占地面積1010平方米。內設陳錦章烈士展室、陳文華烈士展室、陳真仁展室、長征一家人展室4個專題展室,中堂、陳大訓臥室、陳錦章臥室、餐廳4個基本展室,通過123幅珍貴文獻圖片和100余件實物,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陳錦章烈士及其家人的革命事跡。2022年8月,陳錦章烈士故居被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命名為省級黨史教育基地。故居充分發揮黨史教育基地功能,扎實開展黨史宣教工作。已組織干部群眾有序瞻仰參觀教育活動1200余場,深化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實踐活動,組織“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歌唱祖國傳承經典”等系列活動,在陳錦章烈士故居開展入黨、入團、入隊宣誓儀式,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保護范圍:東至廂房后墻外延3米,西至故居西側廣場……[詳細]
  子龍山遺址位于寧強縣陽平關鎮小魚山村,年代為秦、漢。2017年12月,漢中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二批漢中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山峁中部為圓心,以50米為半徑為界。建設控制地帶:同A區。……[詳細]
金牛古道文化旅游區
  金牛道,又名石牛道,是古時進入四川最重要的通道,秦置金牛驛于烈金壩,五丁關、石牛鋪等,歷史悠久。金牛古道南北走向穿越寧強縣,縣境內有金牛古縣城、五丁峽、五丁關等歷史遺跡。該旅游區除遺址外,分布有祥龍洞、大魚洞等天然溶洞以及泛珠泉、禹王古桂和陳錦章烈士故居等景點。【游覽線路】寧強縣城→五丁關→古漢源→禹王古桂→陳錦章烈士故居→大魚洞……[詳細]
漢水源森林公園
  漢水源森林公園位于寧強縣城西南12公里處,集森林景觀、山峰景觀、峽谷景觀、水體景觀、人文景觀等景觀于一體,林幽、峽峻、山雄、水秀。公園有金剛峽、公主墳、老林溝等5個景區34個主要景點,里面各種奧妙等你來揭秘,這里將會是您親近自然有氧運動、休閑觀光的好去處!1、景區位于寧強縣城西南12公里處2、冬季旅游期間,景區東大門開放,西大門封閉!自駕車:沿108國道,按導覽進入景區東大門;自助游:可搭乘6路公交車至景區東大門……[詳細]
羌族文化博覽園
  寧強是羌族故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羌族文化遺產遭受嚴重損失,國家為搶救保護傳承羌文化,于同年11月設立國家級羌文化保護生態實驗區,陜西寧強縣被列入保護范圍。為有效保護和傳承羌族文化,寧強在縣城東山觀實施了寧強羌族文化博覽園項目建設,目前已建成了陜西唯一一家羌族文化博物館正式免費對公眾開放,分為羌源廳、文物廳、釋比廳、羌繡廳和羌家小院5個展區,通過實物展示、仿古重建和光電技術,復原和展示寧強本地羌族先民的生活、勞作和祭祀場景。【體驗】羌族故里多彩風情【位置】距離寧強南站3公里【看點】羌族文化博物館、城市展覽館、羌碉、東山公園【乘車】乘5路公交車至羌博園站點下車……[詳細]
青木川輔仁中學早期建筑
  青木川輔仁中學早期建筑時代:民國地點:寧強縣青木川鎮保護范圍:以早期建筑大禮堂、教工宿辦樓為保護主體,輔仁中學四周圍墻以內。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各外延10米。2008年,青木川輔仁中學早期建筑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七盤關遺址 時代:春秋戰國、元 地址:漢中市寧強縣漢源鎮黃壩驛關溝口 保護范圍:遺址東側至蜀道石壁,西側至陡崖邊,南北以石門為中心各外延30米。 建設控制地帶:東面A區外延10米,西面同A區,南、北面A區外延20米。2014年,七盤關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瞿家大院建筑群
  瞿家大院建筑群,時代:清,地址: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鎮東壩村。第七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A區:東至瞿氏東院外墻外擴40米,南至瞿家大院生產-消防渠外堤南沿外擴80米,西至瞿氏西院外墻外擴40米,北至瞿氏祠堂后墻外擴30米。B區:A區四周外擴10米。……[詳細]
寧強羌人墓地
  寧強羌人墓地 寧強乃氐羌故里,當地羌人居住史已有三千余年,現今分布于陜西略陽、寧強一帶的羌族是13世紀西夏被滅后的主要分支之一。2008年,寧強被列為國家羌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境內現已查明的古羌人墓地100余處,其中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及研究價值的古墓葬有50余處。其墓葬建造技術和建筑形式是見證羌族悠久歷史的最好證據。豐富的墓葬文化構成了頗具地域特色的獨特景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詳細]
青木川魏氏莊園
  青木川魏氏莊園為魏輔唐的府第,魏輔唐就是魏氏莊園的莊主,魏輔唐是窮苦農民出身,在財主家扛長工,為東家的千金所愛,東家無奈認同,并劃給了魏輔唐在青木川的財產。而魏輔唐擅長經營,更加富足,成為青木川首富大戶,統領了鎮上事務,先后娶妻納妾六人。同事板著手指頭列舉了魏輔唐不同凡響之處:一是雖然魏輔唐本人目不識丁,卻興資辦學,建起了輔仁學堂,并義務教學,不收學費;二是修路架橋,幫貧扶困。逢節送米面油與鄉鄰,逢雨天在風雨橋上掛上蓑衣草帽草鞋,供人使用;三是允許種植罌粟,卻從不染指,更不許手下人和鄉鄰隨心所欲;四是廣開財源,善待八方商客;五是待人寬厚,從其手下去參加革命的回來,禮賓相待,敬請上坐,滿足了來賓所提出的軍餉幫助,出錢籌糧;六是帶團丁和-一舉投誠革命。1952年,魏輔唐在鎮反運動中被定為惡霸土匪……[詳細]
青木川老街建筑群
  青木川古鎮位于陜,甘,川交界處。是一個一腳踏三省,雞鳴響三省的地方。現保存古樸獨特、雕梁畫棟、風格典雅,古建筑房屋260余間,是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遺產,已于2001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筑群是以魏輔唐新、老宅院、回龍場老街以洋房子、輔友社、船形屋為主體的所有清代和民國建筑及輔仁中學禮堂。古鎮現存的古街回龍場,系明成化年間所建,東西長800多米,寬50余米,街道寬4米,總面積達4萬余平方米。古街上近百家人戶的房子都是四合院,二進二出的兩層結構,保存度達80%。古鎮保存最為完整的是魏氏宅院,系民國年間知名紳士魏輔唐所建。現遺存有魏氏宅院兩處,商貿用房5處,遺留其倡辦中學一所,總面積達10000平方米,保存度達85%。臨近8公里處有明清時瞿氏、魏氏、趙氏、屠氏祠堂,并有立碑刻字,保存度……[詳細]
寧強大安溶洞群
  大安鎮距縣城38公里,唐時建鎮,歷史悠久。全鎮面積30.01平方公里,人口約1.1萬人,為寧強縣重鎮,商業繁盛。主產小麥、玉米、水稻,土特產有木耳、香菇、天麻、杜仲等,工業多為黃金、石棉開采和加工。鎮內河汊眾多,綠樹、青山、流水、古鎮,頗有江南水鄉特色。北接略陽,南達巴蜀,西連九寨,東鄰南鄭、勉縣,鎮內路況較好,108國道為主干道,交通極為便利。乘火車亦可通全國各地,距飛機場行程約2小時。文物古跡眾多,有全國較大的天然溶洞,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發源于此。大安溶洞群位于大安鎮北,方圓4平方公里共有18個天然溶洞,有“洞天世界”之稱, 祥龍洞、大魚洞和白巖洞是最有名的三大溶洞。洞連洞,洞套洞,層層相通,峰回路轉。洞內有暗河,遙聽水聲,似驚濤拍岸,虎嘯龍吟。洞內雙龍、玉狐、石樹、神女栩栩如生,令……[詳細]
寧強草川子風景區
  草川子風景區位于陜西省寧強縣毛壩河鎮,距離寧強縣城70公里,海拔1200—1900米,它是秦嶺以南的大巴山脈上綿綿群峰之中的一小塊平川。它與四川光霧山、鼓城山、陜西黎坪風景區相鄰。景區內的平川上古樹成片,樹下農夫耕作;四周山峰多姿多層,色彩豐富;川中小河彎涎流淌,河水在下游形成瀑布群;四周山腰洞穴多達十余個,各個洞內景色不同,滿山遍野分布有色彩形狀各異的石頭,這里集山、水、石、林、壩、房、峰、洞、路于一體,風景原始自然,春夏秋冬景色各異,簡直就是大自然賜予人間的濃縮盆景,她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原生態的人文景觀被人們譽為“現實中的桃花源”。景區地址: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毛壩河鎮草川子村境內(距寧強縣城約70公里)乘車線路:寧強縣乘開往毛壩河鎮的班車,到毛壩河鎮后在包車前往。……[詳細]
14、漢江源景區 AAAA
漢江源景區
  漢江源景區(原漢水源森林公園)位于“中國天然氧吧”、“國民休閑旅游勝地”的寧強境內。一期規劃面積36.8km2,森林覆蓋率97%,海拔900-1859米,夏季平均氣溫24℃;景區分別由東、西兩個大門進入:自縣城溯玉帶河而上11km處為東大門;西大門位于擁有西秦第一關、千年古驛站的黃壩驛境內。地處南北交匯、襟隴帶蜀的漢江之源,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大西北進入大西南的主要門戶和黃金通道上:京昆高速、西成高鐵、108國道穿境而過;集茂密多彩的森林、幽奇多姿的地貌、豐沛壯美的水體、種類多樣的生物資源、淵源流長的人文景觀和富氧宜人的氣候于一體;春觀百花盛放、夏擁舒適清涼,秋賞漫山紅葉、冬攬冰雪世界。底蘊厚重的漢羌文化與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成為世界同緯度生態環境最美地、“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南北……[詳細]
寧強天湖風景區
  天湖風景區位于陜西省寧強縣東南部的二郎壩鄉。從西安、成都、漢中高速可直達寧強,距漢中市96公里。風景區屬集自然風光、水域風光于一體的原始生態自然風景區。1999年,省屬二郎壩水力發電公司在天生橋水庫落閘蓄水,形成了高山湖泊“天湖”。天湖湖面海拔高度1180米,南北約14.7公里,深達100米,水域150萬平方米,庫容7800萬立方米,寬窄隨山而變,遇景而成,最寬處500米,窄處則20米不足,湖水清澈,深邃沉靜,兩岸峽谷萬丈,奇峰怪石,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天湖蜿蜒狹長,三十里水路不同,三十里景點各展風采,加之撲朔迷離的神奇傳說更賦予這里山水的新、奇、險等魅力和特點。天湖風光,景色奇特,春夏秋冬四季都有迷人之處。景區內植被豐茂,林木蔥籠,保持著原始生態的自然環境,各種古樹高聳入云,遮天蔽日,古藤……[詳細]
  陽平關三國古戰場“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在蜀道上,陽平關至安康的陽安線交匯處,有一個小鎮叫陽平關,隧道最多的寶成鐵路就經過這里。陽平關鎮位于陜西省寧強縣以西的嘉陵江谷地,是陽平關鎮政府駐地,鎮區南靠雞公山,北依銀屏山,中有子龍山,嘉陵江由東北向西南穿越鎮區,三道河與韓家河從東南岸、清河從江北岸匯入,地形復雜,氣勢雄偉,向以險關要隘著稱,寶成鐵路橫過鎮北,陽安鐵路以此為起點,鎮區內另有三條過境公路通過,是川陜甘三省交匯處的交通重鎮。《隋書地理志》對古陽平關的軍事戰略地位描述得很詳盡:“西控川蜀,北通秦隴,且后依景山,前聳定軍、卓筆,右踞白馬、金牛,左拱云霧、百丈,漢、黑、燼諸水襟帶包絡于其間,極天下之至險。”因而,古陽平關自古就被視為“蜀之咽喉”、“漢中門戶”,才有了人們“漢中最險無如陽平”的……[詳細]
17、嶓冢山
嶓冢山
  嶓冢山嶓冢山是載于史書經傳的名山。唐朝詩人胡曾再《嶓冢》一詩中寫道:“夏禹崩來一萬秋,水從嶓冢至今流”。嶓冢山系從漢王山起首,向西南延伸,直至川陜交界處。山之東水皆東流入漢水,山之西水皆西流入嘉陵。據傳,當年漢王劉邦曾親登此山,山上至今尚有漢王廟和漢王系馬樁等遺跡,昔日南麓還有高祖試劍石。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告老還鄉后,依然懷念風光:“之高高插天,漢水滔滔日東去。高皇試劍石為墳,草沒苔封猶故處”。漢王山現已是飛播林區,滿山蔥郁,綠云接天。……[詳細]
18、金牛峽
金牛峽
  金牛峽甲申年春茶飄香時節,再次前去陜南茶鄉采風采訪,有章在寧強縣發現了戰國年問開鑿的金牛道而著稱于世的——茶馬古棧道蜀門遺址,從而印證出了秦蜀走廊運銷佳茗的輝煌歷史。寧強縣道路開辟歷史悠久,石牛道最為典型。是因秦王伐蜀,石牛糞金,五丁開道的故事得名,自古為中原通往西南的孔道。元朝以來,又通稱蜀棧南棧,由漢中西行過褒水,經勉縣入山區至金堆鋪交寧強界,經大安、烈金壩折南,過五丁關至寧強縣城,再轉西南,經牢固關,黃壩驛、七盤關人川界而達成都,約600公里。該縣境內共長85公里,多屬險峻山徑。《雍大記》記述五丁峽(或稱金牛峽、寬川峽)云:“連云疊嶂,壁立數百仞,幽邃逼窄,僅容一人一騎;亂石嵯峨,澗水湍激,為蜀道之最險”。金牛道另有一條線路,從本縣烈金壩西行經代家壩、陽平關、廣坪河至金山寺青巖子(界牌……[詳細]
19、李家洞
  李家洞寶塔寺下山腰有溶洞名李家洞。洞內忽廣忽狹,忽上忽下,曲溜拐彎,深幽默測。鐘乳石組成千奇百怪的離奇景象,有的秀靈,有的壯觀。洞內現已初步開發,常有游客光顧。……[詳細]
秦巴山區旅游風景區
  秦巴山區旅游風景區秦巴山區旅游風景區有眾多的小盆地和山間谷地相連接,其中以漢中盆地、西鄉盆地、安康盆地、漢陰盆地、商丹盆地和洛南盆地最為著稱。漢川平原和安康盆地的月河川道,比起陜北和關中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里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河流縱橫,阡陌交錯,是陜南的主要產糧區。每當春暖花開,溪水初漲,渠堰塘庫星羅棋布,茂林修竹環繞農舍,桃紅柳綠,蝶飛燕舞,頗有一番江南水鄉的情致。秦巴山區又是長江上游地區一個重要的生態屏障,這里的水、熱、林、草資源及土特產品、礦藏等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南部的巴山山麓,群山毗連,叢巒疊嶂,河流源遠流長;北部的秦嶺余脈,山勢和緩,谷寬坡平,溪水淙淙流淌。其間渠堰迂回,梯田環繞,它不僅是主要產糧地,也是多種經營最有潛力的地方。據專家調查確認,這里有種子植種三千余種,野生動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久久激情免费视频 | 亚洲免费性爱在线播放 | 先锋影音资源国产性爱教学 | 伊人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首页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