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源寺塔法源寺塔位于富平縣東北33公里處的美原鎮西寺小學內(法源寺舊址),塔的東、西、北為居民。據《富平縣志》樊志卷二載:“法源寺在美原鎮,創建未祥,內有塔數級”。寺貌既不復見,當年規模無從考證,據傳塔為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建美原縣后所建,高近20米,外周周長29米,壁厚1.75米。樓閣式七級八角中空花塔,青磚仿木……[詳細] |
![]() | 金粟山森林公園AAA 金粟山森林公園位于富平縣城東北約三十多公里處雷古坊鄉區內。據明萬厲《富平縣志》記載:“金粟山、以粟如金”故名。又因山巔唐代即建立高禖(求子之神)祠,有龍泉水藏于深溝,也叫菩薩山、靈泉山、紫金山。其總面積約15000余畝,主峰海拔1240.7米,山石巖性以下、中奧陶統的灰巖、泥質灰巖、燧石灰巖、含礫頁巖、鈣質礫巖等為主。……[詳細] |
![]() | 國際陶藝博物館群AAAA 富樂國際陶藝博物館位于陜西省富平縣喬山路l號,2004年由富陶產業集團投資2000余萬元興建,隸屬于富樂國際陶藝集團公司。該館是國內首家世界現代陶藝博物館,占地1.2萬平方米。2001年富樂國際陶藝創作營活動拉開了世界陶藝家在富平創作的序幕,同時也啟動了博物館群的建設計劃。博物館群由主館及十多個國家、區域館組成,并有一……[詳細] |
![]() | 鄭國渠遺址流經富平的鄭國渠,全長約150公里,可灌溉18萬余公頃。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寬15~20米,高3~5米,長達6公里的引水渠堤。現存鄭國渠口、鄭國渠古道和鄭國渠攔河壩,附近有秦以后歷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遺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遺存。鄭國渠修成后,灌溉面積達280萬畝,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條灌溉渠道,使秦國從經濟……[詳細] |
![]() | 獻陵陪葬區獻陵位于富平縣南5公里荊山原上,主陵位于三原縣徐木鄉境內,是大唐開國皇帝高祖李淵的陵寢。其陪葬莫居諸陵陪葬墓之第二,其陪葬區在主陵的東北部,即富平呂村鄉境內。當地傳說昔年大冢成群,松柏滿原,荒草遍地,人煙稀少。有段民謠:“荊山原頭四季青,松柏蒼蒼映太空。狐兔竟竄百鳥鳴,墓冢嵬嵬罕人跡。”竟系一片陵園景象。據《……[詳細] |
![]() | 望湖樓望湖樓位于富平老縣城內東南隅富厚倉庫故址。清同治八年(1869),由知縣江匯川建筑。民國5年(1916)五月初六夜,毀于“逐陸”(承武)之役。民國12年(1923)重修為磚木結構日本式三層樓。第一層,門額石匾題“禮堂”二字。第二層,北門石匾題“建議”,南門題“望湖”;第三層,南墻正中匾題“藏書”,落款與二樓南匾同……[詳細] |
![]() | 北周文帝宇文泰成陵成陵是宇文泰的陵寢,宇文泰(507-556年)一名黒獺,代郡武川鮮卑族人,曾參加六鎮起義軍,占據關中。北魏孝武帝西奔長安,投靠宇文泰,并擁之,授大丞相。次年宇文泰廢并殺之,建立西魏,立元寶矩為帝,設都長安。從此宇文泰-長達20年,556年卒。子宇文覺繼位,追為文帝,號墓為陵。成陵位于陜西省富平縣宮里小……[詳細] |
![]() | 圣佛寺圣佛寺位于富平縣城西效中山原頭。該寺建于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原名叫靈感寺。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都統王鐸將兩川興元軍屯靈感寺,即是這里。圣佛寺分別在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兩次進行重修。建國初尚存前后兩殿。在圣佛寺前院,有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八月立的靈感寺碑。碑高……[詳細] |
![]() | 唐順宗李誦豐陵豐陵位于曹村鄉陵前村的金翁山之陽,系唐代第十個皇帝順宗李誦陵墓。李誦,為唐德宗李適之子,公元805年在位。為太子時即與王叔文,王胚等籌劃改革政治,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即位,任王叔文為翰林學士,下令罷免貪酷的京兆尹李實,減免一些捐稅,停止宮市,并籌劃從宦官手中奪取兵權。以患風疾,行動不便。同年八……[詳細] |
![]() | 唐中宗李顯定陵定陵位于富平縣北十二公里的宮里鎮三鳳村北的鳳凰山,鳳凰山是由三個東西排列的石灰巖山峰構成,靠北圍繞著一個半圓形的高峻山梁,中峰由山梁正中向南伸出,形似鳳頭,左右兩峰對峙,尤如鳳凰展開的雙翅。從南遠望,仿佛一只美麗的鳳凰在浩翰無際的天空翱翔。中宗定陵地宮就在鳳凰山下。中宗,高宗第七子,母為則天順圣皇后武氏,……[詳細] |
![]() | 王翦墓秦將軍王翦墓位于陜西省富平縣到賢鎮東門外3里許的紀賢村永和堡北。墓葬南北較長,東西稍窄,呈橢圓形,高約9米、周長達136米。在古墓西側約100米處,從南到北還依次排列著六座小冢(今已不存),這六座小冢,據說里面埋著的是六國王侯的衣冠、圖書和俘虜等。1956年8月6日被列為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翦,頻陽(……[詳細] |
![]() | 唐懿宗李漼簡陵簡陵,位于富平縣西北三十公里長青鄉紫金山上(又名虎頭山),懿宗的陵寢就在主峰下,海拔889米。咸通十四年(875年)七月戊寅病死,乾符元年(874年)2月,葬于簡陵。廟號:懿宗,謚號:昭圣恭孝皇帝。1956年8月6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唐文宗李昂章陵唐文宗章陵,1956年8月6日,陜西省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昂(809-840),是穆宗李恒的次子,敬宗李湛的異母弟。繼敬宗為唐代第十五任皇帝,827年至840年在位。唐憲宗元和四年十月十日(809年11月20日),貞獻皇后蕭氏生于長安東內。穆宗長慶元年(821)封江王。寶……[詳細] |
![]() | 西魏文帝永陵位于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鄉何家村大冢堡北。西魏文帝元寶炬,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孫,京兆王元愉之子。北魏宣武帝時期,元愉對朝庭的政治-不滿,被宣武帝軟禁在宗正寺。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6年),元寶炬出生,第二年其父因被誣告謀反而被殺。宣武帝死后,元寶炬一家得以平反。孝明帝對他十分賞識,提升元寶炬為直閣將軍。武泰二年……[詳細] |
![]() | 節愍太子李重俊墓(唐)節愍太子李重俊墓位于富平縣宮里鄉南陵村北,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日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重俊墓已由省考古研究所發掘清理,從發掘情況看,墓園由兩部分組成,即地面和地下兩部分構成,地面文物由于年代久遠,幸存無幾,封土堆因雨水沖刷和人為的蝕食。現為覆斗形,系夯筑,夯層厚12─15厘米,底部邊長37……[詳細] |
![]() | 盤龍灣遺址盤龍灣遺址,位于富平縣淡村鎮西盤村南里組東,趙氏河南岸二級臺地上,遺址面積3.5萬平方公里,文化層厚0.6-2米,暴漏灰坑多出。采集陶片以泥質紅、灰、陶為主,飾繩紋、旋紋及-魚紋、幾何紋。器形有缽、罐、尖底瓶。屬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遺存。為陜西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天成園生態觀光農業產業園天成園生態觀光農業產業園,位于富平荊山塬上,與西安閻良區北塬綠化區相鄰,簡稱“天成園”。是及農業、種植養殖、農藝展示、農產品加工、荊山塬歷史文化展示、農業科技培訓、青少年校外教育、農園觀光休閑及旅游者廣泛參與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示范園。特別是園區中的園中園—天成園園林生態餐廳,是極具景觀特色的生態……[詳細] |
![]() | 陶藝村AAAA 陶藝村陶藝村位于富平縣縣城北1.5公里處,是集吃、住、娛、購、游為一體的休閑旅游度假的好去處,國際陶藝博物館群中的綜合館、北歐館、美洲館及法國館、休閑廣場、千畝果林苑、垂釣、陶藝制作等游樂設施已投入使用。果林園內現存各種苗木12萬株,四季常青,到水果成熟季節,更是果香誘人,游人可以盡情品嘗,享受大自然的美麗風光,可以親……[詳細] |
![]() | 迤山石迤山石位于陜西省關中地區富平塬上,富平縣迤山中學大門口花壇前,巨石形如相連的兩座小山峰,高約五尺有余,寬約四尺,重約三四千斤,滿身斑點;仔細觀賞,似乎有人的手印和身背肩挑的痕跡。這塊石頭,從外觀上看,就是非尋常之石,表面凹凸不平,最上面,有4個深深的凹痕。具有神奇色彩的“迤山石”早已成為關中平原人杰地靈的象征.迤……[詳細] |
![]() | 六郎靠和馬蹄泉在富平長春和耀縣孫塬交界的地方,有一汪形如馬蹄的泉水,當地人叫它“馬蹄泉”。在離馬蹄泉約二里的山坡上,有一塊巨大的巖石,巖石上有個騎馬將軍的側影,當地人叫它“六郎靠”。說起這些地方,當地人會給你講一段楊家將英勇抗療的故事。相傳威鎮北國的楊業父子歸宋以后,遼國就不敢再輕舉妄動,侵犯中原。但北宋皇上昏庸無能,……[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