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隴南市 > 禮縣旅游

禮縣旅游景點

甘肅秦文化博物館
   甘肅秦文化博物館坐落于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城關鎮東新南路開發區秦人廣場,總占地面積約43864.7㎡,總建筑面積為20533㎡。其中博物館主體建筑面積8350㎡,包括展廳、會議室、庫房、學術廳等,博物館坐西向東,整個建筑呈古樸、雄渾的先秦風格。甘肅秦文化博物館現館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近150件,古籍資料10000余冊,是集陳列展示、文物收藏、學術研究、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博物館。二樓主要展示禮縣秦早期文化文物;三樓主要展示禮縣歷史、民俗及翰林遺珍書畫等。甘肅秦文化博物館項目建設共投入資金5960萬元,為仿古式主體三層建筑,面積8350平方米,布展面積3661平方米,現館藏文物5000……[詳細]
祁山武侯祠
   祁山武侯祠祁山是一條山系的名稱,它東起鹽官,西至大堡子山,橫臥西漢水北側,綿延25公里,地扼蜀隴之咽喉、勢控攻守之要沖,是三國時祁山古戰場的天然屏障,為魏蜀必爭之地。三國時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隨著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播出而家喻戶曉,祁山武侯祠也因此而名聲大振。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諸葛亮于成都向后主劉禪上《出師表》后,進入漢中設臨時丞相府。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四月,諸葛亮一出祁山,街亭一戰失利,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當年冬天二出祁山,圍陳倉糧草不濟退兵;建興七年(公元229年),三出祁山,蜀將陳式占武都、陰平,諸葛亮到達建威城(今西和縣境內);建興八年(公元23……[詳細]
香山自然保護區
   香山自然保護區位于甘肅省禮縣境內,東經105度02分-105度10分,北緯33度45分-33度54分之間,面積113.3平方公里。海拔1080-2532米(香山),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均氣溫9.9攝氏度,年均降水量500.2毫米)。本區主要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名勝古跡以及珍稀動物等。區內有天然林3730公頃,飛播造林4000公頃。已知有高等植物120科250屬500余種;野生動物中獸類30余種,鳥類50種,爬行類10種,兩棲類10種,魚類9種,昆蟲類數百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斑羚、梅花鹿、林麝、鬣羚、黑熊、水獺及鳶、雀鷹、松雀鷹、燕隼、紅腹錦雞等。香山自然保護區最佳旅游季節:神奇的香山香山自然……[詳細]
秦公陵園
   秦公陵園禮縣,古稱“西垂、西犬丘”,秦人最早的都邑所在地。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先祖“在西戎、保西垂”,“非子居大丘”,“莊公居其西犬丘”,“秦仲、莊公、襄公葬西垂”。西垂即西犬丘,是秦人走向中原成就霸業的搖籃。秦人的祖先為何發祥于此,并在此建立都邑里。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屬于嬴姓,源出東夷,殷商末年,贏人首領一路進攻,進王渭水中游一帶,守衛商王朝的邊疆。隨著周王朝滅掉商紂,嬴人守衛的地區也被周人攻占,在其首領大駱的帶領下,沿渭水西進,繼續尋找生存之地,最后遷移至渭河以南、遠離周人中心的西漢水上游地區,從而保持了相對的獨立,為以后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在這里,他們戰勝了力量相對弱……[詳細]
鐵籠山
   鐵籠山鐵籠山位于縣城南15公里處,從石草公路南行,遠望一山崛起,絕壁峭峙,孤險云高,望若垂壺,西漢水繞其南,急流翻滾,谷轉雷鳴,其山狀若鳥籠,故稱鐵籠山,昔姜維大戰司馬昭于斯處。諸葛亮死后,姜維受任蜀漢大將軍,為實現諸葛亮未盡之業,起兵漢中,屯兵鐵籠山,以圖再攻祁山,向中原進發。姜維在鐵籠山修筑城堡、地道,山前設營盤、中軍帳,拉開張弓之勢,等待魏軍前來交戰。出兵二百,木牛流馬,運送糧草,以誘敵出籠。司馬昭不知是計,派徐質率兵五千,前來偷襲,斷其糧道。蜀兵乘機棄糧而逃。徐質率兵追趕,被蜀兵重重包圍,殺下馬來。蜀兵又換上魏裝,賺開魏軍營門。魏軍四處無路,被逼上了鐵籠山。司馬昭被困在山上,斷了水路,……[詳細]
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
   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位于隴南地區禮縣縣城東13公里西漢水南、北兩岸。墓地分大堡子山、趙坪圓頂山等幾個墓區,墓區總面積18平方公里。1994、1998年兩次共發掘墓葬14座,調查勘探面積21萬平方米。墓區的中心是大堡子山墓區,它以M2、M3為主,周圍有規律地間距5-7米東西向排列中小型墓,面積約6萬多平方米。M2、M3均為中字形大墓,墓向東向,基本呈南北平行排列。南側有從葬的車馬坑2座,亦東向。M2、M3墓室均呈斗狀,東、西兩個墓道,內設二層臺,仰身直肢葬,頭向東。M2全長88米,東、北、南二層臺上共殉葬七人,葬具為木槨、漆棺,墓底有腰坑,內置殉犬、玉琮各一。西墓道填土中殉奴12人及殉犬1只,出土……[詳細]
王仁裕神道碑
   王仁裕神道碑王仁裕,字德輦,五代時秦州長道人,其故里在今禮縣石橋鎮斬龍灣村。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后周進位太子少保,病逝后詔贈太子少師。生于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后周顯德三年(956年)病逝開封寶積坊私第。時隔16年之后,由嫡孫秘書郎王永錫護靈柩歸葬故里;有隔13年后,即宋雍熙元年984年)由時任宰相的王仁裕門生李昉撰文,張賀書丹并篆額,王永錫立碑。王仁裕神道碑,有碑首、碑身、碑跌三部分組成。碑首、碑身由一整塊巨石雕成,通長3.05米,寬1.14米,厚0.4米。碑額篆“周故太子少師王公神道碑”,碑面中間陰刻楷書碑文,自右向左豎列36行,每行71字,共2500余字。碑文書法蒼勁秀麗,刻工……[詳細]
翠峰景觀
   翠峰景觀翠峰景觀位于縣城東南15里處,“翠峰松濤”為禮縣古八景之一。其山勢峻秀、高聳云端,蒼松勁翠、芳草群芬,植被良好,山巒峰頂,殿宇廟閣,凌空筑就。道觀建筑年代無考,但見院中半塊殘碑,因磨損嚴重,字痕不清,潑水側視之,有“(南詔)天啟元年、辛酉,閏二月二十日”“浙人松屏詹里”下有“進士第巡陜西……乙卯秋八月”等字樣。方知詹里歷經六年的艱辛,翠峰現才算功成名就。1958-時期,由于盲目的大煉鋼鐵和毀林運動,砍光了數百年的參天大樹,拆毀了寺廟和佛像,到處一派荒涼殘像。近年來在林業部門的大力植樹造林下,昔日的荒山禿嶺現已松柏森森、濤聲依舊,毀壞廟宇得以重建,香火旺盛,如今已是旅游避暑的一塊風水寶地……[詳細]
黃金寺
   黃金寺黃金寺位于永興鄉友好村,禮縣佛教協會設于此寺。黃金寺始建于何時已無從考證,但相傳古代該寺僧眾頗多,規模較大,大約在明朝不知何故被毀。20世紀90年代由于勞動耕作,在原址發現碎磚破瓦,又挖出古代寺院柱石,于是當地念佛居士募化集資,投工獻料,再建于1989年,同時又將縣佛教協會由永興滲水寺搬遷于此。現該寺占地面積達3000余平方米,已建成佛殿2座,0殿1座,山門1座,僧舍24間。有常住人員8入,出家僧人8人,佛教居土40余人,教職人員4人,組織機構健全。寺院除搞好正常的誦經拜佛和其它法事活動外,還從事生產勞動和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為宗教活動的正常開展和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詳細]
趙孟頫書趙世延家廟碑
   趙孟頫書趙世延家廟碑該廟碑位于縣城南1里處的趙世延家廟遺址,元仁宗延祐3年(1316)秋建。由龍首、碑身、龜跌三部分組成,碑高3.5米,寬1.3米,厚0.42米.為翰林學士承旨程鉅夫奉敕撰文,大書法家趙孟頫奉敕書丹并篆額.面額書“敕賜雍古氏家廟碑”八字,正面四周陰刻串枝蓮文,中間刻文皆為楷書,右起豎刻33行,行64字,共1230多字(個別字損)。碑文記載了翰林學士承旨、中書平章政事趙世延祖孫三代六英,為建立和鞏固元朝政權所創的豐功偉績。趙世延其先世為雍古族人,故稱“雍古氏家廟碑。”該碑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對研究元蒙歷史和書法藝術有極高的價值![詳細]
祁山堡
   位于隴南地區禮縣城東23公里的祁山鄉,北距天水市70多公里,是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統師三軍,揮師北上進攻曹魏的營堡,因諸葛亮“六出祁山”而聞名! ∑钌奖閷掗熎酱ㄉ贤黄鸬囊蛔路,座落在西漢水北岸,高數十丈,周圍里許,四面如削,高峻奇拔。營堡只西南有門可入城堡,再沿盤折小徑,迂回曲轉上至山巔。山上平地三千平方米,其下懸崖絕壁,峭峙孤險。南北朝時期,為紀念諸葛亮,在堡內建有武候祠,歷有修復,現存武候祠殿宇為三羊硬山頂神廳,后連接三間懸山頂大殿,內塑高大的孔明像,手執羽扇,端坐正視,祠堂左右有月門可入關羽殿院,院后為起佛殿院。祁山堡已成為三國之旅的重要景點。……[詳細]
鸞亭山遺址
   鸞亭山遺址位于隴南市禮縣城關鎮后牌村北側,東至燕河,西至鸞亭山山腰,南至后牌村,北至沖溝,遺址位于山頂被挖斷的山脊上,坡度比較緩,東西長約50米,南北寬約40米,面積約2000平方米,遺址海拔約1580米,山上和山下有漢墓,山的第3~4級臺地上曾經出土玉戈,也曾采集到“長樂未央”瓦當和冥錢,山頂有祭祀坑和漢代的建筑遺跡,祭祀坑被盜。山頂上散落大量的瓦片、陶片和骨頭,另外還留有石頭鋪制的散水遺跡。曾出土素面泥質紅陶鬲足、灰陶罐等。2004年9月至12月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對山頂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總面積600平方米。2007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禮縣西山遺址
   禮縣西山遺址位于隴南市禮縣城關鎮的西漢水北岸山坡上,北與鸞亭山遺址隔劉家溝相望,東距大堡子山遺址13千米。遺址自東北向西南由雷神廟、大雪坪、小雪坪等組成,總面積約120萬平方米?脊虐l掘出土大量史前和兩周時期的灰坑、墓葬以及部分陶窯、灶坑、動物坑、房址、城墻、建筑遺跡等200多處。文化層厚約0.5-2米,采集有仰韶晚期、周代、齊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的陶片,發現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西周晚期秦人城址。禮縣西山遺址史前遺存的發現,尤其是龍山早期遺存的發現,對全面認識甘青地區史前考古學文化的類型與分布及其與周邊地區史前文化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詳細]
禮縣文廟大殿
   文廟大殿文廟大殿位于縣城東大街縣政府招待所院內。據《秦州新志》記載:“文廟始建于明萬歷38年,初建城東錦屏山麓,后遷縣之南關,順治13年(1656年)署縣事歐陽緘改遷茲地,后經康熙年間,乾隆4年(1739年)、道光19年(1839年)先后重修。”原以大殿為中心,有欞星門、魁星閣、鄉賢祠、名宦祠等群體建筑,規模宏大,計有3院,房屋40間。1958年由縣政府招待所占用后,逐年拆除改為新型建筑,現存大殿一座,面闊5間,長22米,進深4間,寬17米,重檐歇山頂。該殿除門窗該換外,其余保存完好,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垂陵園和秦公簋
   西垂陵園和秦公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甘肅禮縣鹽關、紅河一帶發現了著名的青銅器“秦公簋”,引起世人的關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禮縣縣城東十三公里的大堡子山及其附近的圓頂山,發現了大規模的秦人墓葬群,出土銅器、玉器、陶器、石器、金器、骨器、漆器等大批珍貴文物。這些墓葬和文物,被專家確定為早秦墓葬器物,從而確定大堡子山秦陵為秦人第一陵園——西垂陵園。2001年7月大堡子秦公墓地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垂陵園的發現,為尋找秦人早期都邑,探索秦文化淵源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依據![詳細]
秦皇湖
   秦皇湖秦皇湖位于縣城東北50公里處的紅河鄉雙石溝,是利用紅河水庫發展起來度假、避暑、水上娛樂為主的風景區,由紅河湖、天臺山、方口寺景區組成。紅河水庫是一座集灌溉、防洪、養殖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水域面積達3000余畝,是隴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圍繞湖區有天臺山、方口寺、慈祥觀、金山、窯洞等景點,自然、人文景觀相映成趣。庫區湖面寬闊清澈、波光粼粼,兩岸山巒起伏、綠樹掩映,游人或泛舟湖上,或倚岸垂釣,愜意非常![詳細]
禮縣博物館
   禮縣博物館坐落于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城關鎮東新南路秦人廣場,占地面積43865平方米,建筑面積20533平方米,主體為仿秦漢式建筑。舉辦有“禮縣秦文化文物展”和“禮縣歷史陳列展”兩個基本陳列,另有“禮縣民俗展”和“翰墨遺珍書畫展”!岸Y縣秦文化文物展”以豐富獨特的早期秦文化文物向世人重現了早期秦人那段驚心動魄、恢弘壯闊的歷史。年接待觀眾17萬多人次。館長:王剛 聯系電話:09394421165……[詳細]
高寺頭遺址
   高寺頭遺址位于禮縣石橋鎮高寺頭村。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面積約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5--3米,1986年10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了發掘。遺址有房址、灰坑、灶坑等。出土陶質有泥質紅、橙黃陶和夾砂灰陶片,彩陶紋樣有施黑彩勾葉圓點紋、網紋,器形有盆、甕、缽、罐、瓶、人首形器蓋等。另出土有陶環、紡輪和陶刀等。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內涵、發展變化及與齊家文化的關系有重要價值![詳細]
赤土山園林
   赤土山園林赤土山園林位于縣城東2公里處,因山體呈紅色,故得名!抖Y縣志》曰:“縣東四里赤土山有一石上足跡長五尺,傳為隕石”,故得“赤土顯跡”之名,為禮縣古八景之一。一九九六年縣委、政府對赤土山進行規劃修建,經過三年建設,實行田、水、林、路綜合治理。如今,古老建筑與新建筑交相輝映,古柏與新栽的野稀樹種已連成一片,為禮縣城居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休閑觀光場所。……[詳細]
四角坪遺址
   四角坪遺址位于隴南市禮縣城關鎮周家山村,東西長約160米,南北長約180米,面積約為2.8萬平方米?脊虐l現大型中心祭壇遺址與回廊結構附屬建筑三圍,遺存有大量柱礎、房基、板瓦、散瓦、瓦當等建筑遺跡與構件。四角坪遺址是秦統一后代表國家意志的禮制性建筑,也是目前僅見秦代唯一代表國家禮儀的系統性建筑實物遺存![詳細]
全部禮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每日更新亚洲Av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 中文字幕日韩理论在线 | 思思久久99热只有精品 | 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