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白銀市 > 會寧縣旅游

會寧縣旅游景點介紹

校場烽火臺遺址
  校場烽火臺遺址位于會寧縣會師鎮校場社區東北1公里的米糧墩上。明代夯筑,圓臺體,底徑4.5米,高6米,夯層厚約0.12米。烽火臺18米外有埂狀堆土一圈,殘高1.5-2米。地表散見黑釉瓷片。1993年,被會寧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單位。……[詳細]
翟家所烽火臺遺址
  翟家所烽火臺遺址位于會寧縣翟家所鎮翟家所村北2公里處的山頂上。明代夯筑,圓臺體,底徑11米,殘高5米,夯層厚約0.12米。烽火臺15米外有壕溝,深2米,寬2-2.5米。1993年,被會寧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烽火臺中心為基點,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詳細]
石祖娘娘廟
  石祖娘娘山在會寧縣太平店鎮石娘娘山(亦稱蟠龍山)峰頂。遠遠望去恰似一頂皇冠鑲嵌在蟠龍山上。該廟占地390畝,建筑占地30畝,主題建筑包括“石祖娘娘大殿”、“百子圣宮”兩個大殿和“天壇”、“黃天樓”、“山門”五個部分,另外還包括碑臺等附帶建筑。整個廟宇寺觀依山修建,大殿、黃樓、碑亭、門樓、天橋、圣閣、仙池、石洞,樓臺,重重疊疊,美輪美奐。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談到石祖娘娘廟,人們總會津津樂道有關石娘娘的美麗傳說。傳說在清代,有個青江驛人去四川當麥客趕麥場,回來的路上到一個破廟里投宿,由于困乏也沒有看清是什么神位就倒在供桌前睡著了,睡夢中,見一美麗仙姑朝自己走來,言說自己是石祖娘娘,并央求麥客把她送到甘肅青江驛的盤龍山,驚醒之后仔細觀察,原來廟里供奉的石雕神像乃是石祖娘娘,于是這位青江驛人便將石像……[詳細]
會寧縣博物館
  會寧縣博物館始成立于1990年10月,為副科級建制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隸屬于會寧縣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館址位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東北角,博物館內設辦公室、保衛部、業務部、宣教部、后勤部五個職能部門。現有職工15人,大學本科學歷以上6人,其中有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3人。會寧縣博物館是集收藏、教育、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縣級博物館。會寧縣博物館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為三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其中一、二樓為展廳,面積840平方米,三層為文物庫房和辦公區。現館藏有陶器、石器、玉器、瓷器、銅器、書畫、化石等各類文物10932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2件(套),二級文物73件(套),三級文物678件(套)。在眾多的館藏文物中,以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清代宮廷和地方名人……[詳細]
大溝烈士陵園
  大溝烈士陵園位于會寧縣大溝鎮韓岔村堡子社東山腳下,陵園南北長約80米,東西寬約40米,面積約2400平方米。陵園東埋有烈士墓7座,園正中有1985年會寧縣人民政府立的水泥碑一通,上 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碑文為:“解放初期,偽會寧縣常備自衛大隊長王匪五田,勾結地方-勢力,成立-組織,妄圖武裝-,顛覆我人民政權,甘肅軍區警衛團某連,于1950年11月奉命剿匪,全殲頑抗敵匪。戰斗中王金鎖、胡吉祥、樊學榮、劉長有、吳尚山、馮煥、周立水等七人,光榮犧牲,特立此碑,以資紀念。”據會寧志載:當時有11名指戰員犧牲,其中4名烈士遺骨搬回原籍,故此陵園內有7座烈士墓。陵園西南約50米處,為王五田堡子。當年戰士攻打王五田堡子時犧牲。現園內松柏掩映,莊嚴肅穆,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保護范圍:以……[詳細]
西巖山紅軍戰斗舊址
  西巖山紅軍戰斗舊址(原范家坡紅軍戰斗舊址)位于會寧縣城以西西巖山梁頂。整個遺址南北長100米,東西寬90米,分布面積約9000平方米。1936年10月3日,國民黨駐定西新軍一軍十一旅旅長劉寶堂部和紅一軍團在此發生激烈的狙擊戰。山頂現有一土堡,堡內有三眼箍窯,當時的指揮部就設在堡內。遺址東北側,現保留有當年紅軍挖的土壕,殘長約6米,殘寬2-4米,殘深約80厘米。現該舊址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詳細]
會寧漢代墓葬群
  會寧漢代墓葬群分布于柴家門鄉寨子至四十里鋪西山腰,共分寨子漢墓群、北二十里鋪墓群、張家灣墓群,現存大墓冢34座,皆為圓丘形封土堆。遺址內可見漢代瓦片、繩紋板瓦、灰陶罐殘片、殘磚等漢代遺物,曾出土有陶灶、陶雞等,是一處十分重要的漢代墓葬區,對研究漢代會寧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喪葬習俗等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1978年,該遺址被會寧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會寧紅軍會寧會師舊址
  會寧紅軍會師紀念地位于中國甘肅省中部的會寧縣古城,它是歷代為兵家必爭的重地。會師舊址的主要建筑有: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的紅軍會師樓及古城墻;紅軍會師聯歡會會址--文廟大成殿以及-同志親筆題名的三軍會師紀念塔;-元帥親筆題名的“會寧紅軍會師革命文物陳列館”;紅軍長征將帥碑林等。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于會寧城,標志著萬里長征勝利結束,中國革命開始走向勝利。當時,中央領導曾在西津門樓上開過會,故于1958年將西津樓改建為紅軍“會師樓”。紀念地于1986年建造了高達28.78米,共11層的紀念塔,正面雕刻著-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18個大字。而在會寧縣大墩梁和慢牛坡還修建有紅軍長征紀念碑,借以紀念那些在中國紅軍萬里長征中英勇獻……[詳細]
會寧紅軍會師樓
  會寧紅軍會師樓在會寧縣城,舊會寧城城垣已不完整,現僅存城西門(西津門)及南北城墻各47米,西津門建于城門底座上,有城樓兩層,為清代所建,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主力勝利會師于此,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至此勝利結束,會寧城樓因此被稱為會師樓。……[詳細]
  大墩梁戰斗遺址大墩梁戰斗遺址位于會寧縣中川鄉,距縣城40公里。1936年10月下旬,紅四方面軍后衛部隊5軍由通渭向會寧北進。22日,軍長董振堂命令部隊在華家嶺一帶阻擊-毛炳文37軍9個團,雙方激烈戰斗。23日,紅5軍37、39、43、45團從華家嶺退到會寧縣中川鄉大墩梁地帶,毛炳文部占據大墩梁南山向紅軍進攻,紅軍先后打退毛部5次沖鋒后,突遭7架敵機狂轟濫炸,迫使紅軍沿杜家梁、毛牛川向會寧縣城方向撤退,這次戰斗紅軍傷亡887人,副軍長羅南輝壯烈犧牲在當地埋葬。……[詳細]
  慢牛坡戰斗遺址慢牛坡戰斗遺址位于會寧縣白草塬鄉四百戶村,距縣城70公里。1936年10月下旬,紅四方面軍第31軍91師、93師和紅4軍1個師在河畔鎮慢牛坡設伏,阻擊關麟征部,掩護紅四方面軍主力北渡黃河。28日,關部進至車家川一線,其部73旅145團進入慢牛坡紅軍伏擊圈,雙方展開激烈戰斗。關部146團隨后趕來增援,關麟征率師部親自督戰,激戰至午夜,紅軍北撤,雙方傷亡均重,紅31軍93師師長柴洪宇及100多名紅軍指戰員犧牲。警衛員王樹堂委托當地農民姜啟容榮置棺埋葬柴洪宇。1958年柴洪宇親屬將其遺骨遷至河北省邯鄲市冀魯豫烈士陵園安葬。……[詳細]
192、鐵木山
鐵木山
  鐵木山鐵木山又名香林山、石虎寺,位于縣城西北70公里的頭寨鎮境內,309國道沿山而過,有“旱塬秀峰”之譽。主峰海拔2404米,為境內最高峰,山頂有天然次生林,狀似罩蓋,孤峰獨秀,景色奇特。自元代開始筑廟塑像,現為方圓百里的佛、道教活動中心,屬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鐵木山磚照壁位于山場大殿右側山腰,高2.5米,寬2米。正面浮雕八仙過海圖,刻功精細,形象逼真,保存完整。1988年,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鐵木山盛產天然優質礦泉水,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品位高,口感純,儲量大,被民間稱為“神水”。……[詳細]
  馬明心教堂馬明心教堂位于頭寨鎮馬家堡村,郭饞公路和309國道交匯于此處。教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為伊斯蘭教哲赫忍耶門宦創始人馬明心傳教遺址,是全國各地穆斯林敬仰和崇拜的圣地之一,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牛門洞新石器遺址
  牛門洞新石器遺址牛門洞新石器遺址位于縣城西北頭寨子鎮牛門洞村,面積約16平方公里。牛門洞周圍的大地梁、慶條灣、清明灣、中灣頂、華岔陰山等山梁的陰面,多為墓葬區。1920年當地秦安移民墾荒時首次出土彩陶罐。70年代農田基本建設中,發現在上述山梁深1米處,每間隔1米,即有墓穴,內有大量壺、甕、罐、缽盆等彩陶及骨球、石器、刮削器、紡輪等隨葬品;并在生活區出土大量陶器,制罐工具、生活用具、石祖、石、權杖頭等。文化層厚1—2米,鑒定屬馬家窯文化馬廠、半山類型。1982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寧城遺址
  西寧城遺址西寧城遺址位于翟家所張堡東,北宋崇寧五(1106年)涇原路經略使章咨筑,稱甘泉堡。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于此置西寧縣,改稱西寧城。元初會州州治遷于此。東中西三城相連,現存城墻底寬17.4米,高17米,東西長740米,南北寬500米,城北倚山,南臨祖河。有東西兩門。2003年省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郭蛤蟆城遺址
  郭-城遺址郭-城遺址位于甘肅會寧縣郭城驛新堡子西面,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建,稱會州城,金代貞祐初年,遷會州州于此,稱新會州。金哀宗天興三年(1234年),金元帥郭-孤城抗元三年,城破舉家0,死節于此。后人念其忠烈,稱其城為“郭-城”。城垣內一外二,壕塹三道,夯土筑成,內城南墻殘長360米,北城墻殘長172米,東城墻殘長44米,并有甕城,西半部已被祖厲河沖毀。1982年,會寧縣人民政府將該城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紅軍長征勝利景園
  紅軍長征勝利景園位于國道312線南側,省級森林公園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區東面,占地36公頃,與會寧城內“會師園”遙相呼應,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是瞻仰憑吊、旅游觀光之勝地。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規劃設計,原-副主席-題寫園名。景園巧妙的利用桃花山的山形地貌,自然風景,采用摹擬與微縮相結合的手法,修建了長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歷史意義的22處景點,突出以萬分之一時間走完萬分之一長征路為主題。微縮景點形象、逼真、生動地再現了紅軍二萬五千里征程的千難萬險,雄奇壯觀,以景觀反映史實,使參觀者既可滿足瞻仰革命遺跡之渴望,又可享受登山覽勝之樂趣。達到寓教于樂、勵志育人之目的。地址: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瑞金路開放時間:8:30-17:30。……[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国v在线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 |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 久久高清性色生活片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久久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