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寧夏自治區 > 中衛市 > 沙坡頭區旅游

沙坡頭區旅游景點介紹

  向陽街旅游休閑街區位于沙坡頭區城區中心地帶,集休閑購物、娛樂健身、文化傳承、特色餐飲等多業態于一體,總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店鋪數量172個。向陽街旅游休閑街區先后榮獲自治區級旅游休閑街區、特色商業示范街、示范夜市等殊榮。近年來,沙坡頭區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將文化古跡、非遺民俗、特色方言等元素融入街區建設,輸出寧夏首……[詳細]
  下河沿窯址位于中衛市城區常樂鎮,年代為西夏—元。2005年9月15日,下河沿窯址被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下河沿瓦窯遺址位于中衛市城區常樂鎮大灣,年代為西夏—元。2005年9月15日,下河沿瓦窯遺址被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四眼井城址位于沙坡頭區常樂鎮羅圈村四眼井村。2019年7月31日,四眼井城址被公布為第五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城址四周塹壕外緣為基點,四面外延20米。……[詳細]
  大麥地巖畫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巖畫帶面積約450平方公里,遺存有史前巖畫1萬幅以上。在方圓6平方公里的原始環境中遺存巖畫個體圖像達8532個,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個體圖像1422個,超出了國際公認的世界巖畫“主要地區”規定標準的140多倍,堪稱世界之最。根據國際上通用的麗石黃衣測年,巖畫專家測得大麥地巖畫早期距今13……[詳細]
  中衛作為黃河上第一個自流灌溉市,其獨特的地理區位應承載并演繹大河文明的脈絡。本次規劃借用“大河之舞”彰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的黃河文明的獨特內涵,將黃河的景觀功能和城市功能與人類親水的天性相結合,通過融合、吸納、沉淀河流及城市文明成果,形成中衛市“沙漠之魅、大河之舞、絲路之魂、黨項之根、生態之秀、城市之美”的獨特集群景觀……[詳細]
  黃河宮位于寧夏西部城市中衛市黃河北岸。抬頭遠望,九曲滔滔黃河水,似一條金色的彩帶,舞動著,自西向東從公園南部緩緩流過。中衛地區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首富中衛”之說,也是寧夏“黃河金岸”城市經濟帶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黃河宮主體建筑高36.9米,創意采用唐朝詩人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詩詞寓意,將黃河之水凝練成水滴建筑形……[詳細]
  寧夏中衛香山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總面積564公頃。……[詳細]
  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騰格里沙漠濕地旅游景區位于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緣,距寧夏中衛市中心8公里。占地面積2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萬畝,是一個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水產養殖、草原賽馬、溫泉養生、沙漠高爾夫于一體的沙漠生態濕地類旅游景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的旅游資源,在這里,可以看到極具歷史積淀意義的4公里長……[詳細]
  •騰格里沙漠中的一片綠洲,度假休閑賞花的好地方。景點介紹距離中衛市區大約8公里的“騰格里沙漠濕地 .金沙島”景區,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這里綠樹成蔭、濕地植被茂盛,每年的春秋兩季,有眾多的珍惜候鳥來到這里。景區內有:濕地游覽區、生態觀光區、特色餐飲區、會議接待區、運動休閑區、養生理療區等八個區域。來到這里的游……[詳細]
  照壁山銅礦遺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鎮羅鎮以北照壁山的峰巒之中。據考證,該遺址是我國西北最古老的銅礦遺址。照壁山的古銅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可能就已開采,西漢時期就已形成了較大規模的開采和冶煉,在西夏、元代亦持續開采冶煉,在我國西北地區極為少見,為進一步研究西北地區“青銅文明”的產生、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該遺址由……[詳細]
  菜園遺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是新石器時期最為典型的遺址,1987年大規模發掘全面展開,歷時4年。遺址群包括馬纓子梁、石溝、林子梁3處遺址,切刀把、寨子梁、二領子灣、瓦罐嘴和林子梁西坡5處墓群,距今約4500年,屬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存。發現了上百座墓葬、十幾座房址和幾十個灰坑窖穴,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和……[詳細]
  沙坡鳴鐘——是中衛八景之一。位于中衛城西,過迎水橋,駛進浩瀚無垠的騰格里沙漠;綠洲上面,是高達近百米的大沙丘,直逼黃河左岸。在2000多米的沙堤中間,有一段坡最陡,勢最險。這就是自然奇觀、“會唱歌的沙漠”——鳴沙山的“沙坡鳴鐘”。這里的沙子,一年四季都能發出一種奇妙的聲音。如果登上坡頂,順勢下滑,即刻會聽到嗡嗡嗡的轟鳴……[詳細]
  鼓樓位居中衛市區正中,清初名曰文昌閣,始建于明崇禎四年(1631)。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七月十四日廟會時不慎失火焚毀,僅存基址。道光十一年(1831),知縣艾椿年率典史沈垣與當地士紳一道捐資重建,翌年建成。解放后,鼓樓受到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1955年,撥專款對鼓樓包磚修整;1984年被列為原中衛縣縣級重點文物保……[詳細]
  中衛市城區有一條最古老的引水渠叫“美利渠”,它的引水原理是在河心筑堤引水,因此被稱為寧夏的“都江堰”。河水撞擊在10里引水長堤上,但見浪花飛濺,恰似白云翻飛,遠遠望去,宛如一匹白馬拖著長長的韁繩馳騁在黃河之中,這便是中衛古八景之一的“白馬拉韁”。相傳,很古以前,黃河北岸是一片平展展的沖積平原,但這塊美麗的平原因黃河水的……[詳細]
  介 紹 在中衛城區大柳樹一帶的黃河河心里,有一塊高聳出水面的河心石,頂端的一塊石頭圓圓的,就像是人的腦袋,圓石下橫生一石,像人伸出胳膊,遠遠看去,活象是有個人站在河水里招手。傳說清朝末年有個西歐傳教士先在甘肅蘭州一帶進行傳教活動,后去內蒙古包頭一帶進行傳教。那時蘭州到包頭沒有鐵路,也沒有直達的公路。他想來想去,決定用當……[詳細]
  介 紹 在水稍子和駱駝山之間。雖在沙漠腹地,但地下水位很高,掘地一米即有水。一向為牧民放牧的飲水點,也是游客掘沙取水的游樂點。寧夏中衛……[詳細]
  介 紹 炭山夜照是指中衛城區上河沿煙洞溝露天煤自燃的景觀。炭山又名小洞山,位于中衛城區黃河南岸常樂鎮,其山梁下藏有煙煤,由于地震裂縫、小窯采挖、太陽曝曬等,使浮山煤自燃,經年不息。白天看去煙氣繚繞,人行其側如騰云駕霧;夜間觀之,則火焰熊熊,如萬家燈火,微風吹動,此滅彼燃,其景殊為壯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地殼發生了劇……[詳細]
  介 紹 沙漠深處的牧民居住點,也是一個沙漠綠洲,水草豐盛,古木參天。這里的蘋果和小鴨梨品質特好,果汁豐富,吃后滿口清香。這里有一眼清泉,泉水隨人們的歌聲和掌聲變化起伏,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欄目曾對這一奇觀進行了探秘。 寧夏中衛……[詳細]
  介 紹 沙海深處的一條斷斷續續的石山,高達數十米至百米,狀如駱駝,故名。山崖上有古巖畫,與內蒙古陰山巖畫、寧夏賀蘭山巖畫同宗,都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杰作,圖像多為馬、牛、羊、人頭等。寧夏中衛……[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思思96精品国产 | 亚洲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国产第50页精品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不卡 |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第一页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