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咸陽昭陵AAA ![]() 昭陵位于陜西省禮泉縣東北22.5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上。九嵕山,山勢突兀,峰巒挺拔,溝壑縱橫,山環水繞,有涇水環繞其后,渭水縈帶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他為建立統一強盛的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高祖李淵立嫡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太子嫉妒世民之功,屢次陷害,欲置之于死地。唐德祖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先發制人,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及四弟齊王元吉,迫使李淵讓位,當了皇帝,是為唐太宗。第二年,改元“貞觀”。唐太宗在位23年,勵精圖治,任用賢良,善于納諫,發展經濟,國力昌盛,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為盛唐經濟、文……[詳細] |
![]() | 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AAAA 游走大唐盛世,體驗關中風情,袁家村以其特有的風格迎接八方來客,舉村共創繁榮。袁家村坐落在禮泉縣煙霞鎮北面的九嵕山下,處在西咸半小時經濟圈內,312國道、福銀高速、隴海鐵路近在咫尺,107省道、關中大環線、禮泉旅游大道、唐昭陵旅游專線均從附近經過,交通十分便利,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國最受歡迎的鄉村旅游勝地。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辛勤努力,袁家村從一個昔日有名的窮村子變化為今天的富裕村、文明村和旅游明星村。走進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只見民俗文化一條街上青磚灰瓦、雕梁畫棟的傳統建筑鱗次櫛比,透過門窗向屋內看去,特色十足的手工作坊里,有現做現磨香油的、有傳統手工藝制作盧記豆腐的、有加工酸奶的,甚至還有毛驢拉……[詳細] |
![]() | 唐建陵位于咸陽城西北50公里處禮泉縣五將山上。唐肅宗李亨(711~762)墓。爆發安史之亂的次年(756),李亨即位于靈武。在位期間(756~762),為了平定藩鎮的叛亂,借兵回紇,于至德二年(757)秋,收復長安、洛陽。由于任用宦官為觀軍容使,致使宦官勢力進一步擴大。762年,宦官李輔國、程元振殺張后等,擁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李亨憂驚而死,葬于建陵。建陵由陵園、下宮及陪葬墓區等組成。陵園為夯土城垣,平面呈不規則矩形,以四隅尚存角樓基址間距計,陵園東墻長1524米,北墻長879米,西墻長1373米,南墻長10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城垣四面各辟一門,以四神命名。門外各置石獅1對,筑闕臺1……[詳細] |
![]() | 名稱:長樂公主墓景區位置:禮泉縣煙霞鎮靈光村級別:一般景區簡介:長樂公主(公元621年-643年)李麗質。唐太宗嫡長女,母長孫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女。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詔封長樂郡公主,食邑三千戶。貞觀八年(公元634年)長樂公主下嫁長孫沖。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八月十日,因氣疾而病死,享年二十三歲,陪葬昭陵。長樂公主墓與昭陵僅一溝之隔。沒有遵照妃、主墓只設一道石門的規格,而是破格使用了三道石門,成了類似號墓為陵規格的墳墓。1991年11月1日,唐長樂公主墓對外開放,墓道全長48.18米,可見天井、過洞、壁龕、甬道、墓室。墓道兩側分別繪有精美的壁畫,壁龕內放置著陶俑等陪葬品。壁……[詳細] |
![]() | 禮泉李靖墓李靖(公元571年—公元649年)字藥師,唐初著名軍事家,京兆三原(今陜西三原縣)人。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他初任長安功曹,后任殿內直長。次年,李淵父子由太原發兵南下,他奉命守長安。李淵大軍攻破長安,李靖被俘。李淵欲斬,李世民為之求情,得釋,成為李世民的部屬。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領兵東征洛陽王世充,李靖隨軍作戰,以功授開府。四年秋,李淵命他統兵擊蕭銑。因他指揮果斷,出兵神速,一舉擊敗長江上游蕭銑的部隊,兵圍江陵。此役勝利,使唐據有江漢流域96郡,李靖以功遷上柱國,封永康縣公。貞觀三年底(公元629年)太宗命李靖為帥,統領十萬大軍攻突厥,一舉消滅突厥的軍隊,使北疆歸唐……[詳細] |
![]() | 任池村位于禮泉縣城東北15公里處,西臨唐建陵,東依唐昭陵,文化積淀深厚、景色怡人,屬于黃土溝壑地貌,全村172戶,726人。現有耕地2300余畝,以蘋果種植為主業,生態林果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任池村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原生態山村溝壑地貌優勢,邀請王芳聞、夏道明等著名專家學者多次前來實地考察,與西安唐風企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中國.昭陵.任池”旅游文化基地,現已形成最佳攝影寫生點3個,攝影、寫生愛好者慕名而至,絡繹不絕。目前,累計接待各類文化采風、寫生、攝影人員2萬人次。依托當地豐富的林果資源,突出御杏,御石榴,核桃等產業,建成特色采摘園5個,連續3年成功舉辦了任池村賞花節、采摘品……[詳細] |
![]() | 醴泉湖原為泔河水庫,位于禮泉縣城北3.5公里的泔河與小河匯流處,寶雞峽灌區西干支渠的末端,屬寶雞峽引渭灌溉工程四大調蓄水庫之一。醴泉湖水域面積345萬平方米,區域地勢較為平坦,土地肥沃,森林覆蓋率高,林果面積占土地面積的90%以上,形成林水交映,環境優美,而且該地區無大型工礦企業,未造成空氣污染。湖里碧波蕩漾,魚蝦嬉戲,兩岸地貌奇特,果林郁郁蔥蔥,是關中地區少有的人工湖泊之一,更是關中平原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醴泉湖距咸陽市區30公里,距西安市區60公里,目前在交通上形成了咸陽國際機場、隴海鐵路、福銀高速、312國道、關中環線以及縣內旅游專線為主的三維交通體系。隨著西咸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關中……[詳細] |
![]() | 老禮泉步行街位于禮泉縣城西,長250米,寬26米,占地6500平方米,東鄰陜西第一家旅游農貿市場——禮泉農貿批零中心, 是集文化景觀、旅游觀光、購物休閑為一體的文化步行街。步行街周邊規劃有禮泉老字號一條街,街上有被稱為方便面鼻祖的禮泉烙面、南方臘汁肉,有中藥鋪子、粗布店、果品行、辣子坊、醋坊等凝聚老醴泉人生活情節的各色老字號。景觀雕塑、休閑座椅、噴泉露天舞臺、名貴花木草坪、霓虹燈、仿古垃圾桶、售貨亭等城市休閑景觀元素在步行街上隨處可見。步行街上的文化小品、雕塑景點極具禮泉地域文化,又令人震撼,回味無窮。整個步行街在前期規劃中特請眾多文化學者、景觀風水名家指點布局,步行街整體造型如一把吉祥金鑰匙……[詳細] |
![]() | 禮泉魏征墓魏征墓在陜西禮泉縣昭陵西南的鳳凰山巔,墓依山鑿石而筑,為昭陵陪葬墓之一。墓垣僅有蟠桃紋碑首的豐碑一通,據史書載,“帝親制碑文,并為書石”。現碑身通體磨光,已無書寫鐫刻痕跡。魏征(公元580年—公元643年)字玄成,館陶(今河北館陶)人。隋末參加李密領導的瓦崗起義軍,敗后降唐。后又被竇建德俘虜,任起居舍人。竇失敗后,入唐為太子洗馬。唐太宗重其才,擢任諫議大夫,歷官秘書監、侍中等職,封鄭國公。魏征死后,贈司空,按一品官的禮儀發喪。將要下葬的時候,其妻裴氏說:“征平生儉素,今以一品禮葬,羽儀甚盛,非死者之志。”便辭去一品羽儀,而以布車載柩,也無文彩裝飾。唐太宗曾嘆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詳細] |
![]() | 禮泉尉遲敬德墓在陜西禮泉縣城東北煙霞新村,有唐初大將尉遲敬德與夫人蘇氏的合葬墓。墓封土堆高11米許,墓碑高4.45米。敬德墓志龐大,為唐代墓志最大者之一。尉遲敬德(公元585年—公元658年)名恭,朔州善陽(今山西朔縣)人。隋大業末,從軍鎮壓農民起義,累授朝散大夫。劉武周割據馬邑后,引為右一府統軍。后因累有戰功,授秦王府左二副護軍。“玄武門之變”中參與謀劃,并親手射殺李元吉。事定,授太子左庶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拜右武侯大將軍,賜爵吳國公。貞觀八年,遷同州刺史,后又改封鄂國公。貞觀十七年,授開府儀同三司,致仕,與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圖形于凌煙閣。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尉遲敬德卒,冊……[詳細] |
![]() | 袁家村全村共62戶,286口人,是上世紀70年代農村建設的老典型,在原任村黨支部書記郭裕祿同志的帶領下,袁家村發展集體經濟,大搞鄉鎮企業,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80年代,每戶都住上了兩層樓房,經濟基礎較好。進入新世紀以來,袁家新一代領導班子不甘落后,不斷尋找帶領群眾致富的新路子。2007年初,縣委、縣政府大力倡導發展鄉村特色旅游,袁家村黨支部書記郭占武積極響應,出資27萬元在全省買點子,又借鑒成都錦里景點的經驗,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袁家村景區于2007年國慶節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景區占地1000畝,是一個集關中民俗體驗、休閑養生、餐飲娛樂、農業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休閑文化景區。景區內含村史博物……[詳細] |
![]() | 禮泉金龜寺塔金龜寺塔位于陜西省禮泉縣阡東鎮底照關村西門外。塔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磚結構,平面八角形,十層,高45米,樓閣式。底層每邊寬3.85米,塔壁厚3米。每面有長寬各0.57米的石方一塊,浮雕仙人一尊,八個仙人之上又有同等的石方,刻一大字,按方位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南門開一門可進入塔內,門楣上有“金龜寺”三個金字。每層出檐,為單抄三跳斗栱,塔下刻有佛、菩薩像,共26尊。第八、第九、第十層每角尚有鐵馬一枚。全塔共有窗24孔,呈不規則分布。塔頂為八角攢尖。塔內呈圓柱形,沿柱拾級攀登塔頂,遠眺四周景色,一覽無遺。……[詳細] |
![]() | 禮泉李思摩墓李思摩(?—公元649年)即阿史那思摩,唐時突厥貴族,歷事啟民、始畢、處羅、頡利四可汗。武德時,數奉使入朝,受封為和順都王。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靖大破突厥于陰山,他與頡利同被擒,議封懷化部王。十三年,立為乙彌泥孰俟利蕊可汗,賜姓李,命率部居河南地,旋復命徙河北,居故定襄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不久,因受薛延陀逼。部落棄之南遷,居勝、夏二州間(在今河套內)。他因失眾,還長安供宿衛,授右武將軍。從征遼東,中流矢,后卒陪葬于昭陵。……[詳細] |
![]() | 禮泉李勣墓李勣墓在禮泉縣東北約18公里的煙霞新村,昭陵南側。墓為三個相并有一通高約7.5米,寬1.3米,厚0.7米的巨大碑石,居昭陵陪葬墓碑之冠,碑文為唐高宗撰文、書寫。李勣原名為徐世勣,字懋功,因戰功賜姓李,又因避李世民諱,改單名。此墓被盜掘多次,經近年發掘、清理,出土文物雖不甚多,但李勣佩帶的鎏金劍鞘,進德冠以及殘壁畫的飛天舞人等,都極其珍貴。現已將昭陵陪葬墓所有石碑、墓志(共50多件)集中于此,建立了昭陵博物館。……[詳細] |
![]() | 石泉煉鋼爐時代:1958年地點:禮泉縣石潭鎮石泉村小學后保護范圍:以煉鋼爐遺存為中心,四周分別向外延伸16米;南北寬52米,東西長72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圍各外延4米的范圍。2008年,石泉煉鋼爐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寧家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地點:禮泉縣建陵鎮寧家村和三王村之間保護范圍:西到小河岸,東到寧家村胡同,北到寧家與三王村交接處,南到寧家村小學。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各外延20米。2008年,寧家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趙鎮石鼓時代:唐地址:禮泉縣趙鎮石鼓村趙鎮中心小學保護范圍:石鼓所在長6.1米,寬4.7米磚墻高臺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5米。2018年,趙鎮石鼓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禮泉文廟·清代·禮泉縣城關鎮中山街東段。保護范圍:文物稽查隊院墻以內,東西32.5米,南北128.8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15米。2003年,禮泉文廟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煙霞草堂時代:清末地點:禮泉縣煙霞鎮山底村保護范圍:煙霞草堂遺址圍墻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東西長195米,南北寬180米。2008年,煙霞草堂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